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生的那些事儿-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的发展规划该怎么做。第三,剩下的利润,大股东会不会分配,我们需不需要给出一个建议。”施远腾将今天会议的议题定了下来。

    “我先说几句。”穆可俊首先开口。

    “这个分配方案,我感觉可行,也很有必要。这将近一年,大家的付出是很大的,特别是开院初期,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家顶住很大的压力,收病人,坐门诊。另一方面,这个方案实施,也能体现我们医院言出必行,以人为本的情怀。”

    “年后的规划,如果招聘的人员能如期到位,抓紧将内科和儿科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内科和儿科,始终是我们重点发展的方向,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内科和儿科稳固了,才能谈发展其他学科。”

    “至于大股东们的利润分配,要靠老师进行协调。如果能将第一年的利润留下来,年后就算开工建设,也没有大的问题。大型仪器设备我们已经基本够用,基建所需要花费的钱不多。”穆可俊的成长是可以看得见和感受到的。

    

 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奖的目的

    “我同意穆师兄的看法。”傅一灯依然习惯称穆可俊为师兄。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这次奖励的发放,能够起到激励在职职工,同时又通过职工们,影响到有潜在意向到我们医院工作的人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次的奖励效果,就会更加完美。”傅一灯的眼光也看得更远了。

    “刚才傅院长的想法,也正是我的想法。我统计目前投档的人员的情况,他们的入职意向还不是十分强烈。这些投档的人,从渠道分析,大多是受身边的人的影响,一部分是受媒体的影响而投档的。所以,这次奖励方案,十分有必要。”苏小慧补充了一句。

    “现在制约我们儿科发展的最大因素,估计与内科一样,就是人才。从将近一年的运行看,我们的病源其实非常丰富。如果有足够的人手,不管是内科还是儿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吴歌的话,得到顾盼的点头同意。

    “我谈谈医疗设备的问题。刚才大家谈到,目前的设备基本能满足临床的使用,实际上,不少设备经常处于满负荷使用状态,比如磁共振、四维彩超、动态脑电图、CT机等。因为我们采购时更强调性能,并没有更多纠结于那多一点点的钱。这个好处,现在体现出来了。”

    “以磁共振为例,厂商专门派人上门看我们的运转情况,认为这样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其中曾出现一次液氦不足的情况,厂商二话不说,以最快的速度为我们维修好,还是免费的。我们知道,液氦是十分昂贵的,厂商能这样做,一是我们信誉好,二是看好我们的未来。”

    “所以,一些使用频率高的仪器设备,最好能逐步添置。我们的病源充足,一定可以保证仪器设备的高使用率。”黎明对仪器设备的维护,花了很多的心思,做的也很到位。

    “我也有这种感觉。儿科使用视频脑电图的机会很多,有时候我们还出现让病人排队等几天的情况。这样让病人家属的体验很不好,如果可以,建议添置。”顾盼在临床一线,对这些情况很清楚。

    “好,大家的发言都很好。非常感谢大家这将近一年辛勤的付出!在座的各位,是我们医院发展的核心人物,有你们在,我才有信心和勇气。”施远腾发自内心的感激他的团队所有的成员。

    “现在我将今天的会议做一个归纳和总结,请苏科长做好记录。”

    “第一,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同意财务科所做的年终分配方案。我也同意大家的看法,今年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分配。”

    “第二,年后医院的发展规划,大家都提出了一个思路,我也是同意的。只有做强做大内科和儿科,满足病人的需求,保住这块蛋糕,我们才会考虑往其他学科方向发展。这样的考虑,除了资金的考虑,更多的是人才储备的考虑。没有人才,什么都不敢干。”

    “第三,如果年后能顺利招聘到人才,可以考虑开始动工,将八角大楼逐步合拢。第一栋八角大楼,主要服务于内科和儿科。如果将来要发展其他学科,另外再建一栋,用连廊连接起来。”

    “第四,在招聘人才方面,我们要拓宽思路,不能将眼光局限在本地区,临近省份的人才,如果想来,我们也要积极接纳。希望年后有一个突破,解决困扰我们的人才问题。”

    “第五,仪器设备问题,我也有同样的看法。我们并不缺乏病人源,所以,年后请黎科长马上解决脑电图的问题,这种设备费用不高,用处却很大。具体购买几台,穆院长与吴主任、顾主任给一个意见,让黎科长好下手买。原则与以前一样,要买,就买好的。”

    “第六,大股东会不会参与分红,这个我在会后会与他们沟通。目前知道的是,陈总不主张分红,而是主张用这些钱进行再投入。至于其他几位大股东的意见,还不得而知。”

    “说实话,这样的利润率,对这些大股东而言,没有多少吸引力。他们手头上,年收益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项目多的是。他们投资我们,也是一种情怀。但我们也要站在大股东的角度,为他们思考。据我所知,一些公立医院每年的总收入在十几个亿。当然,他们的规模是我们不能比拟的。但是,我希望我们的收入在明年上一个大台阶。我心中的期望值,是达到总收入两个亿。”

    “说一句题外话,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所以,我们不要拒绝政府的帮扶,甚至还要争取政府的帮扶。所以,这个春节,我会出面,四处化缘,看能不能争取到政府和民间人士的支持。”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如果在体制内,收入会更高。大家能聚在一起,都是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百姓的事情。所以,能争取到各方的支持,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我们的理念和初心是不相悖的。”施远腾总结发言,让苏小慧觉得,稍加修改,就是一份很完整的年终总结了。

