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部,龙利群镇长有足够的能力,主导怀仁镇的工作。其他几个人,如有必要,梯次而上。不过,有一个人能帮你安排下去?田小伟秘书的工作能力、眼界、魄力都不错的,一个正科级别的工会主席,也可放到怀仁镇锻炼锻炼。”
“好,你既然这样说,我会将你的建议向县里汇报,至于最后的结果,还得等县里研究决定。”胡国成没有一口应承下来,杨再新知道,有些事情也不完全是胡国成确定。
杨再新笑着应了,他作为上一届的镇党委书记,有权向县里推荐怀仁镇的班子成员,至于县里如何决定,那是另一回事。这也是一个组织程序问题。
县里如今是石东富在代书记职权,丁丹书记掌控人事权的运转,组织部这边的部长和常务副部长与杨再新的关系都好,他的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对龙利群的信任和锻炼,杨再新早就开始推动了,县里这边肯定也有心理准备。不过,对田小伟的推荐,可能会出乎意料一点,说明杨再新对田小伟的情感,一直都没忘记。
“胡部,那么我会这么安排?”杨再新笑笑地说。
第949章 离开怀仁镇
长坪县、怀仁镇和市里的人,甚至杨再新自己,在去年都意识到他会离开怀仁镇,调整新职务。
不少人猜测,杨再新可能到县里担任副县长,也有人猜测会到市产业局去担任常务副局长之类的要职。杨再新自己则以为可能是人在怀仁镇,副处级,工作岗位则不定,哪里需要叫到哪里去处理工作。
可谁也没想到,杨再新到县里见过胡国成之后,胡国成随后陪他到市里,见市组织部的部长,谈了自己在怀仁镇的工作情况。也算是一次比较全面而重要的谈话,作为阶段性的工作小结,这样的谈话不会有几个人能够得到机会。
随后,杨再新被市组织部这边,专车送往省城。也没有人同他多说什么,直到进省城后,车进省部大门。陪他一起来省城的市副部长才说,他们也是接到省部的电话通知,让他们带人过来而已。
杨再新还以为是要去京城参加全国十佳受奖的准备事宜,谁知,到省部后,却是省部常务副刘诚宇部长找他谈话。
进刘诚宇部长办公室,杨再新心里还在琢磨,见到刘叔叔之后该怎么说。可真见到刘诚宇部长时,杨再新明显感觉到刘叔叔是为工作而找他。
“刘部长好。”杨再新很尊重地招呼,刘诚宇看了看杨再新,随即点头,说,“来了,坐吧。”
杨再新说了声谢,坐下,敛神静心。确实不知刘诚宇会亲自找自己,作为省部的常务副,当真是位高权重的。亲自找一位乡镇的党委书记谈工作,可见不是一般情况。
刘诚宇显得严肃,要杨再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述职,时限为两年。有秘书在一边记录,而市里副部长也在旁听着。
这样的谈话,非常正式也非同寻常。杨再新谈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将自己的工作说清楚。好在之前,陈爸曾提过,要他做好受采访的准备,杨再新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做这些准备工作,这时候述职倒是条理清楚,重点、要点、成绩都能够表述完整。
刘诚宇一直不怎么说话,表情也看不到什么。直到杨再新述职完成,才笑起来,说,“再新书记,听你述职,我是非常受感动的。在偏远乡镇,能够创出这样一番事业,其中的努力、付出、辛劳,可能是外人无法体验,甚至都很难想象得出的。
好样的,希望你继续努力,戒骄戒躁。”
“谢谢部长表扬,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杨再新说。
“再新书记,我们省委组织部这边经过严格的审查,现在征求你个人的意见,想对你目前的工作做一些调整。你自己考虑考虑吧。”刘诚宇说,“省部这边,想将你调整到省部组织人事处来工作,担任副处长的工作。”
