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那样,千篇一律,都是傍这些傻乎乎的蠢女人的,这些女人,除了漂亮,还有什么,你再看编的那些故事,要多恶俗有多恶俗,自己还自以为高贵,高贵个锤子,还不如我们朝天门的棒棒高贵,人家至少还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像这些寄生虫。”
张晨不响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道理,至少她的话的前半部分是对的,确实没有不为利益的设计师,自己设计,还不是为了追求服装好卖,要是一件自己觉得很得意的衣服,挂到摊位里,连问都没人问,不用别人否定,自己马上就会把它否定了。
贺红梅说是这样说,但当她到厂里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拿起笔画起来,不愤世嫉俗的时候,她就是一个乖乖的好女孩,看到谁都笑嘻嘻的,性格又大大咧咧,厂里的人都喜欢她。
她看到彩娣和其他几个四川的工人,也特别高兴,觉得自己就像是回到了家。
有一天晚上,工厂在加班,赶她要的货,她先一个个车间去拜托,到了晚上十点多钟,她开车走了,大家都以为她回去了,没想到过一会她又回来了,招呼老万他们去车上拿夜宵。
老万他们跑过去,才发现她买回来了三十多个肯德基的全家桶,把夏利的后座和尾箱,都快塞满了,她兴奋地和张晨说,我把那家店都买空了。
那一个晚上,全厂的人都被吮指原味鸡和鸡翅鸡腿撑饱了,连食堂的面条都没有人吃。
在设计上,就像她自己说的,她总是在细节上会有一些创意,比如,这里开一个叉,那里加一点花边,把袖口改成稍稍的喇叭型,还有衣服,她会建议把前后摆做得不一样长,有时又建议在后下摆,接一段另外颜色的面料。
她的建议总是恰到好处,张晨自己也感觉,自己设计出来的衣服,很多时候,经过她这样的细节处理之后,确实柔和了很多,也更适宜于穿着。
她自己看着修改过的样衣,也会常常感叹:“唉,看样子,我就只能是当助手的命。”
……
就在贺红梅到过他们摊位的第二天,郑州亚细亚的那位顾客也来了,他看到摊位里的衣服,就埋怨张晨,这么多新款,你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张晨只能说,自己那天,不知道把他的名片放在哪里了,找不到。
“郑州有没有发?”对方问。
张晨说没有。
“现在货可以跟上了?”
张晨和他说,现在自己厂里,已经有几十个工人,货没有问题。
看对方将信将疑的样子,张晨主动说,要么我带你去我们厂里看看?
对方说好。
张晨带他到厂里看了,对方马上就下了单,还真是下了三百件,六个款式,一个款式五十件。
他问什么时候可以配好?
张晨把赵志刚叫过来,两个人算了一下,让老万去摊位里拿回一些货的话,下午就可以配好。
那人中午就在他们食堂吃了饭,下午在厂里东看看西看看,等到他的货都齐了,打好三个包,结完账,张晨让他骑自行车走,他说不要不要,他爬上了三轮车,坐在绑好的货上,和老万说,我们走,去四季青发货。
等张晨回到摊位,看到贺红梅在摊位里,看到他就说,我替你把北京拿下了。
有一个北京动物园的批发客户,也是订了一百二十件衣服,交了定金,说好明天上午来拿货。
张晨赶紧说谢谢谢谢!
