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粮基地的种植仪式,多少有些学样于怀仁镇的刺梨果摘收仪式。对此,杨再新也只能苦笑,不过,这类活动的关键还是造出影响力,只要有足够的影响力,才不管到底是怎么操作。
先是领导代表讲话,市里的主要领导到了,省里的领导不多,杨再新算是重要的领导之一,而杨再新在岭上县对产粮基地工作的关心,县里这边的人早就看到了。这时候他出现在领导席位上,自然很正常,代表了省里领导对岭上县产粮基地项目的关注。
发言时,杨再新对产粮基地做了比较高的评价和期待,希望岭上县对这一项目做到最好,做出一个标准的模板出来,因为只有将产业工作做到最好,才会将采用各种的价值和效益做出来。
只有存在价值、具有高效率的产业项目,才可能长期做下去。对这一点,岭上县的人自然是有较深刻的理解。何治主持仪式,对杨再新的发言和提出的期待,做出来正面的回应。保证产粮基地项目的工作,会做到尽善尽美,以他的前途来给这个承诺进行保障。
这样的承诺,对何治而言是有很大压力大,也显示了何治的决心。对县里其他领导和干部而言,同样是不小的压力,因为县长有这样的决心,承受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具体的工作上,这些干部该怎么去落实和执行这些工作。
播种仪式的最后一项,自然是与会领导到地里播种,体验一把。而农户或公司承担的耕作地块,也在五一节这一天,开始进行播种。
领导们体验之后,便返回县里,中餐。
第1317章 效益如何
中餐之后,何治没让杨再新立即走掉,与张珂市长一起,要再讨论这个产粮基地的项目。
产粮基地推动到目前,看来是将很多工作都做了,路走过一半,可实际上工作只是开头而已。要面对的问题,纷繁复杂,很多事情可能都无法预计。
产粮基地正式播种之后,工作上确实告一段落,何治这边也觉得有必要坐下来好好讨论,反思、展望与总结。
张珂作为市长,对岭上县的产粮基地也非常关注,想将这个项目推出来,作为上江市的一个代表项目。几个人坐下来,何治说,“杨处长,我们县这个产粮基地项目,到今后到底会有多少收益,要如何估算?”
看何治那神态,也明白,岭上县虽说在极力推进这个项目,但对产粮基地做起来后,到底有多少回报,大家都是心中存疑。这个问题,即使县里的干部没当面对何治提出,但背后肯定会有不少人议论,何治自然收到这方面的信息。
杨再新笑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对于做产业,因为之前的失败,如今任谁做产业,都心有疑惑,觉得最后总是往末路走。要不是乡镇干部劝说,没人想做这样的事。
如今产粮基地项目做到这种程度,心存疑惑的人自然更多,何治要做到完全有底气,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很好地督促
“何县,你觉得这个产粮基地项目的效益怎么样?”杨再新不限说出结论,而是反问,让何治自己判断。
“杨处长,国内种粮不挣钱,即使在大平原地区,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也会很少有人栽种了。如今,我们县的产粮基地自然不能简单地与这些种植粮产的直接比较,可到底有多好的效益,还是让人担心。”何治也没瞒着,在张珂和杨再新面前,说的都是心里话。
“产粮基地产出的粮,是优质而不带危害品残留的。这使得我们的产量或许比其他地区的暂时要差一些。可价值却不差,新畦食品公司与农户签订了协议,也自家做耕作合作。何县,你觉得新畦食品公司自身对这有什么考虑?”
“公司肯定更注重效益,没有效益也就没有生存的根基。也因为这一点,岭上县这边的干部和农户,才相信种粮的收益,不能简单地与平日自家种植相提并论。具体有多少收益,都在议论与猜想。”
“如此看来,产粮基地肯定会赚钱,这也是大家都具有的共识。”杨再新说,“之前,我就谈到了新畦食品公司的刺梨果产品生产的原材料问题。刺梨果产品为了追求极致的高品质,从海外进口优质原材料。国外的粮食售价确实不算高,但卖给新畦食品公司的价格也不便宜,加上这么远的运输成本,合计起来,价格就处在高位上。
发展产粮基地的原因,就是要将原材料的成本降下来。公司与农户在收购粮产的协议上,也是签署了收购价格的,完全可自己核算一番收益。对农户而言,每一亩地的收入在原先正常收益的基础上,有提升空间,这是必然的。对公司而言,虽说会考虑到收购成本,但更会考虑到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不会将价格压低。
何县,岭上县这里只是产粮基地的一个标准模板,你觉得,新畦食品公司那边,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大的行动?”
