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青山自然坚决拥护师父的主张,中医培训,自成体系,坚决不能像后世那样,要用西医的规范和标准来衡量中医。
“算我一份。”李铁也忽然出声。
他每年从龙腾公司获得的分红,数额也不比这个少。
刘青山摆摆手:“铁子你这钱,还是留着娶媳妇吧。”
李铁面色微微一红,望望身边的薇拉,薇拉脸上也红扑扑的。
这俩人也挺有意思,相处这么长时间,都定亲,竟然还是纯洁关系。
连刘青山这个当师兄的都瞧不下去了,赶紧张罗给他们操办婚礼,就在过年前。
中医培训学校的事情,刘青山准备明天抽空去县里落实一下,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天,林子洲他们就匆匆返京,这样的喜讯,要抓紧时间上报才是。
九二年啊,百万元村,夹皮沟这个名字,估计要在全国引发热议。
莫作家则留了下来,要跟路作家和高文学他们厮混一段时间。
刘青山在把林子洲他们送上火车之后,就开车去了县政府。
碧水县和前些年相比,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街上的道路拓宽不少,道两旁的楼房也越来越多,不过住宅楼还没有开始兴建。
最惹眼的建筑,则是今年元旦开业的龙腾商厦。
没错,这也算是刘青山为家乡尽一份力吧,因为龙腾商厦现在还远远没有辐射到县级。
在元旦开业的时候,小翠和铁牛还特意来了一趟,主持典礼。
别看小县城,开业当天,营业额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万,估计最少也压榨了碧水县居民两三个月的消费力。
因为几个大工厂的存在,碧水县这些年的发展不错,明显强过周边各个县城。
整体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一些,消费能力还是不错的。
据说上面已经有计划,把碧水扩建成县级市。
只要肯干活,起码工作不用发愁,这就不容易了。
现在家家孩子都多,最发愁的就是孩子大了,没个正经职业,养家糊口都费劲。
而统一食品厂,现在就有职工近万人,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
等刘青山进了县政府,这里倒还是老样子,还是原来的办公楼。
刘青山已经跟老周联系过,老周也当了好几年县长,他年龄也过了五十五,基本上升迁无望,能在这个位置上退休,也就满意了。
“青山老弟,你这个大忙人啊。”
老周热情地把刘青山迎进自己的办公室,亲手用白瓷缸子给刘青山泡了一杯茶。
“周大哥,你就别忙活了。”刘青山跟这些一路走过来的老朋友最亲,到了这里,当然也不客气。
老周又打了个电话,不大一会,王书记也下来。
他的情况和老周差不多,去年市里要调他当局长,王书记也没舍得走。
这时候没实行干部轮换制,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本乡本土的,对家乡多少有点感情。
三人一起坐着聊天,王书记乐呵呵地说:“青山啊,恭喜你们夹皮沟,成了百万元村,真给咱们碧水县涨脸!”
老周也哈哈大笑:“王书记今早还跟我说,要去你们村子转转,讨一杯喜酒喝。”
这两位也清楚,碧水县算是沾了夹皮沟的光,很快就能在全国扬名。
第一个百万元村,完全符合上面勤劳致富的大方针,肯定要树立成典型,然后重点宣传的。
只要宣传夹皮沟,肯定就少不了带上碧水县一句。
“两位父母官,我们村里,请还请不到呢。”刘青山也笑着应承下来。
话是这么说,可是王书记和老周心里有数:他们这县长书记加一起,还没夹皮沟的老支书有影响力呢。
人家老支书,在省里乃至最上面,都是挂了号的。
更不要说眼前坐着,跟他们谈笑生风的刘青山了。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县里的企业上,老周打趣道:
“青山老弟,今年又把乳品厂给吃下,咱们县里这些企业,都快成你们夹皮沟的啦。”
王书记不喜玩笑,正色道:“还真亏了你们夹皮沟啊,要不然的话,这些工厂的职工开不出工资,还不三天两头到县里反应情况。”
他称赞夹皮沟,就是夸刘青山呢,因为谁都知道,夹皮沟合作社,真正的掌舵人就是刘青山。
这两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旧的格局被迅速打破,运行了几十年的厂子,忽然间就支撑不下去了。
刘青山知道,这种情况,还会愈演愈烈,不破不立,只是在这个阵痛的过程中,留下太多的心酸。
碧水县还好,有刘青山以及夹皮沟合作社撑着,才使得不少工厂都顺利转型。
聊了一阵,刘青山就说明来意。
听说哑巴爷爷要主持一个中医培训学校,县里当然大力支持。
要知道,哑巴爷爷如今是碧水县的标杆人物,就是已经写入县志的那种。
当然现在不叫县志,改成叫年鉴了,本质其实还是一样的。
最关键的是,还不用县里出钱,又能扩大碧水县的影响力,何乐不为呢?
