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电影看多了吧?大伙忍不住嘻嘻哈哈笑起来。
老板子这才不慌不忙地念道:“张杆子,按股份分红,应得六百八十块。”
哇!
张杆子还没吭声呢,其他人先发出惊呼。
大伙都知道,张杆子光棍一个,占股比较少,所以分红是比较低的,他都能得六百八,那别人家岂不都是上千块?
然后大伙的目光就唰唰唰地,全都落在张杆子身上,生怕这货高兴大发了,嘎得一下抽了过去。
还好,张杆子这次终于没有被金钱所击倒,只是挺大个的老爷们,忽然稀里哗啦地哭了起来。
他两只袖子,来回在眼睛上抹着,嘴里还翻来覆去念叨着:“六百八呀六百八,俺张杆子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这话倒是一点不假,换做从前,张杆子手里要是能有超过二元钱的大票,那说啥也要去打斤酒解馋。
“杆子,这回可真够娶媳妇啦!”
老支书也是无比欣慰地说了一句。
旁边的大张罗也跟着溜缝,直接念起快板儿:
“张杆子,要发家,分钱分了六百八;六百八呀六百八,乐得杆子笑哈哈,把猪八戒他二姨娶回家,你说白瞎不白瞎?”
“滚!”
张杆子顿时不哭了,怒斥大张罗一声,然后又呵呵笑了起来:“赶紧发钱,俺还要去猪场干活呢,俺这回算是想明白啦,只有勤劳,才能致富!”
看着喜气洋洋,干劲十足的张杆子,刘青山也替他高兴:杆子叔能想明白这个道理,那就证明,懒病是彻底治好喽。
猪场那边,大量育肥猪出售,目前只剩下两只留作种猪的大公猪,还有三十多头母猪,工作量已经不算大。
估计等到开春之后,母猪逐渐开始打圈子,才会重新忙起来。
看到张杆子领了钱要走,老支书咳嗽一声,表示有话要说:“各家各户都发了钱,谁也不许得瑟,要是叫俺知道谁耍钱啥的,那就直接开除合作社!”
农闲时节,大伙都在家猫冬,尤其到了正月,免不了玩玩儿。
这时候麻将还非常稀少,多数是打扑克,上了年纪的人,喜欢玩纸牌。
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玩个几分钱的,属于娱乐。
最坑人的是推牌九,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要是输红了眼,辛辛苦苦干一年的钱,半宿就能输个精光。
老支书熟悉人情世故,所以先打个预防针。
“二叔,俺这钱先放你那存着,留着娶媳妇。”
张杆子倒也光棍,直接把领到手的钱扔给了老支书,然后嘴里唱唱咧咧地去猪场干活。
至于唱的啥,那当然是猪八戒背媳妇啦。
大伙听得直乐,大张罗嘴里嘀咕道:“那猪八戒背的媳妇是孙猴子变的,不知道杆子将来背的媳妇是个啥呢?”
随着车老板子一个个地念到名字,各家都上前领钱,果然和估计的差不多,数额都在一千上下浮动。
刘青山都稍稍有点意外:这就成千元村啦?
那下一个目标,就是万元户村喽。
厚厚的一沓大团结拿在手里,把张撇子他爹给乐得,眼睛里也是泪花闪闪:
“俺家那七郎八虎,也都有盼头啦,能给他们娶上媳妇,俺就算死了也能闭上眼。”
“你家就七个小蛋子,你老小子愣说八个,是不是你个老不正经的也有啥想法?”
张大帅跟他关系最好,所以就开了个玩笑活跃下气氛。
张撇子他老爹还真一个劲点头:“嗯,也不是不成,不过咋得也得等孩子们都成家之后,才轮到俺啊!”
屋子里又响起一阵哄笑,这日子啊,都有了盼头不是。
等轮到刘青山领钱了,他家因为占股最多,所以领回来将近两千块。
再加上爷爷家里的八百多,师父的五百多,山杏的五百多,还有杨红缨的,一共四捆多的大团结,瞧得大伙是眼热无比。
当然了,虽然眼馋,可是没有人有意见,背后嚼舌根子的都没有。
谁心里都有杆秤:夹皮沟今年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一切的根源,都在刘青山身上。
否则的话,他们十有八九还在为过年给孩子们买一身新衣裳而发愁呢。
“青山啊,另外还有一笔钱,是金凤卖小鸡的,拿着。”
车老板子跟着又递过来一笔钱,就是出售白条鸡的,刘青山正好替大姐拿回去,让她也高兴高兴。
等各家的分红钱发放完毕,大伙依旧在屋里兴奋得讨论着。
张队长忍不住吆喝一声:“钱都发完了,还待这干嘛,赶紧回家坐炕头数钱去啊!”
