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好,1983-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电比原来的屏幕还大,接好之后,可惜暂时没有节目,不过,看到那个静止不动的台标,大伙还是一阵欢呼。
  五颜六色的,太新鲜啦!
  “青山,还是彩电这玩意好啊,多少钱买的,俺到时候直接弄个大彩电!”
  张杆子瞧得眉开眼笑,他是彻底动心了。
  “一千三百五,主要是彩电票比较难弄。”
  刘青山也没啥好隐瞒的,直接报了个数。
  这么贵!
  屋里响起一阵嗡嗡声,这个价格,确实有点贵啊。
  就算当下的工人,一年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台彩电的呢,这还是在这两年工资涨幅比较快的前提下。
  同等条件下,这时候买一台彩电,比后世买一辆小轿车都费劲。
  “钱不够啊。”
  张杆子一听也直挠头,正好看到车老板子在旁边,就一把抓住:“老板子,年终咱们能有多少分红?”
  “这个还没算呢,几千块应该是有的!”车老板子随口说着。
  “哈哈,几千块啊,那妥妥的,到时候俺也买一台大彩电!”
  张杆子乐得都能瞧见后槽牙了。
  结果引来张大帅的鄙视:“你拉倒吧,到时候别真的踩电门!”
  大伙爆出一阵欢笑,都约定明天放假,上午都来看阅兵,就各自散去。
  十一这天,村民和娃子们全都放假,早早的,就有人聚拢到刘士奎家里,都担心来晚了挤不上前面。
  还没等开始呢,屋子里人就挤不下了。
  “让让,都让让,让拐子爷爷坐前面看!”
  刘青山也挤得进不来屋,嘴里大声吆喝着。
  拐子爷爷今天一身军装,显得格外精神,作为一名老兵,必须看阅兵啊。
  只是屋子里都赶上装豆包了,实在挤不进去,没法子,刘青山干脆就把电视机挪到当院的棚子里,再调亮一些,把声音也开到最大。
  这下总算是好了不少,大伙都回家取来小板凳,团团围坐,一个个都激动地等待着那个庄严的时刻。
  “哇,开始啦!”
  小老四一声大叫。
  然后就开始升国旗奏国歌。
  “起立,敬礼!”拐子爷爷瘦弱的身躯,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挺拔。
  他庄严的声音,也在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响起,这一刻,整个神州大地,都只有同一个声音在回荡: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古老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从来未曾断绝,只因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一颗永远前进的决心!
  “哇,国旗原来是红颜色的!”
  二牤子指着电视里飘扬的红旗,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刘青山也忍不住眨眨眼睛,他觉得,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村里娃子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提升。
  小小的电视,打开了他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子。
  于是他乐呵呵地说道:“等咱们的新学校建成了,草场也有旗杆,每天早上也要升旗,大伙都好好表现,表现最好的,就能亲手升旗。”
  好!
  娃子们一声欢呼。
  “嘘,阅兵开始了,肃静!”
  小老四又吆喝一声,院子里立刻变得悄无声息。
  随着那位老人,乘上了红旗检阅车,一双双眼睛,随着轿车缓缓移动,此时此刻,就连那些小娃子,都激动地攥起小拳头。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
  那带着几许川味的普通话,回响起来。
  “首长好,首长辛苦啦!”
  拐子爷爷敬着标准的军礼,苍老的声音也短促有力,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样盛大的阅兵场面,能看到如此威武的百战之师,拐子爷爷不由得热泪盈眶。
  随后的分列式,更是看得大伙热血沸腾,当时反击战刚刚结束,许多参加阅兵的部队,都是经历过战场洗礼的百战之师,那股杀气,绝对不是普通士兵所具备的。
  刘青山也静静地看着,当空中编队飞过广场上空的时候,他的心中涌起无限的自豪:
  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已经插上腾飞的翅膀!
  “哇,二姐,二姐!”
  山杏忽然指着电视喊起来,电视画面中,大学生方队中,刘银凤的面庞一闪而过。
  小院子又是一阵欢呼。
  刘青山也不觉翘起嘴角:此刻的二姐,想必怀着无比的喜悦和激动吧?
