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若英的车到了之后,一切就简单了,那肃杀男过去交待了一下,就让他们跟着开进去了。
还是在上一个休息室,孙若英会见了他们。看到他们两个,她笑了笑,似乎看穿了张哲的这点用心。不过并没有说破,也没有让毕立宇下不了台。而她的第一句话,更是让张哲懵了。
“张哲,恭喜你!”
(①:勾义嫂,勾上了兄弟、朋友的女人。常见于港片,因粤语‘义’和‘二’同音,录像片时代一些劣质国语配音、字幕,也误作“勾二嫂”。)
第四十章 血经
让孙若英说出恭喜,别说张哲懵了,毕立宇也同样诧异。且不说孙若英本身风华绝代、精明干练,只是她的家世身份,就决定了她对人说话的态度。他们算不上朋友,能让她说出恭喜,不会是玩笑,必然真的有值得恭喜的事情了。
“恭喜我?难道是……我有了么?”张哲尽量开了一个玩笑。
“你欠我的……”孙若英果然并不是真的在乎那点钱,并没有详细记着。
“二十一万。”张哲可记得很清楚。
“嗯,那就二十一万吧,即将还清了!”孙若英淡淡微笑。
“即将还清了?”张哲不由得看了一下毕立宇,难道他把孙未央伺候得太爽了?
孙若英摇头:“与毕立宇无关,于未央也无关。是你运气好!”
“孙小姐,老实说,我还是一头雾水……”张哲也不便要求她说清楚,只能婉转表达。
“前些天,你不是让老宋给我拿回来几本佛经么?”孙若英提示了一下。
老宋?那个肃杀猛男?张哲迅速反应过来了,那是他和庞帅去淘的,当时庞帅不看好,他也只是如新人一样相信第一眼直觉,做好了交学费的想法。“那几本佛经……很值钱?”
孙若英点头。
张哲忽然认真的道谢:“孙小姐,谢谢您。第一次两本书不值钱,你给我抵了一万,现在这几本,你又抵了二十一万,显然您只是教训一下我们,并不是真的要压榨我们。不过我也有原则,无妄之灾,就算要赔付,也是不甘心的,但那两万,是您借我的,很关键、很重要,必须还您!”
老毕也不便插嘴,只能在一边听着。
孙若英微微摆摆手,姿势是那样的优雅。“罢了!别您、您的,好像我多老似的。还有,别把我想得那么善良,我要惩罚你们,就真的要你们赔付。只是你运气好,你送来的四本书里面,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只是刊印、年头也不久远,并不罕见,价值不大。值钱的是三部手抄经书。”
张哲心里一跳,第一次淘就弄到值钱的东东,他还是颇为激动和雀跃的。不是钱的问题——到现在他也不觉得真能值多少钱,以庞帅两本普通书都能抵一万来算,估计价值也不过几千块。也不管是运气、直觉、还是眼力,捡漏成功本身就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我也看过那几本,这朱砂手抄经书应该年代也不会多久,难道是哪位高僧手抄的么?”激动之于,他也虚心请教。以孙家的底蕴,以孙若英的表现,当然是庞帅级别拍马也赶不上的。
“本焕老和尚,听过没有?”
