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龙王有此大善之心,必死之志,小僧又何惜此身?”
  江舟此时也息了种种功利之心,一心沉入幻梦身中,一切种种行,只为消弥灾劫。
  在他放下此般种种私心私欲之时,心中顿如明镜,照出种种智慧明悟。
  幻梦身垂首……此时他也只剩下一颗头颅罢了。
  用仅剩的头颅,口诵于此瞬间、于冥冥之中所悟大法咒:“我愿舍此身心,换无量慈悲力。”
  “金钵纳尽大灾劫,金锡振开地狱门。”
  “南无地藏王菩萨!”
  “昂——!”
  洞庭龙王近万载法力,于此瞬间突然暴涌狂泄而出,倒灌入幻梦身中。
  祂也再无法维持,数百丈龙躯于无边劫炁之中轰然分崩离析。
  血肉纷飞,化为飞灰。
  只余一副巨大龙骨,扭动了几下,也顿时爆裂成粉。
  众人只见那早已身躯尽逝,只剩下一颗头颅飘于半空的白衣僧人,此时却忽然一震,血肉筋骨,自上而下,竟再度化现。
  洞庭老龙所崩毁的漫天血肉劫灰、白骨粉尘,飘飘荡荡,竟落于其身。
  在他那如琉璃无暇,如刀斧所凿的身躯上,重新聚合成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蔓延整个肩背、腰腹。
  “这、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眼见这一幕的人,都喃喃惊呼。
  完全无法理解这一幕。
  那李伯阳看着这一切,心中震撼自不用说。
  但他隐隐有所觉。
  那洞庭老龙……此番怕是因祸得福了……
  这却还没完。
  众人见天地间忽然风起云涌。
  风雨如丝,织就一袭雪白袈裟,披落其身,遮住那具如天工所造的无暇金身。
  风云舒卷,化为一柄雪白拂尘,飘落身前,银丝飞舞。
  新生一双如玉雕琢的手,往前一探,竟分别自虚空中抓出一物。
  乃一金钵,一九环锡杖。
  “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白衣僧人高诵那无名佛号,自峰头一步踏出。
  高举手中金钵。
  无量大水倒卷而来,纳入钵中。
  便连天地间无边劫炁,也难逃此钵,尽数倒卷而来。
  所有人看着这一幕,都睁圆了眼,张大着嘴,失神无语……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造化
  所有人都一阵失语。
  便连江都城中那些在大水中挣扎的普通庶民,也一样发现了天上的异象。
  在他们看来,将他们的家园淹没,仿佛无边无际的大水,那是灭顶的灾难。
  他们看不到自身三尺外的一切。
  但这个时候,他们看到了那个高举金钵的白衣僧人。
  无边无际的大水在极速地退去。
  变成了一道道巨大的水柱倒卷而上。
  如同无数条蜿蜒的水龙,盘旋扭动着,被那白衣僧人一手擒拿,收进了那金钵之中。
  满城尽是水柱倒起。
  漫天皆是水龙狂卷。
  天空一层层厚厚的乌云也随狂风卷起,在僧人头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漩涡。
  震撼着每一个人。
  庶民很平凡,也很单纯。
  他们对这惊世的力量没有概念。
  他们只知道这突如其来的来顶之灾解了。
  是圣佛降世,慈悲无量,法力无边,为他们平了这大灾。
  所以,在无数水龙之间,是陆续跪伏拜倒一个个庶民。
  江都城数以百万计的黎庶,接连拜伏。
  如同参拜仙佛。
  对于仙门中人来说,这种场面带来的震撼,与白衣僧人的所做所为,不输分毫,甚至尤有过之。
  惊醒了那些被白衣僧所震的仙家弟子。
  “这、这……”
  “这究竟……”
  “他这是……”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
  众人已经有些语无伦次。
  一是因为白衣僧人身上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无法理解!
  被劫运吞噬,断无生理。
  他不但血肉重生,竟然还修为暴涨。
  以他们的眼力自然不难看出此僧虽然有大慈悲大毅力,但初现之时,却不过是五品修为。
  念了几句佛经,说了几句话,竟然不仅摆脱了劫噬,血肉重生。
  而且一身修为蹭蹭地飞涨。
  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
  短短瞬间,便从五品一举跨入四品。
  到现在还没有停下来。
  不仅如此,风雨为他织就袈裟,风云为他凝成拂尘。
  随手一抓,就能抓出个金钵和锡杖来。
  这几件东西,没有一件是凡物!
