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红人-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2章 你太穷

    听杨再新列出的两方面优势,刘敬心里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横折县的情况大多如此。村里是有一定优势,但这样的优势说说还行,落在汇报材料上很不错,真要落到实际项目开发上,那真做不出效益。

    在心里琢磨如何说服杨再新,也明白杨再新这种第一次到村里做具体工作,那种势必要做出业绩来的心态。现实与设想之间,会给这些人狠狠地上一课。当然,县里也不会真放任他们去实践、去闹,失败是要担负后果的,虽说更多的后果都是村民来承受、消化。

    “都有哪些具体打算?”刘敬脸色不变,“发现优势和落到实处,是有一定距离的。做好调查研究、横比其他村的情况,也可看到更深刻的东西,这是科学也是规律。”

    “刘县对工作的理解很深刻。”杨再新捧一句,这也是必须的,酿造必要的氛围,这是汇报工作的基本素质。“双沟村荒废的坡地虽说很多,但同村里主干讨论,这些荒地开发种植必须要找到适合的项目才能做,不是我们摸摸后脑壳就决定的。这次到省里,我们带了采集到几十份土壤标本,请省农院的专家帮忙化验,分析土壤特质,看有没有适合的项目可做。”

    “哦,这个非常好,杨科长做工作就是不一样。好,这个好。请专家帮忙支招,我们做工作才不盲目。专家怎么说?”刘敬听说是这样推进工作的,而杨再新和向军又到县里来回报工作,可见肯定有比较乐观的结果。

    “双沟村土壤没有特殊性,也贫瘠。不过,后来农院的田教授提出一个想法,要我们继续做工作做调研。”杨再新说,“田教授说双沟村的地理环境应该适合种植刺梨这种植物,刺梨果子的开发产品,是省农院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他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前景非常好。”

    “刺梨?”刘敬看向向军,知道向军在全县扶贫办项目开发上,有不错的能力和判断。

    “刘县,刺梨在我县是野生的一种果子,不少乡镇的山坡、路边都有。成熟后黄黄的,满身是刺,吃起来酸酸的。你有印象吗。”向军描述得比较细,“按照省农院的教授所说,刺梨这种植物,开发的价值比较大,原本野生的,种植之后的产量会有两三倍的增长,市场潜力大。

    我和杨科长商量,如果双沟村的荒坡适合种植刺梨,完全可开发出来,试种。如果成效高,可在县里不少有山地、海拔相对高一些的乡村都可种植,扩展为我县主要的种植项目。”

    刘敬听明白这意思,想了一阵,说,“向科长,你们为县里做了一件大好事。太好了。这个种植项目虽说目前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就能够推进,也不能就判定项目成功、受益,但只要这样做工作,横折县总能够走出去,总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发展项目。”

    很直接的表扬,向军和杨再新也明白,这是领导的姿态。便笑着说表示谦虚,刘敬又说,“我看这样行不行?这个刺梨种植小麦暂时定下来,先研究,小范围做考察的工作。等奖一切问题解决后,确定双沟村适合种植刺梨,我们便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集全县精干力量来做这个项目。

    目前,在村里推进这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哪些困难?”

    刘敬看着杨再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想看他是什么反应。

    笑笑,杨再新也明白刘敬的意思,心里也理解。虽说最初的工作都是村里在做,县里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但县里会将这件事统筹在刘敬名下。

    “刘县,村里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合适是不是有野生刺梨,如果有,生长的分布情况,最好能够得知产量有多少。好在目前恰好是刺梨果子成熟前时段,花几天时间能够摸清这些情况,我们会向县里和省农院提交第一手材料。”

    对杨再新这个态度,刘敬是很满意的。

    从刘敬办公室出来,向军说,“杨科长,回村里要人要物,先做一个计划,我这边能够帮多少就帮多少。”

    “谢谢向哥,我不会客套的。”杨再新笑着说,对接下来的工作推动,虽说是双沟村的事情,但也是扶贫办的项目。有些事情确实没必要客气,让向军参与,对工作推进有较大帮助,也是分一些成绩让向军拿到手。

