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有这些笔记的帮助,以及寒假时林兮迟给她的辅导,林兮耿的成绩不再一路下滑,渐渐有了向上的趋势。
在i省第一次模拟考时,她再次挤进了年级前二十。
那个人也确实如他自己所说,没有再给她打电话。
林兮耿对此倒没什么感觉,没有失落,也没有庆幸。唯一有的情绪,大概就是好奇对方到底是谁。
出高考成绩那天,林兮耿在一个补习班兼职,不在家。
是林兮迟给她查的成绩。
成绩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很多。
原本对于她来说,远在天边的s大,在这一瞬间就近在咫尺。
一伸手就能碰触到。
那天,林兮耿收拾好东西,从补习班回家,莫名有了种给那个人发短信的冲动。
而她向来不是一个会克制自己冲动的人。
林兮耿打出手机,飞快的打了一串话。
耿耿:你好,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半年前你给我寄了笔记,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今天高考成绩出来了,是比我想象中更理想的成绩。很谢谢你。以后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我能帮到的话,一定会帮你。
等发出去后,林兮耿才发现自己好像没有自我介绍。
但对方连她的家庭地址都知道,应该知道她的名字吧。
林兮耿也没在意。
那头回复的很快:想报考什么大学。
林兮耿诚实答:s大。
过了几分钟。
那头回复:挺好。
反应比意想中的冷淡。
林兮耿也没太在意,只觉得是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对方对她的那点小心思早就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没了。
之后便是填报志愿。
按着自己的兴趣和林兮迟给的意见,林兮耿的第一志愿填的是s大的心理学。
录取结果在七月中下旬出来。
当时林兮迟也已经放暑假了,看到她的录取结果后,拍了个照,然后很兴奋地发了条朋友圈:我妹要来s大了
林兮耿觉得她这种发朋友圈炫耀的行为很丢人。
等林兮迟去洗澡后,林兮耿便悄悄地拿了她的手机,准备把那条朋友圈删掉。
打开一看。
评论已经有几十条了,一半是在说“恭喜”,还有一半
于泽:我看到了什么
叶绍文:我操,何学长点赞了。
张三:怎么肥四,何学长居然不打游戏来逛朋友圈
李四:我跟何学长认识一年了,他从来没给我点过赞:
温静静:认识两年也没被点过赞的路过。
她突然有点好奇这个何学长是何方神圣。
点赞的人头密密麻麻,她也不知道是那个,直接作罢。
现在有这么多评论和这么多赞,林兮耿也不敢删了,心不甘情不愿地把手机放回原处。
很快,林兮迟从浴室里出来,拿起手机看了眼。
“这群人。”林兮迟舔了舔唇,似乎是觉得有些好笑,“有毒,都知道何学长看朋友圈还那么多话。”
林兮耿躺在床上,听到这话,好奇道:“何学长是谁”
“就我们学校一个因为打游戏旷考留级的学长哦,你还记得不,你见过他,就你国庆来的那次,跟你坐同一张桌的那个男生。”
过了大半年了。
林兮耿也不太记得那个男生具体的模样,只记得金丝框,桃花眼,长得好看。
但如果他再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她应该能认出来。
“啊,那个啊。”想起那个高考状元,林兮耿顿时有点恨铁不成钢,“他还一直打游戏啊,他不会又要留级了吧。”
“没有吧,他们就调侃而已。”林兮迟想了想,“好像还是有在玩,但没之前那么迷了,而且我听部长说,他这次期末考又拿了系第一。”
“他有学习吗”
