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好,1983-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吕小凤有点不服气,嘴里和刘青山开着玩笑:
  “凭什么我就是小记者。”
  因为弟弟吕小龙的关系,这丫头也没拿自己当外人。
  刘青山乐呵呵地说道:“谁叫你年龄小了,你就知足吧,还有个更小的小小呢。”
  结果吕小凤和郑小小一起白了他一眼。
  刘青山都招呼大伙坐下,围着桌子喝茶,大姐夫他们也是刚回来,刘青山也就问起那边的情况。
  路作家轻轻啜饮一口药茶:“你那个叫维克多的朋友,还是非常不错的,请了四位熟悉汉语的翻译,其中一位,还在大使馆当过翻译。”
  “另外他还在大学里,请了两位专门研究东方语言的教授,来统筹指导。”
  听得出来,路作家是非常满意的,加上他和高文学,一共八个人的团队,足足忙活了小半年,才算是把《渴望》以及《平凡的世界》,翻译出来。
  用字斟句酌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就好,维克多这家伙还算靠谱。”刘青山也感觉非常满意。
  路作家放下茶杯:“只是这费用方面,恐怕花费不小,青山啊,我们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钱,等书籍出版,要是真能在外国卖出去,你就在稿费里面扣吧。”
  这半年多的时间,人吃马嚼的,还要支付那些翻译和教授的费用,肯定不是一笔小数目,路作家不免心中不安。
  刘青山笑着摆摆手:“王大哥,这个以后再说,你要是得了诺奖的文学奖,到时候奖金分给我一半就够了。”
  桌上的气氛顿时轻松不少,两位记者去年就来采访过夹皮沟文学奖。
  想不到,刚刚一年过去,这两位作家,就跑到国外出版作品去了,这也是大新闻啊。
  她们本来是采访文学奖的,想不到还有意外收获。
  顾雅雅礼貌地点点头:“路作家,高作家,能详细介绍一下您二位在国外出版著作的情况吗?”
  路作家望望诗人,海师兄也呵呵两声:“我也想听。”
  无论是作家还是诗人,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知晓和接受。
  刘青山也笑道:“没事,聊聊也挺好,没准海师兄以后也要走出国门呢,先学学经验。”
  众人也不觉微笑,路作家这才说道:“出去才知道,中西方文化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像咱们的《水浒传》,当年赛珍珠翻译的时候,就译成了AllMenAreBrothers,所有人都是兄弟。”
  “要是按照水浒的本意,翻译成水边的话,那反而叫人糊涂了,不过我认为,还是翻译成水边上的英雄,更符合一些。”
  对于赛珍珠这位米国女作家,刘青山还是知道的,此人一八九二就随着传教士父亲来到中国,才几个月大,然后在华夏生活了四十年。
  她以华夏农民为主人公创作的作品《TheGoodEarth》,中文名《大地》,先后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注意不要把赛珍珠和当时另一位女性赛金花搞混。
  在场的几个人心里都默默地思索一下:所有人都是兄弟,就太意译了一些,水边上的英雄,确实比较恰当。
  当然了,你要翻译成水边上的强盗,可能更符合老外的审美。
  路作家就接着说道:“开始的时候,出现很多分歧,翻译团队也发生过讨论和争执,不过最后都求同存异,这才比较顺利,要是有下次的话,应该就比较顺利。”
  “肯定有的。”刘青山笑着说道。
  他知道,现代华夏这边的作家,翻译到国外的作品也有一些,像《围城》,以及巴老的《家》、《春》、《秋》等等。
  其中数量最多的,反倒是金大侠的武侠著作,几乎每一本都翻译了。
  “高作家,您也谈谈。”顾雅雅又转向高文学。
  高文学用手推了一下大眼镜,他的眼镜,跟海师兄那个差不多,都特别大:
  “其实这次的尝试,对以后的创作,也有一些帮助,在情节设定、语言和遣词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怎么说呢,大概就是……”
  刘青山连忙接过话茬:“和国际接轨。”
  高文学连连点头:“对,就是在保留我们传统文学特色的情况下,和国际接轨。”
  等两位作家聊了一阵之后,吕小凤这才笑着说道:“其实要说起来,青山比两位大作家还先行一步呢,人家现在都有好几部作品了,而且在欧美都非常畅销。”
  这咋还扯到我身上了。
  刘青山连连摆手:“我那个不值一提,就是消遣。”
  “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为读者喜爱,就是好作品。”路作家当然要帮着刘青山说话。
  一旁的郑小小也笑着插话道:“要是单论赚稿费的话,我还是挺服三凤的。”
  几个知情者都面露微笑,只有海师兄不明所以:“青山,你也是作家?”
