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好,1983-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老李拍拍刘青山的肩膀:“俺们也没拿你当过小孩儿,就当是忘年交吧。”
  既然如此,刘青山当然乐意,不过嘴上却依旧开着玩笑:“都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老哥你啥意思?”
  一听这话,大老李的酒糟鼻子都越发红灿灿的:“老弟,俺是老实人,还能坑你咋滴,就是那帮小子包藏祸心,惦记你手里的美金呢。”
  “那就甭惦记了,俺们村要开野菜厂,搞不好还得进口设备,这点钱够不够还两说着。”
  刘青山来的时候,基本也猜到了,如今外汇紧张,企业想要发展,就需要进口先进设备,想不到连他这点钱,都被人惦记上。
  两个人一边说笑,一边进了车间,工人们光着膀子,正把窖池里面已经发酵好的原料,装进一辆辆小车,然后推到另外一个车间蒸酒。
  “老弟,听说现在南边都不烧酒了,直接勾兑,你说俺们酒厂请几个这样的师傅行不行?”
  大老李请刘青山来,当然有事相求。
  刘青山一听就皱起眉头,他想起了碧水县酒厂未来的遭遇:几年之后,酒厂被私人承包,开始生产勾兑白酒,一年到头,都不见酒厂冒烟儿。
  而眼前这些用了几十年的窖池,也全都给毁了。
  窖池用的年头越久,里面各种益生菌越丰富,才能形成特殊的酒香,窖池毁了,酒厂的根基也就彻底毁了。
  就像现在的碧水大曲,后来多少人都怀念不已,就是这种小县城生产的白酒,几千块钱也买不到一瓶。
  破坏容易,想要再恢复,那就难喽。
  酒厂如此,还有许多东西,也都是如此。
  “老弟,青山老弟……”
  大老李嘴里连声呼唤,这才把沉思中的刘青山唤醒,他指指眼前的窖池:
  “老哥,这些宝贝,无论啥时候都不能毁啊!”
  见他说的严肃,大老李也就使劲点点头:
  “老弟你放心,只要俺在酒厂当一天厂长,就守好这窖池。”
  刘青山不置可否,几年后的改革大潮,谁也阻挡不了,酒厂私营化是无可避免的。
  大不了,等到时候把酒厂承包下来呗。
  几年之后,要是他还没有那个实力,也就白混啦。
  走了几个车间,最后来到酒窖,刘青山瞧着那一个个金黄色的大玻璃罐子,放眼望去,只怕有上万个,也不由一声惊呼:
  “老哥,你这是加工了多少虎骨药酒啊?”
  “嘿嘿,不多,也就几百吨吧。”大老李脸上也有点尴尬。
  自从去年广交会取得佳绩之后,上面帮着筹集不少药材,结果他和厂领导脑子一热,全都给用了。
  这一下子,就压得他们酒厂喘不过气来。
  药酒不像普通白酒,消耗量比较小,这么多药酒积压,职工的工资都开不出去了。
  职工眼瞅着吃不上饭,就天天去厂长家堵门,把大老李给愁的,酒糟鼻子都快开花喽。
  这次请刘青山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事。
  搞清楚原委之后,刘青山也直挠头:“老哥,广交会后,还有国外的订单没?”
  大老李使劲晃头:“要是有订单,俺能这么愁吗?”
  不仅是他和酒厂的其他领导,就算是县里乃至上边,也都错误估计了形势。
  本来还以为药酒会一炮打响,供不应求呢,结果大错特错,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事实上,因为中医和西医的竞争关系,国际上许多国家,根本就不想承认中草药,所以对这种药酒,也有抵触。
  除非是喝了之后真正受益的人,会继续购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购买的欲望。
  在这个年代,类似这种盲目上马的事,并不在少数。
  也不能完全怪企业和决策者,主要还是信息不畅,不了解市场所致。
  就像这些药酒,好几百吨,就算今年的广交会,能推销一批,估计也是杯水车薪。
  那就只剩下一个法子了,刘青山盘算一阵,很快便有了计较:
  “李老哥,打广告吧。”
  “就是电视里面那样的广告?”李厂长家里有电视,电视里数量稀少的广告,一家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这个时代的人,还真不排斥看电视广告。
  “对,直接在央视打广告!”
