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红人-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总,还有一件大好事啊。”助理又惊叹起来,“李新华在评论区置顶了一则留言,说明他在怀仁镇的三篇文稿所得的赞赏,会以善款的形式,全部赠送给长坪县的一所学校。那所学校叫长善完全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才创办不到两年的学校。”

    “长善完全中学这所学校我知道,校长是杨再新,副校长是江上省省城最具名气的女教育大家柳三妍博士。柳博士声望特别高,据说是她自愿到长坪县去任职的,省城这边倍感遗憾,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柳博士所在的学校。”

    “名气这样大?那得找时间拜访拜访。”助理小王说,“段总,对了,那我刚才给文稿的赞赏,不是也给长善完全中学间接支持了?”

    两人看到公号上的文稿,也能够预判到这样的文稿传播出来,对刺梨果产品的推送是具有非常积极作用的。如果能够联络到这位李新华,借用他的这些东西,在公司宣传产品时,都不需要再另作文案。

    段玉梅原本计划一周后再来看产品的推销情况,但在这天下班前,就接受到各经销店的电话,要求追加订货量,而且是成几倍地追加。

    段玉梅也明白,之所以有这样的预判,也是因为这些经销店看到了李新华的文稿,判断消费者对刺梨果产品的接受会顺利很多。

    这个意外的局面,倒让段玉梅有了惊喜。销售局面大好,那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调度,这边也得早有准备。这一大喜事,目前还没有得到确切的业绩,倒是要等几天才可跟老板汇报。

    想办法联络李新华,一则是表达凡海集团的感谢之情,二是要将他文稿的版权拿下来,作为推销产品的文案,比公司这边另作方案,效果会更好。

    发生在怀仁镇和台岛的事情,杨再新丝毫不知,新畦食品和凡海集团也没得到相应的信息。但台岛的销售,临时加大货品运送,就显示出那边的情况大好。

    杨再新那天中午那到段玉梅发出的邮件,感觉台岛那边产品销售比较正常,甚至比原来预期的情况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便很满意。做产品、做市场,都必须一步步走,不可能像当初新畦食品的产品销售,出现大长队伍抢购的场景。

    当初这样抢购,也是因为静静的柳河等公众号的大力宣传,粉丝基数大之后,宣传推广以及深入人心,大家都想用购买产品来表达对新畦食品的支持,回应静静的柳河相关的宣传。

    在海外,自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消费冲动,理性地开发市场,扩展消费群体,这是凡海集团工作的目标。

    过了子时,产房那边的动静就大了。有护士出来跟杨再新等家人通知,产妇正在生产,情况比较正常。但因为是第一胎,过程可能会时间长一些。

    选择顺产,那过程长短就无法预判,不比剖腹产,医生的技术与手术时间是可预计的。

    等待令人心焦,却只能在产房外心里祈祷。如今妇产科的医师有能力将风险完全掌控,倒不用太担心什么。只是,时间越长,唐慧琪受到的苦就越多。顺产对很多情况而言,孩子和大人,都相当于在鬼门关前走一遭。

    似乎在冥冥中自由预感,杨再新在等待的焦虑中,却收到来自李静姝的短信。杨再新点开看,见她的短信很直接:在等待?

    杨再新见了,不知李静姝到底是在哪里。回到省城了吗?如果说,李静姝返回省城,那说明东平市那边的案子就结束了。卫子扬和卫家在鑫农山泉项目问题上,省里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卫子扬和鑫农山泉,杨再新感觉到最不公的,就是参与集资的那些人。不少人将半辈子的积蓄,完全丢进去,最后连一个水响都没听见。而接下来的生活,就完全在那种困顿里受苦受难。

    可作为引发事件的卫子扬和卫家,却轻轻松松就脱身了,让人如何甘心?不过,对于省纪那边如何定论,杨再新也不好问李静姝:对。在家?

