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好,1983-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卢布要是换成物资的话,也就是三五箱白酒的价格,这里面的利润,那实在太恐怖啦!
  就算是刘青山,也没法淡定:“明天告诉梅德维奇同志,就要不锈钢和钢板啦!”
  第二天,侯三就把大光头达德洛夫领过来,简单的讨价还价之后,就达成协议:
  不锈钢每吨换五箱白酒,那些钢板不管什么型号,都换四箱白酒。
  到第三天头上,就有几十辆嘎斯卡车,从对面开始过关。
  在码头上卸完货,又开到刘青山的仓库这边,司机全都下车吃饭,装卸工则开始把各种物资,进行装车。
  随着边境贸易的兴起,周边一些地方的人,也都趁着冬闲,到这边来干活。
  最容易上手的,就是装车卸车之类的,所以并不缺乏人手。
  而且价格也不贵,一吨货物,装卸费才一块钱。
  一辆车,也就是五六吨,两个人干的话,用不上半个小时就完事,能赚五六块钱。
  装卸几辆车,一天轻轻松松能赚个二十三十的,在当下,那也算是高收入。
  这些货,都是给伊万诺夫拉过去的,暂时还是赊账。
  伊万诺夫那边,也找到了一个中等的门面店,到时候,就专门批发零售这边的货物。
  刘青山本来还想叫厨房给这些毛子司机弄点吃喝,结果这帮家伙别的还不吃,就要方便面火腿肠,当然,要是能喝两杯白酒就更好。
  等到货物全都装车,这些大卡车都返回到对面,侯三和张龙他们,也交割完钢材生意,回到仓库。
  这帮家伙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一个个都面色古怪,嘴里一声不吭,就在那拿眼睛望着刘青山。
  “是不是外面太冷,把你们的脑子也冻坏啦?”刘青山被他们给瞧得有点发毛。
  小五抬手摸摸自己的脑门:“我现在脑子确实不大好使,有一个问题,始终想不明白。”
  “说说。”刘青山大概知道他们是啥情况了。
  小五猛的哈哈大笑起来:“我就是搞不明白,这钢材的利润这么大,那我以后赚那么多钱,咋花呀?”
  其他人也都撑不住,一起放声大笑。
  刘青山也没拦着,他知道大伙确实需要发泄一下,不然的话,喜悦憋在心里,也会憋坏的。
  笑了一阵,大伙这才恢复正常,侯三喜滋滋地开始报账:
  “老大,那些钢材,全都被抢光了,而且还是狼多肉少,根本不够分。”
  “不锈钢材,六千一吨,各种型号的钢板,五千一吨。”
  “这次运来不锈钢和钢板各五十吨,你猜猜,咱们一共赚了多少?”
  刘青山眨眨眼:“我家老四老五在这,都能算明白吧?”
  这时候,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忽然在屋子里响起:
  “我算算,我算算,六千乘以五十等于三十万,五千乘以五十等于二十五万,加在一起,是五十五万,哥,我算得对不对?”
  刘青山都傻了,他抬起手,使劲揉着眼睛。
  然后又听到另外一个熟悉的童音,也随之响起:“好像还得把本钱扣出,剩下的才是利润。”
  “老四老五,彩凤山杏,哈哈,你们两个小鬼,怎么也跑来啦!”
  刘青山大笑着,朝门口两个捂得跟小熊似的小家伙奔过去,一手一个,将她们抱在怀里。
  “哥,我想你啦!”
  这个扯着嗓子欢叫的是小老四。
  “哥,我也想你啦!”这个用嗓子眼哼哼的,是山杏。
  刘青山贴贴她们红彤彤的小脸蛋,有点凉,但是他的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出来一个月,白天忙忙碌碌的,到了晚上,还真想家里的人,尤其是这两个小家伙。
  看到大姐刘金凤俏生生地站在门口望着他,还有胡伟胡司令,正和张龙李铁和老班长他们挨个抱在一起呢。
  “姐,来了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
  刘青山有点想明白了,大姐要到建三江管理局那边,洽谈面粉生意,估计是办得比较顺利,就顺道跑到这里来了。
  而且老四老五还跟了来,那肯定就是早有打算。
  两个小丫头放寒假,肯定是把大姐给缠得没招,这才领上她们。
  至于胡伟,那肯定就是保镖了。
  刘金凤一边解脖子上的围脖儿,一边笑吟吟地说着:“我大前天已经往这打了电话,正好你去对面那个叫布拉什么的城市。”
  “大姐,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小老四大声补充着。
  刘青山帮她们脱外衣,摘下帽子,听了忍不住扒拉一下小老四的天线辫子:“就属咱们家老四记性好。”
  嗯嗯,还是老四的辫子,扒拉起来最有感觉。
  刘金凤笑着瞪了她一眼:“还不是你作妖,非得叫你大龙哥他们,帮着隐瞒,说是要给你哥一个惊喜。”
  小老四笑嘻嘻地搂着刘青山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哥,惊喜不惊喜?”