  必然是天府奇珍之流!
  只是白衣僧也罢了,那洞庭老龙扬了灰,居然又以另一种方式重生,附到了白衣僧身上。
  二者似乎以某种方式,融为了一体。
  白衣僧此时暴涨的修为,跟洞庭老龙脱不了关系。
  若是那老龙近万载法力都能为其所用,这白衣僧岂非要直入圣品?!
  若是早知道被劫运吞噬能有这般造化,他们也愿意以身代受啊!
  不过他们也不是真的以为,被劫运吞噬,就能有这般天大造化。
  其中的关窍,十有八九与白衣僧所诵念的经文有关。
  或者,是与其口中所诵的那句无名佛号有关。
  不仅是白衣僧人的情况让他们无法理解,因为白衣僧此举带来的影响,更令他们眼珠子都红了。
  那可是数百万黎庶的齐心参拜。
  天大的功果!
  相比于白衣僧那无法理解的血肉重生,与修为暴涨,这可以看见的天大好处,更令他们垂涎万分!
  已经有人蠢蠢欲动。
  但那掀起数以万计,漫天水龙狂舞的金钵,令他们不敢妄动。
  这一幕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在弄清楚之前,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但随着水势越来越小,眼看灾劫就要被平定了。
  便有不少人已经按捺不住。
  他们虽然暂时不敢对那白衣僧人出手,却可以救灾济民,抢夺善功。
  因前朝天命而引出的劫运虽未消失,却似已经被那白衣和尚给降伏了。
  即便他们此时出手,这劫运想来也不会找上他们。
  人都是从众的,之前或是困于各教有约在先,或是惧于劫运反噬,哪怕人人眼馋这偌大善功,却无人敢动。
  既然事已至此,劫波欲平,抢功之人已现,那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一时间,人人争相而出。
  江都城中的百姓庶民,今日可算是见着了一生难见的奇景。
  突如其来的豪雨成灾,大水淹没江都。
  天降圣佛救世,平定劫波。
  此时更是有成千上万的“仙人”自云上飞出。
  或驾祥云,或踩仙剑,或御虹光……
  各逞神通,纷落如雨。
  场面蔚为壮观。
  这些“仙人”飞落于阳州各处上空,各自施展手段,救灾救民。
  那股拼命的劲头,让万千庶民看了都要感动得落泪。
  果然是仙人啊!
  心怀众生,慈悲救世!
  “……”
  江舟看着漫天如星雨坠落,玩命救灾的“仙人”,也是一时无语。
  这画面让他想起了一个词:疯狗抢食……
  不过他也没有理会。
  这一场“天命大劫”,最大的好处都被他的一具幻梦身得了去。
  剩下的汤汤水水,也没必要再去争抢。
  劫波尚需他平定。
  功果仍需要时间消化。
  随着时间流逝,城中洪水尽被金钵收入。
  却仍有无边劫炁凝聚在上空不散。
  幻梦身收起金钵。
  藏于暗处的江舟目光闪动。
  金钵、锡杖、拂尘、袈裟,还有身上那条过肩龙,都是功德所化。
  功德何处得来?
  就在于他所发的那个“誓愿”。
  “我修菩萨乘,今亦见生死流转诸苦,亦愿以安忍力代为受之,亦愿经无量劫不辞厌倦,亦愿无弃舍而取涅槃,亦能舍一切头目髓脑,身肉手足,及与身命,心无悋惜。”
  “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己身而求解脱。”
  “只愿今日之劫,只加我身,此地一切众生,皆能救拔罪苦。”
  “我誓以身心,奉上地藏主。随于刹尘劫,普代众生苦。劫石或可移,此愿终不改。”
  “我愿舍此身心,换无量慈悲力。”
  “金钵纳尽大灾劫,金锡振开地狱门。”
  ……
  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令他心有灵犀。
  一段大乘经文,令他悟出“地藏法”。
  一桩大愿,令他平定劫波,得了无量功德,无量造化。
  重塑了幻梦身,造就了四件奇珍。
  不过这一次造化,却也并非只说了几句话便能得来。
  其中凶险,不足为外人道。
  若非洞庭老龙突然出现,舍身成全,江舟即便能挺过这一遭,也无绝无这般造化。
  结果老龙却是不仅成全了他,也成全了自己。
  原本的龙躯尽毁,却是消除了一切业障,得了一具清静极乐八宝天龙身。
  虽要暂时依附于幻梦身,却是一朝顿去枷锁,将来未必不能成正果。
  总比其当那劳什子的司水龙神强上千倍万倍。
  这些却是后话。
  目前最重要的,却是消化了这番大造化。
  还有……
  应付眼前之人、事……
  “大师此番功德无量,正果在望,可喜可贺。”
  不是所有人都是“疯狗”,毫无仙家气度地去争夺那些残羹冷炙。
  就比如眼前的李伯阳、曲轻罗,还有十数位来自各教各宗的仙家真修。
  “这位大师,不知在哪座宝刹修行?”