    李静姝回复:还没回。安,一切会顺利。

    杨再新回复:谢谢。保重。

    李静姝又来短信:我突然预感,今天会有喜事。有结果要告知。

    杨再新不知李静姝的用意,但表示一定会告诉她。

 第1214章 儿子临世

    还不到下午三点,突然一声洪亮的哭声从产房传出来。在产房外等候的人,心里一阵急速跳动,但也算放心了。有孩子的哭声,自然是孩子出生了。

    杨再新准备冲进产房去,却被唐母拉住他,说,“应该是都平安,不然,医生肯定会来叫你。放心。”

    杨再新对这没有经验,虽说之前他和唐慧琪查过很多资料,将生产的所有过程,细节,都是反复研究过的。可实际中,他还是无法做到真正的理智和冷静。

    没过几分钟,产房的门开了,只见一个护士出来,抱着一个孩子,笑盈盈地说,“恭喜恭喜,男孩子,福寿双全,鹏程万里。”

    杨再新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迎上前,笑呵呵地说,“谢谢谢谢。你们辛苦了。”说着,将一个红包递给护士,护士却笑着推辞。唐母接过红包,往护士衣服里塞,说,“大喜事,自然要红包的,别客气。”

    杨再新看着护士手里抱着的小子,脸皱褶,颜色红紫,双眼闭着,似乎还没习惯离开母亲的肚子,对周围的环境、呼吸、人声,都带着排斥与难受。

    唐母先接过襁褓中的孩子,那孩子也因为这样转移,可能是担心自己手上,便哭出声来。哭声大,有些怒气的样子。

    唐母见小子这样的反应,就笑起来,说,“脾气还大啊,声音浑厚,是旺命之像。好好好。”唐母说着,将孩子给杨爸杨妈看,杨再新在旁边看着,却不敢乱动。小孩子太嫩,他担心自己动作不对,伤到孩子。

    唐母给杨爸杨妈看了,也给杨妈抱一抱,杨妈自然满怀开心,眉眼都灿烂起来。有了孙子,那是杨家最大的喜事。大人们相互说着恭喜、同喜的话,小孩子却在苦,虽说唐母、杨妈都在哄,那也只是一时不哭,随后又大声哭起来。

    最后,杨妈将小孩子递给杨再新,说,“你自己小心一点,也抱抱,让他知道你的气息,免得以后在孩子身边让他认生。”

    杨再新不知老妈所说是不是有道理,小心翼翼地抱着,不知该怎么用力。小孩体重偏高,七斤二两,头发浓,眉眼也比较浓。看这面相,应该是一个比较帅气,有男子汉气韵的一个小子。

    杨再新和唐慧琪的性子都是比较爽利的,对彼此之间的性别认同非常明确,而他们俩都极其反感那种不男不女的做法,对那些伪娘非常排斥。

    唐母说,“抱进去吧,给琪琪也看看。”

    杨再新不知什么时候可进产房看琪琪,因为是高级病房,不想普通病房那样要从产房回到病房。听唐母说了,忙抱着小子往里快步走。

    唐慧琪已经躺在病床,该处置的事情,这时候医师意见处置好。见杨再新进来,医师说,“情况很不错,产妇身体好,体能也强。不过,还是要注意多休息。”

    “谢谢医生。”杨再新一直看着躺在病床的唐慧琪,这时候,唐慧琪也听到动静,知道杨再新和孩子都进来了,睁开眼,绽出笑容。

    “琪琪,辛苦你了。”杨再新站在床边,“这小子,以后要知道疼妈妈,不然会挨揍的。”

    “他这么小,你干嘛吓唬他。”唐慧琪似乎要坐起来,杨再新忙说,“躺着别动,医生说过,要注意休息好,这样才能更快恢复过来。要看这小子,我抱着给你看。”

    杨再新准备将小子举起来,换一个姿态让唐慧琪看到他的脸,小孩子却哇地哭出声来。

    “给我……”唐慧琪伸手。

    杨再新轻轻地将孩子放在唐慧琪身边,唐慧琪在杨再新的帮助下,侧转身子,定定地看着这个才出生的孩子。小孩子回到唐慧琪身边,问道那种熟悉的气息,一下子就平静下来,随后打一个呵欠,便入睡了。

    小孩出生,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多是对事情,都是医师与护士在做。这间是高等级别的病房,服务自然也是不同的。

    要杨再新等人做的事情不多,主要是给小子喂水、喂奶等,杨再新接了准备好的水,想要给小子喝。只是,小子却在睡,不理会外面的情况。

    唐慧琪见杨再新犹犹豫豫,便会心地笑,也不说话,只是看着杨再新,等他自己处理。之前,两人虽查阅了很多育儿知识,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另外的样子。