“部长,我的工作我听组织安排。组织需要我做什么工作,我会尽全力去做好。”杨再新也才知道,省部这边,是要将他调进省部来工作。省部的人事处,那是纯机关的性质,做人事、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对杨再新而言是有很大的挑战,也是让杨再新在这方面的资历进行补足。
带杨再新前来省部的市里副部长,听到刘诚宇这样说出来,也是一惊。杨再新在怀仁镇时,虽说是正科进入县委常委,完全是高配了。可省部直接将他从怀仁镇书记,选上来到省部,还是最为重要的干部处任职。
以后,杨再新哪怕是副处级,都是省组织部的领导了。省部干部处将对全省的干部进行考评、甄选、考察、任用等工作,像各区县的一二把手的任命,他们都会参与大部分的工作过程。
而市级别的重要领导,干部处纵然没有直接的决策权,但考察并将考察结论,提交给给省部领导。这份工作,对一个干部的晋升影响有多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此,省部的干部处往县市行走,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也是明摆在那里。另外,县市推荐的区县班子结构的调整方案,首先会经过干部处审核吧,如此,对这些方案的影响也是有不小力量的。
不管怎么说,杨再新到这样的职位去,绝对会有巨大的改变和影响。对柳河市等而言,却也是一个喜事。省部有自家的人手,以后在干部工作方面,自然就有一座桥梁,工作起来也会顺手,还能够得到更多的消息。
杨再新随后也品味出来,为什么刘叔叔对他进办公室,会有这样的神态,那是不想让人得知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份关系要压下去才好,才有利于杨再新在省部这边进行工作。他能够进省部这样重要的职位,肯定是陈家那边出力了。
这样的职位,哪怕是副处长,也是权力较大的存在。就如同之前带卫子扬到石羊县的那位副处长,还不是干部处的位子。到了地方,都会受到隆重的待遇。
杨再新即将上岗的职位,自然更重要一些。以后,从这样的起点往上走,必然可走得更高更远。
杨再新的年龄是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如今,还不足三十二岁,副处级别,还是省部的干部处副处长。
当然,这一两年来,杨再新在怀仁镇、长坪县以及柳河市的工作表现、声名、荣誉,也足够可支撑他担任这样的职位。
在刘诚宇这里没有多耽搁,杨再新表达了听凭组织安排之后,刘诚宇立即叫来一个人,那是省部干部处的一名干部,叫李静姝。
李静姝到来,先与刘诚宇招呼,刘诚宇说,“小李,这位是长坪县怀仁镇的杨再新,之前听说过吧。从现在起,就是你们干部处的副处长了。你带他去办理手续吧。”
李静姝当即绽开笑容,那看起来带着高冷的、足可给出九十分的俊俏脸蛋,因为笑容更加生动。对杨再新说,“杨处长好,杨处长你的大名如雷贯耳,如今见面更甚闻名。这么年轻,帅气,以后还要请杨处长多关照。”
“李、李科长好。”杨再新实际上不知李静姝的情况,但稍微思索,判断李静姝很可能是干部处内部的办公室主任之类的人员。
第950章 杨处长
自己角色的突然改变,杨再新虽说也会有短短的适应期,不过,在刘诚宇面前还是很有自信的。这时候的表现,也可让其他人,看到他本身的素质与能力。
“李科长,我对干部处的工作完全是陌生的,该我多向李科长请教才是。李科长可不要保留哦。”杨再新说着,与李静姝握手,随后对刘诚宇说,“部长,那我先同李科长过去,熟悉省部这边的情况。”
“去吧,先熟悉几天。小李在工作上能力强,多向请教小李,不会错。”刘诚宇不算严肃,却也是工作上的一种交待,“对了,过三天,你到原单位去进行原来的工作交接吧。”
“好的,部长。”杨再新角色转变过来,知道自己以后会留在省部这边,与怀仁镇、长坪县、柳河市的工作将分开,但彼此之间的联系肯定不会断。
出办公室,李静姝说,“杨处长,是先去见严复森处长,还是先办理入职手续?”