  一个陌生的仙门真修继李伯阳之后,发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第四百八十章 法力无边,海裂山崩
  “在下岭南悬珠洞王修。”
  “这位大师,不知在哪座宝刹修行?尊号为何?”
  这是个头戴方巾,似道似儒的男子。
  一双稍显细长的双眼,直直盯着白衣僧。
  眼中闪动着莫名微光。
  “阿弥陀佛……”
  白衣僧垂目合什道:“小僧……法海。”
  “法海?”
  方巾男子王修似乎十分讶异地道:“天下佛门法脉传承,无出于‘白、赤、黄’三脉源流。”
  “大梵一脉,以‘光灭荣常,中成正觉’为继。”
  “尊胜一脉,以‘佛顶妙法,流照十方’为续。”
  “五台一脉,以‘存净弃秽,乐静舍喧’而传。”
  “大师尊号中有个‘法’,难道是尊胜一脉,法字辈高僧?”
  众人心下一惊。
  这僧人竟是尊胜寺出来的?
  这倒也可以接受。
  这天下佛门法脉,如王修所言。
  无论哪门哪派,都无出于“白、赤、黄”三教源流。
  白教唯一派独苗,便是大梵寺。
  虽独此一家,却是三脉佛门之宗。
  赤教以尊胜寺为尊,黄教以五台山为祖。
  各自开枝散叶,无论是小门小派,还是散修散僧。
  都传的是这三教之法,也自当以其传承为序,无有出者。
  否则,便不会被世人承认,算不得佛门中人。
  只不过是修野狐禅的野僧。
  以这白衣僧的道行德行,倒没有人认为他会是个没有传承的野僧。
  如此人物,除去大梵寺外,也只有另两脉的祖庭,尊胜寺与五台山能出得了了。
  这些人中,自少不了尊胜寺的人。
  还是江舟的老相识,妙华尊者。
  众人只当白衣僧真是尊胜一脉,身边之人纷纷向妙华尊者恭维赞叹。
  妙华尊者却是一愣。
  我尊胜寺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大德?
  我怎么不知道?
  只不过众人你一句我一言,令他都插不上嘴。
  不过他也不急。
  此僧若果真是他尊胜一脉,那可是大好事。
  如此修为道行,智慧德行,即便是那江舟也远不能及。
  有此一人,他又何必苦苦谋求那江舟入他尊胜门下?
  “法海”面目平静,任由这些人议论。
  李伯阳等人也在观察他。
  只等杂乱稍歇,李伯阳才往身后扫了一眼。
  众人被他一扫,都纷纷安静下来。
  “法海”这才一笑,正待说话。
  突然天边有几道惊虹划过。
  顷刻即至。
  立于他们头顶不远处的半空中,现出身形来。
  却是几位一看便是年纪极长的老者老妇,老僧老道。
  形容奇古,须发皆白。
  正一脸惊疑不定地扫视着江都城。
  “怎么回事?”
  “天命大劫,怎提前这许多时日便停了?”
  其中一个白发佝背的老妇朝这边看了一眼,便喊道:“王修,此地究竟发生何事?”
  那王修连忙腾空而起,来到老妇身旁恭敬行了一礼,然后简略地将之前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几个年长老者俱是一惊。
  朝这边看来。
  看到“法海”那张年轻的脸,都是露出又惊又疑之色。
  惊的是以他们的眼力,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