    将奶嘴放在小子嘴边,或许是在入睡,小子竟然不理会。杨再新稍微去拨他小嘴唇,那小子便本能地吮吸起来。可才吮吸两下,便便要了,而是在哭。大声大声地哭。

    唐母、杨妈见着情况,说,“喂奶,饿了,肯定是饿了。”

    杨再新换一个瓶子,这是专门调制的适合出生的小孩用的奶瓶。唐慧琪是坚持要母乳喂养的,但这时候她还没出奶,要催一催。

    按照唐母所说,像唐慧琪这样的身体,自家喂养肯定没问题的。

    小子得到吃物,便专心吮吸。唐慧琪见了,脸上微笑,专注地看着身边这个小家伙。杨爸不便于在病房久待,看了孙子,也与唐慧琪说过话,表达了感谢之意后,便先离开。杨妈不舍走,但她也不好多在病房停留,总要让唐慧琪多休息。

    最初的忙碌之后,其他人都离开,杨再新便一个人坐在病床便,陪着入睡的唐慧琪。以唐慧琪之前身体的基础,或许两三天就可回别墅修养。

    杨再新靠在床头,一时看着唐慧琪,一时看着那小子。想着之前与唐慧琪为小孩查找的名字,觉得这些名字,似乎都不适合。

    按照横折县的习惯,小孩子取名,是要外公来取的,或者爷爷取也可以。父母取名,以前是比较少见,如今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在意,而是早早在网上搜找,要取一个自觉得满意度格外有个性的名字。

    有不少取名,给孩子的名字太大,这样的孩子成长中通常都不会太顺。之前杨再新在当教师那三年,每一天接触学生,也是有这样感觉的。

    这时候,自己给孩子取名,却犹豫起来。按照杨家的字辈来取,孩子该是“正”字辈,如今,取名按照字辈的就非常少了。自己该怎么选择?想着,觉得还是与唐慧琪商量更妥当。

 第1215章 杀鸡取名

    江上省为孩子取名也有三朝的习惯,也就是说,孩子出生三天取名字。当然,这里所说的三天不是定数,到如今,更不严格遵守出生三天的习俗。

    古代生孩子都是在自家,三天,对于家里的人而言,该处理的事情都已经处理顺当了,外公、舅舅等娘家人已经过来。如今,生孩子是在医院,三天产妇未必就出院回家。

    至少要等大人、孩子平安回到家里,才有时间来请一些亲朋,给孩子取名。如果不按照习俗,那在孩子出生前,就在百度上,找到预备的名字,然后选定一个,上户口时到医院领取出生证明时,就确定了姓名。

    讲究的人家,对孩子的名字,除了按辈份外,还会请人帮看属性、时辰、八字,看一看命中是不是缺某种属性,继而在名字上进行弥补。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人一生都摆脱不了的东西,但真正懂这些东西的人,却没有多少人。

    一般的人帮别人看,相书都记不住,拿到八字之后,还得翻书去查找。这样的所谓先生,自然无法精确处理某个人的生辰八字涉及到的问题。就像解答一道物理问题,看题之后,还得先翻找公式出来,才将已知代入计算。这样的人,能够掌握物理内容并熟练掌握知识吗。

    至于江湖上那些嘴才顺溜的,那就更加不可靠,这些人完全是基于赚钱才做这一行当,如何唠叨更多的钱,做一单算一单才是他们的出发点,而不是为对方做好服务,完成交托的事情。

    给孩子取名、看相、算八字等等,真正懂得的人,谁愿意为陌生人消耗自身的元气?

    杨再新从小对这些听得多,身边的人也传出不少人物,可他是半信半疑。信则有,不信则无。也不存在什么唯物观,然后将这些传统的习俗一棍子打死的情况。

    陪唐慧琪到天黑,唐母将杨再新从病房叫出去吃饭。杨爸杨妈从别墅那边,熬了不少鸡汤,炒一钵鸡蛋送到医院来,给唐慧琪补身子。唐母也炖一钵猪蹄,给唐慧琪吃了好催奶。

    唐慧琪的食量一向来不算大,这时候,身体需要的营养虽然多,可以时间身体还没调整过来。吃不了的,就得杨再新来消灭。

    杨再新心情好,吃东西也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