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这就通知下去。”说着,进来一个人,却是河岔乡乡长陈晓。田茂平见陈晓到了,笑着说,“陈乡长来了,正好。来来来,先认识认识我们河岔乡的未来财神爷。”
将米米介绍给陈晓,自然要说说米米来河岔乡的目的。随即们介绍杨再新,说,“这位就是目前长坪县最红火的乡镇一把手,杨再新杨镇长,陈乡长听说了吧。”
“杨镇长好。”陈晓显得热情,但也不会过于激动,杨再新在怀仁镇硬憾张辉书记,那是有原因的,他在河岔乡可不敢这样做,“久闻杨镇长年轻才高,到怀仁镇不久,就完全让怀仁镇改头换面,面貌一新。今天见到传说中的人物,果然一表人才,让人佩服。”
“陈乡长,之前我在隔壁双沟村三个月,对河岔乡的情况也非常熟悉,对河岔乡党政两大佬,我是非常敬佩的。以后,田书记、陈乡长可要多指点我这个年轻人。”
“书记,杨镇长谦虚说他是年轻人,那我们这些年不是白过了。真是人比人不同,花比花更红。”陈晓说话也很注意,“米米老总,太好了,非常欢迎你到河岔乡来。”
“陈乡长,先不说其他了,通知下去,一个半小时后赶得到乡正府来的村干,都让他们过来;乡镇这边,党委主要领导、中层领导和负责农业产业的干部,也都在一个半小时后集中。我们到双沟村去实地参观学习,实地研讨产业项目工作。”
“书记是说,双沟村的刺梨种植项目?”陈晓有些惊讶,不过,看到杨再新这个最先引进刺梨种植项目的人到河岔乡来,也想到了是为什么。
田茂平笑着,并不多说,“抓紧时间,我们先去参餐馆,陈乡长,你也快一些过来。”
分头进行。杨再新和米米跟着田茂平走,到乡正府外不远一家挂着招牌的餐馆。餐馆不大,看起来还干净。因为河岔乡早些年就做旅游了,在餐饮方面还是很有卫生观念的。
除了几家餐馆,甚至有两家客栈,一排摆着摊位的纪念品、银饰等旅游产品。杨再新见了,觉得这种摊位经济其实也不错,不需要什么成本,投入也不大,从业的人虽说收益小,可村里群众不在意,做这样的小本生意总比空闲好。
进餐馆,田茂平说,“老弟,之前没问过你们吃东西有没有忌口,我先安排了一个主菜。”
“没事,随便了。都吃。”杨再新与米米也吃过几次饭,都是在双沟村村部,那里的河鸭非常有特色。
米米也说,“田书记客气,客随主便,安排就好,不必浪费。”
“这边山里有大量野猪,对村里生产破坏比较大。乡镇这边不能号召大家扑杀,但村里民众挖陷阱搞到不少野猪。做成腊味,还是蛮好吃的。今天,我点一锅野猪腊货,我们一起尝尝。”
杨再新在双沟村也吃过,两地相邻,在口味上基本一致。野猪肉吃起来其实一般,还非常硬扎,必须要做得好,才入味。腊货做成火锅要拔高一些档次,杨再新说,“田书记太客气。”
“乡镇边地,米米老总可不要嫌弃。”
“田书记,我在双沟村两年了,熟悉这边的食物。”
香气从包间外传进来,吹着冷风,一股淡淡的气味。乡镇餐饮,即便卫生上很注意,也无法与都市酒店比较。
陈晓并不慢,这边才点过菜,他就到了。一进来,对米米说,“米米老总,是不是准备扩大刺梨种植规模?会扩大到多少规模?”