  刘青山点点头,他记得,白酒在央视打广告,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
  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而碧水县酒厂出产的虎骨酒,功效确实不错,就像他爷爷刘士奎还有王爷爷,每天坚持一小盅,这几个月,身体反倒越来越硬朗。
  大老李一听,也不免有些激动,平时每天看电视,感觉电视里的东西,好像距离他很远。
  难道咱们的药酒,也能上电视,人家电视台能同意吗?
  激动了好半天,大老李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青山老弟,这打广告的话,人家得跟咱们要钱吧?”
  看到刘青山点头,他一下子就变成苦瓜脸,俩手一摊:“咱们酒厂没钱啊,就剩下酒啦。要不咱们先问问人家,能赊账不?”


第233章 时代的局限性
  中午,碧水县昌盛饭店,七八个人在一张饭桌前团团围坐,推杯换盏,气氛很是融洽。
  酒是酒厂大老李带来的,绝对的老酒,大伙都喝得连连叫好。
  只有刘青山,喝得是两毛钱一大杯的散啤酒,而且一杯就够了。
  “青山老弟,整点白的,那啤酒臊了吧唧,跟马尿似的。”
  乳品厂的厂长,一个劲劝酒,夹皮沟现在是他们乳品厂最大的牛奶供应商,联系越来越紧密。
  “俺还没成年呢。”
  刘青山又拿年龄来挡酒。
  大伙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小青年还没满十八岁呢,却已经能够跟他们这群中年大叔称兄道弟的。
  既然大老李称呼刘青山老弟,那么他也就跟着这么叫了,其他人也是如此。
  反正和刘青山接触过的,也没真拿他当成小孩子。
  还是亚麻厂的老郭,跟刘青山关系最铁,他往脑瓜顶拢拢头发:
  “你们这帮家伙,全都没安好心,想把青山小老弟灌醉,然后把他兜里的美金掏走是吧,有我在这,休想!”
  “嘿嘿,瞧你说的那么难听,我们又不是抢,兑换的价码,比上边规定的还高呢。”
  大伙七嘴八舌的说着,商业局的周局长也在座,他也帮着说话:“青山,你手里的外汇,要是不用的话,还是换了吧?”
  刘青山也不隐瞒,把野菜厂要采购设备的事一说,大伙脸上都满是失望,连喝酒都没了劲头儿。
  刘青山一打听,原来是西边的辽省滨城,也就是那座著名的北方海港城市,最近有个国际轻工业机械博览会,
  参展的都是国内国外比较先进的设备,这些厂子都憋着劲想去搞点好货呢。
  听到这个消息,刘青山倒是高兴了,他正准备近期去春城那边转转,争取早点把野菜厂的设备落实。
  既然有这么个博览会,那当然最合适了,说什么也得去开开眼界。
  酒桌上,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最愁的还是酒厂的大老李,始终耷拉着脑袋,就差脑门上写个“愁”字了。
  “老李,喝你几斤酒,至于这样嘛,要不改名叫你李老抠得了。”
  周局长是很善于调节气氛的,看到酒桌上有些沉闷,就拿大老李开涮。
  大伙自然是一阵嘻嘻哈哈,都瞧着大老李,想到这个倒霉蛋儿,压得翻不过身,顿时觉得自己身上都轻松了许多。
  大老李翻翻眼皮:“周局长,俺要上银行贷款,你们商业局可得给俺们酒厂担保啊。”
  “贷款给工人开工资啊,那我支持你,准备贷几万?”
  周局长对这个手下还是很看好的,毕竟去年在广交会,套上的光环还没有完全散去。
  “怎么也得四五十万吧。”
  大老李端起酒杯,咕嘟嘟,一口气灌下去。
  “啥,四五十万,你们到底欠职工多少工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窟窿?”
  周局长也被吓到了,要是四五万块,他还能帮着解决,度过难关。
  当的一下,大老李将酒杯蹲在桌上,一双眼睛通红通红的:“俺准备上电视里打广告,奶奶的,广告费太贵啦!”
  刘青山正小口喝啤酒呢,一听这话,差点呛着:这还贵?要是叫你知道以后动辄几个亿的广告费,还不得吓死?
