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红人-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我们先前办手续,处理好事情吧。”

    “那要麻烦曾处了,谢谢。”有曾丹辉带着,办理手续会顺利,万一没遇到办事的人员,也有曾丹辉打电话催人过来。

    “杨县长还跟我客气什么,一回生二回熟,我们今天已经是老朋友了。”对杨再新的表现,曾丹辉还是比较认同的,才会有这样的态度。也预判到杨再新以后的前途,可能会走得比较远,自然不会让彼此的关系有瑕疵。

    有曾丹辉这样一位实权的副处长带着,办理手续之时,极为顺利。找每一个人之前,曾丹辉先打电话,确认对方在岗位上,两人就过去。办理手续的人,见杨再新这样年轻,也都是以一种惊奇的眼神,看着面前这个人。

    杨再新会到广林县去就任县长一职,一开始自然是代理县长,之后才会进行选举,完成任职手续。三十二岁的年龄,担任正处级别的县长实职,哪怕是交换培养的干部,也是非常惊人的。

    不到十点,杨再新的手续就搞定了,对曾丹辉表达了感谢,也表达了以后会找曾丹辉讨教,杨再新便告辞。下午还回到省部来,接受任职之前的领导谈话。

    曾丹辉要杨再新中午过来吃饭,杨再新笑着推辞,表示时间上也赶不回省部这边,到时间点后,在哪里有吃的,尝一尝高台省这边的风味,也很不错的机会。

    离开省委,省府距离这边也不远,有车的话十几分钟就到了。杨再新先回到酒店,取车,然后开车直奔省府。

    省府外有临时停车点,可早就停满了。只得在稍微远一些的停车场,找一个位子停车。走进省府,虽说是第一次,杨再新倒是心里笃定,没有任何压力。

    以后,自己往省府跑的机会应该不少吧。特别是将台地的产粮基地项目推动过程,会反复到省府这边来,寻找支持、寻找政策。

    今天到省府来,确实也是有意要问一问,高台省这边对产粮基地这类耕作,会有什么样的政策与支持。虽说通过其他途径,也得知一些情况,可省府给出的结论,才是最可信也是最真实的。

    过来问一问省府这边,也可给省府一个提醒,下一次来省府,这边也就不再至于太突然。想着自己的打算,以及到广林县后可能存在的阻力、压力,杨再新深深地吸一口气,走进省府大门。

 第1332章 热情的萍姐

    省府的建设不张扬,但也比较新,是最新的风格。与江上省那边比较,显然要好不少。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使得整个西部的基础建设,有绝对先行的力度。对于高台省省府进行部分改造与建设,那是份内之事。

    办公楼是十几年前新建的,即使看起来不怎么新了,但实际上内部的改造还是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电子屏的办公楼分布图,先得醒目而赶上最新潮流。杨再新在电子屏上看一会,找到自己要去的部门。

    虽说第一次到高台省的省府,可对于项目发展,归口于哪一个部门分管,杨再新还是很清楚的。因为之前在江上省时,做刺梨果产业开发,就曾跑过江上省的省府,咨询过相应的事宜。

    除了省府这边,还有省农业厅那边也得去一趟,不过,那边反而不是很急的。

    电梯到九楼,看挂在办公室门外的招牌,杨再新敲门进一间办公室。这时候,距离下班的时间不太多,只有四十几分钟。要进行咨询,时间上是完全够用的,就不知这边上班的工作习惯如何。

    办公室里有三个人,一个在看手机,不知是在刷什么,很入迷的。一个在电脑上完接龙,上午快下班了,按照一般的规律,这时候应该没有人找来做什么的,办公室里的人也大意。

    这种事情如果被纪检的人或省府这边大领导看到,绝对会让他们吃亏的。杨再新见了,折回门口处,敲了敲。先进来时,杨再新也敲门的,可能声音不够或者是那两人注意力太投入而没听到,才没有停下他们的动作。

    这次敲门后,杨再新还发出声,说,“请问一下……”

    有了声音,那不专注上班的两人,果然看向杨再新,见是陌生面孔,当即端正了一些神态。说,“是的,请问有什么事吗。”

    “您好,我是来咨询一下高台省这边关于耕种产粮的相关政策,省里和地方上,对发展农业产粮有哪些扶持政策、优惠政策。”杨再新走到以为四十来岁的女人办公室那里,女人给他搬一张椅子,说,“小伙子,有这个想法很好啊。是不是准备到村里去种粮?”

