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红人-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何治所说,过壁卡关后,就是真正的高原地貌了。只是,壁卡关前,一道明显的沟壑,将脚下这一块台地,变为比较独立的地势。深深沟壑的对面,估计是山势陡涨,海拔升起来,直接往高原而去。

    虽说是高原,但却是大山大沟,两山对望,碰面则要行走一天。当然,如今这些空间都被改造,有高速路、有高架桥,早就将各大山拉近,各大沟填平。

    脚下的这块台地是天地间比较特殊的存在,按照古代地貌变化,很有可能的海里被冲积的砂石,形成这样一个平台,后来地壳变化,生出海平面后,依旧保持原有的台地风貌。而台地周边,都是深沟险壑,将这一台地孤立在这一地域。

    台地占地面积可不小,是高台省的两个地市,岭上县也占有一部分。这里从古以来,在种植这一领域,就没什么优势。听副主任和何治所说,新建过之前,台地上有种植大米、玉米、红薯和土豆、大豆、红豆等作物;

    蔬菜类则是辣椒比较适应,其他常见的蔬菜也有种植,与江上省那边的生活大差不差。建国前的历史上,台地里的人穷,娶媳妇往往都是换亲。也因为贫穷,这里的匪患确实有几百年甚至更远久的历史。

    站在城门之前的城堡,看远处的群山,杨再新说,“高台省那边的作物种植,岂不是更难?”

    “那是的,壁卡关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严防那边大山里的匪患,往台地来劫掠。传闻中,在壁卡关这里每过几年,都有一场大的生死搏杀。外面的匪股一波一波,而守卫壁卡关的,都是附近的山民。最多就是当地官员征召辖区的勇武者,在关卡上严防死守。有这个关卡,匪患想要突破,那也是非常困难,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未必就能够攻陷这个关卡。据说,从古以来,仅有三次关卡被攻陷,而每一次被攻陷都是因为有内奸帮开关。”

    俯身往城下看,壁卡关前是一条仅能走两人的石级路,一台台石级往下延伸,看起来有百余级。如今,路径两边设置了铁环护栏,上下可抓住走,安全系数高多了。

    那以前没有这些防护,土匪们要冲上来,守卫方只需要丢下石块或将木柱推下去,就可将石级上的人都砸下山沟。

    如今,旅游开发不仅复修了壁卡关,还将下山的路修好,在半山有观景栈道。每一年,壁卡关这里汇聚的人流不算少,附近的人总会到这里来看一看。

    壁卡关后两三百米远,就是城镇。城镇与壁卡关之间的空地是当初守关人训练地和营地,如今,这里成为壁卡关旅游点的基地、大型停车场。

    几百米外地城镇,如今也是一个不小弟镇子,大约有一千多户。这些人,参与到旅游的人占比例并不高。壁卡关这里除了游客购票收益之外,就是一些散客住宿、吃饭和购买纪念品。

    从城楼下来,往城镇走,看见沿途稀稀落落有十几家摊位在经营。据副主任说,旅游正常的时段,这里的摊位都是满额的。不过,经营的纪念品之类,不见得有什么特色。

    杨再新也了解,如今的旅游纪念品,几乎都出自国内的某市小商品工厂。使得全国的纪念品律同,购买纪念品的人就越来越稀少,确实没有什么纪念意义。

    一路走一路看,杨再新对这里的旅游业不很关心,完全可以想得到,壁卡关在台地这里大名鼎鼎,但出主意区域,谁还在意一个防卫土匪的关卡?离开高台省,估计只有上江市的人或许才会有所耳闻,没事的时候,过来转一转。

    也因此,壁卡关的旅游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又不像北方的古长城,千古闻名,自然全国乃至世界的人群,都要求看一看这奇迹。而如今,国内对旅游景点的开发,重复太多,几乎每一地点景区与另一地的大差不差。

    这种遍地都是旅游景点的做法,石级上是很亏的。投入的资金根本就收不回来,但如果说不高这些旅游开发,又找不到项目来做地方经济起发点。地方的领导们,又如何向自己的上级交待?