“我不知道啊。”林兮迟用毛巾擦着头发,“反正只知道,他这次参加考试了。”
林兮耿:“”
这个我也知道。
因为军训的关系,s大新生比其他年级要早半个月去学校。
林兮耿提前一周就收拾好行李,整整两个行李箱,一个大一个小,拿着也费劲。被林兮迟和许放送到门口,她便兴高采烈地跟他们道了别。
报到日。
s大门口搭了好几个帐篷,挡去毒辣的阳光,里边或站或坐,穿着各色的系服,是每个系迎接新生的志愿者。
林兮耿一手一个行李箱,往前推。
她还没走几步路,面前就出现了一堵人墙,挡住了她的去路。
林兮耿抬头。
面前站着一个高大的男生。
金丝边眼睛,熟悉的桃花眼,狭长上扬,眼睑低垂,依然能看出那双眼皮的褶皱,淡棕色的瞳仁,是自带温柔的颜色。
她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说话。
面前的男生缓缓勾起嘴角,弓下身子,问她:“哪个系。”
林兮耿连忙道:“心理系。”
“啊。”他接过她手里的两个行李箱,然后又被林兮耿拉回去了一个,“那跟我过来吧,我带你去报到。”
“好的,谢谢学长。”
林兮耿拖着个小行李箱,跟着他的后边。
走到接近帐篷的位置,帐篷里,突然听到有个学长在喊:“何儒梁不要告诉我这个又你们系的”
何儒梁看了过去,面色不改:“是啊。”
林兮耿也看了过去,突然注意到那个说话的学长身上穿的制服是心理系的。
她一愣,有一点反应不过来。
在高铁上,因为林兮耿想自己去报到,林兮迟就嘱咐过她,进校门后,会有同系的学长或学姐带她去报到。
同系的。
何儒梁虽然是志愿者,可却没有穿着系服,此时就穿着短袖长裤,林兮耿也看不出他是哪个系的。
还没等她问出口,何儒梁回头看她,似乎不觉得哪里有错。
“走吧。”
林兮耿只好跟了上去,但怕是刚刚自己说的小声,让他听错了字眼,不大肯定地问了句:“学长,你也是心理系的吗”
何儒梁的脚步半点没停,低应了声,继续往前走。
“嗯。”
听到这个肯定的答复,林兮耿才放下心来。
林兮耿被何儒梁带着去报到缴费,出示各种资料,办好手续后,又被他领着去到自己所在的宿舍楼。
路上。
林兮耿主动跟他搭腔:“学长,你还记得我吗我们见过一面的,就去年国庆的时候,在学校外面的那家奶茶店。”
何儒梁敛着下颚,笑了:“记得。”
“没想到那么巧”林兮耿觉得很神奇,“刚好就跟你在一个系了,你是什么专业呀我选的是应用心理学。”
何儒梁一顿,没回答,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啊,我都忘了。”林兮耿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叫林兮耿,前面两个字跟我姐一样的,然后耿是耿直的耿。”
他低着眼,含在嘴里重复了一遍:“林兮耿。”
声音缱绻而温柔,略带哑意,像是贴在耳边说出来的话。
“对,就这名字。学长你呢”
何儒梁勾起唇角,慢悠悠地说:“我叫何儒梁。”
又走了一段路。
觉得气氛太过于沉默,林兮耿又主动开了口:“学校好大。”
“嗯,以后你可以买辆自行车,方便一点。”
林兮耿走在他旁边,往四周看,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感觉s大好多好看的小哥哥和小姐姐。”
“还行。”
“心理系的男女比例多少呀。”
“一比一吧,差不多。”
“那帅哥多吗”林兮耿兴奋道,注意到他看过来的目光才稍微收敛了些,十分生硬地接了一句,“我就问一下”
何儒梁盯着她看了好几秒,舔了舔唇:“不多。”
林兮耿顿了下,思考着怎么圆场的时候,他又继续说:“金融系的倒是不错。”
“”
学长你其实是金融系的吧。
又继续往前走,林兮耿突然看到迎面走来一个男生,是她的高中同学。在这里看到自己的高中同学,就像是看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