“陈乡长,是的,刺梨种植规模会扩大,至于多少,肯定比陈乡长所想要大得多。”米米笑着说,随即,将新畦食品的情况介绍给陈晓得知。
在河岔乡要做刺梨种植项目,如果是小范围的种植,河岔乡肯定会争抢着做,但如果是全乡镇覆盖的项目,推动起来就会有不少难度。这就要乡镇的主要干部有魄力,态度坚决,对工作进展要做好统计、督促,甚至要问责。
这种事情,自然要陈晓、田茂平来完成,如此,说服好这两个人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陈晓认真听着,河岔乡的工作核心自然是绕田茂平而开展,但在政令上,又是他这个乡长来传达、执行和督查,以至于到最后的成果如何,也要他来总结、汇报。
如此,先细致地了解这个项目的情况,对接下来的工作心里也鲜有自己的规划、想法,执行起来,那些是可能出现问题的,也会有预设、有准备,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上,陈晓有做主的权力,在田茂平面前,了解这些情况是必要的。
说一会,陈晓反复地确认了几个问题,与米米说得比较热烈。而后,又进来好几个人,都是河岔乡主要领导。坐下来,菜也就端上桌。陈晓还准备说,田茂平笑呵呵地说,“陈乡长,先不说工作了。这时候,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吃饭。”
十来个人,满满一桌菜。田茂平站起来,对杨再新和米米说,“杨镇长、米米老总,中午不喝酒这是纪律,可要请两位谅解。我们以饮料敬你们,等晚上我们再来喝,我记得有三杯自罚的酒。”
大家都笑,知道晚餐会喝酒,多少有些激动。喝酒在乡镇也是常事,但因各种而喝酒,心里会开心些。
杨再新笑呵呵地说,“没问题,我听田书记田哥的。”t;!t;
第164章 历史时刻
吃过饭,回乡镇,之前通知的人陆续到来,聚集在乡正府。他们相互之间在探问,不知为什么会有这么急的会议。
具体的工作安排是陈晓在负责,他让河岔乡秘书统计人数,安排车辆。从河岔乡到双沟村没有直达的公路,但稍微绕道,就可并接到双沟村入村公路上。杨再新对这条路是熟悉的,河岔乡这边的人更熟悉。
乡镇干部有私车,也可在村里叫车来用,村干如今也有不少人有车,因为到乡正府来开会,名堂也比较多,有车跑乡镇跑县城或遇上游客要求带一带路,车都是可用上的。
杨再新、米米和田茂平在办公室吹空调,等陈晓进来说人员已经到齐,是先开会还是先往双沟村走。
田茂平说,“杨镇长,你说该怎么做。”
“在田哥这里,当然是田哥说了算。”杨再新这时候哪肯出主意,田茂平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那好,我们先去双沟村看那边的种植基地,陈乡长,记得让秘书多拍一些坡地的照片,以后我们做工作不需要总往那边跑。”
上了车,田茂平自然陪着杨再新和米米。这时候,田茂平安排人过来开车,他坐副驾驶座,要杨再新和米米坐后排,以示尊重。
商定好要去双沟村看刺梨种植基地时,杨再新就道好联络了向军,同时也和村里的主干们电话联络。毕竟河岔乡的村干、干部和乡镇主要领导去双沟村,那边最起码的接待,还是要搞的。
双沟村村主任龙秀国得知杨再新要走双沟村,自然高兴,省农院那边对刺梨种植扩大规模的情况,早有跟这边沟通。龙秀国也知道,除了双沟村外,在最短时间里,会有更多的村、乡镇或以县级为基础的单位参与刺梨种植。
如此一来,横折县、长坪县等地将会是刺梨种植基地的核心,双沟村虽说偏远,成为刺梨种植最开始的始发地,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今后,可发展刺梨苗木,往其他地方运送刺梨苗木,都可发展好几年。
车随着山势而转,与双沟村进村公路接头点,是在村外上山之前的路段。双沟村进村公路已经硬化,比起一开始也扩宽了。
河岔乡的车队才要上坡,有几辆摩托车从后面追来,却是向军等人得知消息,横折县扶贫办和包寨镇主要领导过来了。
这种乡村公路,摩托车比小车要便利,赶上这边车队时,也不超车,跟在后面走。
顺着山坡上到山顶后,公路分岔,一条下坡进双沟村,绕到下河三组那边;另一条顺着山脊走,直接去刺梨种植基地那片山坡,一直到观景台处,才修建一个停车场,用来囤积刺梨种植所需的物质。
在停车场边,有两房子,既有休息室,更多的是用于囤积物资。