    一窝蜂而上的结果,是显然的,对地方的管理者又是很无奈的。杨再新在怀仁镇和长坪县做过旅游也的开发与推动,知道其中的难处。

    长坪县的旅游,得力于静静的柳河公众号上进行推介,而景点的品质也不差,才使得有大量的游客引入进去。

    有这些旅游项目的推进,地方管理者在汇报年度工作时,就可多汇报不少业绩,上面自然也乐见其成,谁也不会核算投入与收益之间的账。

    小城镇除了与壁卡关旅游对接这一头,其他的都是平常的乡镇构架。他们穿行其间,杨再新也可看到,虽说松栗市的西部大开发中,得到不少政策帮助,将所有的住房、水电、通讯、道路等基本环境、生存等问题解决了,可普通人家的收益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

    转一圈,看了大半的街区和人家,即使不推门进屋,也能够判断出来。何治和副主任等,不知杨再新的用意何在,也不说话,只是尽可能提供这里的基本情况。

    实际上,连副主任对壁卡关这边,也多是听说与传闻,并不知具体情况。到一家看起来门面稍微大一些的店面前,杨再新说,“就选这家中餐?”

    时间过中午了,吃过中餐,可购票到景区里去看一看,返回时,天色就晚了。何治听杨再新这样,笑着说,“杨处长,下午看景区?”

    杨再新笑了笑,说,“景区就不看了。这里的景区,核心点就是壁卡关,我们已经看过。我准备,往村里走走……”

    “好的,我来安排。”何治随即对副主任说,“找一个熟悉地方的人,给我们带路吧。”

 第1284章 超大规划的项目

    中餐简便一些,但何治点了不少菜,都是很实惠的大菜。这里做菜不花俏,味道还不差。几个人吃过,算下来,一个人不到五十元的费用,主要是不喝酒。

    吃饭时,有一个陌生人,是副主任找来的,下午给他们带路。即使有本地人参与,何治等人对杨再新的称呼不过是改成老板而已,对杨再新的尊敬没有改变。

    请来的人对壁卡关熟悉,在申明不是要旅游景区,而是要看镇所在的周边,那人笑着说,“几位老板,你们这些贵人果然不一样啊。其他人来看景区,这样的山和水,我猜啊,整个高台省就有很多。倒是这里的乡镇山村,才有不一样的地方。”

    “哦,有什么不一样?”何治说。

    “不一样的地方多。”那人说,有些自得,“我们这里千里平坦,这就是最大的不同。这二,这里坡地的草,与大西北的草原风格一致,跟你们说,到明年,最迟后年,这里会开发一个大草原的景区……”

    “铜丰市那边不是有一个草海吗。”杨再新说。

    “我们这里的草海,至少会是铜丰市草海的三倍。除了草海,还会开发更多的娱乐设施,预计投资二十个亿……”

    对于这些投入的建设,资金主要是从上面申报来的,也有少部分是大老板看中的项目,然后投资到这里来做项目,谋求发展自身。但在杨再新看来,这些地方的项目投资,巨大的资金量确实可将这里的项目规模做大,做出名气和规模,但是,资金投入后,如何回收之前的投入,就成为大问题。

    松栗市的旅游做得再大,这里的草海再大,还能大过大西北的草原?即使草海的风情不差,却真正缺少的是民族风味。使得前来体验到游客局限在周边的地市。

    游客少,覆盖的影响力小,自然难以收回成本,更不要说赚钱了。这样的项目,一开始轰轰烈烈,经营起来,三两年后就冷冷清清,再往后可能就是要死不活的拖着,变成了地方上的拖累。

    可这时候,设立这样的项目之际,领导们都兴致高,展望未来的预期乐观,资料编写上,更是语句惊人,数据让人看了诱惑不已。

    说到底,还是地方的领导者,必须要做出自身的业绩,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进步。不得已只能创造条件上马项目,等项目开建,他说有成就了,但地方上如何?遗留下来的东西,谁来负责?自然不会有负责者。

    项目最初的考察、论证,是合理的,后来环境改变,又如何追究当初推动项目建设者?