说完,他又向刘青山说道:“青山,明天你拉着俺上趟县里,高低弄一台电视回来!”
这下可坏了,屋子里少半人都吆喝起来:“一起去一起去,俺们也都要买电视!”
自从刘士奎家有了电视机之后,大伙心里就全都开始痒痒:坐在炕头上看电视,那感觉实在美滴很。
原来是有心无力,一台电视四五百,买不起啊。
但是眼下家家户户都分了一千多,买电视的心思,不免都活泛起来。
一瞧有十多个人都举手,张队长也抓抓后脑勺:
“别跟着瞎起哄,看人家拉屎腚眼子刺挠,等过了年,咱们还要新建大棚,到时候谁家拿不出钱来,就把谁家闺女卖喽!”
这话还是有点效用的,很快就有几个人把手放下,电视不是生活必需品,可以缓缓嘛。
不过最后还是有六七个人,要张罗着买电视,有拐子爷爷,车老板子,张大帅,张老蔫儿,大张罗、老支书等人。
都是家里平时就没有饥荒,也没有孩子要张罗结婚的,算是理性消费吧。
这么多人,就不能去吉普车了,那得出动大卡车才行。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上哪找那么多电视票啊?
第136章 猪头焖子
“青山,要不你打电话帮忙问问?”
老支书也急着买电视,再不买的话,他那两个孙子就要大闹天宫,他这个家里的玉皇大帝都快镇不住喽。
刘青山当然也想给大伙帮这个忙,一来是能丰富村民的生活,二来也能缓解一下爷爷家里的压力。
天天挤一屋子看电视,这种体验,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是个人都会腻歪。
于是他二话不说,就用村里的电话,给县里商业局的周局长打过去。
等那边找来周局长接电话,听到刘青山要买几台电视机,周局长自然是满口答应。
几张电视票,对他来说,再轻松不过。
但是对于夹皮沟的村民来说,就是了不得的大事,大伙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刘青山有本事。
于是就定下了调子,明天开着大解放,集体去县城购买电视机。
队部里的人,也终于散了,大伙脸上带着微笑,兜里装着钞票,感觉走路都有点轻飘飘。
等刘青山回到家,天早就黑了,当院里,灯笼杆上的灯笼,把院子照得亮堂堂的。
只见爷爷和王爷爷这俩老头儿,正在当院燎猪头呢,老四老五也蹲在旁边,跟着忙活或者跟着添乱。
刘士奎架了几块砖头,里面烧着木头,将猪头和猪爪摆在砖头上面,用火燎得黑黢黢的。
院子里,飘着一股淡淡的焦香。
“爷,啃完猪爪,别忘了把嘎拉哈给俺们留着啊。”
小老四已经开始惦记大猪蹄子里面的大嘎拉哈,那个头比羊拐大很多,也有别的玩法。
刘青山随手抄起炉钩子,勾住猪鼻子,帮着给猪头翻了个,
猪头表面,吱吱冒着油花儿,等燎完之后,再放到温水里浸泡,用刀子把表面焦黑的地方都刮掉一层,去掉油泥味儿,就可以下锅烀了。
刘青山觉得,这时候的东西好吃,一来是因为不常吃,一年到头就吃一回,那还不细品才怪呢?
