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好,1983-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能口头谢,刘青山从包里数出几十张大团结,按照每人十张给分了。
  “大伙辛苦了,正好今个儿过节,俺家老太太有赏。”
  那些老师傅也都乐得眉开眼笑,纷纷过来跟老太太道谢,心里琢磨着:肯定要多用点心思,把这房子好好拾掇拾掇。
  刘青山也把这些老师傅的表情看在眼里:这钱不白花啊,看来还是奶奶厉害。
  继续往里走,老四老五扯着小火,早就不知道跑哪疯去了。
  看着用棚子遮盖的砖瓦和雕花门窗等等材料,奶奶又跟老帽儿师叔道谢,搜罗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也就是有老帽儿这种人,整天东游西逛,还有闲工夫,才能弄回来这么多。
  “嗨,都是一家人,谢啥谢呀,赶明个儿俺老了,在这里也有个窝就成。”
  老帽儿看来也真喜欢这个老宅子,把这当成自己的家一样。
  “师叔,那肯定没问题,给您养老送终都没问题。”
  刘青山嘴里开着玩笑。
  哑巴爷爷则手上比比划划的,看得刘青山也憋不住笑,原来是在教训师弟呢,要他有点正事,赶紧讨个老婆,也好传下香火。
  “师兄,俺都一个人悠荡惯了。”
  老帽儿摸摸自己的光脑壳,他觉得现在的小日子就挺美。
  每天悠悠逛逛,不缺钱花,要是想女人了,就可以去使馆区那边开开洋荤。
  现在,老帽儿师叔华夏金刚的称号,在使馆区那边也是赫赫有名。
  搞得哑巴爷爷也直摇头,拿这个师弟也没法子。
  进了几间屋子看了看,屋子里还没开工呢,现在主要是拾掇外边。
  刘青山又跟师叔交代一下,虽然要尽量保持原貌,但是在取暖和卫生间等面,也要跟上时代。
  别到时候大宅子住着,还得天天出去倒尿盆儿,那就没意思了。
  逛了一圈,就准备走人,刘青山扯嗓子使劲喊:“老四,老五,走啦走啦!”
  这才是深宅大院呢,声音小了,还真听不到。
  喊了半天,也没动静,大人们也有点着急,就开始四处寻找。
  宅子太大也不好,找人都不好找。
  刘青山找了几间屋子,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小耳房里边,嘴里还吆喝着:“老四老五,你们在吗?”
  然后就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舅舅,我们,不在。”
  好像是小火的声音,但是有点发闷。
  刘青山在屋子里四处踅摸,也没看到人影儿。
  “咦,怪事了,难道还能钻墙缝里?”刘青山嘴里叨咕着。
  然后又听到小老四的声音:“完了,叫大哥找到啦,小火啊,你说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话比较长,这下刘青山听听出来了,走到西边的墙跟前,用手敲了两下,里面发出空空的声响。
  很显然,这里是夹壁墙,里面可以藏人。
  小娃子就是淘气,玩起了躲猫猫,这么隐蔽的地方,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发现的。
  刘青山就没好气地嚷嚷一声:“出来吧,咱们要回家啦,再找不到你们,我就要报警了。”
  就听墙里传来一阵响动,然后山杏的声音响起:“哥,我们出不去啦!”
  真服了你们,怎么能进去,就出不来呢?
  刘青山只能到门口嚷嚷:“找到啦,在这呢!”
  很快,其他人也都聚拢过来,秋菊奶奶看到这个小屋子,忍不住一拍大腿:
  “想起来啦,这里确实有个能藏人的夹壁墙,我和小姐小的时候,也躲到里面玩呢。”
  奶奶的脸上,也露出微笑,眼神有些出神儿,估计又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只见秋菊奶奶在墙上敲了几下,然后在一块墙砖上轻轻一推,立刻就裂开一个二尺左右的裂缝。
  再使劲推推,一小块墙壁就转动开去,露出个能钻进去人的小洞。
  刘青山这才搞明白,原来这几块墙砖,都是连在一起的,而且都是薄薄的一层,所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笨重。
  很快,小老四的天线辫子,先从洞口露出来,嘴里还问呢:“奶奶,当年你是不是也在这藏猫猫?”
  本来还想训训她呢,一听她这么说,大伙又都舍不得了。
  是啊,谁还没从小时候过来呢?