    “好吧,大家都很忙,会议就开到这,大家赶紧忙自己的。”施远腾及时终止了会议。

    “施院长,有个住院调药的癫痫病人,情况很复杂,想请您去看看。”顾盼可能早就等着这一刻了。

    “好,你先回科室,我一会就到。”施远腾对于学术上的探讨,从来不会拒绝。

    施远腾先泡一壶茶,喝了一会,才离开办公室,往顾盼所在的儿科病房走去。

    顾盼手下的医生们,听说顾盼主任请施远腾院长过来查房,都感到很兴奋。他们早已听说施远腾在学术上的厉害,但究竟怎样厉害,他们都没有见识过。现在,机会在前,他们怎会放过。

    看见施远腾过来,顾盼将他请到医生办公室,并让主管医生向施远腾汇报病人的情况。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次耐心的查房

    患者是一位十三岁的男孩,因为癫痫发作在长洲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附属医院这位医生陆陆续续为小男孩用了三种抗癫痫药,而且用量极为可怕。

    丙戊酸钠,每天三次,每次0。5克;加巴喷丁胶囊,每天三次,每次5粒;托吡酯,每天三次,每次150毫克(每次6片,每天18片)。癫痫控制住了,但小孩却出现极度的不适:严重消瘦,智力快速下降,全身无汗。

    更令孩子的妈妈无奈的是,每次去看病,这位医生的态度都极为恶劣。他对孩子的妈妈吹嘘说,他是长洲最厉害的神经内科医生,在长洲,他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孩子的妈妈认识一位做护士的朋友,这位朋友说,这么大量的药物,是不是应该查一下血药浓度。当孩子的妈妈提出这个要求时,这位医生极不情愿的开了检查单,结果出来时,发现丙戊酸的浓度高达150多,所幸的是,孩子的肝功能尚好。

    这位医生看到结果,一脸的不以为然,说:“这个量不大,每一种都不大。”孩子的妈妈害怕了,经人介绍,从长洲到仙游镇,找到慈心内科综合医院。现在住院的目的,是调整药物。

    对于这位医生,施远腾是认识的,那是凌主任告诉他的。对于这样的医生,施远腾向来是极度讨厌的。

    “目前孩子这种状况,是非常棘手的,我们能做的,是慢慢做加减法,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至于如何做加减法,就要看病人目前的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

    “目前孩子的血药浓度确实很高,但肝功能是很好的。我们知道,目前监测的血药浓度是血液里的总浓度,其中包括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浓度以及非结合的游离药物浓度。以我的估计,病人血浓度这么高,但没有出现肝和脑的损害,很有可能是结合浓度比较高。所以,这个我们可以暂时缓一缓。”

    “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目前病人最大的问题是,消瘦明显,纳差,没有出汗,智力下降。这些情况,大多由托吡酯引起。所以,我们先从托吡酯入手,每一周减一片,一直减到每天200毫克(八片)。”

    “减药的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比如有没有再发作,什么时候开始出汗,胃纳什么时候开始好转。如果这些情况改善,下一步开始调整丙戊酸钠。丙戊酸钠的调整从每周减250毫克开始,密切观察,慢慢减至每天服用1000毫克。”

    “要与病人的母亲充分说明减药可能出现的情况,最主要是发作可能再度出现。同时告诉她,就算有再发作,我们也有办法,用副作用最少的药物进行控制。”

    “整个调药期间,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肝功能变化,千万不能大意。如果再有发作,可以考虑使用左乙拉西坦,从每天两次,每次250毫克开始,逐渐增加至每天两次,每次500毫克。一旦发作控制,观察一个月,情况稳定,则可以开始减加巴喷丁。最终目标,是将加巴喷丁完全停掉。”

    “我这样说,大家能听明白吗?”

    除了顾盼点头,其他人都不敢点头。的确,癫痫的药物调整,是非常考验医生、家属、病人的耐心和信心的。只要有一方放弃,整个调整计划就会失败,病人将直面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你们不懂,情有可原。这些问题比较复杂,涉及药物,涉及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涉及病人家属的依从性。我建议你们回去多看看这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献,遇到问题可以向顾主任请教。”

    “我之所以在这里说这么多,是因为一会到病房时,不可能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话。我们做医生的,除了要学好技术,还要学会如何说话。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病情会加重,医患矛盾会出现。”

    “如何用最短的时间,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最复杂的问题说明白。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需要高度概括的能力。”

    “大家平时跟着顾主任查房,不仅仅要学顾主任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习顾主任是如何与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沟通的。好吧,我们去看看病人。”施远腾说完,便在顾盼的带领下,来到病人的床前。

    顾盼将施远腾介绍给病人的母亲,病人的母亲显得很高兴。她说:“听说施教授的大名很久了,可一直没有机会找到施教授为我儿子看病。谢谢施教授,谢谢顾主任。”

    施远腾详细了解病人的发病情况,用药的经过和小孩目前感到最痛苦的点,然后细心为病人做体格检查。最后,施远腾详细向病人的母亲解释调药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调药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需要的大概时间,并以一种肯定的语气告诉她,一定能够将药物调整到最好。

    因为不是疑难病例,不需要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讨论,只需要就事论事,将药物调整的原则和方法说清楚即可。尽管如此,从顾盼到住院医生们,都感到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只要施远腾在医院,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施远腾也很乐于去与各个病区的医生们接触。除了解决问题,还可以看看,这些招聘过来的医生们的水平如何。

    总体而言,他是满意的。这些医生,作为执行者,工作热情很高,很积极,也忠实地贯彻上级医生的诊疗意图。但施远腾更希望有多一些像苏厚才这样的人,医院要发展,这样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年后能迎来转机吧,施远腾暗暗祈祷。

    大股东们都给出非常明确和肯定的意见:他们不参与分红,但要给有期权和有股权的医生分红。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压根就没想到第一年会有如此好的成绩,他们甚至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