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民科-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人的办事效率,那是出了名的能拖。尤其是这种出口外国的车辆,他们更管不过来。
  江岸汽车厂就在市里,车辆就在家门口卖,那多方便啊!领导们对于家门口的这家汽车生产企业,那是特别的有感觉!
  厂里虽然现在不能生产齿轮、轴承等零配件,但是他们和哈尔滨的几家轴承企业,齿轮生产企业,都有很好的联系,在和他们的合作中,也从来没出过问题。
  变速箱可不是画出来就能造的,和齿轮组材料有密切关系。材料强度等性能不够,设计再好也没用。实际工作的时候,如果材料性能不合格,能把变速箱里面的齿轮全部打碎。
  汽车厂现在用的轴承和齿轮,都是省工业局介绍的,由哈尔滨市内的工业单位提供的。
  轴承方面,进入七十年代,即“四·五”时期,轴承工业为满足“大打矿山之仗”的需求,第二汽车制造厂同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汽车轴承生产基地。
  一批地方中、小轴承厂又纷纷建立起来,形成了中国轴承工业第二个发展高峰期。
  在七十年代之初的建厂高潮中,全国滚动轴承厂家已达600多个。在此期间,短圆柱滚子轴承、球面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都有较快发展,轴承品种规格日趋齐全。
  到“五·五”初期,中国轴承制造业逐步建立起了瓦房店、哈尔滨、洛阳、襄阳轴承厂和上海轴承行业五个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以及星罗棋布的中小轴承企业。
  并建立了综合性的科研与工厂设计机构和一些行业内的工艺装备与测试仪器专业厂,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科研生产和后勤保障较完善的轴承工业体系。
  据1977年171个主要企业统计,工业总产值达到10。1亿元,轴承产量1。2亿套,职工14。7万人,拥有主要生产设备4。8万台,固定资产原值14。9亿元,全员总产值劳动生产率为6821元/人·年,均比前一发展期有较大的进步。
  在齿轮的发展制造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间,齿轮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起了齿轮机床、工具、量仪、专业齿轮和齿轮箱制造厂。
  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齿轮制造行业。低速重载和高速大功率齿轮的设计和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种类型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已成批生产了出来。国际上生产的各种锥齿轮的制造技术,我们也已基本上掌握。各种型式的蜗杆副,也已能够自制。
  应用于汽车、拖拉机和机床行业的大批量的齿轮,在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用于船舶和航空机械的高速和高速重载齿轮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对齿轮啮合原理、精度与检测、强度试验与计算、材料与热处理、高精度高效率制造工艺、新齿形、新工艺方法、新的齿轮型式和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林强生设计配套捷达的发动机,考虑到国内的现实情况,特意降低了功率、性能。因此现在他们出产的捷达,在低功率的环境下,还未有变速箱齿轮打碎的情况。
  不过,林强生始终感觉这个材料问题,是个大事,必须得重视。
  幸好现在公路上的汽车不多,齿轮碎了,人也不至于会有多大的事情。像后世的某些轿车,不就经常听说齿轮碎了,还照样卖得很好。
  不过凡是就怕万一!这轴承和齿轮,都是核心科技!还就得叫个真,必须得掌握!
  现在他们厂出产的捷达,所用的发动机是一台2。0升排量的4缸汽油机,最大功率57kw,最大扭矩128N。m。
  这在1980年前后是个相当不错的参数,它搭配4速手动变速器,能达到130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
  最高速时,除了有点抖之外,没什么大毛病。后世的现代车也抖,那不也有的是人开。
  这对于同期的北京202、212,上海牌轿车是不可想象的!而以90公里的时速巡航时,它的百公里油耗为10升,这在1978年也是很经济的。202、212、上海牌轿车都在14~5个油耗。
  因此,在省城江岸汽车厂生产的捷达轿车,在省市内极其的受欢迎!
  还因为省里有了这家汽车制造厂,从而导致了在边境上倒卖进口拉达的地下生意,都开始惨淡了起来。
  江岸汽车厂出产的捷达,在慢慢的挤占拉达市场!