    “是有这个想法啊。”杨再新也明白,对方是误会自己,以为是回乡耕种的青年人。“还希望多拿一些土地进行发展耕种产业,做成一定的规模。”

    “好,这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想法。”那美女说,给杨再新一杯水,才坐到杨再新对面,“如今啊,肯做耕种产业的人太少,也是有很多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的。但只要有远见、有眼光的人,就能够看到在农村发展耕种产业,还是很有潜力,有大好前景。”

    “是有这样的设想,实际中能不能做,还有待仔细考察。”杨再新没将话说透,这时候,也不宜就提到台地那边的项目设想。

    “要做一番事业,确实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考察,也要从资金上、技术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女干部说,倒是比较关心,没有一味地鼓动杨再新做项目。“小伙子,不知你准备在哪里做项目?不同的地区,给出的政策也不一定完全相同。”

    “我主要还是咨询省里这边的政策和扶持力度……”杨再新也是有益避开松栗市那边的信息,引导话题转向。

    “省里给出的政策,也分多钟情况,甚至包括一些耕种的规模情况、耕种的类别,扶持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女干部说着,将一些政策条文调出来,准备给杨再新打印成小册子。

    “谢谢大姐,这么热情。我觉得做这个产业发展,肯定能够大赚。”杨再新笑呵呵地,态度非常好。

    “你这个帅哥很不错,有眼光啊。一看你就是做事业的样子,大姐也相信你那个做得好,赚大钱。对了,如果你确实下了决心,完全可到省里来找大姐,需要哪些帮助,大姐一定帮你跑一跑,多少有些用处。”

    “那就太感谢了。”杨再新也觉得有些超乎预期,站起来,对女干部说,“大姐,那我能不能加你微信?这样才能够联系到大姐啊。”

    “没问题,我来扫你。”女干部说。“大姐在省府这边不过是一个普通干部,上班的,没有特权。不过啊,大姐对政策还是比较熟悉,你要做农业耕种,我与农业厅那边的人也熟悉,到时候,可待你去找他们。如今,耕种的人少,国家也看到了,给出很多优惠政策、扶持政策,就是要将农产耕种做起来,不能让基本的粮田都撂荒了。这是国家的大方向、大政策,只要你的项目符合国家这样的政策,自然会得到扶持,让你劳有所获。”

    扫好微信,杨再新说,“还要请教大姐尊姓大名,我备注一下。”

    “我叫鲁萍,与那位大文豪同一个鲁字,萍水相逢的萍。”鲁萍解释一下,杨再新表示知道,也将自己的名字报了。

    鲁萍说,“杨再新?这个名字很有锐气啊,好名字。”

    “萍姐,谬赞了。我就普普通通不已人,就想做一点产业工作。”

    “你是回村耕种,还是准备流转土地,做规模生产的耕种?是自己做,还是投资做耕种项目?”鲁萍说。

    “萍姐,目前还不能确定怎么做,但肯定会做耕种产业的,这一点,是我的心愿啊。”杨再新笑嘻嘻地说,“萍姐,以后肯定会再到省府来找您的,可不要嫌麻烦啊。”

    “杨再新,你放心好了。这是我的工作嘛,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提出来。到省府来,先在微信上告知一下,我也好准备。”鲁萍很热情地说。

    遇上这样热情的人,杨再新也很高兴,只是,没有对鲁萍说明自己的情况,多少有些歉意。“萍姐,非常感谢啊。我那边一旦有决定,肯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你,也是我的感激。”

    “不用这样客气,杨再新,我都说了,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啊。”鲁萍说。

    拿到鲁萍所给的资料,杨再新回去后完全可研究一番高台省的政策,便准备告辞。鲁萍提出邀请杨再新到单位吃中餐,杨再新婉言谢绝,告辞离开。

 第1333章 组织人

    下午谈话的时间并没确定,杨再新只能在上班时间就到省部来等着。好在有曾丹辉这个熟人,到他办公室边喝茶边等,是不错的情况。

    曾丹辉今天也恰好没什么具体的工作,陪着杨再新聊天,说着高台省的一些情况。说一阵,杨再新说,“曾处,听说广林县那边一个规模不小的项目,搁浅了,不知省城这边,是不是了解一些情况?”