接下来郭文涛和马妞都打电话过来,开始补货。
厂里的货陡然就紧张起来,贺红梅和张晨说,招人招人,你赶快招人,不然我不管,我的货后天到了,我家里要是打电话过来,我直接去厂里抢货,你们谁也拦不住我。
张晨也觉得,把另外一个车间开起来的时间到了。
他和赵志刚,又去了太平门直街,拉回了一车缝纫机、拷边机。
厂里,彩娣和赵志龙不仅自己打电话拉人,还动员工厂里的工人去找人,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另外一个车间的人都到齐了。
张晨和赵志刚商量,从工人里,另外抽调了一个女孩过来当样衣工,让赵志龙去二车间当主管。
老万现在每天发货送货和采购很忙,没时间去裁房,好在他们东新路不用再去,需要什么面料,多少,张晨打个电话,王海鸟就直接给他们送过来,一般一次,张晨会让他送四五千米,多了他们厂里,没地方放,堆在裁房,也碍手碍脚。
五十几个工人,裁床必须一刻不停地干才能供得上裁片,他们专门招了一个裁床,又招了一个杂工在裁房帮忙,这样,赵志刚才有时间腾出来安排生产和打板。
后道的人员也增加了,全厂总共有八十几个员工,一起吃饭的时候,厨房里就乱糟糟的,打了饭菜,大家拿着碗,也没地方坐,只能回去宿舍或在院子里蹲着吃。
张晨让老万叫来几个老乡,在靠近厕所那侧,挨着那排桃树,又盖了间一百六十多方的简易房,五分之一当厨房,五分之四当餐厅,这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厨房搬走后留下的那间,清理干净以后,张晨把它当作了办公室,这样,有客户来的时候,也有一个可以坐的地方。
办公室申请安装了一部电话,摊位里需要补什么货,就可以直接打电话给赵志刚,厂里要是有什么事,赵志刚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去摊位,方便太多了。
在这期间,他们又发展了昆明、兰州、西安、南昌和成都等地的批发客户,张晨买了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家里,每发展一个客户,他就在那个城市画一个五角星,很快,地图上出现了十几个五角星。
这时候,贺红梅和郑州的也开始补货了,货紧张的时候,她真的就待在了厂里,有什么她需要的货,她不用说,后道那些工人包装好就会悄悄叫她,她就把那些货抱到了样衣间,堆在台子上,都齐了,就叫老万来打包发货。
她朝张晨得意地笑:“看到没有,我怎么感觉像是在自己厂里。”
他们的摊位里,虽然也招了一个营业员,但张晨和小昭两个,总有一个人,要守在摊位里,毕竟,那么多的货和货款在摊位,又都是现金交易,他们不可能说把摊位完全交给营业员去管。
很多客户,特别是打包客,老板在不在,区别还是很大。
这些打包客,是不可能会和营业员谈生意的。
第575章 有钱的感觉
白天很忙,到了晚上,两个人躺在床上,感觉白天就像做梦一样,总是被事推着走,身不由己,反倒是晚上要睡觉前的这一会,安静下来,才是真实的。
小昭最喜欢这个时候,从包里拿出存折,看着上面的数字,傻傻地笑,不过是半个多月的时间,那上面已经变成了一百二十多万,一百二十多万,如果早一个月,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他们想也不敢想。
那时候要不要买缝纫机,要不要自己开厂还在犹豫呢,几万块钱盘算来盘算去,好像做什么都不敢做,买什么都不敢买,没想到只不过半个多月,他们存折上的数字,就暴增到了这个地步。
以前,小昭去银行存营业款的时候,看到排在她前面的老市场的经营户,手里拿着厚厚的好几万去存款,排到自己,从包里拿出的只有薄薄的十几几十张,虽然里面的柜员没什么反应,小昭自己总感觉有些难为情。
现在,她就是拿着薄薄的几十张去银行,也不会感到难为情了,因为每次轮到她,她都会理直气壮地和柜员说,先给我补登一下,柜员把存折放进打印机,打印机兹拉兹拉,一行行打印出来的数字,这才是他们的大头,他们的打包客,都是转账过来的。
小昭觉得银行柜台里面那兹拉兹拉的针式打印机打印的声音,太好听了,这也是她一直坚持要用存折,不喜欢用卡的原因,卡上可没有数字,不可能让你这么一个个地数过去,一块钱还是一百万,不都是一样的一张卡,有什么意思。
张晨老是笑她,你这样,还真像是地主婆,地主婆才最喜欢看家里的余粮。
小昭得意地笑,我就是地主婆了,怎样,你要不要当地主。
张晨故作惊讶道,我不是老长工吗?
