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红人-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蕊说。

    “张梅蕊你这是给再新准备嫁妆啊,”向军说,“他从横折县嫁到长坪县了,如今,将一所学校给长善完全中学作为分校,这不就是嫁妆吗。

    不过,这个提议非常好,也容易操作。我明天想象着书记汇报。”

    “张姐这个提议很不错,或者这样也行,到秋季,长善完全中学到横折县来召集各班,提议能够缓解横折县教育上的压力。”杨再新说。

    作为横折县的人,杨再新虽说离开横折县,但对家乡的感情还是不变的。有多余的资源,给横折县匀一些过来,都是用在教育上,章童俊想必也不会反对。

    长善完全中学目前的助学基金不小了,三四千万,工作室的人手不多,以后上传原创,估计也会有赞赏收益。

    过得两三年后,横折县和长坪县的产业发展作者来,乡镇、村组、农户的整体经济实力提升后,这样的助学基金,反而不算雪中送炭。

    “再新,你有这样的想法,干脆我现在就给黄书汇报吧。黄书肯定会过来的。”向军自然喜气,这个事情做好了,至少,他在正府办主任的位置上,拿下很亮色的一分。

    “先不用急,反正要等秋季才会执行。”杨再新说,“章书记那边,我也没征求意见,得他点头才好操作。”

    虽说工作室的助学基金在杨再新这边主导,县里的领导不会插手如何开销,但又有一些规则必须遵从。

    章童俊本身就是横折县的人,做这样的事情他必然赞同。至少,最好是章童俊与黄子明之间先沟通,然后再让工作室与横折县这边来洽谈。

    至于说找学生到长善完全中学本部去入学,还是在横折县干脆做一所分校,哪种方式对横折县的学子更有利一些?

    杨再新也觉得,办分校对横折县的学子有利,可不足的是,分校这边学生成绩就不可控。还有就是,横折县可办分校,其他区县估计也会打这个主意,都是因为助学基金这个资源。

    不过,话说回来,助学基金的目的并不局限在长坪县一地,如果有条件,拓宽到正规柳河市,那是更好的情况。

    当然,以后,工作室的任务会更重,要核实的学生情况也会更多。

    暂时先不考虑整个柳河市,至少在横折县是可行的。

    “喝酒、喝酒,不醉不休。”向军也知道,这个事情基本敲定了,至少一时间还要等长坪县那边有统一的说法。

    “向哥,等会我还要回家的,开车,敢喝酒吗。”杨再新说。

    “我安排人和车送你,还不行吗。到这里,就听我的。”向军打手一挥,准备叫酒。杨再新说,“我车上就几瓶酒,省城那边的朋友送的。我拿来尝尝,对了,向哥你也带两瓶回去品品。”

    “又吃又兜走,有这样的好事啊。行。”向军和杨再新到店子外,抱一箱酒进来。拿两瓶到桌上,其余的向军放在餐店存着,要张梅蕊也带两瓶走。

    一箱酒六瓶,就这样分了。看到酒瓶标签,向军也是识货的,说,“再新,有大老板做朋友,当真好啊。一瓶酒,我要几个月工资?”

    “向哥,就不提这种话。”杨再新说,“我比你更穷啊。”

    三个人,分两瓶酒也不在话下。喝一阵,有了酒意,免不了嘘唏感叹。这一年,对向军和杨再新而言,波折起伏,变化不已。如今,危难过去,崭新的未来已经在前面。

    故人聚集,感怀中,唯有喝酒。

    张梅蕊的酒量并不差,三个人分了两瓶,一个人才分到七两酒,还没达量。不过,也知道不能真喝醉,保持必要的清醒对向军目前的位子而言,是必须的。

    吃好饭,向军说,“泡一泡脚,也放松放松。”

 第491章 追到家

    泡脚是在三人小间里,虽说有技师在,但也不妨碍他们说话。聊到之前在双沟村、聊到跑省农院、聊到杨再新卖房子,也聊到明华、向敬等人。

    “再新,我听人说,明华这次被调走,最恨的是谁,知道吗。”向军说。

    “不会是我吧。”杨再新也熟悉明华的性格。

    “我也听说过。”张梅蕊笑着说,“再新,还真是你啊。听他们说,明华在办公室砸东西,就在骂你。说你在县长面前提出的要求,就是将他调走。”

    “随他怎么想吧。”杨再新说,“那天我过来,因为静静的柳河要横折县帮忙关注。童俊书记都先做好沟通了的。我过来不过是核实好细节,谁想到他办公室,还被他拖着不爽快办事。

    先故意拖延,到王县面前,几次质疑静静的柳河这样操作的可行性。如果是为工作而质疑倒没什么,但显然是为了为难我,进行的质疑。以为王县听不出来?