林兮耿高兴地跟他摆了摆手。
男生跟她打了声招呼,然后走到他们面前。
注意到何儒梁,他也打了声招呼:“何学长。”
林兮耿有些好奇:“你们认识啊”
“也没有。”男生挠了挠头,“我今早就过来了,是何学长带我报到的。”
闻言,林兮耿愣了几秒:“你也心理系的吗我怎么记得你跟我选的不太一样。”
“不啊,我金融系的啊。”
安静几秒后,两人同时望向何儒梁。
何儒梁微挑眉,垂下眼睑,看着林兮耿,神态漫不经心:“你刚刚说你是什么系的”
林兮耿眨了眨眼,耐心地重复:“心理系。”
闻言,何儒梁的眼睫一动,像是才反应过来。
“啊,抱歉。”
桃花眼微弯,像是带着笑,脸上看不出任何抱歉的情绪。不知是不是林兮耿的错觉,她似乎听出了一些理直气壮
“我听错了。”
第80章 耿耿x学长(四)
林兮耿想了想。
这一路上; 她说自己是心理系的次数; 没有十次,也至少有个七八次了。而且刚刚办理入学手续的时候; 上边也写了她的专业。
如果此时; 她真的相信何儒梁到现在都不知道她是心理系的
这不就等于没有带脑子来学校吗。
等男生走后,气氛沉默了下来。
何儒梁拉着大行李箱继续往前走,边说着:“走吧; 外边太晒了。”
林兮耿愣愣地应了声; 连忙跟上。
很快; 林兮耿想起刚刚的事情,纠结几秒后; 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憋着不问的理由; 干脆直截了当地问:“学长,你真听错了”
何儒梁眼也没抬,很认真地答:“嗯。”
“”
行吧。
他好心带她去报到; 还帮她拿行李,带她去宿舍楼,如果她还这样坚持问下去,一点台阶都不给对方下; 这好像就太过分了。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完全不信的情绪。
何儒梁的眉心动了动,及时地承认了自己的谎言:“没听错。”
“啊”
“心理系应用心理学。”
林兮耿连忙点头:“那你刚刚”
还没等她说完,何儒梁突然一本正经地打断了她的话。
“挺好的专业。”
“啊”说到这个; 林兮耿眨了眨眼; 也一本正经了起来; “我也觉得挺好的,我和我姐商量了很久之后才敲定这个。”
何儒梁淡笑一声,很快,他低着下巴,收起嘴角的弧度,回头看她。
眨眼之间,何儒梁脸上的情绪已经荡然无存。眼神温和却有种天生自带的冷意,说出来的话也无波无澜。
“上了大学也不要松懈,好好学习。”
突然受到学霸的教育,林兮耿的心一紧,连忙点头。
“一定,一定。”
林兮耿只当他的这句话是给自己的温馨提示。
指的大概是:你看吧,我之前拿了高考状元,但我不好好学习,我全挂科了,我被留级了,我一下子尝到了从天堂掉进地狱的滋味,我在学校出名了,我丢死人了。
所以她千万不能松懈。
她得好好学习。
直到这一天结束,把宿舍整理好,林兮耿躺在床上准备入睡之时,才猛地想起了被自己遗忘了的事情。
所以何儒梁今天到底听没听错
报到后的第一天。
上午是新生入学教育,在礼堂里听着催眠一样的话,靠着带有软垫的椅背,几乎要睡着。下午去体育馆领取军服,迎接明天到来的军训。
怕学生都挤在同一个时间段去领衣服,学校给各系安排了不同的时间段领取军服。
心理系是在下午四点到四点半之间,按班级次序,每人依次到体育馆里,找学生干部领取两套军服。
只要跟分发军服的学生干部报出自己的身高,他们会按照尺寸表,直接分发军服给他们,不合适的可以回来换。
体育馆内被分成十条队伍。
每次进五个班级,一个班占两条队伍。
林兮耿排在中间的位置。
站在旁边的舍友在跟她说着话,林兮耿顺着人流往体育馆里走。里头的空气虽然闷,但比在外边站着,遭受毒辣阳光的洗礼要好得多。
她下意识往体育馆内扫了一圈。
体育馆各处摆放了几张桌子,身后密密麻麻地堆放着军服,军帽,皮带等。站在附近的学生干部大多都穿着会服,颜色图案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