“李科长,我对省部这边不熟悉,听你的。”杨再新笑着说,初来乍到,自然不会做什么主张。
“那就先办理手续吧。”李静姝说。
“李科长,我的组织关系,都还在长坪县吧。”杨再新突然来省部,自然是任何工作关系都没带。
“没问题,下次回去办理工作交接,再把工资和组织关系带回来,补交存档。”李静姝解释说,杨再新估计,今天办理入职,不过是让省部这边知道他调入省部的信息。
在李静姝带着走,到两三个办公室后,杨再新到省部干部处担任副处长的事情就传开了。
原先在这个位置的那位,早在年前离开省部,到省里一个厅级单位任一个职位。春节之前,就有人盯着空下来的位子,谁知今天却突然落到杨再新的身上。
对于杨再新到省部来,也是非常突然,不过,凭着这两年来杨再新在怀仁镇、长坪县那边所作的工作,知道底细的人,也觉得杨再新配得上这样的职位。担任,之前不熟知杨再新的人,这时候也会打听这位为什么占优。
曾德彬常务副对杨再新的看好,就很让人猜测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谁也不可能去找曾德彬核实。如此默契的关系,曾德彬估计也会心存疑虑,可不会去否认。
入职手续并不复杂,这边输入一些资料,然后,欠缺的资料等杨再新到长坪县后,再带回来补交。其他人或许不能如此,可杨再新过来是在干部处担任副处长,办理相关手续的人,谁又会拒绝?
李静姝是干部处的人,在省部也是很有人气的,不仅是她漂亮有丰韵,也是因为省部的领导对她信任和看好。
能够在省部这种高端机关里,稍微活跃的角色,岂又是简单的角色?
省部这样的真正高端的机关里,各人都心里明白。见李静姝带着杨再新走,也知道杨再新是受到省部主要领导看好。年龄小,资历深、业绩足,还能够从地方乡镇直接跳进省部来担任副处长,背后没有故事,谁会相信?
或许刘诚宇交待李静姝带杨再新去办理工作关系,也是有这方面的想法,使得杨再新接下来在省部进行工作,也可顺利进入角色。
新人到一地,总会受到质疑和排斥,但如果到来的新人得到主要领导的关注,那就容易得到其他人的接受。这样的道理,其实在每一个单位都是如此的。
“我们去见严复森处长吧,”李静姝说,“严处是长者,在工作上要求比较严格,不过,对人还是很关心的。”
李静姝介绍干部处这位直接的上级领导,也是让杨再新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杨再新从外表看,如同二十几岁、参加工作三五年的人差不多。虽说他本身已经养成一点点明显的上位者气质,但到省部来,这样的气质不会显露在外。
李静姝与杨再新相处一两个小时,虽觉得这位新到来的副处长人很不错,能力肯定上佳,但给人的感觉还是年龄小了些。
“谢谢李姐。”到这时候,杨再新已经不再称李静姝为李科长,显得更亲切。对于上级领导,杨再新自然会有足够的尊重,哪怕在工作上彼此之间的意见不一致。
李静姝在前带路,到严复森处长办公室外敲门,里面说了进来。李静姝拧开门把,往里走,说,“严处,我带杨再新处长过来了。”
严复森原本在办公桌那坐着做事,站起来,绕过办公桌迎上前。杨再新见对方这样的态度,立即快步上前,到办公桌边与严复森迎上,伸出手,“处长好,我是杨再新,小杨,今后是处长的一个小兵。”
“再新处长,欢迎欢迎啊。”严复森说话间,与杨再新握手,稍微用力点力气,显得尊重和真诚。
对杨再新到来,干部处这边其他人不先得知消息,但作为干部处处长的严复森,应该是先就有消息了,对杨再新到来不会突然。
“处长,我之前一直在基层做工作,对省部的工作完全陌生。到这里来,以后会经常请教处长了,可得多指导和批评。”杨再新说。
“再新处长谦虚了,”严复森说,“你工作的能力,省部这边早就有结论。你到干部处来,我们就多一员虎将。对于干部处具体的工作,之前或许很少接触,但熟悉几天,再新处长肯定会很快上手。”
坐下来,与处长严复森聊一阵子,杨再新的态度足够,表面了自己到省部来,一切从头开始学习。严复森也表达了足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