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银凤笑着点头答应,至于怎么做,那就是她说了算,刘青山的二姐,平时是最有主意的,认定的事,别人很难改变。
刘青山又和鲁大叔打了招呼,这里也不方便闲聊,等回家再说。
于是,开车拉着老的小的,剩下的人,老帽儿师叔又叫了两辆三轮车,一起把其他人拉到位于琉璃厂的院子里。
“到家喽,到家喽!”
老四老五下了车,就大叫着往院子里跑,对她们小孩子来说,家才是最重要的。
“爷奶,娘,这就是咱们在首都的家!”
刘青山走进院子,朝着鲁大叔的老伴儿打个招呼,然后就给家人介绍道。
奶奶点点头儿:“小院子挺不错的。”
“这还是小院子?”
看着一共十多间房子,爷爷刘士奎表示,不同意老伴儿的说法。
这个就是普通的一进四合院,跟深宅大院相比,当然是小院子了。
母亲林芝也笑盈盈地四下打量着:“收拾得挺利索,就是再养些鸡鸭鹅狗啥的就更好了,还能多出来不少生机。”
刘青山大乐:“娘,这个院子还是小了点,以后我再给您弄个大的,别说养鸡鸭鹅狗了,就是开上一块菜园子都没问题!”
说笑几句,又把鲁大娘介绍给家人,老四还仰着小脑瓜问呢:“大娘,咱家的石榴,结果子了吗?”
“结了结了,还特意给你们留了好几个呢。”
鲁大娘也是有心人,愣是把石榴留到现在,虽然表皮有点干巴了,但是里面依旧红彤彤的。
“石榴好啊,百子离离,人丁兴旺。”
奶奶也乐呵呵地说着。
不大一会,三轮车也到了,这下,小院子里就更加热闹。
“进屋,都进屋,外面冷。”鲁大娘张罗着,大家都进了正屋,因为提前打过电话,所以房间都收拾出来。
简单洗漱一下,饭菜就端上来,是鲁大娘和刘银凤早就收拾好的。
还有白二爷,也被老帽儿给请来作陪。
这么多人,一桌子还真吃不下,于是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小火现在已经十个月,爬得嗖嗖的,跟小白猿在床上互相追逐。
小白猿估计也坐车憋得狠了,这会儿使劲撒欢。
“这俩可得看管好了,千万别去俺放东西那屋!”刘青山连忙提出警告,他说的东西,当然是那些古董了。
又是瓷器又是字画啥的,弄碎了撕坏了,那损失就大了。
当然了,门外肯定有铁将军,一般人进不去的。
哑巴爷爷和老帽儿师叔这么多年不见,当然要喝两盅,刘士奎和鲁大师陪着。
这师兄弟,有说不完的话,就是一个说一个比划,稍稍有点费劲。
高峰先吃完,就告辞离去,刘青山把给他准备的那份土特产都收拾好,这才送他出门。
送到大门外,刘青山拍拍高峰的肩膀:“师弟,有什么事,记得告诉师兄,同门师兄弟,就是亲兄弟,你看咱们师父和师叔就知道了。”
高峰心中一暖,使劲点点头。
“你那边要是方便的话,就把车开过去,这边还没地方放呢。”刘青山又吆喝一句。
高峰想了想,然后点点头,接过车钥匙走了。
回到屋里,师父和师叔还在那边喝边聊,白二爷也兴致勃勃地在旁边陪着,刘青山就和鲁大师,一起去了装古董的房间。
“鲁大叔,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刘青山上来先表达谢意。
鲁大叔却笑着摇摇头:“辛苦谈不上,这到了京城,才知道原来天底下还有这么多好东西,我算是开眼了,现在想想,以前在春城,还真是坐井观天。”
那是当然,作为几朝古都,京城的底蕴自然足够丰厚。
要不是那段特殊时期,估计保留下来的古董,还会更多。
“青山,你看看,这是几个月的账目收支。”
鲁大师递过来一个账本。
刘青山简单翻翻,跟日记似的,每一天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于是他点头笑道:“鲁大叔,等有时间我再慢慢看,今天还是先看看东西吧。”
鲁大叔跟着说道:“青山,这几个月,钱可没少花啊,而且大部分还都是外汇券。”
“外汇券一共花了十八万三千多,人民币花了五万多,二十多万都出去啦。”
鲁大叔也是服了,现在外汇券有多金贵,他在首都这边是深有体会,有的是人高价倒卖,供不应求。
那些倒腾外汇券的,看到谁能掏出外汇券,都跟对待亲爹似的。
仅仅五个月的时间,就从他手里花出去二十万,简直吓死人咧,换成别人,上哪弄这么多呀?