    “一起吃个饭,我送你回村吧。”向军说。

    “没必要,我先回家一趟,下午再走村里。”

    “行,到时候联络。”

    快到家时,杨再新估计李竹是在店里,便便直接去家里。顺道往李竹店里走,店门开着。杨再新准备进门,见里面坐着一个年轻男人,正将一只手放在李竹大腿上,看一眼,杨再新便断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心里一痛,扭头不去看两人的反应。

    虽说不是将李竹的事情抓现行,但所见到的与那种场景又有什么区别?自己不在家,李竹在外面有人,也是早有的猜疑。今天只是看到了而已。

    李竹也看到杨再新进来,忙将男人的手拿开,站起来,却不说话。那男人也看出情况,站起来,预防这杨再新会不会拿东西砸他。

    三人尴尬地对峙两分钟,杨再新往外走,到店子外街上站着,男子见他如此,便也出店子,随即偏着身子离开,消失在街道另一端。

    回到店子,李竹黑着脸,等杨再新进店里后,从收银台抽屉里拿出两张纸,也不说话,丢在杨再新前面。

    拿起纸,见是李竹早就准备好的离婚协议,也不去看内容而是看着李竹。李竹扭过脸不看他,等一会见杨再新没动静,转脸看着杨再新,说,“杨再新,我们已经不适合,你太穷,我不想过这样的穷日子。我们干脆一些,离婚。”

    杨再新没立即回答,回想这段时间来李竹在他面前的表现,猜到李竹很可能早就有这样的心思。“你都想好了?”

    “有什么想的,你在村里上班,一个月那几个钱”李竹虽说了不少,杨再新知道她的意思,反正就那回事。t;!t;

 第33章 让你再来一回

    “既然你已经充分考虑清楚,有了决定,我也不拦你。”杨再新说,“目前,我们共同财产就是那个房子,还有八年的月供,你是怎么想的。”

    虽说李竹先提出离婚,连协议都准备好了,但杨再新也不是要让她净身出户,对共同财产也要议定。

    “房子我不要,你给我八万块钱。以后再没关系,我已经写在协议里。”李竹在这方面也想过了,直接将她的要求说出来。

    问题是,杨再新这时候拿出八千都难,更不要说八万。犹疑一下,杨再新说,“行,房子归我,我给你八万。不过,要缓一缓,等我把房子卖掉。”

    这房子目前的总价值在三十万样子,但之前首付款、缴税、维修基金费、手续费等等,加起来已经付掉将近二十万。另外,这两年的月供也有三四万,余下的价值并不多。

    之前买房,这些钱都是杨再新和家里亲友支借的,如今,家里还欠下几万元的债务。

    给李竹八万元,也是她经过算了的,两人都不吃亏。只是,如果不卖掉房子,杨再新目前背负的外债超过十万,以他目前的收入看,五年内都难以还清。李竹不提店子的事,杨再新也不想纠缠这些。

    遇上这样的破事,杨再新并不恨李竹。彼此之间的最初结合,也是为过日子而已,感情基础薄弱。如今分开,也算是一种必然。

    “行,你尽快卖房吧。我明天收拾好东西就搬走,钥匙会留在沙发上。”李竹冷冷地说,对杨再新这个人,确实没有半点留恋,即使不是今天看到那个男人,李竹也会主动说离婚的事。

    “既然协议签了,干脆到民政局办理手续。我到村里去,说不定哪时候才有空。”杨再新也干脆,在协议上签好名,也想干脆割掉这些纠葛。

    “行啊。”李竹拿了杨再新签好名单协议,往外走。民政局离这边并不远,打车过去,至少还有一个小时才下班,来得及。

    到民政局,对那里的工作人员说清情况,将协议给对方看。那人先仔细看了协议,说,“你们在感情上获悉出点小问题,我提议你们冷静一段时间,或者都想想彼此之间的优点,想想之前初认识、发展起来、结合、共同完成的事情,对目前彼此之间的矛盾、赌气、不理解,是不是能够转变?”