  “惊喜,哥一会也有惊喜送给你们。”刘青山简直就是心花怒放。
  然后,小老四的小嘴就叭叭地讲起来:“哥,我们坐飞机了呢,飞机飞得可快啦……”
  从哈市可以直接坐飞机到黑河的瑷珲机场,几个小时就飞到了,还算挺方便。
  刘金凤则比较好奇刚才的问题:“三凤,你们进口的这些钢材,成本价也一定很高吧?”
  当她听到,成本价就是几箱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立刻被惊呆了。
  好半天,这才说道:“这赚钱简直比抢银行还快啊。”
  众人大笑,他们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
  “三凤,那咱们还办什么工厂啊,就来这倒腾钢材好啦!”
  刘金凤现在经营的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一个月的利润,也没这么多啊。
  刘青山却笑着摇摇头:“现在是处于刚开始的无序混乱时期,这种暴利时代,维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我们要抓紧这段宝贵的时间,尽可能多地把货物弄过来。”
  大伙也都一起点头,心中都涌起一种时不我待之感:
  暴利时代,没错,确实是暴利时代啊,那就更要抓紧时间喽……


第472章 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兴邦
  “哇,好可爱的娃娃!”
  小老四手里抱着个木头娃娃,乐得直蹦高。
  山杏也有一个,她也高兴得抿嘴笑。
  木头娃娃圆溜溜的,上面绘制的彩色娃娃,扎着头巾,身上穿着俄罗斯风格的袍子,看上去非常喜庆和可爱。
  刘青山等两个小家伙抒发完高兴之情,这才说道:“打开看看,里面有惊喜。”
  老四老五很快就发现了,在木头娃娃的中间,有一圈非常不明显的缝隙,看样子是可以打开的。
  “哥,不会是储钱罐吧,里面装满了钱对吧?”
  小老四很快就露出了小财迷的本色。
  而山杏,则直接拧开了自己手里的木头娃娃。
  “哇!”
  两个小家伙齐声惊呼,因为里面又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木头娃娃,只不过个头要小一号。
  于是,两个小家伙就开始打开这些娃娃,好家伙,一连开了十多次,最后剩下的那个小不点,只有手指甲大小。
  “哈哈,太好玩啦!”小老四把套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摆了长长一溜。
  套娃寓意还是不错的,实际上代表着子孙繁盛,就像那句话: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这两个套娃,是刘青山在布市的商店里,特意为妹妹买的。
  纯手工制作,材料是椴木,这个又轻便又结实,不会开裂,做套娃最合适。
  这次去布市,另外还收获了几块蜜蜡,刘青山准备交给大姐带回去。
  到时候,叫张撇子帮着加工成珠串,给爷爷和师父他们这些老爷子把玩。
  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那枚勋章。
  此刻,刘青山就把勋章拿出来,交给大姐,叫她带回去,放到他的私人展馆里面。
  “哇,这个像章好漂亮!”
  小老四在旁边也叫了一嗓子,然后就感觉有点奇怪:“咦,怎么不是毛爷爷?”
  在这个时代,家家都有一些主席的像章,小孩子都喜欢在胸口戴一个。
  因为有些像章上面,带着那种红色的塑料和有机玻璃,戴着光闪闪的,非常好看。
  刘青山扒拉一下小老四的天线辫子:“这个是勋章,准确的说,应该叫胜利勋章。”
  小老四就伸出小手指头,去摸上面红色的五角星:“这个红色的有机玻璃真漂亮,还有周围镶着那么多透明玻璃呢。”
  然后她又有些恋恋不舍地说道:“可惜就一个,我要是戴了,山杏就没有,还是不戴啦。”
  听得刘青山都使劲眨巴两下眼睛:这是胜利勋章啊,总共才有二十个,你还想要几个?