老周跟着出谋划策:“给你们批一块地,新建校舍,投入就太大了,青山老弟,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县的技工学校,这两年也不招生了,校舍什么都闲置,还有食堂和宿舍,都是现成的,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手?”
在前些年,各县基本都有一种职业学校,叫做技工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培养技术工人。
这还不是谁都可以报考的,必须吃商品粮才行,要不怎么吃商品粮的吃香呢。
毕业之后,就能分配到工厂企业上班。
不过这几年工厂不行,所以相应的,技工学校也办不下去了。
刘青山当然也知道技工学校,就在县城北门外,他每次来县城,都会路过。
仔细想想,还真挺合适的,简单修修,就能上马。
不过这是师父交代的事情,也是师父掏钱,刘青山必须跟县里讨价还价一番。
于是笑道:“周大哥,我听着怎么像是把包袱甩给我们呢?”
“哈哈,这叫各取所需。”老周也笑了,他和王书记商量一下,基本就定下调子。
连地皮,带学校的所有设施,一共五百万,打包出售。
这个价格该怎么说呢,便宜是绝对便宜,光是那块地皮,以后就值个几千万。
但是在九二年,五百万这样一笔庞大的资金,还真没几个人能拿出来。
而且县里还有一个条件:原来学校剩下的一些校工之类,也要继续录用。
至于学校的教师,早就安置到其他学校了。
这个倒是没问题,不然也得重新招人,刘青山就点头答应,不过还是把价格讲到了四百万。
给师父省点钱,用到中医培训学校的教学方面,也是好的。
定下这件事,中午在县招待所吃了一顿饭,刘青山就乐呵呵地回去跟师父汇报。
哑巴爷爷也是急茬,第二天就要刘青山开车拉着他,去实地瞧瞧。
老周也带着相关部门的领导陪着,几辆车一起开到技工学校大门口。
几趟红砖房,还有一个四层的教学楼,因为在城外,跑马占荒,校园面积大的出奇,刘青山估摸着,最少也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
铁大门锁着呢,喊了好几嗓子,才看到一个老头,慢吞吞地向这边走来:“你们干啥的?”
随行的秘书大声吆喝:“这是县里的周县长,陪着客人来参观,赶紧开门!”
那个老头一听,脸上明显有点慌。
而就在这时候,只见从一一间平房里面,钻出来几条人影,一溜烟向着远处跑去。
这啥情况?
大伙有点发蒙,还是秘书比较机灵:“肯定是偷东西换钱的,别叫他们跑喽!”
第1017章 唯一的问题
梁小虎今天召集了两名同学,准备回学校食堂摸点东西。
他给看门的老张头塞了两包烟,然后撬开食堂的窗户,就开始寻找能用到的家什。
技工学校以前开设过烹饪班,所以做饭的炊具还是比较齐全的,锅碗瓢盆,大勺菜墩,每样都弄上一套。
哥仨正忙活呢,就听外面有人嚷嚷,隐约好像听到什么“县长来了”
快跑!
梁小虎一手拎着个大勺,一手拎着个长柄的勺子,招呼两名同伴,从窗户钻出去,撒腿就往房后跑。
学校周围都是石头墙,有一处塌半截,他们就是从那跳进来。
哥仨狂奔千米,到墙边,墙豁子不到一米高,直接窜上去。
后面就是树林子,钻里面就安全了。
不过刚刚跳到墙外,就发现面前站着两个人,挡住去路。
梁小虎心里也慌,用饭勺子当当敲了两下大马勺:“让开,不然就把你们
刘青山笑吟吟地瞧着对面的三个年轻人:“不然怎么样,你准备把我们炒了啊”
哎!