  把三个小家伙都抱出来,一个个身上都灰突突的。
  刘青山则忽然心中一动,探头进去,划了根火柴,向里面查看。
  嘴里还念叨着:“咱们得瞅瞅,里边藏没藏什么宝贝。”
  以前的大户人家,为了躲避危险,还真有修夹壁墙的,甚至还有在地下修藏宝室的呢。
  不过刘青山很快就失望了,夹壁墙里面空空荡荡的,除了灰尘,啥都没有。
  “哥,我在里面摸到的这个。”
  山杏则把一件东西,在刘青山眼前晃了晃。
  这是?
  刘青山接过来瞧瞧,入手感觉沉甸甸的,应该是金的,至于造型嘛,好像是一根簪子。
  于是他又递给奶奶:“奶,这个不会是你小时候丢在里边的吧?”
  奶奶摇摇头,她小的时候,女学生都留短发了,用不到簪子,不过这件东西,显然也是家里长辈的,这又勾起她的回忆。
  小老四则使劲眨眨大眼睛,眼睛里闪烁着小财迷的光芒:“奶奶,您好好想想,家里有没有藏宝洞啥的?”


第451章 找到啦找到啦!
  藏宝洞吗?
  奶奶竟然点点头:“好像真听我三哥哥说过,家里挖过藏宝洞,毕竟那个年月兵荒马乱的。”
  “真有哇!”
  小老四乐得直蹦高,她就是看到山杏捡了个簪子,也想发现点宝贝,所以才顺口一问的。
  刘青山也不由得精神一振:这种老宅子挖掘出宝贝的报道,他还是听到一些的。
  “我就是小时候听三哥说过,也不知道真的有没有,更不知道在哪。”
  奶奶摇摇头,她是家里的小姐,以后是别人家的人,所以宅子里的有些秘密,她还没资格知道。
  小老四的脸上,顿时满满都是失望。
  不过很快,小家伙的眼睛就是一亮:“那我们可以找找啊,刚才藏人的墙,就是我和山杏无意间发现的!”
  刘青山也直摇头:“这么大的宅子,难道要掘地三尺啊,老四别闹,咱们先回家。”
  可就在这个时候,哑巴爷爷嘴里忽然啊啊了两声,手上还比划了几下。
  “师父,你说刚才你发现了,有一处地方有异常,那咱们瞧瞧去!”
  刘青山对师父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既然师父说有异常,那肯定有情况。
  哑巴爷爷笑着点点头,然后就在前面带路。
  对于财宝什么的,他真的不怎么在乎,当初在藏宝洞发现那么多,他也就是收了点黄金,还是预备给徒弟以后成家用。
  一路来到小花园,因为没人打理,所以这里显得草木狼林的。
  老帽儿师叔的计划是,明年开春的时候,找个精通园林的老师傅,好好给归置归置。
  踏着齐膝深的草木,哑巴爷爷来到一个石台上面。
  秋菊奶奶四下望望:“哦,想起来了,这里从前是个凉亭,我和小姐还在这捉过蟋蟀呢。”
  只是凉亭的地面部分,已经全都没了,估计是木质腐烂倒塌,然后就被清理走了。
  哑巴爷爷在石台上踱步,来来回回走了几趟,终于伸出手,指指脚下的青石板。
  刘青山也过去试了试,跟周围的青石板相比,好像没感觉出什么不同。
  很快,哑巴爷爷找来一把铁锹,把石板周围清理一下,然后直接把手指伸进石缝,也没见他怎么用力,就把这块一米见方的石头,给掀了起来。
  下面又是一层青砖,这个就感觉有点古怪了,按理说,下面铺垫沙子就可以了,用不到铺砖的。
  再把青砖和沙土清理干净,终于呈现出来一块锈迹斑斑的铁板,一段还带着个铁环。
  刘青山用力一拉,结果把铁环给拽下来了,已经锈蚀得很厉害。
  只能用锹把铁板撬开,下面这才显出来一个一米见方的入口,向着斜下方延伸。
  “找到啦找到啦!”
  小老四乐得直拍巴掌。
  身边的山杏嘘了一下,小老四这才吐吐舌头,不再大喊大叫,不过小脸依旧满是兴奋。
  还是师父厉害,这都能发现异常。
  刘青山也难掩兴奋,倒不是他贪财,主要是里面如果有东西的话,肯定是奶奶家的旧物,对奶奶来说,意义当然非同一般。
  向下的入口,修着一道道陡峭的台阶,小老四就要猴急地下去,被刘青山一把给拽住:“这种封闭的环境,里面的空气需要流通一阵,不然会缺氧的。”
  老四点了点头:“哥,是不是就跟咱们那冬天进土豆窖一个道理?”