    对方的劝说很有耐心,杨再新对这个人印象比较好,虽说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在情感工作上,耐心,劝说也不干瘪,确实难得。

    只是,两人的决心都大,也不可能再走到一起。杨再新看着李竹,想知道她的意见。李竹说,“事情是我提出来的,我坚持我的意见。也没有必要脱下去,办理手续,各走各的路。”

    “麻烦帮我们办吧,已经想清楚了。”杨再新说,不知对方是不是认识自己,因为之前在章童俊身边,体制内人士自己的人应该不少。

    也不是担心对方会将自己离婚的事情传开,相信他们有工作纪律。而自己随后会将房子卖掉,也很难隐瞒一切。家庭出现这样的变故,或许明华和他身边的人会津津乐道、会幸灾乐祸,可知也是自己不可改变的事,不在意反而对自己更好。

    对方又劝一阵,见李竹和杨再新执意要立即办理离婚手续,便不再劝,说,“好吧,我把你们的事情办理了。但我也要说一句,第一婚姻的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机率上看,第一选择往往又是正确的,是适合自己的。

    之后遇上的人,很难从内心来珍惜,很难不考虑个人的利益亏赚。我在这里好几年,看到的婚姻也多,所以,最好还是再多想想,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们短时间内作出复婚的选择。我乐意到时候帮你们办理结婚手续。”

    “谢谢你的好意。”杨再新说,对这个人的印象更好,当真是在什么岗位上都有出彩的人。

    拿到绿色本本,那人又说,你们手续已经办理,财产分割也协议好了,就按照协议履行,不要为身外之物去争执。

    从办公室出来,李竹跟在杨再新身后,到外面。杨再新站着,看李竹,说,“李竹,以前你为我做过不少事情,我心里是非常感谢的。今天分开,我希望以后你日子过得越来越顺,事事顺心。”

    “感谢。钱的事情也不用太急。”李竹虽然冷着脸,但说话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刺耳。见杨再新点头,表示了会尽可能不拖久,也对他说,“谢谢,其实你也是个好人。”

    对这样的评价,杨再新心里是苦涩的,谁也不希望得到这个评价。但也看得出,自己虽然对于之前这个家付出不算多,李竹还是认可的。

    “好吧,再见。”杨再新说了准备先走,可不想让谁见到两人在一起,问他们情况再要解释就尴尬。

    “杨再新,你中午忙不忙?”李竹说。

    “也不忙。”

    “你不忙,要不要不”

    “有事吗。”见李竹的样子,不知是为搬家还是为房子的事,吞吞吐吐。

    “我是说,要不然,回到房子去,我再让你那个那个一回”李竹说得不利索,可杨再新也听明白的,但他对李竹没那份意思。

    平时在家,李竹对自己需求都常常无视,回避,如今,李竹在外面已经有了新人,自己何必去纠结这个事情?“谢谢,我要去村里。”

    扭头离开,也不管李竹是什么表情。走到街上,才感受到从这时候起,自己又解脱了,赤条条一个人,无牵无挂。只是,心里多少有些悲愤,难道自己真混得很差?自己花自己的工资,真的就没法养老婆、养孩子?

    这样看,之前的自己确实有些失败,在章童俊身边做事,想要弄些便利还是很容易的,不少机会都是别人送上来,不过,杨再新都拒绝了。

    这时候,回想一次次拒绝那些好处、收益,杨再新又觉得自己这样做没有错。

    好吧。假如因为李竹提出的要求,自己满足了她,那以后会要多少这样的机会才让李竹一次次都得逞?t;!t;

 第34章 这一步很容易跨出

    心里的矛盾来来往往的,杨再新有些恍惚。突然觉得这时候,是不是该约张梅蕊出来一起吃饭?在横折县,唯有她能够理解自己,也懂得自己,唯有她才关心自己,知根知底。

    明知这时候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叫张梅蕊过来见面、一起吃饭是一种宣泄的冲动。最应该做的,就是回到双沟村去,将工作做好。但他还是打了张梅蕊的电话,觉得自己很可能会留在村里时间比较长,房子要卖掉,只有拜托张梅蕊来帮忙处理。

    “早知道你回县里了,这时候才给我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