“鲁大叔,一分钱一分货,没有白花的钱。”刘青山还真有点迫不及待。
在这两间屋子里,他已经看到一套老家具,还有摆放在桌案上的一些坛坛罐罐,还有杂七杂八的小东西,他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
对于鲁大叔,刘青山还是很信任的,毕竟这里还有老帽儿师叔盯着呢。
老帽儿师叔也算半个行家,别看平时有点不着调,但关键时刻还是靠谱的。
鲁大叔当然也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比春城强太多了,赚得比从前多,见识更是以前没法比的。
他现在也存了在这里安家的心思,就是这京城的户口,不大好解决。
至于买房子啥的,他的积蓄已经够用,起码能买个像这样一个独门独院的小四合院。
但是没有京城户口,就没法子买房,这是逃不过的一环,等过几天,慢慢再跟刘青山商量商量。
眼下,还是把买到手的东西,好好展示一下,或者说显摆一下:
“青山,这段时间,一共入手了二十六件瓷器,其中五件都是出自清代的宫廷,还有唐宋各一件,明代的三件,剩下的都是民窑精品。”
鲁大叔搬出来几个纸箱子,把那些瓷器逐一展示,如数家珍地介绍道,瞧得刘青山也眼花缭乱。
看看包装盒,大多数都带着友谊商店的包装,还带着标签呢。
这些东西,放到几十年后,那绝对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上了拍卖会,至少都是百万打底儿。
“除了从友谊商店购买的,还有从委托商店淘来的,另外就是和你师叔走街串巷收上来的,品质参差不齐,但胜在种类丰富。”
鲁大叔又指着桌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这些东西,或者眼下不大值钱,但是放在几十年后,也都是好东西。
“除了瓷器,还收了五幅字画,一套老家具,以及上千枚的袁大头。”
鲁大师又打开一个箱子,里面都是用牛皮纸卷成的圆筒,每一卷五十枚袁大头,整整齐齐码在箱子里。
这时候的袁大头,也就五六块钱一枚,价格相当便宜,这玩意散落在民间的也多,一般人家都有几枚压箱底。
拿起一卷纸筒,入手沉甸甸的,刘青山很是满意。
“另外,还收了一些玉器珠宝,有两块和田玉摆件,料子很不错。”鲁大叔一样一样地展示给刘青山。
这些东西,全都登记造册,不仅有购买价,甚至还标注了大致的年代和器物特点以及价值,一件一件,清清楚楚。
看着一屋子琳琅满目的宝贝,刘青山心中也满满都是成就感:“物超所值,绝对的物超所值!”
鲁大师受到了肯定,脸上也喜滋滋的,不过还是有点担心:“青山,你这样只进不出,后续的资金能跟上吗?”
刘青山大笑:“大叔你就放心吧,就怕你们有钱花不出去!”
在瑞士银行,他还存着一笔千万巨款呢,这就是底气。
鲁大叔也畅快地大笑起来:“哈哈,青山你放心,花钱怎么也比赚钱容易!”
当当当。
外面有人敲门,原来是笑声把老四老五给招来了,也来看稀奇。
看到她们一个怀里抱着手舞足蹈的小火,一个怀里抱着眼珠乱转的小白猿,刘青山哪敢开门呀。
气得两个小家伙,嚷嚷着要去找爷爷奶奶告状。
刘青山也只能笑着摇摇头:“你们可以进来,不过那两个小的,坚决不能放进来,进来就造反喽!”