  猛然间,他想起了那个著名的横幅,以及上面那四个注定会载入史册的大字,记得,好像是下午群众游行时候打出来的。
  一直到阅兵结束,大伙依旧聚在小院里,久久不愿离去,激动地讨论着这场盛大的阅兵式。
  最兴奋的是小娃子们,直接就在大门外排起队伍,咔咔咔地走起正步来。
  拐子爷爷也来了兴致,亲自操练这帮淘小子,嘴里一二一地喊着口号。
  啪的一下,不知道是谁的夹鞋片子被甩飞,正好抽在二牤子的后脑勺上。
  这小子刚要坐地上开嚎,就听到拐子爷爷的声音响起来:
  “不要乱动,保持队型,没看到刚才电视里的解放军叔叔嘛,刺刀就在身后顶着,照样步伐整齐!”
  二牤子一听,立刻又甩起小胳膊,阔步向前。
  就连甩丢鞋子的四虎子,都咬牙坚持着,脚板踩在煤灰渣子上,都一声不吭。
  好样的!
  刘青山都在旁边叫好,这些娃子,就是夹皮沟的希望。
  于是他高喊一声:“同学们好,同学们辛苦啦,中午每人加一个茶叶蛋!”
  哇,好呀!
  结果,原本十分整齐的队伍,立刻乱成一团。
  看到拐子爷爷举着拐杖奔他来了,刘青山连忙缩缩脖子,一溜烟跑回自己家去了。


第292章 最关键的一环
  过了国庆节,夹皮沟的村民,就开始忙活着收拾秋,连同国庆一起,放了七天的农忙假。
  今年的秋收,比起往年,可快捷多了。主要是青储玉米,占了好几百亩,而补种的胡萝卜,还得半个多月才能收呢。
  还有几百亩水稻,也要十月中旬才能收割。
  剩下的主要就是土豆和玉米以及大豆这几样,都是成片种植的,收起来也方便。
  甚至有两个专门采山的劳动组,都天天继续进山采集。
  这时候天气已经凉了,别的种类的蘑菇,早就绝迹,主要就剩下小黄蘑和冻蘑这两样。
  放假的娃子们,又在新老师的带领下,重操旧业,开始植树造林的大业。
  闲着就栽树,这已经成为夹皮沟的日常。
  刘青山也天天跟着娃子们一起栽树,除了小树苗,还有各种浆果,也进行大面积的移栽。
  高峰也跟着哑巴爷爷,背着药篓,手里拿着小锄头,天天在林子里转悠,采集药材。
  哑巴爷爷对他还算满意,是个不急不躁的年轻人,性子挺适合学习中医的,只是人品还需要继续考察。
  对于栽树这件事,小娃子们的兴致还是很高的,因为这时候的林子里,到处都是成熟的野果子。
  什么山钉子,山里红之类的,每天都能吃个够。
  跟着刘青山一起上山的,还有酿造果酒的郭师傅,他老人家上山之后,天天就在仙人洞附近踅摸。
  观察猴群,每天都采什么野果回来,以便丰富自己仿制的猴儿酒。
  那几坛猴儿酒,他也都认真地进行着记录,在不同时期,适时地往里面添加从山洞中带出来的正宗猴儿酒。
  老郭琢磨着:上次来的时候,这群猴子好像都挺喜欢喝酒的,大猴子是大酒鬼,小猴子是小酒鬼,那就投其所好,肯定能拉进关系。
  于是他就朝刘青山要了两瓶碧水大曲,倒进碗里,企图勾引猴子。
  结果倒好,猴群追着他打,都一直撵到木刻楞那边,搞得老郭好不狼狈。
  “这啥情况,郭师傅你去捅猴子窝啦?”
  刘青山也瞧着有点纳闷。
  “甭提了,我是好心好意请猴子们喝酒,谁知道它们不领情啊。”
  老郭也是一肚子委屈。
  采山的村民们中午正在这吃午饭呢,张大帅一听也直乐:“想不到,猴子喝多了也撒酒疯啊。”
  “还没喝呢,就追着我打。”
  老郭揉揉脑袋上的一个大包,更委屈了。
  “郭师傅,猴子记仇,上次就是被灌多了,被咱们差点抄家,你还用这招,猴子不发飙才怪呢。”
  刘青山帮他分析一下原因,郭师傅这才恍然大悟:“猴子都跟我结仇了,那可咋办好?”