梁小虎把手里的家什使劲往地上一扔,然后往地上一蹲:“我们就是这学校毕业的学生,拿自己学校的东西,借来用用,不算偷吧’
刘青山还准备活动活动筋骨呢,结果对方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顿时兴趣缺缺。
很快,就把这三个小贼,领回学校院里。
大冬天的,学校也没取暖,只有老张头的值班室里,烧着一个小火炉子,大伙就都挤在这屋。
“都送派出所去,北门这边,归四所管吧,给所长打电话!”
老周挺生气,觉得这仨小贼,是存心给他上眼药。
其实这种情况挺常见的,那些停产的工矿企业,最容易招贼了。
甚至许多都是原来本单位的职工,跑回来弄点零碎东西,转手换点零花钱。
一听要去派出所,梁小虎又急又怕,连连摆手:“别别别,我娘身体不好,要是听到这个事,非得气得住院不可,我求求你们啦,我们真不是偷,就是想拿点东西用用!”
老张头生怕事情闹大,他也有责任:“别,周县长,就这点小事儿,不至于。”
老周瞪起眼珠子:“这臭毛病可不能惯着,要是房子安上轱辘,都能给推走!”
老张头连忙解释:“这仨孩子,都是这学校毕业的,最后一届,没分配工作,仨孩子就琢磨做点小生意,想弄个小饭馆,本钱有限,就回学校划拉点能用得着的东西。”
“这事是俺答应的,周县长你要抓人,就抓俺这个老头子好啦。”
老周瞧瞧蹲在地上的仨年轻人,看着还挺本分,不是那种流里流气的混子,心里也就信了几分。
这时候,刘青山插话道:“我看这几个人还算老实,一会派人去他们家里调查一下,也就清楚了。
“别,千万不能去我们家,要不然,会被家里打死的。”一个小胖子可怜兮兮地求饶,瞧他这模样,倒像是个学厨师的。
这年头,家长一般都比较严厉,要是被人找上家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自家孩子揍一顿再说。
跟后来正好相反,再过几十年,都是先护着自家孩子。
哑巴爷爷手上也比划一番,刘青山就笑着转达师父的话:“不用担心,要是情况属实,以后就招你们回咱们学校食堂工作。”
“咱们学校又能开学啦”梁小虎增一下从地上站起来,毕竟在这里读了三年,感情还是有的。
刘青山点点头:“不过以后不是技工学校,而是换成中医培训学校,但是食堂还是需要的
梁小虎乐得直蹦高:“那可太好了,我们的大师傅二师傅,也都在家闲着呢,我这就告诉他们去!”
“先把你们自己的问题交代清楚再说!”秘书哼了一声,这仨小年轻立刻又蔫了。
老周也瞧出来刘青山的意思,不想深究此事,就吩咐秘书,领着这三个人去落实一下。然后又告诉老张头,联系从前的那些工友,做好复工的准备。
这下可把老张头给乐坏了,学校关门,他虽然清闲,可是太闲了,也就没啥意思。
不大一会儿,原来学校后勤处的一名留守干部,也闻讯赶来,领着大伙,在校园里转了一圈。
整体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宿舍里,上下铺的铁架子床都在,床上还铺着厚厚的蒲草垫子,铺上行李,就能住人。厨房里面,工具齐全,备上材料,就能做饭。
教学楼里,虽然设施都比较陈旧,但是桌椅板凳黑板之类都还能用。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这些设施,要是都重新置办的话,那也是一大笔钱呢。
转了一圈,刘青山心里基本有数:只要人员到位,物资备齐,学校很快就可以正常运转。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还没有生源呢。
哑巴爷爷对此显然是早有准备,手上比划着:整个学校,计划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招手新学员,从基础学起,培养专业的中医师,周期起码五六年。
另一部分,则是搞培训进修,这个可长可短,有一定基础的医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