  要知道,现在的这些进来的拉达轿车,除了正规渠道进口的极少辆以外,余下的都是二手配件过来的,然后再组装。
  就是这样小规模的地下渠道,在七八十年代,整个黑龙江省地区的拉达数量,最高峰时达到了几十万辆!而且拉达小轿车,还曾作为出租车行驶在首都的街头!可想而知,拉达在整个国内,有个怎样的拥有量。
  江岸汽车制造厂,在哈尔滨能发展创立起来,的确是占了天时地利。这首先,黑龙江省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大省,工业门类相当齐全!不仅有齐全完善的重工业,还有比较健全的轻工业。70年代中期,省内建设了一批纺织企业等轻工业厂家,补全了轻工业缺失的短板。
  黑龙江省的工业部门不仅参加了很多国内的工业建设,一些高精尖设备的生产研发,都是在黑龙江省的工业单位进行的。
  两弹一星、潜艇、船舶的制造,大型汽轮机、锅炉、机电的生产配套。哈尔滨还作为轴承生产基地,在国内的工业版图上,占有重要一席。省内的一重、三大动力、哈尔滨机床厂、齐齐哈尔市第一二机床,都在国内有重要的地位,哈尔滨还是核工业、船舶工业的重要人才培育基地,相关零部件制造基地。
  可以说,整个国内的工业产品,天上地下,江河大海,黑龙江省能够独立生产百分之七八十!
  哈尔滨的三大动力,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人称“三大动力”。
  “你想想,上万名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早上7点半,从厂子的几个大门一齐涌进来的时候,那场面多壮观!”21世纪初,一位已经退休,在哈尔滨锅炉厂工作了差不多大半辈子的老人,这样说。
  哈尔滨拥有成套工业设备生产企业上百家,零配件生产企业上千家。围绕着整个城市工业,市内建有数条环线公路,大中型企业厂家都有铁路相连,这些铁路在企业调配生产的时候,就是一个个完善的交通系统!围绕整个城市的铁路、公路环线,把哈尔滨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业要塞型城市!
  这是70年代到80年代末,哈尔滨工业的真实写照!而像三大动力这样的国家大型企业,在整个黑龙江省还有好些家。
  这在国内都是很少见的!不像有些地区省份,有了这个部门,没有另一些,或者工业产业单一化。
  其次,虽然建国后,黑龙江省就开始支援内地建设,搬走了很多工业设备,迁移了很多人员;64年,三线建设时期,又搬走了很多设备,迁移了很多人员。72年,还是三线建设,又搬走很多设备,和很多产业工人。
  就是在一次次分家,离开后。黑龙江省的工业总规模,还是相当健全的,虽然搬走了很多设备,但黑龙江省还能造;虽然走了很多人,但留下的人,也依然顽强!
  江岸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要是离开了黑龙江省、哈尔滨这片工业的沃土,那肯定不会成功!正是有了这片土地上的工业支持,才能在77~78年,有这样的厂子出现!
  林强生,赶上了好时候!如果他再晚些时候重生,没落的哈尔滨工业,已经从高峰跌落,那时期省内各工业行业都在衰落,人员浮躁,光是集合众家单位的产品配套,都是极其困难的!
  现在的工业者们,还有这个敢打敢拼的心劲!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些脍炙人口,口口相传的精神传承,还在怒放着生命!黑龙江省,是真正的工业之省!哈尔滨,是一座,真正的工业之城!


第54章 金属材料研究所
  和高俊聊过了轴承、齿轮的问题,高俊立刻拍着胸膛说道:“你放心吧,既然这批车就是我们部队用车,那当然我们要一起解决困难。省城的军工系统,我们师部负责给你们联系!”
  林强生大喜,跟军工系统联系上,他们的很多独门的技术、材料,就会被用到改装车上,大家以后合作好了,未必没有继续联系的机会!
  像很多重型装备上用到的轴承、齿轮,这样的金属材料拿到吉普车上,试验试验也未尝不能达成要求!
  高俊回去立刻联系了市里的单位,师部出马,一个顶俩。以前汽车厂千求万求,这些军工系统都不叼他们,现在师部有了要求,立马就转变了态度!