    这些逻辑上体系里一直在运行的逻辑,大家都是体系里的人,自然认为是合理的。因为换成是他,也会这样做。

    得到这样的消息,杨再新多少有些警觉,因为这个大草海娱乐场的项目批下来,就很难改变。唯有在批下来之前,进行拦阻才是最不得罪人、阻力也是最小的。

    记下这个事情,杨再新自己没办法干涉松栗市的项目申报与批复,但陈家那边说不定有资源。陈爸的关系到底有多深,杨再新一点也不了解。

    随即,杨再新也觉得幸运,能够在这时候得知这个小心,自己还不太被动,只要家很快自己的步伐,尽快地验证两市的土质、水利、气候等,适不适合进行大面积种植粮食这个结果。

    吃过中餐,大家上车。何治、杨再新和副主任在一车,另一车则是带路的人和岭上县带来的人。老刘的车跟着岭上县那车走,往乡镇跑,往村里跑。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之前提到的准备做十万亩草海开发的区域。

    这个项目号称十万亩,但实际上可能就一两万亩就算水分不大了。不过松栗市这边地域宽、地势平,村子的分布也比较散落,真要将松栗市的两三个区县都划在开发项目内,面积数自然就大了。

    这样的项目,真正开发的区域不会多大,有建设设施的地方,也就一定范围里。前来观光、游览、玩乐的人,也不会几处奔波,这样的体验会大为降低。

    开车到地点,见这里是一个山坡。平缓的隆起和往远处缓缓延伸的草地,视野非常宽阔,放眼望去,似乎看到天际一般。据带路的人说,这里看到的远处,可能有五六里的距离,再往前,地势就起了变化。

    而这里,如果用来耕种,完全可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就可节省大量的人力,也能够提升耕种的效率。

    看一阵,如果这里开城为大型游乐设施的草海,确实是个很不错的环境。如果游人真像想象的那么多,这里说不定会建成一座新城,形成一个新的商业圈。

    但杨再新也猜测,理论上的东西很容易论证,但实际上,到哪里聚集起这么多的人流与常驻人口,来支持这个二十亿的项目。

    “这个草海形成多少年了?”杨再新说。

    带路的人有些骄傲,说,“十多年了,之前,这里是一片耕地。后来因为缺少水,就不耕种了。形成荒坡。十几年前,这里的人将杂草、林木除掉后,便成为这样的草海,非常壮观。这里的规模,在国内是排位第一大的草海。等开发项目做起来,这里会非常热闹。”

    “地下水也没有吗。”杨再新说。

    “地下水也不多,据说有人探查过,二三十米深都没遇上水源,说明地下水真的缺乏。不过,这里的土质深,也肥沃。”那人说,对他的说法,杨再新觉得可信度不够。

    这里缺水,开发成为大型游乐,建设成为人群聚集地,那不是更不适合?这样的项目,怎么可能得到批复?“没有水源,这里开发出来,就有天然的缺陷啊。人多了,没有水,怎么办?”

    “据说,到时候会建设一条大水渠,或用超大的水管引水过来,提供给人群所需。”那人实际上也是听到传闻,没有实际的资料。

    真的可引水过来,这里的缺水耕种的问题,不是就得到解决了?杨再新到一处地,刨开草坡,将里面的土挖出一部分,装入袋子,记下地名。

 第1285章 离开铜松

    在壁卡关这边停留的时间不多,但时间却飞快,晚上,赶不到松栗市区,就在一个区城内住下。虽然杨再新不说什么,也不解释他所做的事由,可何治等人多少也体会到,杨再新的目的是要看看台地区域的情况。

    高台省与江上省毗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些联系的,但彼此又相隔比较远。除了岭上县在台地上,与铜丰市和松栗市有瓜葛,其他则毫无牵连。杨再新到底想要什么,肯定也与岭上县有关,难道是要在台地上搞一个大规模的产业项目?

    如果真这样,岭上县就可搭上发展的火车,高速前行。这是最好的状况,也是岭上县的契机,不然,单凭岭上县自身的发展,不知要等多少年。

    心里固然有这样的想法,面上却不会表现出来,在杨再新身边,在两市奔波了三天,到第四天下午,他们在铜丰市的一个乡镇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