  “就是写了几本通俗,还不是我写的,我就提了个大纲,是维克多和小李这俩老外执笔。”刘青山可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作家,他顶多算个搬运工。
  海师兄确实比较单纯:“那你一共赚了多少稿费?”
  换成别人,肯定不会这么直接问的。
  刘青山也不在意:“几本加在一起,也有四五百万美金的样子。”
  啊?
  海师兄手上一哆嗦,茶水都洒在桌子上,他有点想不明白了:都是摆弄文字的,这差距实在是大啊!
  刘青山瞧海师兄的眼睛又有点要发直,连忙说道:
  “这个不一样的,您几位的作品,那都是能传世的,行了,别说我,你们还是先采访海师兄吧。”
  于是这才言归正传,两位记者,和海师兄聊了起来。
  有刘青山掌控,海师兄也没太紧张,谈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也聊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还谈到了死亡。
  他也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在来夹皮沟之前,他内心的灰暗占据主导,甚至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话题有点沉重,屋子里一时间安静下来。
  两位记者也感受到,无论是作家还是诗人这个团体,其实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路作家则饶有深意地望着刘青山,他有点明白了,这第二届夹皮沟文学奖,为什么要发给眼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
  他是有切身体会的,去年的时候,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几近崩溃,完全是靠着自己的信念在支撑。
  而眼前这个年轻的诗人,遭遇和他是多么相似。
  此时此刻,路作家的心中感觉无比温暖。
  这个夹皮沟文学奖,看似草率,连个评奖委员会都没有,实际上,却充满了人文关怀。
  对他们创作者这个群体来说,能带来莫大的帮助。
  等海师兄讲述完自己的故事,他摘下大大的眼镜,轻轻擦拭一下眼角的泪水,然后腼腆地笑了。
  他的笑一点也不迷人,却带着赤子一般的纯真:
  “放心,经过这几天,我现在好多了,对生活又充满信心,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关爱我的人,还有喜欢我诗歌的读者,我已经很满足。”
  刘青山轻轻拍起了巴掌,他知道,从现在开始,海师兄一定能开启全新的人生。
  那两位记者,包括郑小小,眼睛都红红的。
  刘青山又给海师兄倒了一杯茶:“师兄,咱们夹皮沟,你以后就把他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我知道你是个喜欢以梦为马的人,但是你放心,咱们夹皮沟支持你,哪怕你周游世界,也不必再以梦为马,咱们坐火车、坐飞机去!”
  几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微笑。
  结束采访之后,两位记者和海师兄出去,他们还要一起拍摄一些照片。
  路作家和大姐夫也累了,各自回去休息,屋子里面,只剩下了刘青山和郑小小两个。
  “小小,你要努力呦,我现在已经毕业了。”刘青山美滋滋地跟郑小小开着玩笑。
  郑小小鼓鼓腮帮:“我现在严重怀疑,你那张证书是不是伪造的。”
  半年来未见面的那点隔膜,也瞬间消散,两个人也就随心所欲地聊了起来。
  刘青山询问了一下郑小小那边的生活,应该是好过绝大多数留学生的,起码不用勤工俭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业上。
  郑红旗虽然收入一般,但是杨红缨的收入多啊,支撑一个留学生简直不要太轻松。
  再说了,还有维克多在那边照应着呢。
  要不是郑小小这丫头坚持,把刘青山转给她的外汇都转了回去,那肯定过得更自在。
  至于学业上,郑小小本身英语没问题,从小也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所以成绩也是很拔尖的。
  这样一来,刘青山也就放心了。
  郑小小也了解了刘青山在米国的一些经历,刘青山就拣一些有意思的,给她说了。
  等各自聊完经历,沉默了一会,郑小小开口道:“三凤,我也想尝试进行创作,你比较有这方面的经验,能不能给我讲讲。”
  她不去请教两位师傅,转而向刘青山请教,那就是准备搞通俗文学创作了。
  刘青山立刻心中一动:“我还真有点建议,不知道你对西方的魔幻,有没有兴趣?”