  而且,那是有机玻璃吗,那是货真价实的红宝石好不好。
  还有那些碎玻璃,那都是镶嵌的钻石好不好?
  这勋章的主体是白金的,还用到了黄金、钻石,珐琅等等。
  不算它的稀缺和纪念意义,就算是造价,都超过百万美金,堪称世界上最贵的勋章。
  能够获得这枚胜利勋章的,都是元帅,最低也得是大将级别的,陆陆续续的,一共才发出去二十枚。
  而且获得者在去世之后,勋章还要收回,送交展览馆珍藏,可见其珍贵。
  刘青山也不知道喀秋莎的爷爷,到底是什么身份,能够获得胜利勋章。
  也不知道是被不识货的人给偷了去,还是自个家里出了家贼,总之,机缘巧合,被刘青山用两瓶酒给换到手。
  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难怪当时喀秋莎的爷爷,都没脸要回这枚勋章。
  因为胜利勋章,在拥有者去世之后,就要收回,所以刘青山估计,他手里这枚,估计是市面上唯一能见到的,起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虽然说,兴亡成败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规律,可是刘青山觉得,一个帝国,在崩塌之前,肯定也会有种种征兆。
  现在,苏联的种种乱相,就是分崩离析的前奏。
  老四老五来了,那么刘青山当然要给两个小丫头弄点好吃的,那就吃火锅好啦。
  这边的市场上,能买到羊肉,而且都是从呼伦贝尔草原运过来的,羊肉又肥又嫩,最适合涮火锅。
  他们二十多人吃火锅,刘青山直接买了好几十斤羊排肉。
  这边的羊肉不算太贵,青菜比肉还贵呢。
  没有削肉片的机器,这也难不倒一帮吃货,冻羊肉直接用木工刨子,唰唰唰地推起来。
  一刨子下去,就是一个长长的大肉卷,而且还推得非常薄,一点不比机器弄出来的差。
  青菜什么的,还真没有。
  不过有木耳,冻豆腐、干豆腐,还有泡发好的蘑菇和海带,还有大白菜和酸菜之类,摆了一大桌子。
  一共两大张桌子,各摆着一个大铜锅,锅子还是从龙腾大酒店那边借来的。
  他们之中有些人,还是第一次涮火锅呢,都带着几分好奇,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在这个年代,如果是农村出来的,吃过火锅的人,真心不多。
  老四和老五还行,去首都的时候,在东来顺吃过。
  俩小丫头就先张罗着兑调料,除了芝麻酱、韭菜花和腐乳之外,小老四还叫大姐帮她舀了一小勺辣椒油。
  他们这边的韭菜花特别好,都是用草甸子上的野韭菜花捣成的,味道特别浓郁,跟羊肉是绝配。
  腐乳也不错,距离这边几百里,有个二克山,哪里出产腐乳,听说也出口。
  大冬天的,最适合吃火锅,团团围坐,热气腾腾,边吃边聊,气氛很是热烈。
  尤其是最近生意顺畅,大伙心情舒畅,饭桌上便更加热闹。
  “别光吃肉,也吃点海菜,省得长大粗脖。”
  刘青山看到小老四一个劲往肉上叨,就给她夹了一片海带。
  东北这边的内陆,很少能吃到海产品,所以容易缺碘,那时候多数都吃大粒盐,里面也不加碘。
  这样的话,就容易得甲状腺方面的疾病,脖子肿得老粗,老百姓俗称大粗脖。
  所以在冬天的时候,家家都经常买些干的海带,泡发之后,用来炖菜。
  然后,他又给山杏捞了一筷子肉:“老五你别光吃菜,吃肉才能长肉。”
  “哥,你偏心,你是不是想把山杏当成童养媳呀?”
  小老四当然不干,也不知道她是从哪知道童养媳这个词儿,想也不想就蹦出来了。
  饭桌上,响起一片笑声,笑得山杏的小脸,都红通通的。
  “你这丫头,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刘青山白了小老四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
  第二天,刘青山跟大伙请假,然后领着姐姐妹妹,去市区逛逛。
  其实公司里面,刘青山只要负责掌舵就成,具体的事物,那么多人呢。
  大冬天的,市区里面,实在没啥好逛的。
  而且现在的黑河,还没开始大规模地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