  过了两天,高俊带着林强生来到市内的一家金属材料研究所。林强生在进到研究所内,都没有发现这家研究所的牌子,真够隐秘的了。
  在院子里停下车,董成笑道:“强生,你这车真好开,方向盘又轻又得劲,好像转向时都在自己走一样!”
  林强生笑道:“那是你手太重,换个轻的立马觉得轻巧不少。”
  董成连连点头,说道:“是啊,但好车就是好,你这辆牧马人比我开的那辆202就是好!”
  高俊笑道:“等咱们改造完车之后,肯定有的是你开的机会。咱们先下去,找找刘所长吧,师部都已经和他们单位打好了招呼了!”
  林强生下车之后,四处打量了一下,通过记忆来时的路段,他觉得这个研究所应该在工程大学附近。
  三个人进了研究所的大平房,高俊登记之后,直接领着两人左拐右拐的来到一间办公室前。
  林强生看着厚实的木门,苏式风格的走廊,大概猜到这里就是刘所长的办公室了。
  刘所长其实不是所长,他是研究所里的革委主任,兼所长。
  见了面之后,刘所长十分热情地说道:“师部政委,胡主任已经给我打了招呼。你们放心,我们研究所一定大力支持你们的设备建设!”
  高俊对这人也不熟,只是客气地说道:“多谢兄弟单位,支持我们部队上的建设工作!我们师部会马上调集材料,用于试验研究工作。”
  刘所长名叫刘朝礼,四五十岁的年纪。他笑着点了点头,带着几人先在研究所转了一圈,然后应林强生的要求来到了档案室。
  林强生看着样品室内的金属材料样品,脸上都放出了光!
  他兴奋的就差哈喇子要留下来了,林强生对着刘所长说道:“刘主任,您这里的材料有具体参数和性能指标吗?”
  刘所长看了一眼高俊,见他没说什么,而是和林强生一样很有兴趣的在等着这个问题,于是对着这个奇怪的小青年说道:“当然有,我马上就给你拿。”
  刘朝礼打开柜子,就在现场,拿出木柜里的资料翻了翻。
  林强生看到材料柜根本没有上锁,这么些珍贵的档案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摆在这里,顿时就心生惋惜了起来。
  刘朝礼大概的翻了翻,看他的样子,大概自己也没翻明白。于是把好多本材料档案本,一起放在了林强生几人的面前。
  “这里是一部分,你们看吧,需要什么尽管说,我们能配合的尽量配合!”
  刘朝礼说完,从外面叫进来一个老头,老头的头发满是花白,大概已经六十多岁了。
  “老于,这些是师部来的同志,你尽量配合一下他们!”刘朝礼向老头吩咐了一声,和高俊打了招呼,就出了档案室。
  “老人家怎么称呼?”林强生向着老头问道。
  老头略带惊疑地说道:“我叫于明诠。”
  林强生看老头有些紧张,就没有再问。他从兜里掏出一沓稿纸来,就开始翻起了资料,开始摘抄。
  高俊看着林强生一边翻着一本本的档案,一边记着笔记,凑了过来问道:“这上面的东西,有用吗?我们的车上,能用到?”
  林强生点点头,笑着说道:“当然能,像很多轴承钢、齿轮钢的金属材料,咱们其实并不缺乏,只是锁在了这些档案室里而已,我现在就是想把它们物尽其用!”
  于明诠不知道是听了什么话,一下子反应了过来,他连忙扑到桌子边,揪着林强生的衣服问道:“你想记什么?这些都是机密,不许你记!”
  林强生惊讶的看着头发花白的老头,把衣服从他的手中抽了抽,老头的力气很大,手指僵硬,林强生没拽动!
  高俊连忙拉开了老头的手,惊怒道:“你是什么人?我们是师部来的,准备用这些材料试验我们的新车辆,你想干什么?!”
  于明诠听到高俊的话后,惊奇地问道:“你们要的什么车?这里记录的都是哈军工国防工程设备材料的重要数据!不能给你们!”
  高俊大声说道:“我们要弄的就是国防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