  眼下广告行业刚刚起步,即便是央视,几十万块,也能打好几个月的广告了。
  这个价钱,虽然后世看起来是白菜价,但是在当时,却很少有企业愿意干。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人们没有这个眼光,也缺乏这种意识。
  “老李,你疯啦?”
  “你这家伙没喝多少啊,这咋就开始冒胡话?”
  大伙七嘴八舌,开起批斗会,就连周局长,都说了一句:“乱弹琴!”
  大老李又拿着酒瓶子,给自己倒了一杯,他仿佛下定决心:“这个主意是青山老弟给出的,俺信他!”
  酒桌上立刻一片寂静,大伙的目光,齐刷刷地又转到刘青山脸上。
  这次,他们没人再讥笑,因为他们同样也都相信这个青年。
  好半天,周局长这才问了一句:“青山,这么干能行吗?”
  “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这种事刘青山也不敢百分百保证呀。
  “几十万块试试水,青山老弟,你这手笔还真够大的!”郭厂长朝刘青山竖竖大拇指,不过觉得有点不大合适,又很快缩了回去。
  “我觉得够呛,砸这么多钱,能收回成本吗?”
  另一位啤酒厂的袁厂长,则是一个劲摇头,嘴里继续说道:
  “老李,我帮你算算账,就算你那药酒,一斤赚两块钱利润,最低也得卖出去二十万斤,才能收回成本,你能卖出去那么多吗?”
  连大老李自己都摇摇头,表示没有这个信心。
  不过,他还是瞪着猩红的眼睛:“俺还是准备拼一把,俺信青山老弟!”
  这是准备一条路跑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了,大伙也都纷纷摇头,表示不看好。
  虽然这位青山老弟,以前创造了不小的奇迹,可是这一次嘛,只怕步子迈得有点大。
  可是当着刘青山和大老李的面,也不好再说丧气话,一时间,酒桌上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闷。
  就连周局长,也不看好这件事:“老李啊,贷款打广告的事你就别想了,县里肯定不支持你这么搞。”
  “而且,你想到后果没有,几十万砸下去,要是没有效果的话,只怕是……”
  这时候的国营企业,有重大过失,那是要追责的,这么多钱叫你打了水漂,没准得判个几年。
  大伙的目光,再次汇聚到大老李脸上,亚麻厂的老郭跟他关系最好,忍不住说道:“老李,慎重啊。”
  啤酒厂的袁厂长好歹也算半个同行,也苦口婆心劝说:“老李,还是别瞎折腾了,消消停停干几年,你也该退了。”
  大老李也一脸纠结,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有那酒糟鼻子,始终红灿灿的。
  “俺决定了,拼一把!”
  好半天,他终于下定决心,然后端起酒杯:“青山老弟,咱们干一个,成败在此一举!”
  刘青山心里也不免有些激动,这年头的领导干部,混吃等死的多了去,大老李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属难得。
  无论如何,也要帮他这一把。
  于是他也站起来,把杯子里的啤酒先喝掉,又倒了一杯白酒。
  当的一下,跟大老李碰杯,然后两个人同时一饮而尽。
  “你们啊……”
  周局长连连摇头,最后也陪着喝了一杯:“那我预祝你们获得成功。”
  这话说得一点底气都没有,其他人,也都随口应酬几句,便纷纷起身告辞。
  老郭走在最后,他拍拍刘青山的肩膀,又拍拍大老李的肩膀:“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
  他是信刘青山,相信这个神奇的青年,能再一次叫所有人震惊。
  “老郭,谢谢你。”
  大老李拍拍郭厂长的胳膊,然后又说:“今天这顿饭,你把账算了吧,等俺们成了,以后天天请你。”
  “好,一言为定!”
  郭厂长又拢拢头发,笑着去结账。
  像他们这种大厂子,只要签个字就成。
  滨城那边的轻工博览会是在五天后,碧水县的团队,后天集体出发,刘青山也报了名,然后就急匆匆地回家筹备。
  既然是去采购设备,最重要的,就是把钱准备好,除了那笔美金之外,刘青山还准备多带点钱。
  毕竟野菜厂的有些设备,也可以在国内的厂家买到,外汇能省则省。
  他现在手头也没有别的钱了,只能是先借用合作社的存款。
  在队部里面,合作社的领导成员都在场,老板叔拿着账本,一笔一笔地念叨:
  “咱们合作社,最近的一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