    这个人的心里格局本身就是这个样子,王县要将他换掉,他还不能醒悟。”

    “明华越是这样,以后就只能呆在档案局了。四十多岁了,还有多少年可拖延?”向军说,“不值得同情的人,就没必要理会他说什么,大家也会看透他。”

    向军更熟悉的,是全县刺梨种植的情况,对杨再新逐渐谈到各乡镇的种植,便知道等春季到来后,整个县的刺梨种植会有非常好的状况。

    泡脚一个小时多一些,完成之后,向军说,“走,烧烤去。”

    “才吃饭,有必要去烧烤吗。”杨再新知道向军安排这些,也是想不冷场。

    “要不去喝茶。”张梅蕊说。

    “向哥,我还是先回家了。以后,我们一起的时间多呢。”杨再新不肯在这里多消磨了,没必要,向军自己也是忙人,何况,之前说的助学基金的事情,他肯定要同领导汇报。

    见杨再新坚持,向军也不再多劝,打电话叫两个人开车过来。一个人开杨再新的车,另一个开车随着走,然后,两个人再一起返回。

    到来的两人,杨再新也认识,寒暄一番。

    回到家,已经过晚上十点。车到村里停车场,送他回来的两人也不肯到家里坐,杨再新便给两人各一包烟,他们便返回县城。

    见停车场的车不少,杨再新也在感概,如今生活条件好一些,特别是一些在外省务工的,回家过年,往往都是开车回来的。这是在外务工条件不差的人。

    这两年,村里的生活条件显然地有了变化,这是完全可看得见的。这次回家,倒是没带多少东西回家,家里已经准备好过年的物质。

    回到家,爸妈都还没睡,坐在火塘边。肯定是得知今晚会回家,才这样坐等。心里感动,又不知说什么才好。

    “爸、妈,怎么不先睡了。”

    “才回来,这么晚啦。”老妈说,“烤烤火,外面冷。”

    “下午才回县里,到县城,向军留着吃饭,就晚了点。”杨再新解释说。“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都准备了。”老妈说,“对了,镇里今年还特别给了些东西,是不是你和他们说的。”

    “我在长坪县呢,怎么说。”杨再新也明白,估计是县里的意思,让山坪镇这边找一个名目,给家里一些东西,也是对自己一种姿态。“给就给吧,没事。”

    在火塘边,说了一些村里的情况,家里的活计等等。杨再新在外上班,不能帮家里做什么,但村里的主干也知道杨再新如今在外是什么样的存在,对家里很关照。

    有重一些的体力活计、赶时间的农活,都会安排人过来帮忙。当然,家里肯定会给工钱,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

    如此,杨再新在忙工作,也就不需要多挂念家里的事情。

    第二天,或许是回到家,杨再新早上没有按时起来。睡在童年的环境,似乎一切都便得温馨,浑身松散而舒适,让他忘记要做事。

    听到爸妈在忙,却没有要起身的想法。老妈也不叫他,知道他平时忙工作,都没可能睡一次懒觉。

    到九点,老妈才喊他,“起来吃早饭,然后得办年夜饭了。”

    杨再新才起床,一年来积淀在骨头里的疲累,都完全消弭,浑身轻松。这也难怪,为什么在外打工的人,都会在春节前王家里赶,然后,过完年,又挤着去务工地。

    回家过年,这是一种归宿,有仪式感更有自己心灵上的意义。就像车需要保养一般,人回家过年,也就是一年来得回来保养一番,然后,成为全新的状态,重新下一个周期。

    早上是鸡汤米粉,味道浓。杨再新吃过后,问家里有哪些事情要做,他一力全包了。

    老爸说,“其他的都准备好了,今天只要炒几样小炒。”

