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生的那些事儿-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施主任在,一定不是这样的诊断,也不会是这样的处理方式。”杨修影暗自想道。

 第三章 不可一世的高江

    第二天下午快下班时,区市长的妈妈因为病情加重被转到神经内科病区的重症监护室。同时,总住院医师发信息通知所有医生,说高院长组织全科医生明天早上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届时,区市长会参加旁听,请大家准备好。

    看到这条信息,杨修影露出无奈的一笑。她很清楚,自从施主任在去年处置几起医疗纠纷的过程中与高院长出现意见相左后,高院长终于露出狰狞的面目,开始对施主任实施全方位的打压。

    像这个病人,本来应该由施主任出面会诊和主持疑难病例讨论,现在却被高江架空,晾在一边。

    杨修影清晰地记得,去年几起医疗纠纷,患者的家属都十分横蛮。施主任为了科室的工作不受影响;为了科室的医护人员不受威胁;主动将这些家属引到自己身上,与病人家属耐心谈判,不怨其烦地对他们进行解释,一些家属甚至被施主任的耐心和理性所感动。

    期间,虽然高江回科室与患者家属见过几次面。但每一次见面,都是新的矛盾激发的导火索。在杨修影看来,高江似乎并不在意病人家属怎么闹,也不在意科室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他在意的是如何在患者家属面前显示自己是医院一把手的威风,那种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的表情,令见过这一幕的杨修影记忆犹新。

    经历过去年的医疗纠纷,原本在工作中一向充满激情的施远腾显得意兴阑珊,萌生退意。在一次与杨修影的闲聊中,施远腾说起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无法抽空回家陪伴病危的父亲,令他无法见到父亲临终的一面,那份伤痛,终身难以弥补。

    说这些话时,施远腾眼中充满着懊悔、遗憾和悲痛,那种眼神,与高江的眼神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样深深刻在杨修影的心中。以杨修影对施远腾的了解,辞职,对于施远腾而言,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施远腾主持完日常的交班后,将病例讨论的主持工作交给了高江。高江则一副胜券在握,我说了算的姿态,开始扮演病例讨论主持人的角色。

    “今天大家一起讨论区市长的妈妈的病情。我和杨医生在周一一起看过病人,当时为病人做过新斯的明试验,结果显示是阳性的。经过一天多的治疗,病人的症状有所加重,呼吸费力,昨天紧急转到我们科的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

    “现在由主管医生汇报病史,然后请大家踊跃发言。”高江的话音刚落,主管医生开始介绍病人的诊疗经过。

    大部分情况与周一看病人时所见一样,唯一令杨修影感到吃惊的是,这一天多的治疗,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呼吸开始出现费力,甚至出现血氧饱和度一度降低至百分之八十五的危险情况。尽管杨修影不认可高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但她认为,这个方案应该不至于令病人的病情出现如此的恶化。

    杨修影注意到,听到这里的时候,一直沉稳地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施远腾,身体向前倾斜一下,似乎想听得更加清楚些,也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脸上显出沉思状。

    杨修影很喜欢看施远腾的这副表情,或者说,她喜欢看施远腾的任何表情。她知道,一旦汇报完毕,施远腾肯定会要过病历进行细读。而施远腾那种抽丝剥茧,从细节中发现关键问题的能力,以及由这种能力引发出来的惊喜甚至奇迹,杨修影可没少见。

    杨修影不止一次冒出这样的想法:施主任的脑细胞究竟是如何布局的?为什么常常能解开别人看似无解的问题?今天也是一样,她同样抱有期盼,期盼施主任再次施展他强大的专业能力,解开她心中的谜团。

    果然,病情汇报完毕,施远腾马上伸手将病历拿在手上,然后细细翻看起来。那种专注的神态,似乎与周围的一切隔绝了。

    但是,科室的医生们不会被自己这位神奇的主任的神态所蒙蔽。他们都很清楚,施主任有着惊人的一心多用的能力。在他看病历期间,谁发言时说了什么,那些说的不对,那些说法有新意,他都一一记在心中,有时候会突然问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令大家讨论的方向瞬间发生大逆转。

    杨修影是个做事十分用心、细心又十分敏感的人,她注意到,高江对坐在他身边的施远腾的举动并不在意,甚至表现出令人不易察觉的高兴。

    “看来,高院长并不了解施主任。他以为施主任分心了,不能利用别人的智慧,而他正好用别人的分析来弥补自己专业上的不足,最后达到主宰这次的病例讨论会的目的。”杨修影暗自想。

    “呵呵,希望高院长不要太自信,最好等施主任先发言,然后他再进行总结,否则,会很难堪的。”杨修影知道,但凡有高年资或者级别高的领导在场,施远腾都会抢在倒数第二个发言,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

    很不幸的是,事情的发展正在向杨修影想看到又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她太清楚施远腾了,在发言顺序上,他可以很谦虚,但涉及到专业问题,他却十分坚持自己的观点,从不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改变自己对某个病人的诊断或者治疗的看法。

    感觉胜券在握的高江抢在施远腾的前面开始发言了。他继续着周一会诊时的看法,认为病人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是成立的,这一天多来,病情的加重,高江认为,是因为吡啶斯的明的用量不够。

    “病人没有出现腹痛、多汗、肌肉颤动等表现,根本不存在胆碱能过量的问题。相反,我认为,抗胆碱酯酶药物的用量还不够,建议在原来用量的基础上,加大新斯的明的用量,从口服改为肌肉注射,一天两次,每次一支。”