    曾丹辉想了想,说,“杨县长也听说了广林县的万亩草原娱乐城项目?这个项目,一开始说得头头是道。胡洪庆是一个强势的人,以为引进专业一个项目,能够将方方面面都搞定。唉……”

    “我在江上省那边,哪知道这边的情况。不过,来之前,听领导提一下,要我注意这个事而已。”杨再新说得风轻云淡的。

    江上省那边对广林县的事情有所了解,也不算意外,毕竟杨再新要从那边到广林县来任职。

    “这个事情目前基本有了结论,主要难办的是一个,当初胡洪庆引进的投资方,在得知广林县这个项目有问题后,人跑了。使得县里和实力都比较被动,胡洪庆的问题性质以及确定,最后的处理结果,可能还要走程序、走司法那边的判决……”

    “曾处,那我们在县里对这个项目……”杨再新故意留下一些话头,实际上,杨再新对这个项目的情况掌握,自然好得多。

    “杨县长,我也不知给你什么建议更恰当。不过,到县里后,先摸清情况吧。这个项目县里肯定会面对,至于处理这个项目遗留下来的问题,倒是不要过急,拖一拖,或许有拖到好处。具体情况,我也理解不多,市里那边掌握的情况肯定比我们在省城更细致。”

    “谢谢曾处,我明白了。”杨再新微笑着说,“曾处,听说广林县那边的坡地撂荒比较严重,我就在想啊,能不能将这些土地,开发起来,耕种起来?”

    “先熟悉情况吧,具体的工作还不急的。”曾丹辉不知杨再新是急于要做出一番事业给领导看,还是本身对做事比较心急,这时候谈论到县里做工作,确实过早了。

    广林县如果不是因为万亩草原娱乐城的项目,那边要想推动什么项目,未必不可,但要说大干快上地做项目,显然也不实际。只是,这种话也不好直接对杨再新说起,毕竟彼此之间往来并不多。

    杨再新的意图,也是在曾丹辉这边先透透风,免得以后推动产粮基地工作,让省部这边都没有心理准备。

    只是稍微提一提,杨再新就不继续说,也明白,自己过于急躁,给曾丹辉留下的印象会不好,以后在省部这边反而不美。

    副部长郑明新来了电话,让曾丹辉带着杨再新到办公室去见他。这也是省部这边的一次特别安排,按说杨再新这样的县长级别的基层领导,还到不了常务副部长谈话的级别。可杨再新从江上省那边过来,也是省部的人,自然就不一样。

    曾丹辉带杨再新进郑明新办公室,便先告退。杨再新暂时没动,平静地面对郑明新部长。之前,在江上省的省部,见到的领导也不少,杨再新倒是没太在意面前的副部长。即使不在意对方的威仪,却要尊重对方,对领导尊重,也是作为下属的一种素养。

    郑明新也不说话,平静而带着一点点微笑的表情,看着杨再新。见杨再新神态萍姐,眼神没有躲闪,脸色也没有多少变化,不过尊敬的态度还是表达很到位的。

    “再新县长,坐坐坐。你也是组织部里成长的干部,也是组织人啊。到这里,就是到了家里,不用客气。”郑明新觉得面前这位的表现,确实让人满意,虽说年轻得稍微过分一点点,但他也知道,江上省那边要培养这位,省里也是不亏的,高台省这边自然不会让面前这位为难。

    “谢谢部长。”杨再新恭声说,走到沙发那边坐下。

    “喝茶。”郑明新说。

    “谢谢部长。”杨再新说,却没有动手,依旧是比较恭敬的神态。

    “再新县长,我说过,我们都是组织人,到我这里就不必要客套。”郑明新温和地说,“对了,从那边过来,有什么困难?”

    “部长,困难肯定有,主要是我年轻,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