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能光吃烤鸭,刘青山先点了四个冷盘压桌:拌鸭掌,鸭什件,酱鸭翅,白糟鸭片儿。
他又点了四个热菜,最后就是烤鸭和鸭架汤了。
刘青山先给客人示范了一下鸭肉卷,彼得教授和巴菲特就兴致勃勃地开始动手,反正这个也不怎么用动筷子,倒是符合这两位的习惯。
“嗯,味道非常棒。”巴菲特还竖起大拇指。
估计要是把这张照片拍摄下来,以后肯定是最好的宣传广告:世界首富都说好,你难道不想尝尝?
一边吃,刘青山还一边介绍一下相关的掌故,桌上的气氛倒是相当融洽。
周副院长的英语水平不行,所以就多吃少说,即便是以他这种级别,烤鸭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等到筵席快要结束的时候,巴菲特很满意地擦擦嘴角,身子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开始和刘青山闲聊:
“刘,听说你还有一家科技公司,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是吗?”
刘青山点点头,他忽然意识到,巴菲特提到这件事,肯定不会是闲聊这么简单。
果然,巴菲特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上市当然是好事,就像是那位年轻的比尔先生,就是这两年全美资产增长最快的人。”
“不过上市也同样意味着风险,就好像是射箭的靶子,立在那里,很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
“哦,或者用我们刚才吃的烤鸭来说明的话,可能更有趣。”
“那种感觉,就好像鸭子被吊在你说的那种炉子里,肯定会被火烤得很难受的。”
“而且烤好之后,还要端上餐桌,成为别人的美餐,嗯,香喷喷的美餐。”
不愧是后来的股神,这个比方确实新鲜,听得桌上几个人都不由笑了起来。
刘青山也点头受教,看来这顿饭请得太值了,让他的猜测几乎变成现实。
倒是其他人不明所以,只是当有趣的故事听。
等到吃饱喝足,刘青山送彼得教授和巴菲特回宾馆的时候,看到车里没有校方的人,彼得教授忽然说道:
“刘,我已经询问过你的情况,你这样简直是在浪费你的才华和生命。”
“跟我回去吧,继续你的学业,等到毕业之后,全美任何一所大学,都会向你抛出橄榄枝的。”
“对了,你的姐姐,现在已经是我的研究生了。”
望着彼得教授无比真诚的目光,刘青山也微笑起来:“教授,请接收我最诚挚的感谢,不过抱歉,我还是不能答应你。”
“我更喜欢做生意,在这里工作,只是一个过渡。”
对这样一位可敬的老人,他也不准备隐瞒什么。
彼得教授的身体靠在椅背上:“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刘,你是我教过的最特别的学生。”
“您也永远是我的导师。”刘青山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加灿烂。
随后的几天,彼得教授他们还有别的日程,刘青山就没法陪同了。
他并不知道,上面对这几位来访的专家,也极为重视。
上面甚至还很委婉地咨询了某些方面的问题,只是并没有收到什么满意的效果。
等到彼得教授回国的时候,刘青山还是送到机场,并且给他们带了不少的土特产。
主要是猴儿酒,另外就是几瓶虎骨酒,这是专门给彼得教授的。
结果愣是被巴菲特很不顾及身份地给抢走了两瓶,说是要试试效果。
刘青山今天也请了假,事实上,他上班也没啥事,而且以学校的态度,就算他天天请假,估计也没人管。
但是刘青山却比较珍惜这段工作的日子,毕竟他知道,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
不知不觉就到了五月份中旬,刘青山也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准确地说是前两个月的,只不过这两个月一起发的工资。
经过工资改革之后,现在工人实行的八级工资制度,最高的是八级工。
而机关干部则是二十四级工资制度,刘青山把工资袋拿回家,鲁大婶便乐呵呵地帮他清点一番:
“每个月工资是一百四十五,再加上副食补贴十块钱,一共是一百五十五块。”
说完之后鲁大婶也笑了:“青山,咱们家一个月的消费,基本上是三百块左右,就是他们俩老的,总惦记着吃好的喝好的。”
俩老的,当然是老帽儿和鲁大叔,鲁大叔出门,桌上就剩下老帽儿师叔了。
只见老帽儿师叔美滋滋地抿了一口酒盅里面的茅台:
“喝不起喽,这酒都涨到一百四一瓶,青山,你这一个月工资,正好买一瓶酒。”
这个工资等级,在刘青山这个年龄来说,已经不算少,至少比绝大多数工人赚得都多。
不过在首都这地方,要是靠着这些工资,那肯定是攒不下钱的。
鲁大婶嘴里也开始抱怨:“这些天,啥啥都涨价,一天一个价儿,瞧着都吓人。”
“我看家家户户,现在都开始抢购物资,青山,咱们家是不是也得存点?”