    “当然,丙球冲击治疗应该继续,我们既要治标,也要治本。”高江在临床上的这种直线思维非常危险,一旦判断错误,病人的病情会继续加重甚至死亡。

 第四章 不被左右的施远腾

    杨修影注意到,高江发言时,区市长的表情看似波澜不惊,但隐约能感到丝丝的不以为然。是的,从周一到现在,他妈妈的病情变化,他最清楚。听到高江依然坚持这样的思路,心中当然不以为然。

    能够做到一个市的副市长,绝非等闲之辈,更不是见识短的人。一直到高江发言,他只听见一位医生有不同的意见,而且,他听到这位医生的看法时,感觉还挺有道理。

    高江说完,环顾四周,似乎准备就此一锤定音。正在此时,施远腾说话了。

    “刚才听到各位医生和高院长的分析,受益匪浅,我也说说我对这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的看法。”这是杨修影熟悉的开场白,也是杨修影最为佩服施远腾的地方。他不会全盘否认别人的看法,但一定会从别人的不足中汲取教训,然后变成自己的思路和最终看法。

    “我总体上认同傅一灯医生的分析,这个病人,诊断重症肌无力的证据不足,理由如下。”施远腾开始了他条理分明、逻辑性极强的分析。

    “第一,病人发病到现在,无力都局限在四肢,没有波及到头颈部的肌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发病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无力几乎首先出现在头颈部肌肉,然后再往四肢肌群发展,而这个病人显然没有这样的发病特点。”

    “第二,我认为,这个病人的肌无力并没有晨轻暮重的波动。我昨晚回来细细问过了,病人给予我很肯定的回答。另外,我昨晚还做了提上睑肌的疲劳试验,结果是阴性的。我也做了股四头肌的疲劳试验,试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区别,结果也是阴性的。所有这些,都不符合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和体征特点。”

    “第三,从周一到现在,病情急剧恶化。依我看,病情恶化的原因并不是抗胆碱酯酶的药物不够,相反,我认为是过量了。初始治疗用这么大的量,一下子令病人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胆碱能受体消耗严重或者处于疲劳状态,症状自然会加重。”

    施远腾这句话,仿似黑夜中突然出现的一盏明灯,瞬间将杨修影眼前的路照亮了。

    “对呀,自己一直困惑于此,为什么没有往这个方向思考呢?看来,自己的修为还是太浅了。这个傅一灯不简单,作为施主任的研究生,跟着施主任才两年多。看来,悟性真的很重要。”

    “第四,既然我否认了重症肌无力的诊断,自然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病人出现肌肉无力。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办法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实我的诊断,但方向性的思考我还是有的。”

    “对于病因的思考,我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病人年龄比较大,起病的时间并不长,症状以肌肉无力为主。当然,病人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消瘦明显。”

    “其次,从周一到现在的治疗反应给予我启示。我的感觉是,病人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病变损害了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胆碱能受体。这种损害令这些受体或者数量减少,或者功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抗胆碱酯酶的药物可能会在初始治疗时有一点点效果,但这点效果很快会因为这些本已有问题的受体被过度刺激而疲劳或者进一步受损,从而导致病情的迅速加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受体受到损害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病人最终病因诊断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病人体内产生某种物质,直接攻击这些受体。而产生这些物质的地方,来自病人身体某个部位的恶性肿瘤。”

    “这样一来,我将病人的病因归为体内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产生的某种特别的物质,通过血液到达神经肌肉突触后膜,损伤胆碱能受体,导致病人现在症状的出现,也就是所谓的‘远隔效应’,即‘副肿瘤综合征’。”

    “所以,我建议暂停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应用,进一步查找病因,比如做PET…CT检查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如果继续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果我的分析成立,病人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的发言完了。”

    果然如杨修影所料,施远腾根本不理会高江的观点,提出了别具一格但很有说服力的看法。

    施远腾的话刚说完,杨修影发现,医生办公室里的人,表情各异。区市长听着施远腾的话,边听边点头,似乎很认同施远腾的观点;高江则自始至终黑着脸听完施远腾的发言;傅一灯、杨修影以及极少数的几位医生也频频点头,满脸的崇拜。只有高江的研究生和其他医生默不作声,低着头作思考状。

    高江清了清嗓子,又开始说话了。

    “刚才施主任的发言,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病人的病情,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并不支持恶性肿瘤以及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

    “目前,病人的病情仍然在继续加重,时间不允许我们等待。我的意见不变,一边治疗,一边进行相应的检查。”高江的话在包括施远腾在内的人的意料之内,区市长也没有说什么,听完高江的话后,他默默地走了出去。

    主管医生按照高江的意见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今天刚好是傅一灯值班,施远腾叮嘱傅一灯,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病人各个脏器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施远腾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此时此刻,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其他的一切,听天由命吧。作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医生,生出如此的想法,可见心中的无奈。

    第二天早交班,傅一灯报告这位病人的情况。果然不出施远腾所料,病人的病情在晚上出现明显的加重,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傅一灯采取紧急措施,为病人做了气管切开,上了呼吸机为病人进行辅助呼吸。

    交完班,主管医生问施远腾,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第一,马上停用所有抗胆碱酯酶药物;第二,将病人的情况向高院长汇报,如果高院长有异议,按高院长的意见执行并进行详细的病情记录;第三,将病情的预后告诉病人的家属,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典型的施远腾风格,一二三,条理分明,绝不含糊。

    显然,施远腾已经预见到病人预后的不好。这些措施,进退有据,滴水不漏。施远腾说完,便带着工具到门诊坐诊了。

 第五章 施远腾坎坷的婚姻路

    作为汉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专家,每次出门诊,都有大量的病人在等待着他。每一次,施远腾都不忍心拒绝远道而来的病人。因为这样,每一次的门诊,对于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