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解放后,东北没有遭受到什么大灾大难,甚至“三年困难时期”和那“十年”对东北的影响也没有多么大,农民们只要安心种粮食,吃饱穿暖是不用发愁的,城里人也没受过饿,甚至到现在有些人还十分怀念那段时期,觉得当时相当富足,他们对关内发生的事是完全不了解的,也根本想象不到。
但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东北经济全面落后时期,大量企业人员下岗,后三类东北人,当中一些较为穷困的又开始了大迁徙。
不少人离开了东北,回到了经济发展迅速的老家,由于本来东北人的构成就复杂,思乡或者返乡的人就更复杂了,闯关东的时候,他们大多身无分文目无余子,回去的时候仍然是身无分文,但身后跟着的余子倒是很多。
当然,抛弃余子单身回乡的也不少,闯关东嘛,当初就抛弃了一次,再抛弃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这些新东北人就陆续的洒遍了大江南北,正所谓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最终完成了一个循环,追求美好生活,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扯了那么多,最主要意思就是,全国当中还算是保守顾家的东北人,现在被林强生带动了不老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勇敢的踏出了那一步,提前洒遍大江南北了!
但请表要害怕,这些东北人和历史上的那些完全不一样了,东星集团的再教育工作做得非常成功,也非常重视。
进入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会被要求学习知识文化,最起码要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这是因为工厂里最普通的一线工种,都是需要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况且新式企业、现代化管理,也要求每个员工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在现代企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连标准化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职工,怎么能胜任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不过,东北在全国来说城市化率高,教育普及也高,想要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困难。
这些先富裕的,去到北上广深和一些沿海城市的人,经过了现代化企业的洗礼,文化素质高,见过了市面,再有林强生超过了这个时代的引导,他们往往比这个年代勇敢下海,一头雾水乱打乱撞的人,更有目标,更能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
林强生也在公司鼓励员工们走出去创造财富,再说,这些人的工资水平已经很高,长期下去必然会对企业造成负担,他也怕这些人因为高工资高待遇丧失活力,失去努力工作的热情,从而倦怠,造成企业的效率下降,行政官僚化!
所以,企业要在适当的时候来一场新陈代谢,用小鲜肉替换掉老腊肉,让企业恢复生机活力,使企业年轻化,东星集团的管理制度已经打下了基础,已经不会因为新人的进来而被打乱。
这已经成为了林强生的一个企业管理的重要法则,不过他是不会向自己员工透露的,有一天他们的老板、林大董事长,会让他们卷铺盖滚蛋,那太无情了!
第585章 经济开发区
省里对在哈尔滨建立另一片经济开发区很是支持,这个开发区要由省里完完全全的主持,受省委省政府的把控,政府期望更好的带动本地重工业的发展,给渐渐没落的国营企业带来活力。
工业新区固然很好,可是那里在建立之初,政府部门就是被动的接受。“特区”这种新经济产物的概念才刚刚提出来没多久,所有人都对这种发展模式感到陌生,不知该如何对待,国家又要支持,所以本地政府部门就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
现代化的经济体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发展模式,大家都没见识过,所以工业新区成立后,无论从管理还是建设上,政府部门都很大程度上的放了权,采取一种完全任其自由发展的姿态。
结果,慢慢的这片工业新区的主人就由政府转变到了东星集团的手中,政府成了旁观者。
等到发现情况不对时,已经为时已晚,这时候的东星集团早已经成为了一家巨型企业,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跨国集团,对省里的经济和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省里已经无法随意干涉东星集团的分毫,谁也没有那个胆量。
如果省内也有了经济开发区,就正好解决了不能把持经济发展命脉的窘迫,政府甚至还想着让经开区成为省内带动国有企业的龙头,发展壮大之后,与东星集团形成掎角之势,这样就能压一下东星的风头,形成一个良好的局面,中国政治就是要讲究平衡之道,地盘上的企业发展得太好,太过庞大,尤其是还不受自己掌控,有些人就天然的觉得恐惧,需要打压,给其树立个竞争对手。
在王光美的陪同下,林强生到了省政府,见到了省委副书记兼代省长侯捷,也见到了陈雷省长。
陈省长是真的老了,现在已经不怎么主事,主要工作都交给了侯捷。
但至今林强生还记得,四五年前他与宫本言带领着黑龙江省考察团到访欧洲考察的情景,当时他们一行人走访了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参观了他们的现代化汽车生产线。
法国人的先进技术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家工厂月产能就达到数万辆小轿车,要知道78年当时的上汽全年的上海牌小轿车的生产量也才5000辆,况且法国的汽车生产技术还不是最先进的,中外当时的差距实在太大,大得让人绝望!
看到了巨大的差距,回国之后陈省长就一心一意的为在哈尔滨建立汽车工厂而多方筹措,哈尔滨汽车集团的建立就有陈雷省长不少的努力,与中央的沟通,联系省内各工业单位联合生产,如今依然历历在目,仍让林强生感慨万千!
陈省长已经七十岁的人了,老年斑已经爬上了他的容颜,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不少,看见林强生老人十分高兴,亲切的拍着林强生的手说道:“林小同志,你的东星集团发展的不错,我省取得的经济成就有你们很大的功劳啊,以后还要努力啊!”
林强生有些感动,对老人说道:“谢谢陈省长的关心,我们东星集团就是在黑龙江省发展起来的,黑龙江省就是我们的根,没有领导与各单位的热情支持,东星集团也没有今天,我代表东星感谢省内的帮助,由衷的感谢陈省长及诸位领导的支持!”
陈雷省长笑着点了点头,拍着林强生的手说道:“不用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陈省长感慨的对林强生说道:“我老喽,马上就要退了,不过我下去之后还会关注你们的发展,希望东星以后越来越好!”
