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省会到彭州,路程约有三百五十公里,在高速公路发达的年代,这点路程也不过是三个来小时的事。
只可惜,那时候于全国范围尚没有几条真正意义的高速公路。
国道算是路况很不错的了,但车速最多也就能跑个七八十公里,还得经常踩下刹车,平均时速立马就拉低了许多。
没有五个半小时,绝对跑不完这三百五十公里的路,傍晚六点前能进到彭州城,那已经算是相当顺利的了。
“二蛋,我先眯一会,过了淮阴我来替你。”
眯是眯上了眼,但杨宁并未瞌睡。
桑二蛋和二愣子准备要投身餐饮业的打算引发了杨宁的遐想,使得他禁不住在心里面为这几位发小勾勒起了未来的餐饮巨头蓝图。
并由此而联想到了华建军那边的产业方向。
彼时,吃货帝国尚未觉醒,而基建狂魔,也一样处于冬眠状态。
没有人能够想到,也没有人敢于想到,弹指一挥间的区区十年之后,吃货帝国的餐饮行业将达到数千亿产值的级别,而基建狂魔更是以万亿量级为起步。
大有搞头啊!
杨宁忽地睁开了双眼。
“二蛋,你跟二楞子他们一共凑了多少钱?准备盘下个多大的店?”
桑二蛋先是一怔,随即回答道:“洗浴中心转了三十万,再加上这一年多挣下的,差不多有五十万吧,哦不,还得加上这五万块。
我们看中的那个店,连后厨带大堂包间,差不多有个三百二三十平方米……”
杨宁斩钉截铁道:“太小了!
三百拉的面积好够干嘛的?
这样吧,我再投你两百万,你跟二楞子重新选个地方,千坪起步,装修方面也得把档次搞上去。
开业时,务必要产生轰动效应……”
第316章 就知道乱花钱
当晚十点半,喝得晕乎乎的老杨同志迈着凌波微步回到了彭州档次最高的电力宾馆。
住几楼来着?
电梯旁,老杨同志扶着脑袋想了好一会,但终究还是没能回想出来。
无奈之下,只得转身回到宾馆前台,好在还能想起自己的名字,前台的服务员应该能帮自己查到房间号。
可就当老杨同志口舌不清地刚把自己的意图解释到了一半的时候,肩膀忽然被人给拍了一下。
“老杨?果然是你!
我刚才在电梯那边就看到你了,相认却没敢认。”
老杨同志虽然晕乎到了忘记房间楼层的地步,但尚未迷糊到不认人的程度。
“哟,是胡厂长呀,怎么这么巧呢……”
此人正是老杨同志下岗前所在厂的厂长胡海青,在当晚老杨同志宴请几位老工友的酒桌上,可是没把这位胡厂长给臭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不会是走漏了风声,被这玩意给知道了,有意找来寻仇的吧?
心里不由的一惊,使得老杨同志的酒意登时清醒了三分。
胡厂长尽显傲娇神色回应道:“我在这边陪几位领导吃饭,刚吃完,正打算回去呢,这不就遇到了你嘛。”
电力宾馆的名字虽然起得朴素,但做为彭州档次最高的一家星级酒店,其餐饮方面,不敢说是全市最好的,但也一定是最贵的。
能在这边请客或是被请,那肯定是高贵身份和尊贵地位的象征,因而,那胡厂长脸上呈现出来的傲娇神色,只能说是自然流露,不带有故意显摆之意。
酒意被惊醒了三分的老杨同志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房间号,可是,看那胡厂长并没有就此离去的意思,也只好捏着鼻子继续忍受对方的傲娇。
“厂里……还好吧?”
老杨同志在酒桌上已经从工友的口中得知了厂子已然倒闭的消息,但此刻,迫于寒暄无词,他也不知道怎么就冒出了这么句话出来。
胡厂长拿捏出了一副颇为惋惜的模样,摇头叹道:“像咱们这种老厂,积重难返,终究还是没能逃过时代的选择,倒闭了,半年前就倒闭了……”
一声哀叹之后,胡厂长忽地变了一副神态,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接着笑道:“不过,我刚干了个新厂,还是老本行,正缺你这样的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工人,怎么样,考虑考虑,回来跟我一块干?”
老杨同志在心里暗自冷笑。
吃公家饭的时候,恨不得把他们这些老工人像垃圾一般扫地出门,现在单干了,却意识到老工人是块宝了。
什么玩意嘛!