张哲和老毕对望一眼,然后一同摇头。
年轻人有几个有兴趣了解佛教?何况僧人。张哲也就知道台湾创办法鼓山的圣严法师、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和慈济的证严法师几个。台湾佛教氛围更浓,他们又积极入世、影响力大,以至于让马英九、蔡英文等国、民两党政治人物,出于形象、或选票需求,也得常常拜会、参与活动,所以常上新闻。大陆常上新闻,最知名僧人,或许是少林寺CEO的释永信了……
“要论知名度、影响力,本焕不如近代弘一法师、印光法师、虚云大师等高僧,但他现在还活着、已经一百多岁、对粤地佛教有颇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你找到的三卷《楞严经》,是四十年代壮年时期的释本焕刺血抄录的经书中的一批。”
“刺血?!”张哲惊讶。
“不奇怪,僧人抄录经书,也是一个静心、发心的过程。为了庄严,很多时候用朱砂,而有的发愿、为表虔诚,会以血为墨,这也是变相的苦修方式。不过人血是有限的,一般是抄录字数不多的经卷,比如几百字的《心经》,或用的时间比较长;还有的每次抄录的时候,刺血混入朱砂之中。”孙若英心情大概不错,耐心的讲了一下。
“据说释本焕老和尚四十年代在五台山,刺指、舌之血为墨,书写《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以及《金刚经》、《普贤行愿品》和《文殊师法王子经》等20余卷,共10余万字。但当世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抗战、内战、匪寇……那些血经都失散了。到现在仅保存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他当今的身份,意义非凡。所以,能找到三卷当年的血经,价值当然低不了。”
广东人对拜神是很信、很讲究的,像潮州更是随处可见香炉、牌位,一棵古树、一个小庙、一个石像、屋角、路边、土地、关公……都会有人香火祭拜。广东人后裔的香港人,至今也保留拜神习俗,比如电影开机都要拜神的。别的尚且如此,寺院大庙的佛、菩萨就更不用说了,不知道多少不懂佛教、自求富贵的去朝拜。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钱少。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排头兵,深圳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财富,也造就了不少富豪。而弘法寺,是深圳唯一佛教正统也是香火最鼎盛的寺院,少不了商界名流的信众。而多年住持弘法寺、修行八十年的百岁和尚释本焕,也成了弘法寺的活菩萨了,据说皈依他门下的信众多大数十万人。
如此人物,一旦出现了失散几十年的血经,即便老和尚自己、正规佛门弟子,不会执著,那些世俗信众,也会不惜巨资买回、捐赠供奉给弘法寺。
有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个背景,孙若英笑言:“现在只是让人专人鉴定,极有可能是释本焕当年的血经,但本焕大师人还在,这最终还需要他本人鉴定。消息传出,已经有不少深圳富商表示要高价请回。所以,恭喜你。”
张哲舔了舔嘴唇,忍不住问了一句:“孙小姐,那个……”
他本来以为是孙若英有心免除他的赔偿,而把稍微有价值的经卷抵充,现在听完来历之后,知道价值肯定不一样,二十万已经是小数了。只是这样问孙若英,会不会被她视为贪心呢?
见他吞吞吐吐,孙若英替他问了出来:“你是想问,如果最后确定是真的当年血经,能值多少钱吧?”
张哲有点尴尬,忙说:“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好奇。这东西在我手里,也就最多几百块的价值,而且可能几十块都卖不出去。”
“放心,我不会太黑的。我不是恭喜你么?”孙若英似笑非笑的看着解释的张哲,“到最终确定和卖出,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毕竟本焕大师年纪很大了,需要机缘。看你着急,给你两个选择吧!”
“什么选择?”张哲忙问,他没底气跟孙若英谈判,但给机会的话,当然不想错过。
“一,那三卷正式转让给我,我补偿你一百万,以后价高、价低与你无干。二,你也跟着赌一下,最后纯利给你三成。各方面渠道都是我,占七成不过分吧?”
(释:因释迦牟尼佛的‘释’,在中国,佛门弟子也被称为释子,法号前都可以像姓一样加释,如释永信、释星云。并非辈分、俗家姓释。)
第四十一章 资源,六十万
说完两个方案之后,孙若英端起水杯轻抿了一口,饶有兴趣地看着张哲。
她这洞悉一切式的目光,让张哲有点不自然,感觉她好像不关注结果,只是想要看他纠结于选择的过程似的。而他不争气的心脏快速跳动,也让他知道自己确实在纠结!
张哲没有说话,毕立宇却急了起来!