第358章 争端
从藏宝室出来,锁好门,看到哑巴爷爷和老帽儿师叔还在那边喝边聊。
白二爷也下桌了,看来也陪不起他们。
白二爷今天也显得格外高兴:“小山子啊,幸不辱命,你那十几幅字画,好歹算是拾掇出来,这还多亏了我这宝贝徒弟帮忙呢。”
这话说得刘银凤都有些不好意思,她还没正式拜师呢,可是白二爷却早就把她当成亲传弟子一般看待。
大半年修复十幅画,这速度确实够快的,除了刘银凤的协助之外,其实白二爷还托了几位老友,免费帮忙,不然的话,累死也弄不完的。
至于白二爷的工钱,每月都是老帽儿师叔负责结清。
先看的,自然是修复的古画,刘青山是见过这些画的本来面目的,早就残破不堪。
如今再一瞧,简直都不敢认了:“这还是我拿来的那些画吗?”
白二爷假意瞪了刘青山一眼:“小山子,小爷们儿,你这话跟我说没关系,要是跟别人说,小心跟你急眼,好像掉包了似的!”
刘青山大乐:“哈哈,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这简直都焕然一新,二爷,您这手艺,真没的说。”
“那是当然!”白二爷也一脸傲然。
“二爷,您这活儿干得漂亮,明天告诉老帽儿师叔,给您发年终奖,两千块!”
刘青山这一高兴,就发奖金。
多少?两千块?
白二爷也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摆手:“不值,不值,小山子你要是有这心思,发个二百块钱,二爷过个好年就成。”
鲁大叔在旁边也一个劲劝:“二爷,您那手艺,别说两千块,简直就是无价,青山的心意,您就收下吧。”
白二爷却也有自己的原则,说啥就只肯领二百块。
这年头的人,就是这么可爱,真有给钱也不要的。
没法子,只能等以后白二爷家里有事的时候,再多包点了。
揭过年终奖的事儿,刘青山又乐呵呵地说:“二爷啊,这次又拿来一批字画,还得麻烦您老。”
说着,他把拎进来的提包打开,里面又是十几幅古色古香的卷轴,有些还是绢的。
白二爷面上一喜,然后就用手点指刘青山:“好啊,你个小山子,难怪刚才一个劲要发奖金,这是拿我接茬当苦力使唤是吧?”
哈哈,屋子里响起一阵大笑声。
白二爷简单查看一下字画,抬头说道:“这些没个一年两年的工夫,肯定拾掇不出来,咱们也不能总去求人啊。”
刘青山笑了笑:“二爷,知道这是精细活,所以给您找了个徒弟。”
哦,白二爷眼睛一亮,惊喜地望向刘银凤:“丫头,你终于要正式拜师啦,哈哈,我有套祖传的家什,明天就传给你,这下好喽,终于后继有人!”
“二爷,错了错了,我说的是这个小伙子,张春雨,心灵手巧,性子又沉稳,您先带带他,要是入了您的法眼,就收个关门弟子好啦。”
刘青山连忙解释着。
张春雨也连忙给白二爷鞠躬,一脸的紧张和不安。
白二爷不免大失所望,这几个月,每逢休息日,刘银凤就回来帮忙,已经把白二爷的手艺,学了个七七八八,白二爷最是满意不过。
结果换成别人,还不知道咋样呢,白二爷当然老大不乐意。
他略带嫌弃地打量打量张春雨:“瞧着倒是老实巴交的,先试试吧,哎,肯定赶不上银凤的。”
不仅仅是良师难求,好徒弟同样也不好找啊。
刘银凤当然能体会白二爷的心思,嘴里柔声道:“白爷爷,在我心目中,您永远都是我的师父。”
刘青山则拍拍张春雨的肩膀:“春雨,以后跟着二爷好好学。”
张春雨使劲点点头,这次跟着刘青山一家进京,他心里一直很是忐忑。
刚才瞧着白二爷一脸嫌弃的模样,他的自尊心有点受伤。
这反倒激起了他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来!
又聊了一会儿,白二爷告辞回家,鲁大娘早就分配好房间,领着大伙去休息,毕竟坐车也都累了。
最后只剩下刘青山,留在这屋,陪着师父和师叔,一直聊到深夜……
第二天,大伙便分头行动:大姐大姐夫抱着孩子,要去看望高文学的父母。
现在,高文学的父母和妹妹,已经搬出来单住,是刘金凤给拿钱买的房子。
所以,老两口对这个儿媳妇,那简直比亲闺女还亲呢。
无论啥时候,经济基础,都真是最基础的。
而刘银凤则领着家人,去逛北京城,第一站,当然就是广场了。
这是每一个国人心目中的圣地,能在这里留一张合影,是当时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