  郑小小不由得眼睛一亮:“魔法师吗,那当然啦。”
  说完,她调皮地朝刘青山眨眨眼睛:“阿布拉卡达布拉,三凤,我要把你变成一只倔驴。”
  说着说着,她自己先撑不住,笑了起来。
  “我看你不像魔法师,像个小巫婆。”刘青山也无奈地耸耸肩膀,“那我就给你讲一个魔法师学徒,哈利波特的故事……”
  等刘青山讲完了《哈利波特》的第一部,这才发现,身边多出了不少人,老四老五和小六子她们,也都坐在炕沿上,听得非常认真。 
  看到大哥讲完了,小老四还举起小手,表示有话要说:“哥,我有个问题。”
  “彩凤同学请说。”刘青山乐呵呵地望着小妹。
  小老四晃晃脑袋,满头小辫子飞舞:
  “要是在故事里面,加入一个咱们国家的小朋友就更好啦,咱们也有哪吒,有沉香,还有金刚葫芦娃啊!”


第649章 愿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好!”刘青山猛地一拍桌子。
  正坐在炕沿上,耷拉着两条小腿儿,来回悠荡着的小老四被大哥给吓了一跳,随即反应过来,噌的一下跳到地上:
  “嘻嘻,哥,小姐姐,那就加入一个小女娃,叫小凤怎么样?”
  刘青山大乐:“行,造型上呢,也扎着满头的小辫子。”
  嗯嗯嗯,小老四一个劲点着小脑瓜。
  郑小小也忍不住把她搂在怀里,使劲揉着小老四的脑袋。
  刘青山觉得老四的这个提议是真的不错,哈利波特一出世,那是注定会火遍整个世界的。
  如果能把华夏古代的神话体系融入进去,确实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要知道,华夏的神话体系,是最复杂最丰富多彩的,能够延伸出去的分支,实在太多。
  如果输出成功的话,那肯定能把老外唬得一愣一愣的。
  一直到吃完晚饭,他们这些大大小小的,还凑在一起研究呢,大致的框架,也确立下来。
  不过真要是动笔的话,郑小小还要回学校的图书馆,详细查阅资料。
  创造一个全新的魔幻体系,需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可不是巴拉巴拉小魔仙那么简单。
  晚上的时候,张孝忠来刘青山家溜达一趟,结果看到刘青山正忙着研究故事,也就没好意思打扰他。
  刘青山领着郑小小他们又研究了一天,这才将故事梗概彻底完善。
  而这天晚上,他们等待的人民报纸的大记者林子洲也终于来到夹皮沟,这也标志着,国家、省、市各级记者到齐,明天就可以正式颁发夹皮沟文学奖了。
  听说林子洲来了,刘青山立刻迎了出去,当然还有郑小小,因为林大记者,是她嫂子的长辈,同样也是她的长辈。
  林子洲多次来过夹皮沟,这次除了采访夹皮沟文学奖,另外还有深化山村巨变的系列报道。
  因为刘青山在电话里都跟他说了,夹皮沟今年已经成为二十万元村,要不然的话,他这个副主编也不会亲自来的。
  林子洲跟村子里的村民,都再熟悉不过,此刻正被一大群人簇拥着,在大道上攀谈。
  “林记者,先上俺家去,家里正蒸豆包呢。”张杆子这货十分自来熟地拽着林子洲的胳膊。
  他那点小心思,当然瞒不过大伙,也是,谁不想在报纸上露露脸,就算是只有个名字也是好的,那也能拿着报纸吹几年。
  于是大张罗就拉住林子洲的另一只胳膊:“先上俺家去,知道你要来,一直给你留着血肠呢,肥肠灌的大血肠,老香啦。”
  说完他还不忘贬低一下张杆子:“你家那豆包还能吃,都一股猪汗泥味儿,里面都能挑出猪毛来。”
  搞得跟林子洲同来的那几位都有点发愣:这老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