老帽儿师叔也放下酒杯:“这些街坊邻居都疯了,隔壁的老刘头,白天把我的三轮借了去,拉了好几趟。”
“光是火柴就弄了两大纸箱子,食盐拉了两大袋子,估计够吃个十年八载的,商店都快叫他们给搬空了。”
刘青山也只能摇摇头: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股抢货的风潮,显然还要持续一阵子。
就连他在学校也是一样,同事李姐,昨天特意请了一天假,说是要排队采购去。
排队呀,刘青山回家的时候,路过商店门口就见到了,那场面实在太恐怖。
人挨着人,根本就是前胸贴着后背,就算你想加塞都插不进去。
不仅仅是商店,最热闹的还是银行,半夜就有排队的。
因为你得先把钱给取出来,然后才能买东西呀。
望着鲁大婶询问的目光,刘青山摇摇头:“婶子,咱们就别跟着凑热闹了,家里的东西,随用随买就成。”
他们这边,消费的东西有限,倒是影视城那边,几百名建筑工人呢,再加上拍戏的演员,那消耗的东西就多了。
不过刘青山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告诉王战派人进行大采购。
那时候还没出现抢购潮呢,东西比较好买。
而且他们都是用大卡车,直接从商店的库房里面,一车一车地拉东西。
光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肥皂手巾脸盆这些生活物资,就花了二十多万,你就想想买了多少吧?
多亏下手早,要是等到现在,想买那么多,商店都没货。
确实是没货,跟搬空了也差不多,就连原来库存的残次品,也都被疯狂的市民给抢购一空。
洗衣机不转了是吧,没事啊,我要了,回家正好用来装大米。
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见怪不怪了。
前两天王战打电话,还把刘青山一通夸呢,说要不是刘青山有先见之明,几百号建筑工人,都没盐吃了,那还哪有力气干活?
像影视城这边,要是和黑河那边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
刘青山去参加侯三的婚礼的时候,就叫他们那边调动手头的所有资金,用来压货,那可是上千万的物资啊。
他倒不是为了囤积货物赚高价,主要是担心出现如今这种情况,到时候进不到货物,没法和对面做生意。
侯三也打电话过来,同样把老大好一通夸奖。
说是他们那边的小贸易公司,现在根本就进不到货,只能干瞪眼。
而龙腾贸易公司,也接手了更多的贸易份额。
侯三在电话里还说呢:“老大你不愧是研究经济的,这眼光也是没谁了!”
刘青山也只能摇头:这跟研究经济的有关系吗,我们学校经济系的教授,还都排队打酱油呢。
第674章 这个原则不能变
这种抢购风潮,层层反馈,很快就汇聚到上面。
而且不仅仅是首都,这是一次席卷全国的抢购潮,从城市到农村,无一幸免。
接连几天,上面都在开会讨论这件事情,涉及到民生问题,那可是国之根本。
在某院的会议厅里,汇聚了各个部委的领导。
“同志们,形势严峻啊,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集思广益。”主持会议的领导也一脸倦容,开始一项项地布置工作:
公安机关要稳定局面,物价纪检部门,要严厉打击那些趁机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
其他生产部门,要确保产品供应充足,重点尤其是菜篮子。
还有外贸出口部门,也要适当减少出口额,优先满足国内市场……
就连重中之重的出口创汇,现在都不得不为此让路。
“同志们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主持会议的领导终于讲完了,目光扫了一圈。
大家当然都有一肚子话要说,工业方面的一位领导率先说道:“还有一点,要严厉打击倒卖物资的行为。”
“我的一位同学昨天跟我讲,他眼睁睁看着,一张钢材的批文,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内,被倒手加价六次,价格翻了三倍多!”