“实在是对不住了,胡厂长,我们家现在搬去帝都了,跟我大儿子住,要不,您再跟其他工友……”
胡厂长着急打断了老杨同志。
“你先别拒绝嘛,听我说。
我知道你家搬去了帝都,也知道你家大儿子在帝都出息了,可是,老杨啊,你可得想清楚了,你家大儿子有责任养活你们老俩口,但没义务养活他的弟弟妹妹吧?你不还得要拼命挣钱不是?
帝都不好混!
你年龄又大,在那边能找到多好的活?光指着你家大儿子?你家大儿子一个月又能挣多少钱?”
老杨同志哭笑不得,磕碜起了一张老脸。
我家那大儿子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别说我老杨不清楚,连那狗小子自个也不清楚……
就听他在路上开口就要给桑二蛋那个小王八蛋再投两百万的口气,就跟是花个几块钱吃顿饭一般轻松。
估计啊,那狗小子一个月挣的钱,买你胡大厂长那新干的厂子,也不会太多,百八十个应该没多大点问题。
胡厂长根本没能读懂老杨同志脸上表情的内在含义,也或许,他根本就没在乎老杨同志内心中的真实想法,只顾着自己的心思念头,继续说服道:“过来跟我干,我一个月给你开这个数。”
胡厂长伸出手来,岔开拇指小指,比划出了一个六字。
老杨同志陡然一惊,失口嚷道:“六千?”
胡厂长面现鄙夷之色,冷哼回道:“你喝了多少啊?说什么胡话呢?六百一个月,不少了!比你在老厂的时候,多了四倍多呢!”
老杨同志哀叹了一声。
老子本是厚道人,干不来当面让人下不了台面的事,可话又说回来了,不是也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道理么?
捏了捏口袋,刚好还剩下了两张为老工友老兄弟备下的名片。
掏出一张,递给了胡厂长,同时解释道:“我在帝都,现在一个月拿两千五的基本工资,加上奖金,再算上年底的股份分红,平均到一个月,差不离还真有六千块。”
胡厂长看了眼名片,再愣愣地看了眼老杨同志,晴朗的脸庞忽地一下布满了阴云。
两只探出几根毛发的鼻孔发出了一声粗重之音,那胡厂长猛地一跺脚,转身就走。
老杨同志斜依在宾馆前台旁,摇头轻叹。
你大爷的!
要不是我老杨宅心仁厚,非得让我家大儿子出手整垮你丫新干的厂子。
他么的,你这不是个玩意的玩意,要不是赚足了公家老厂的便宜,哪有钱干你的新厂?
就你这种品性,一个月就算给老子开一万,老子都不会正眼瞧你半眼!
晃晃悠悠上了电梯,哼着小曲敲开了房门,不等坐定,老伴已经端上来了早已泡好的醒酒茶。
“什么事?看把你给高兴的。”
老杨同志接过茶杯,半眯着双眼看着老伴,反驳道:“我心里舒坦,不能乐呵一下吗?”
老伴白了老杨同志一眼,但见这老家伙意识还算清醒,干脆不再搭理,转身去追她的电视剧了。
老杨同志端着茶杯,坐到了老伴身旁。
“当当当……当……”
随着老杨同志用嘴巴做出来的伴奏音乐,一条黄灿灿的金项链摇晃在了老伴的面前。
“宁儿他妈,喜欢不?”
老伴恶狠狠剜了老杨同志一眼。
“就知道乱花钱!”
喝骂的同时,却一把夺过了金项链,美滋滋跑去了洗手间,左一下右一下比划起来。
跟过来的老杨同志斜依在洗手间的门框上,满眼幸福地分享着老伴的喜悦。
结婚二十五年了,这还是他头一回给老婆买这么贵重的礼物。
当然,也是他头一回攒下了那么多的私房钱。
第317章 之前的账
相比西部农村,老家算不上贫困,但也谈不上富裕。
全村就大伯一家盖起了楼房,其他人家所住的,大多是低矮瓦房,甚或是传说中的茅草房。
进村的石渣路虽然坑坑洼洼,但好歹还能下得去脚,但进了村,除了各家门前,其他地方尽是化雪后的泥泞。
并没有想象中的泥土芬芳稻花香甜,嗅觉传递给意识中枢的名词只有一个字:臭。那种牲畜粪便和各种腐烂气息混杂在一起的恶臭。
“早两天来就好了。”
老杨同志的后悔感叹意思是早两天气温还低,年前的一场雪尚未融化,村里的环境自然不像眼下这般恶劣。
但想不到的是,也就是昨天,气温突然回暖,最低温都在零度以上,午时最高温来到了十四五度,而且还是艳阳高照。
杨宁看了眼身后的弟弟妹妹,俩孩子虽然于神情上略有厌恶之态,却并未现出忍受不了之意。
做为三兄妹的老大,杨宁也只得强忍着干哕的冲动,一步步向前挨挪,同时于心中做出了决定:
必须调整原计划!