“杨处长,新畦食品公司会在高台省那边……”何治其实早就有所察觉,只是,谁都没说出来,这时候听杨再新这样提示,才说破。
杨再新微笑着,却不说话,也不解释。这种事情,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行动,自然是不好说开。
张珂一直在听,不插话,上江市对岭上县的产业项目是非常支持的,给了很多实际的帮助,张珂也在想,上江市其他区县,能够有什么项目开发出来。唯有如此,才能让整个上江市的发展有所改变,经济建设工作有真正意义上的推进。
“杨处长,岭上县在产业方面的发展,总算是有所突破。对产粮基地的收益问题,市里是坚定信心的。市里对此非常鼓舞,而其他区县的人,也在问我,他们的产业发展工作,该如何突破目前的局面?”张珂笑呵呵地说,也是真心希望,杨再新从全省的视角,给他们提出一些帮助。
“张市长,各地与、各区县、各乡镇都有不同的情况,如今,要做好产业发展工作,机会其实是很多的。目前,暂时还没找到适合的项目来做,那就说明有更好的机会。
市场调查、本地具体的特色、适合引进的项目等等,都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也需要有发现的智慧。在我省良好的大环境下,这些问题肯定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走上真正的经济建设发展之路……”
杨再新也不可能帮助所有的人,解决产业引进与发展的工作。对于上江市这边的情况,他所了解的也不算细致,自然无法提出具体的建议。
“谢谢杨处长,你对我们的工作有非常多的建议,也让我们对此也发展有利足够的信心。我也坚信,上江市在未来的一两年中,在经济建设发展工作中,寻找到最适合上江市地域的产业发展,取得最为突出的成就。”张珂非常肯定地说。
杨再新这一次过来,参加岭上县的产粮基地播种仪式,也是对这里工作的一种力挺。对岭上县目前推进工作的力度和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仪式过后,他觉得还有必要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去看看,播种的推进情况和播种的质量。
对于荔城街道的种植,新畦食品公司那边也是与省农院进行合作,寻求到技术方面的支持。如今,产粮基地都是按照最为科学的方法进行耕作,具体落到实处,会有什么也的情况,还有待到实地去看一眼。
岭上县的经验与不足,都将是未来在台地发展产粮基地提供更多的参照。杨再新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要求何治在工作过程中,做好工作的总结。
第1318章 突然的通知
虽说是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但杨再新离开省城,还是与严复森处长招呼过的。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去向,工作安排上,领导才会做到心里有数。
正在同静静的柳河做宣传的三个人,在一个坡地上看播种。三个人忙碌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选取最能够感染到观众的视角,展示播种过程中的艰辛与努力。
杨再新站在地头看着,不参与细致的事务。何治和正府办的两个人,与村里的主干在交谈,说着播种期间,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要求村里这边对种植户要做好监管与督促工作,切记要在技术上,完全按照技术员的要求做到位,确保产粮的品质和产量。
杨再新也不会无聊,一边观察一边在思考。以后在台地那边的工作推进,该有哪些细节要加大管理力度,哪些细节是要改进或发痒的。没有用小本本记录下来,而是更深一层地琢磨,这些细节上要怎么做才最好,为什么要那样去做等等。
这时候,一个电话过来。杨再新看了来电,见是严复森的电话,说,“严处,我是杨再新,有什么事吗。”
对于严复森,杨再新一直都很尊重,哪怕严复森到了自己别墅,但杨再新从没将严复森看成自己身边的帮手,而是将他看待成自己的领导。
对严复森尊敬,那是体系里的规则。只有在规则范围之内做好自己,才可能让严复森这样的前一辈认同自己。杨再新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严复森面前没有显示陈家女婿的派头。
“再新客气,”严复森语气温和,显然是很好的态度,“再新,你目前还在岭上县?”
“是的,严处。”杨再新肯定地说,“有事情我立即赶回省城,今天晚上可赶到。”
“再新,既然你还在岭上县,那你自己决定该怎么办吧。”严复森说,“刚刚接到省里的通知,让你在五天内赶到松栗市报到,担任广林县县长一职的交换干部。省部这边的手续问题,可以在今后处理。也可以先返回省城,再飞铜丰市,前往松栗市报到。路线怎么选,都随你决定。”
杨再新听严复森突然说起这个,也是突然,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决定了,说,“严处长,您觉得我该怎么办?”
“再新,五天的时间不多,从岭上县返回再赶往松栗市,时间也不太紧。你如果从岭上县直接过去,省部这边的事情,我安排钱恒知暂时处理就好,反正他也熟悉这一块工作。”
“好的,处长。”对严复森这样安排,杨再新也是理解。省部二处的人事,杨再新不会提出什么建议,自己目前是交换干部的一员,工作关系还留在二处。
之所以用干部交换的方式来将杨再新调往松栗市,估计是因为江上省与高台省之间某种相互的关系确定下来的办法。
在国内,对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有这样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派往外地、异地进行交换培养。既是对干部的另一种环境下进行培养和锻炼,也是某种资源的兑换。
当然,这样的兑换并不是全部,可比例占多数,也得看实际的情况。像这一次,将杨再新调往松栗市,除了产粮基地建设的必须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那是因为,要让杨再新直接到正处级别这样的提拔,他的时间限额还不够,但作为干部交换、异地培养,要求上肯定就存在可操作之处的。因为杨再新的工作关系还在省部二处,甚至他的职位都会暂时不动。到松栗市的广林县去担任县长职位,是正处级别,彼此之间并不冲突,甚至写在履历上,也是很正常的。
国内的很多东西,在外人看来似乎觉得很奇怪,但体系里的人则觉得完全合理。因为有更多的东西,并不在外人接触的范围。
杨再新与严复森说电话,心里逐渐平复下来。知道自己走松栗市这边做产粮基地的时机已经成熟,不管是用什么方式,都是自己要面对的。只是,一交换干部的籍口到松栗市来,自己要面对的困难说不定更大。
因为通常情况下,交换干部与挂职干部差不多,都是挂职而已,不会碰触到县里、市里的实质性工作。也就是说,杨再新到广林县任职后,实际的权力很难被广林县的人认可。如此一来,在工作里要做什么决策,
挂职的领导说话就没有份量,因为说不定等挂职期满,人就走了,留下来的工作,之前所做的决策,还会有人认同并持续下去吗?
杨再新明白,这时候自己只有去松栗市的唯一选择,而不能做另外的选择。至于说怎么去松栗市,这些都是小事。省部那边的工作,有钱恒知在忙活,就无需太再去。
想了想,杨再新说,“处长,那我从岭上县这边直接过去了吧。那边是什么情况,我一无所知啊。”
“再新,原本你在省城我准备找你聊聊,你在岭上县那边,我直接发一个文件夹过来,你自己琢磨琢磨。到那边,先不急着上手,多看多听多想。再新,你工作的能力有多强,我是深有体会的。到县里后,工作固然是第一位,但与身边环境的关系,与其他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