领导不断在本子上记录着,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至于原因嘛,当然是价格双轨制导致的,现在推行价格闯关,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推行起来,真是步履维艰,因为这些倒腾批文的,顺藤摸瓜的话,最后摸到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家族子弟。
商业口的一位领导也紧接着发言:“还要下发文件,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领导又感觉脑仁疼:红头文件现在都有点不管用了啊。
大伙七嘴八舌,反馈上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又足足说了两个多小时,这才把怨气和苦水发泄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忽然开口道:“我也来说几句。”
领导一见,也不敢怠慢:“吴老,您是经济领域里的泰山北斗,您请讲。”
那位吴老已经满头银发,他也是一脸凝重:“现在看来,我们的步子迈得有点大,就像是平时不压腿的人,你突然给他来个大劈叉,自然是会伤到筋骨。”
这句话的道理,要是用后世的话来说,意思大致就是: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我们都要为这次的莽撞买单。”
会议厅里的领导们都默默点头,很认同这个说法。
吴老继续道:“伤筋动骨是难免的,但是也并不会致命,所以咱们还是先熬过这两年吧。”
顿了顿,吴老忽然拿出一本内参,轻轻翻了几页:
“事实上,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有同志预见到这种可能性,可惜啊,当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看看吴老手里举起来的那篇文章,不少领导都感觉有点脸上发烧,因为他们当时还都狠狠批判了这篇文章。
想不到啊,这才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啪啪打脸。
吴老也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于是轻轻抖抖手上的内参:“我今天拿出来这个,不是想叫大家吃后悔药。”
“有一句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不知道这两位具有如此前瞻性的同志,会不会有更好地解决办法呢?”
领导们一听,也纷纷点头,然后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落到署名上面。
这篇内参是共同署名:林子洲,刘青山。
林子洲这几个月确实很清闲,难得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甚至回家之后,还能给媳妇孩子做晚饭。
叮铃铃,客厅里面的电话铃响起。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林子洲家里装有固定电话。
他系着围裙走到电话机跟前,一手还拿着勺子:“您好,哪位?”
“我是林子洲,您好您好,好的好的,我明天肯定准时参加。”
放下电话,林子洲愣了一会,然后晃晃手里炒菜的勺子:“好像休假结束喽。”
事实上,在最近这几天出现抢购风潮之后,林子洲就预感到了,只不过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刘青山也刚下班回家,大哥大就响了,他跑到院子里去接,屋里的信号更不好。
“姨夫,什么事?明天早上去院里?好的好的,我明天开车先去接你,咱们先碰个头儿。”
放下电话,刘青山的表情也有些古怪:大势所趋,谁也不能力挽狂澜,整个国家机器都疲于应对,他一个人的力量就更不行了。
不过这种事情,还不能不去,就当去涨涨见识吧,好像还没去过那里呢。
即便是心里抱着打酱油的想法,刘青山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忙到半夜十一点多,这才睡觉。
第二天曹小飞开车早早接上林子洲,刘青山就跟林子洲在后座聊起来:“姨夫,恭喜啊。”
林子洲明显带着黑眼圈,估计昨晚都没怎么睡觉。
他也没心思跟刘青山开玩笑,正色道:“青山,这种直达天听的事情,可万万不能草率,咱们爷俩先研究研究。”
刘青山点点头,从口袋里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