    “贴对联,挂灯笼。”老妈说。

    “好的好的,都是我来。”杨再新笑呵呵地说,一年没在家里做事,过年了总要为家里做一点事情,才会有家的感觉。

    按照本地习俗,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之后,就开始忙过年的事情了。腊月二十四打粑粑,二十五六杀猪杀羊,二十七八杀鸡杀鸭,到了二十九就得样样有。

    也就是说,在大年三十夜之前,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妥当。鸡鸭鱼肉等大菜都已经做好,三十晚上只要热一热,就可上桌。

    村里农家,过年讲究大办。不过杨再新家里人口不多,但同样要准备充足。因为正月里很可能会有客人进门,那是不能临时操办的。

    客人到来,只要将做好的菜热一热,就可上桌,才显得这一家是殷实富足,有脸面。

    杨再新明白这些习惯做法,之前跟爸妈说过,不会在家带几天。自己要上班,要跑省城一趟,家里不用准备太多食物,免得总在吃剩菜。

    杨再新也明白,这不太可能劝住爸妈,他们习惯这样做了。

    吃了早餐,便先贴春联、挂灯笼。如此,喜气就展露出来了。

    正在挂灯笼,村巷子来一串人,老远说,“杨书记,看你来了。”

 第492章 规划旅游线

    杨再新站在凳子上,往上伸手。听到声音,回头看。见是龙秀国、丁慧云、张兵和龙成海等双沟村主要村干都到了。

    忙将灯笼挂上,跳下来,说,“你们今天这么闲?不要忙办年的吗。快进屋。”除了村主干,还有双沟村好几家都的人都过来了。

    进院子,才见跟在后来的人,都担着东西。杨再新说,“你们这是怎么搞的,等会都给我担回去。”

    “杨书记,你看着过年的,进门谁能空手?再说,这些东西也不是谁家一家的,都是村里凑在一起。不带过来,我们回村里交待不过去啊。”龙秀国说。

    “杨书记,本来早几天就准备过来的,但大家想你可能还在忙啊。过来也见不到你这个大帅哥,是不是,便确定用今天过来,见一面就走。”丁慧云说,这时候在杨再新的家院子里,说话便不带荤。

    知道双沟村的人追过来的意思,杨再新心里感到难过之余,也有些不好受。年三十这天,谁家不在忙年?可他们还要老远跑过来。

    叫这些人进屋,老爸老妈见来客人,都不知该怎么说了。按照一般情况,年三十夜这天,大家都忙年,不做客,也不去别人家走动。

    但客人到来,那是另一回事。老爸忙叫老妈做饭,客人这时候来,显然是还没吃早餐。

    龙秀国不是第一次到这里,见杨再新的老爸叫做饭,忙过来制止。他们十几个人,三台车,要做饭都要好一会。

    “叔叔,饭先不做了。有面吧,煮面吃就好。本来不准备吃东西的,估计不吃点东西,杨书记也不会让我们走。”

    老妈听者有说,便去灶前烧火。

    杨再新陪着龙秀国等人说话,人太多,家里也没这么多凳子,有点人只好站着。杨再新也有准备,先就预感到这次回家肯定会有客人的,家里也有准备。

    给每一个人两包好烟,这些人稍微推辞,龙秀国说,“杨书记的一番心意,都拿了吧。”

    “这些东西也是省城的朋友给的,要不然,哪有什么好烟招待大家。”

    杨再新笑着说,再一次表达对双沟村来人的感谢,“秀国主任,想当初我一到双沟村,都是各位关心,有得到你们大力支持,才在村里开始做烤瓷,然后才有刺梨种植项目。

    要不是你们帮忙,我哪会有什么成就?这一切,说到底都是大家帮我,应该我感谢你们大伙才对。”

    “杨书记,双沟村如何,我们作为村里的人,谁心里不明白?要不是有你到村里,双沟村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估计到都还是原来那样子。”领事馆说,“如今,双沟村完全不同了,算起来,前后才几个月而已。

    到明年,村里肯定会有更多的变化。村里老少对杨书记的恩情,自然记在心里,不会忘记。今天我们如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