他很清楚张哲的家境情况,而家境情况、往往影响人对钱的决策习惯。假如这是决定一万块,他屁话不会说;若是十万块,他相信张哲会慎重、小心,但也相信他能决断——就像之前孙若英弄的二十万似的。一百万就不同了,这超过了张哲现阶段接触上限、没决策过、一定时间内也很难接触到的资金,这样就容易判断失误了。
他则不同,不说百万拿来玩,至少不会有巨款的感觉、不会震惊。身为好兄弟,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张哲。
“选第一个吧,保险一点、落袋为安……”即便是小声提醒,但这样环境,相信孙若英是能听到的,但老毕也不顾那么多了。
张哲面无表情,脑子里则快速的思索着。一百万去除二十一万来算,还能净得七十九万;选择分成的话,至少要三卷血经卖出三百万以上才能得到同样的收获!虽然以孙若英的手段,有可能运作卖得更高,但这终究要本焕大师确认。一百多岁高龄,多少会老眼昏花了吧?还能认出六、七十年前抄录的经书吗?一旦否认,价值就……
而他纠结的,不是选一、选二,而是该不该选!这可不是一万、十万,她若不说出来,他根本不会知道,那为什么要分给他呢?孙若英能以四十万来整他们三个,这会不会是升级的整蛊取乐?等满怀期待选择一百万、人家说是开玩笑的,那就郁闷大了!
孙若英没有催促他,反而示意他们坐下、不用拘谨的站着。
“行了,一百万不少了……”老毕再轻声提醒了一下。
张哲也终于开腔了,“孙小姐,我觉得两个方案都不大公平。”
“哦?”孙若英表情不变,“你的意思呢?”
毕立宇着急的拉了张哲的衣服一下,心里暗暗苦笑,大哥啊,你现在有跟人谈公平的资格吗?能给你公平对话机会,已经很难得了。
“无论是补偿我一百万,还是分三成,都不公平!因为这东西在我的手里,也就是蒙尘之珠,再怎么花心思,也升值不了多少。只有你的眼光,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才会去鉴定,而无论是鉴定还是售卖,都是你的关系、渠道。我付出的成本不过几百块,你可能几百倍都不止,分我这么多,怎么公平呢?”说到后面,张哲自己也淡定了,“你能免去我十九万债务,我已经很满意、很惊喜了。”
老毕瞠目,被他吓了一跳,没想到来个转折。虽然这么做很可惜,但至少不会有害。而很快他又想得更多,暗赞起来:既凸显了不贪心,又拍了个到位的马屁,赢得好感之外,还能有以退为进的效果!
孙若英在张哲说话的时候,一直注视着他,从他的眼神、表情,看到了他的内心真正想法。一般人会觉得他是不贪心,进一步会觉得是装作不贪心,而她看到的,则是张哲不敢贪心!
“别说冠冕堂皇的,老实说,你的推让,是怕得罪我多一点,还是怕我耍你多一点?”
听到她识破的话,张哲稍微有点尴尬,不过他已经淡定下来了,也就直接回答:“都怕!拿了我也不安心,也没指望夜草而肥。”
“啧啧……”孙若英摇摇头,略微不屑的说,“没志气!”
张哲一怔,但也没多大感触。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不指望夜草而肥,为什么会去淘这些物品?别借口是我逼的,你也可以继续玩儿你那玩具当铺……”孙若英在讽刺了一句之后,又说:“别以为靠双手打拼才叫骨气、才叫成功。珍惜、利用上所有的资源,也是成功。”
“珍惜、利用上所有资源?”张哲喃喃重复,他很重视孙若英的话,因为她这级别,相对他来说,要成功太多了。从她那里得到的一点经验,即便无法赶上她这级别,也一定对他自身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他在思索,毕立宇也思索了起来,这话似乎有更多的含义。
“兴许在你们看来,我的一切是依靠了孙家的关系。可为什么不呢?我能有更多资源、更高起点,难道非要去白手起家?孙家的一切,是凭空出现的?难道不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前人种了大树,我不去把树壮大、去另外种树苗,才是不智。”孙若英以自身为例,缓缓说道。但她没有再说更多了,如果他们不能举一反三,也不值得她提点了。
这话对毕立宇冲击最明显!他有类似的背景,虽不如孙家底子厚,但老爸也远胜于一般人。用他一贯的想法,靠老爸的话,创业也不纯粹,而且怎么奋斗也难超过父亲,干脆悠然享受,以后老实接班守业就好了。现在听了孙若英的一席话,则是豁然开朗,有了完全不同的一片天地。老爸的底子也不是白来的,靠老爸就靠老爸嘛!独立打拼一点小事业,未必就比把老爸的事业维持好、发展大有面子。
而张哲……
张哲也在沉默思索孙若英的话,她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