  “我也没法子。”
  刘青山摊摊手,表示爱莫能助,除非采取强硬手段,可是这样一来,猴群就有可能从仙人洞迁走,跑到更远的大山里。
  到时候,他们不知道猴儿酒都需要哪些野果子,要是胡乱往里面添加的话,万一毁了那个天然酒池,那真就彻底毁了。
  下午栽树的时候,刘青山扛着一大捆新挖下来的小树苗,找到在山坡上种树的娃子们,瞧了一眼,老四老五不在这儿。
  一问才知道,是被郭师傅给领走了。
  刘青山心里一惊:肯定是老郭不敢出头,叫两个小丫头去勾引猴群。
  那些猴子都野得很,万一要是把老四老五给挠喽,那可就坏啦。
  要知道,这些猕猴体型虽然没有猩猩之类那么高大,可是动作敏捷,牙尖爪利,成年人都不好对付,更不要说小娃子了。
  他是越想越怕,扔下树苗,撒腿就往仙人洞方向跑。
  等到了山下,就看到老郭正在林子边上,探头探脑地向那边张望,刘青山就急火火地问:“彩凤和山杏呢?”
  “好像跟着猴子进洞啦。”老郭这边距离洞口比较远,也有点瞧不太清楚。
  “会不会有危险,是被猴子抓进去的,还是她们自己进去的?”
  刘青山觉得老郭这么大岁数了,办事有点不大靠谱,怎么能叫两个小丫头去冒险呢?
  老郭听他这么一问,立刻眉开眼笑:“青山啊,还是你家老四老五厉害,猴群见到咱们,跟见到仇人似的,又打又骂的,可是见到她们,你猜怎么着?”
  刘青山哪有心情跟他磨叽:“您快说吧,别卖关子啦!”
  老郭也瞧出来他着急,就嘿嘿两声:“青山啊,你说也怪了,猴子们见到老四老五,还给她们俩挠痒痒呢!”
  “你确定是挠痒痒,不是真挠?”刘青山又追问一句。
  “我还没老眼昏花到那个份儿上。”老郭白了他一眼。
  刘青山这才稍稍放心,猴子们彼此挠痒痒找虱子这些,是亲近的表示。
  想了想,他就有点明白了,估计是老四老五天天在家跟着小白猿玩耍,身上都沾着猴子气,所以猴群才不会排斥她们。
  而且动物是非常聪明的,对待幼仔都比较友善。
  就像家里养的猫猫狗狗,对主人家的熊孩子,就有很大的容忍度。
  “出来了,她们出来了。”老郭叫了一声。
  刘青山连忙望过去,果然,老四和老五手拉着手,从山洞里走出来,好像还回身招招手,不会是跟猴群挥手告别吧?
  等她们蹦蹦跳跳的跑回来,刘青山连忙上去查看一番,还好,脸上并没有被抓伤的痕迹,就是身上的衣服,被撕出来几个口子,不过也没伤到皮肤。
  两个小家伙却显得十分兴奋,小嘴叭叭讲个不停。
  “哥,猴子可好玩了,在我和山杏的头发里找虱子呢,不过我们都讲卫生,没有虱子。”
  小老四绘声绘色地讲着,刘青山也只好跟着点头:“它们除了找虱子,主要还是找毛发里面的盐晶吃。”
  山杏点点小脑瓜,表示懂了:“那下次给它们也带点盐粒儿来,嘻嘻,小猴子可爱吃饼干了,为了抢饼干,差点打起来!”
  上山的时候,刘金凤担心这俩妹妹饿着,就给她们兜里装了两包饼干,看来都拿去喂猴子啦。
  说了半天,老四看到眼巴巴瞧着他们的郭师傅,这才想起来正事:
  “郭爷爷,我们看到了,猴子们往酒池里边,扔了不少山钉子呢。”
  山钉子是山里的一种野果,深秋成熟,果子有手指甲盖大小,后面是一寸多长的细柄,形状有点像个大头钉子,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字。
  经霜之后,山钉子的味道最好。
  郭师傅一听,也高兴得直点头:“好,这个很重要,回头咱们也把山钉子添加进去。”
  说完想了想,他又说道:“等回去之后,爷爷多给你们买点饼干,天天喂猴子,有什么新发现,随时向我汇报。”
  “是,保证完成任务!”
  两名打入猴群内部的小奸细,一齐敬礼。
  瞧得刘青山心里直乐:不知道每个月给郭师傅发的五十块钱补助,够不够给猴子买零嘴儿的呢?
  猴群老老小小的,四五十只呢,出一道一年级的算术题:
  每只猴子每个月消费一块钱,五十只猴子,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呢?
  随后的几天,小老四和老五,每天还真都去仙人洞一趟,什么饼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