另外一个原因,也跟自己动手有关系,亲手弄出来的东西,吃的时候,感觉肯定跟买回来成品不一样。
今年一共分了三套头蹄下水,除了留一套过二月二时候吃之外,剩下的两只大猪头,八只猪蹄子,两根儿猪尾巴,都烀上了,一锅都没装下。
其中一只猪头,爷爷准备制作猪头焖子,这个绝对是下酒的好菜儿,连王教授,都兴致勃勃地跟着上手忙活。
下放的时候,他吃过一回猪头焖子,至今都念念不忘呢。
刘青山做不好猪头焖子,所以还得爷爷亲自动手。
他将猪头切成两半,下锅烀熟,猪耳朵单独切下来,还有猪舌头和猪巧舌,也都单独捞出来。
猪巧舌就是一小条,其实就是猪的上牙膛子,也就是上颚,都是由脆骨组成的,吃起来嘎吱嘎吱的。
不过这些东西有限,大人又怕小孩子跟着抢,所以就流传下来不少说辞:
什么吃鸡爪子写不好字啦,什么吃鸡头结婚要下雨啦,吃猪尾巴怕后啦等等,搞得小娃子们都挺郁闷的,啥啥都吃不着呀。
烀熟的猪头肉捞到盆子里,趁热去骨,然后外面铺上干豆腐,再用纱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卷成肉筒。
裹完的肉筒,上面还要用重物压着,这样慢慢的,就可以把多余的油脂压出去,吃起来才不腻。
要整整压一宿之后,猪头肉才能彻底凝结成一体,弹性十足,蘸点蒜泥,吃起来口感劲道,香而不腻。
帮着爷爷把猪头猪爪烀到锅里,刘青山这才进屋,把几沓钱掏出来,然后开始分派。
“大姐,这是你卖白条鸡的钱。”
“这是师父的钱,妈,你先给存着。”
“这是咱家分红的钱,妈,先放你那。”
“这是老姐的分红钱,妈,也先放你那!”
“等等!”
杨红缨冲到刘青山面前,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瞪着他:“三凤儿,我的钱就不用存到干娘这里了吧?”
刘青山眨巴两下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你跟俺大姐不一样,她已经成家了,你还没出嫁,按照咱们这的规矩,没出嫁的闺女,赚钱必须上缴。”
林芝也知道三凤这是跟杨红缨开玩笑呢,于是就把属于她的分红,给递了过去。
杨红缨仔细数了数,竟然也有五百多,立即乐得眉开眼笑:
“青山,村里谁会木匠活啊,正好现在放寒假,学校不上课,可以打一些课桌椅,工钱料钱我来出。”
这老姐还真大气,刘青山朝她竖竖大拇指:“老姐,这个不用你操心,老支书已经安排张撇子他们家做,钱从合作社的公共积累里面出。”
跟着,他又呵呵两声:“老姐,这钱啊,还是留着自己做嫁妆吧。”
很显然,说这话就是欠收拾了,看到杨红缨张牙舞爪的要动手,刘青山连忙又抄起一沓钱:“山杏,这是你的分红钱。”
等山杏接过一沓子大团结,有点傻了眼:“哥,我的储钱罐,好像装不下啊!”
旁边的老四眼睛一亮:“没事,分我一半,装我那个罐子里,山杏你记清楚数儿就行。”
看着俩小丫头,你一张我一张的在那分钱,刘青山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上翘。
……
第二天早上,已经是腊月二十九,早上吃的是豆包馒头,还有苞米碴水饭。
桌上除了小咸菜之外,还有一盘晶莹剔透的猪头闷子了。
爷爷还叫山杏烫了一壶酒,跟王教授捏着小酒盅,夹一片颤巍巍的猪头焖子,抿一小口烧酒,老哥俩脸上红扑扑的,这小日子过的,美滋滋。
刘青山也吃了几片猪头焖子,爷爷的手艺确实不错,猪头焖子里面多余的油脂都压出去,肥而不腻,真香!
没等他吃完饭呢,就有人找上门来,招呼他去县里买电视机。
等到了队部,大解放已经发动了,车斗上都坐满了人。
除了购买电视机的人家之外,也有人准备去县里采购其它物品的。
刘青山也把他那辆吉普车发动着,两辆车一前一后,缓缓离开夹皮沟,直奔碧水县。
到了县城,把车直接在酒厂停好,人们各自散去,就剩下买电视的没走。
刘青山先给酒厂的大老李扔下一小筐鸡蛋,然后就开着吉普车,去商业局的老周那里去取电视票。
同样留下一小筐鸡蛋,这才又返回酒厂,带领着村民,急匆匆地奔赴县里面的五金交电商店,电视票是这个商店的。
把电视票交给张队长,他又驾车去了县政府,准备给郑红旗也留一篮子鸡蛋。
毕竟这个月份,鸡蛋算是新鲜玩意,普通的小鸡都还歇窝呢,怎么也得出了正月,才陆续开始下蛋。
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去。
到门口一问老孙头,才知道政府这边也已经放假,除了值班的领导还在岗。
“那郑县长是回家过年啦?”
刘青山又追问一句,他知道郑红旗不是本地人,具体是哪的人,没聊过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
老孙头想了想说:“好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