  刘青山笑着摸摸她的小脑瓜,老四还是很聪明的,属于一点就透的那种。
  放了好一阵,刘青山还是不大放心,下去的时候,除了带上手电筒,还点了根儿蜡烛。
  万一蜡烛熄灭的话,就证明里面的氧气不够,也好赶紧上来。
  他和老帽儿师叔一起下去,留着师父在上面接应,有点突发情况,也能解决。
  要不然,上面就剩下老老小小的。
  顺着石阶,一步一步下去,也就一丈多高之后,就进入到一个石室之中。
  估摸着能有一间房大小的样子,里面有点潮,还散发着刺鼻的霉味儿。
  石室中,摆放着几口箱子,角落里,也零零散散地堆放着一些小型器物,太大的东西,估计也拿不进来。
  刘青山刚把蜡烛安放好,就听到上边传来小老四那刻意压低的声音:“哥,有没有宝贝啊?”
  “应该算是有一些。”
  刘青山看看一个木箱里面散落出来的银元,只不过,这些银元因为氧化,已经有点发黑。
  “那我们也下去!”
  小老四早就羡慕大哥和山杏发现藏宝洞那次的经历,也想自己体验一把,想不到,今天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刘青山就在下面张着手,接两个小家伙。
  还差好几个台阶呢,小老四就直接往下一跳,咯咯地扑进刘青山怀里。
  山杏就比较老实了,一点一点爬下来。
  “袁大头,好多袁大头!”
  小老四高呼一声,然后想起什么,使劲捂住小嘴巴。
  打开木箱子,里面都是一封一封的袁大头,外面用油纸包着,除了散开的那些有点发黑之外,剩下的都很光亮。
  刘青山估摸一下,这里面几千枚还是有的。
  在当时,袁大头是硬头货,殷实的人家,少则几百枚,多则几千枚,那一点也不稀奇。
  小老四倒是不贪心,从里面抓了三个袁大头:“山杏,给你一个,等上去再给小火一个,咱们一人一个,嘻嘻。”
  说完,她还捏着袁大头放在嘴边,使劲吹了一下,然后放到耳朵边听声,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整个一小财迷。
  眯着眼睛听完了,也不知道她听出啥没有,小手拉住刘青山的胳膊,趴在他耳边说:
  “哥,书上说,地里挖出来的东西,都要上交国家,那咱们咋办,要不,咱们交一半留一半吧?”
  刘青山用手戳戳她的脑门:“这些东西,是奶奶家从前留下来的,当然也是属于奶奶的,为什么要上交?”
  对呀!小老四立刻眉开眼笑:“那咱们就交给奶奶好了。”
  你个小财迷。
  刘青山心里算算,以这些袁大头的数量,放到现在,也绝对是一笔巨款。
  就按照五千枚算,每一枚能卖到七、八块钱,那就是三四万块呢。
  在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当然算是一笔巨款。
  更何况,这个地下室里面,还有好几个箱子呢。
  他们在查看袁大头的时候,老帽儿已经又撬开一个箱子,这下连他也是一声惊呼:
  “全是小黄鱼和大黄鱼!”
  说完,他就弯腰搬动了一下箱子,然后掂量掂量:“这少说也得有四五十斤呢。”
  在当时,金条很少在市面上流通,就算要花,也得先换成银元,所以这些金条,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用来保值而储藏的。
  正所谓“乱世黄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储存点黄金,对有钱人来说,再正常不过。
  这一次,小老四也没有再拿,刘青山还以为她是知道金条贵重呢,结果听她和山杏在那商量:
  “这个太沉了,装到兜里都坠得慌。”
  一条大黄鱼,三百多克,半斤多呢,体积又小,当然感觉沉甸甸的了。
  刘青山粗略估算一下,按照五十斤的重量计算:一共就是两万五千克。
  现在黄金的价格,每克在八十元左右,也就是说,这些黄金的价格,就是二百万!
  乖乖,就算刘青山现在赚了不少钱,也有点被这个数字给惊呆了。
  他只能说:奶奶,您家真有钱!
  而且,地下室里边,不光这些黄白之物,还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