车队到这里停下,龙秀国、张兵、丁慧云等村主干已经在这里提前等了,准备有十几个大西瓜,放在流动的山泉水里冰着。见杨再新等人下车,龙秀国笑呵呵地老远就说,“杨镇长,欢迎你回双沟村来视察工作。”
丁慧云更是笑嘻嘻地说,“杨镇长,你一离开,双沟村好多婆娘们都睡不着觉了,想你啦,当了领导也不说过来看看。”
杨再新拿丁慧云没法,大家对这些语言自然不较真。龙秀国和丁慧云见米米也在,有些好奇,看他们时带着疑问,但不敢乱说。杨再新在村里威信高,米米的声望也不差。
嘻哈一阵,杨再新说,“别乱说了,今天我和米米校长过来是有正事。”随即同向军见面,说一通,包寨镇和河岔乡的主要领导们都聚集过来,杨再新便给两边介绍,相互表示久仰之类的。
等见面这道程序走过之后,丁慧云等村里主干将大西瓜破开,分到每一个人手中。吃瓜降温,然后杨再新站出来,对着两乡镇的人说,“河岔乡和包寨镇是亲邻,虽然是不同的两个县,可山水相连,两地的人也是血脉相连。
今天,两地的乡镇主要领导聚集起来,两地村里当家人也聚集在一起。这是一个盛会,也是我们两地发展的契机。
我相信,过得几年、十几年甚至更远,会有记录今天盛会的书,让人们明白我们山乡发展的历史,当然,也会记住今天在座的各位,你们的努力,山乡会记住你们,历史也会书写你们。
下面,我隆重地给大家介绍一位河岔乡、包寨镇两地发展经济的重要人物。有请米米老总。”
等米米站起来,杨再新说,“对于米米老总,双沟村和包寨镇的人都认识她,非常尊重她。米米老总目前还是双沟村村小校长,但她有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江上省省城新畦食品发展公司的柳河市分部老总。
我们欢迎米米老总、米米校长来介绍她带来的最新好消息。”
米米先自我介绍,然后介绍“新畦食品”的情况,新畦食品与省农院合作,大力推动刺梨种植,开发刺梨果产品的情况。有省农院背书,对与双沟村而言,那是完全可信的,对横折县的扶贫项目办而言,也先一步得到消息的。
米米这时候宣布出来,说道要在包寨镇、河岔乡进行扩大规模种植刺梨,甚至在两县范围内、柳河市范围内种植刺梨,使得到会的乡镇干部们都受到不小的震撼。
消息有些突然,但也说明了省农院对刺梨果研究有了很大推进,才有这样的举措。既然省农院有信心,乡镇这边不可能有什么质疑,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操作这个种植项目,对农户而言会有多少收益而已。
心中有很多疑问,但乡镇干部、村里主干都不会冒失发问。等米米说得差不多时,杨再新站起来,笑着对两地领导们说,“米米老总说得很清楚,刺梨种植前景非常好,产量也大。当然,我们如何将这个项目引进来,落实到具体农户去,还需要准备哪些工作?”
稍停,杨再新又笑笑,说,“以我个人的理解,要做好以下几点。”t;!t;
第165章 不成熟
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杨再新笑笑,“我虽说在双沟村三个月,可对村里的活计算不得精熟。提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也是供大家参考。
具体的情况,各乡镇、各村、各户都是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可别把事情弄错。
首先,各村的粮食种植不能荒废,这是农家千百年存在的根基,包括坡地种植玉米、红薯、蔬菜等耕地,都不用于种植刺梨。
刺梨种植,就用荒地去发展,不管怎么样,不影响各家各户正常的生活。
其次,开荒和保森林两方面要结合起来,不能走极端。各村这种刺梨,但留下已有林木并没有太大冲突。林木留下来是必要的,以后村里需要用材料,总不能都指望到外面买;再一个,村子四周没有林木,也会缺少生气,这样的村庄能够保持发展吗?
第三点,种植和养殖可以并行。为什么,养殖需要的资金也不多,有了养殖,就有有机肥料,这样对接下来的种植,才是长久保持耕地肥力之法,我们的发展也才能持久。
第四点,种植刺梨看起来简单,但公司收购的产品是良果,坏果公司是不会收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有严格要求,因为刺梨果是食品,必须要达标才能生产成产品。
这些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