林强生嘴动了动,鼻间有些酸涩,看着当初这位考察团团长意气风发的带领着团员们访问欧洲,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奔走的人,如今也慢慢变老,他的心里有些难过,老兵不死只是渐凋零!
陈雷笑着拍了拍林强生的胳膊,说道:“这没有什么,人总是会老的,我早就盼着退休的这一天了,省里的经济形势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信任和嘱托,没什么遗憾了!”
“小林同志,你的路还很长,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不要懈怠啊!”老人家嘱咐着林强生细细说道。
林强生认真起来,郑重地说道:“一定的,陈省长,我一定不会懈怠的!”
陈雷老省长笑着点了点头,十分欣慰地说道:“好,好,那就好!”
接着林强生又与代省长侯捷握手,以前两人也是打过交道的,侯捷之前曾做过省计委主任,也就是在国家刚刚改革开放那段时间起,担任了黑龙江省内经济的主导工作,不过两人不常打交道。
不用说,侯捷就是王光美的顶头上司,侯捷代省长有一张国字脸,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亲切的和林强生握了手,这不算是正式场合,所以大家也都很放松。
侯捷也在感慨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所创立的东星集团,三五年间就成长为了一家巨型企业,这可是他看着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期间作为计委主任,可以说东星集团在省内所有的动作他都有所了解,并且仔细钻研,研究东星的发展模式,从东星的发展中学到了很多,可以说他与东星是一同成长的,这是一个在幕后默默努力的人。
“小林啊,以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还要多靠像你们东星集团这样优秀的企业参与啊!你作为本地优秀企业家也要多为政府出谋划策,欢迎你为我们提宝贵意见!”侯捷笑着对林强生说道。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那是当然,省里建立了经济开发区,在全国率先的进行经济改革,这份胆识和果断我是极其佩服的,这也是大好的事情,我们东星当然要参与!”
今天就是简单的见个面,大家沟通一下,另外陈雷也有要托付的意思,一方面是把林强生介绍给侯捷这个接班人,另一方面是让侯捷以后多多关照东星集团的发展。
几人落座之后,侯捷直接对林强生说道:“这个经济开发区省里怀着很大的期望,我们想要把它建设成为一座国家级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向南方的沿海特区学习,努力追赶!省计委设想的开发区总面积,预计在13平方公里左右,我们希望这个开发区建立起来之后,能够为哈尔滨及省内国有企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小林同志,你觉得计委同志们的这个计划有没有可行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工作要做?”
林强生有些犹豫,不知道侯捷的性格怎么样,如果实话实说会不会得罪这位未来的省内二把手!
陈雷省长看到了林强生的顾虑,他笑着对林强生说道:“没关系,今天请你来的目的就是要畅所欲言,你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你的建议对政府工作十分有益,大胆地说,不用怕什么!”
侯捷笑了笑,感觉刚才的语气可能生硬了,他也对林强生说道:“小林,你就大胆的直说,我们这个开发区想要发展成国家级规模的,将来没准还能要来一些国家的优惠政策,我们也知道自己有不足,东星在沿海特区也有投资,你是了解那边状况的,我们外人可能看得并不清楚,你就不妨大胆的直说,我们是真的想取取经!”
王光美也好奇的看着林强生,两位省长发言,当然没有他说话的份,但是他倒也十分想听听这个年轻的过分的企业家,究竟能说出一些什么样的不同想法!
第586章 国企迷局
小会议室里坐着四人,包括了一个书记员,这就是一场小型的探讨会,侯捷显然也是认真的向林强生请教,稍稍摆低了姿态。
此前侯捷虽然主要负责省内经济工作,但由于国家还处于计划经济,他主要的工作是统筹调配各种生产资料和成品。对于市场经济,说老实话,侯捷也还是门外汉。
在东星集团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侯捷也在认真观察着,总结了一些经验。84年,也就是去年,国家发展经济的步伐加快,经济状况好转,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又重新上马,比如大庆的30万吨石化厂。
尤其是东星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了省内的一批富有改革精神的领导干部,看到经济增速给省内带来的好处,相当一批有识之士都看到了发展经济的作用,很多人都动心了,侯捷也是其中一员,正好哈尔滨有这个条件,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就被早早的提了出来。
林强生回忆了一番前世见到的或者关注过的一些经济情势,侯捷和陈雷省长都认真的看着他,等着他说些什么。
林强生决定也不藏私了,有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自己才是真性情,不管领导怎么想,既然让自己说,那就说呗,谁怕谁!
他向陈省长和侯捷几人说道:“中央上层这几年的动作,看得出来,领导人们有着坚定的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是大势所趋,任何声音都不能阻止这个大势了,国家也不会重新关起门来,发展经济变成了主流!那么,我们省内以后的工作就是要努力抓住经济发展,不放松,这是个大趋势,我省的施政方针也要紧跟中央的步伐,中央提出了什么,努力跟进,会叫的鸟儿有食吃,黑龙江省要努力争取优惠政策,最好是能在我省建立一两个像南方沿海一带那样的经济开放城市,对我省工农业发展都有好处的,让中央不要把我们省给忘在了脑后!”
侯捷大声笑了笑,和陈雷省长对视一眼,然后笑着和林强生说道:“想不到小林同志的野心倒是不小,中央的事情暂且不谈,你想到要在哪里搞开放城市?我们是边疆,也不靠海,没有南方发达的海上交通是个很大的问题啊!”
今天难得有机会接触省内直接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索性林强生就一股脑的把心中想法说出来。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不靠海,确实是我省的一大劣势!但是,我省却是紧靠苏联远东地区,我们可以把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