不单是时间日程计划,还包括对村里村民们的态度方案计划。
城市里的住宅电话已是贵的吓死个人,而农村的农话安装价格更是能把人给吓死个好几遍,虽然老杨同志拍着胸脯放过豪言,但大伯家终究还是因为舍不得而没装电话。
也是,那老杨同志虽然承诺说报销安装费,可没说把电话月租费也给承担了。一个月二十多块钱的月租费,别说在农村,就算放在了城里,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里没电话的后果便是沟通不及时。
老杨同志虽然于年前就写信告诉了他大哥,但究竟是初二还是初三,却并未说死。
至于是上午到,还是下午到,更是一个没法估计。
但农村就是有一点要比城里好,稍有个风吹草动,那信传的,比电话还快。
因而,大伯虽然不能等在了村口,但杨宁一家刚一进村,也就听到了消息。
杨宁在村里的泥泞中艰难跋涉了不过百十来步,大伯连同村长还有另外几位村民便迎了上来。
杨宁不由瞠目。
同样是泥泞,他们怎么就跟如履平地似的呢?
大伯跟老爸到底是亲兄弟,那副长相模样,就跟是一个模子里卡出来似的,只是大伯年长了几岁,头发已然花白,脸上也多了许多岁月的沧桑。
“换上胶靴吧。”
大伯招呼身后几位村民给杨宁一家送上了高帮雨靴。
怪不得大伯他们走起路来心中无泥眼中无泞。
这种胶皮雨靴穿在了脚上,沾再多泥泞也是无妨,到家只需要把脚往压水井下一伸,三两下便可冲洗干净。
村民们倒是聪明,一人买上一双这样的雨靴,比起修路来,确实是省钱又省力。
热情的招呼打过之后,一行人有说有笑去到了大伯家,大娘领着两位嫂嫂早已经扎进了厨房,没多会,不小一张圆桌上便摆满了各色菜肴。
爷爷已经年过古稀,但小老头精神矍铄牙口健在,此等家宴,必然要端坐正中。
杨宁辈晚,本没资格坐于上首,但有了爷爷的刻意安排,坐在了主座之旁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大伯,村长,老爸,还有大伯家的俩哥哥,以及自己家的林儿弟弟,依次围坐下来。
女人不上桌。
老妈带着小妹跟着大娘和俩嫂嫂在厨房单摆了一小桌。
爷爷是个老实巴交恪守本分的种地农民,不善言辞,大伯完全继承了爷爷的风格,而老爸在他老爹和他大哥的面前也失去了技术工人的风采。
于是,动筷子前先说上两句的重任也就只能落在了村长的肩上。
村长也姓杨,跟大伯老爸他们是同一个太爷的本家兄弟,端起了酒杯,村长自然要以杨宁为主题,捡了些光宗耀祖显亲扬名一类好听的话说上了几句。
这边刚动了筷子,院子门楼下便传来登门造访者的招呼声。村民们得知杨老二一家回了村,哪里能耐得住寂寞,开了春,地里面就得打农药上化肥,还指望着再向杨老二家借上个不用归还的三两百块钱呢!
登门者络绎不绝,饭桌上的成员也是一变再变。
杨宁草草填饱了肚子,端起酒杯,敬了村长一个酒,同时问道:“四大爷,咱村里一共有多少户人家?多少人口?又一共有多少亩地?”
村长不明就里,但出于发自内心的尊重,还是如实做了回答。
“咱村一共有两百一十三户人家,人口嘛,差个五六十便要过一千了,承包地自留地加在一块,拢共有一千八百亩地。”
杨宁点了点头。
起身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