好吧好吧,你被提拔了,我提拔你当地主。
小昭说着,两个人乱笑。
厂里的生产没扩大之前,他们一天的营业额四五万,扩大之后的这一个多星期,每天最少也是七八万,最多做过十二万多,工人们同一批款式,做得久了,好像也越来越顺手,越来越快,特别是那件乞丐服,所有款式里卖得最好,工人也最喜欢做,太简单了。
连后道都喜欢这个款式,因为她们可以把工人拉筒拉好的布带拿回宿舍,有时间就抓紧编几条麻花辫,赚到额外的钱,工厂的活都是计件的,每一道工序,你多干一点,就有多一分的钱,连食堂烧饭和洗菜的厨师与帮工,空下来的时候,都会来编麻花辫赚钱。
张晨和小昭也没想到,这工厂开起来,顺利的时候,会这么顺利。
“亲爱的,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过了你说的那个什么阶段了?”小昭问张晨。
“不知道。”
张晨说,他确实是不知道,看存折上每天增长的数字,张晨要说是他们还没有过原始积累的阶段,他自己都觉得有点矫情。
要知道一百多万,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都可以买一幢楼了,贺红梅那套房子,五十几方,也不过六万多块钱,还算贵的,离四季青不远的景芳的房子,才八百多块一个平方,有人到市场里来兜售,钱塘江边的房子,还有五百多块的,一套房子,也就三万块钱。
但几乎没人要买房,有单位的,都听说单位里马上要房改了,但怎么改,大家都还不知道,就是要改,也就是交个几千一万多块钱的事,而每个单位的房子还在造呢,还在分呢,没房的人也还在等着分呢,谁会去买房。
那些住在房管会房子里的,更不会想这种事,一是没钱,二是房管会的房子住着,一个月才几十块的房租,漏了坏了,还有人修,房子要拆,就会分给你更大的房子,谁没事会去买房啊。
就是张晨他们这样做生意的,也很少会有买房的意愿,做生意的,大都是外地的,还是农村户口,户口不在这里,他们知道自己在杭城是待不久的,赚了钱后,总是要回老家,要回村里去的,有钱了,他们第一个念头是在老家造大房子,在杭城,租个小房间就可以了。
住得再憋屈,只要想到自己老家有那么大的房子,春节回家,就可以享福,这憋屈也就没那么憋屈,苦也就没那么苦了。
所以那些房子来市场推销,再怎么便宜也没人动心,钱放在口袋,可以随时带走,房子在这里,自己走了,它就死在这里了。
房子又不是摊位,摊位还你今天想卖就有人要,这房子有谁会要啊,有人要,电线杆上,还会贴着那么多卖房子的广告?你们还要跑到市场里来推销吗?
花钱买房,那就是看着自己的活钱变成死钱的傻瓜,做生意的,都不是傻瓜。
不管怎样,一个都有能力买一幢楼的人,还说自己没有过原始积累阶段,确实有点不像话。
但说已经过了吧,张晨心里又总是觉得不踏实,他感觉这钱,来得快,去的也会很快,他们现在有八十多个工人了,每天的开销,每月的工资,都不是一笔小数字,现在可不是当初自己和小昭两个人,十几块钱可以过一天的时候。
现在每天,别的不说,光食堂买米买菜,一天就要几百块,厂里的房租不算,还要水电呢,你要是生意稍稍不好,或者和以前一样,钱都压在了货里,那他们的钱,也会像流水一样地流失。
所以张晨,并没有小昭那么兴奋,反倒觉得,心里有种隐隐的不安。
最让他不安的是,这一个秋天他们做得很好,那冬天呢,郭文涛和马妞,已经打电话在催冬装的样款了,也是,秋天本来就短,到了北方,就更短,张晨觉得,他们需要马上开始打冬装的样。
当贺红梅他们这些南方的客户,还在热销秋装的时候,北方已经需要上冬装了。
冬装做什么呢?
……
老万和张晨一起到了市场,把货送进摊位,老万马上就回去厂里,他们到的时候,摊位的门开着,营业员小莉,已经做了一个生意,她每天早上准时会去开门,张晨现在迟到个十分二十分钟,就没关系了。
打包客的货都是直接在工厂打包,打完包后,老万再根据时间的先后,一车车地拉走发掉,所以老万要马上赶回去。
摊位里现在做的,基本是零售店来进货的客人,有打包客来,张晨也还是直接带去工厂。
他发现,在工厂谈生意,比在摊位里谈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