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深海渔场-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有气势了。”方友群惊叹道。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虎头海雕低空盘旋,以前,虎头海雕在甲板上背着翅膀行动的时候,样子活像一个逗比,就好像一只走路都走不稳,还脖子前倾的鸭子。
  而一旦虎头海雕起飞,基本上都是瞬间就飞到了仰着脑袋都看不到的高空,像这次这般低空不断盘旋,真的没有过。
  何老看看那个简陋且丑陋至极的鸟巢,再看看那两只在渔船上方盘旋的虎头海雕,低声喝道:“那玩意该不会真是这两只虎头海雕的鸟巢吧?”
  项阳抬头看着天空中的虎头海雕,两只虎头海雕大小差不多完全相同,但其中有一只更胖,两相对比之下,项阳立即就认出来较胖的那只虎头海雕正是他自己所认识的那只虎头。
  在虎头海雕这个族群里,因为雌雕跟雄雕的分工不同,所以二者的外观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雄雕的体型一般较小,因为雄雕要负责巡守领地上空,需要捕食猎物,它需要一副更加轻盈,更加灵活的身体去与猎物跟敌害对抗。
  而雌鹰的体型一般比雄雕更大,因为雌雕要负责哺育后代,需要更大的体积去孵化后代,也需要更大的体积去给刚出生的幼鸟遮挡风雨,同时它还需要担负着筑巢的责任。
  雕巢一般都不是固定不动的,但一对雕通常不止一座雕巢。
  它们会选择一块领地,然后在那块领地内,建筑许多个雕巢,然后根据天气、气候等因素,选择今天应该住在哪个巢内,而不住的雕巢它们也不会让其荒废掉,会不断的修建。
  “虎头。”项阳朝着天空大声呼唤一声。
  “啾——”
  那只脚胖的虎头海雕发出一声铿锵有力的鹰鸣回应项阳,声音像金属一样,具有超强的穿透力。


第474章 海东青传说(上)
  夏鹏杰仰望上空,脸上一脸的兴奋,“乖乖,怪不得这段时间白天很少看见虎头海雕,晚上却经常听见鹰叫声,原来是找了个母雕回来。”
  项阳目光闪烁了下,他在船上虽然有房间但一般渔船只要靠岸了他就不住在船上,所以他并不知道虎头海雕的事情,但项阳夏鹏杰一开口,项阳立即就知道,这两只虎头海雕恐怕都出现在船上有一段时间了。
  项阳也很快就想到,以往雄雕都是不愿意住进雕窝内的,它喜欢就站在加班的船舷或者船舱顶部睡觉,可就在前段时间,它有了归巢的习惯,还把那原本四四方方,只有一个进出口的雕巢给弄成了一个露天的盘状鸟巢,不管是结构还是外观都改变巨大。
  “啾——”
  突然,那只雄雕一个俯冲,落在船舱顶部,然后仰头朝天空中发出一声非常嘹亮的雕鸣,像是在呼唤雌雕一般。
  包括项阳在内,一群人赶忙抬头看着,接下来雌雕的举动,很可能决定着,这两只虎头海雕会不会在这艘船上安家。
  雄雕跟船员们混熟了,不畏惧船员们。
  但雌雕可不。
  雌雕是一只货真价实的野兽,而且是即将进入繁衍期的猛禽,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体型较大的动物都抱有非常谨慎且敌视的心态。
  “退后。”陈宇教授低声道。
  科研队的人立即缓缓后退,但船员只有一部分人动了,剩下的一部分都看向项阳,等着项阳下令。
  项阳抬头看了看船舱顶部站着的雄雕,那只雄雕正偏着脑袋,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下方。
  “散开,别围到一起,别吓到那只新来的虎头海雕了。”项阳喊道。
  船员们立即后退,远远地站在甲板的船舷周围。
  “方友群。”项阳喊道。
  “阳哥。”方友群立即应道。
  “去船舱里,拿一箱鱿鱼,不,去拿一整只鸡出来。”项阳道。
  “好,我就去。”方友群连忙钻入船舱内一阵鼓捣,一分钟不到,他就左手提着一只鸡,右手抱着一箱鱿鱼跑了出来。
  项阳瞪了自作主张的方友群一眼。
  “阳哥,你要的鸡。”方友群一脸讪笑道。
  项阳接过那只已经被拔了毛,但没经过任何烹饪的鸡,朝着船舱方向的甲板处丢去。
  雄虎头海雕低头看看甲板上的鸡,不等项阳退后,就一个俯冲冲了下来。
  “小心,退后。”陈宇教授连忙喊道。
  雕类的攻击力都是极强的,特别是常年飞翔在海洋上空,能够在海面底下捕鱼的虎头海雕,它们的身体素质远比一般的雕类更强,要是人类被它们给啄上一下,身上肯定得出现一个血窟窿。
  项阳回头看了陈宇教授一眼,微微笑了笑,并没有后退。
  如果要飞下来的是正处于繁衍期的雌虎头海雕,项阳会立即毫不犹豫地后退,但如果要是雄虎头海雕的话,项阳还是信得过的。
  这种信任,就跟外人看到哈士奇露出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不敢靠近,而哈士奇的主人敢直接一巴掌照着它的脑袋上呼过去一般。
  果然,这只虎头海雕没有攻击项阳。
  它落在甲板上,体内发出“咕咕”的声音。
  “咕咕”不是鸽子专有的叫声,猫头鹰也是这样鸣叫,实际上很多鸟类都会这样叫,雕类在最温顺的时候也是这个叫声。
  项阳走过去,轻轻摸了摸虎头海雕的脑袋。
  虎头海雕没有躲避项阳的意思,它扇了扇翅膀,翅膀展开的时候,比它的身体一开始大一倍还不止。
  方友群被虎头海雕煽动翅膀时带起的劲风给糊了一脸,他哇地叫道:“哇,以前还没发现,这雕煽动的力气好大,比海东青都没得差了吧?”
  陈宇教授瞬间看向方友群,“你见到过海东青?见到过海东青在地面上展翅?”
  海东青是鸟纲隼科动物,是一种比虎头海雕还要更加罕见的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曾一度被许多人认为是这世界上最凶猛的禽类。
  实际上海东青是被历史文化跟影视给神话了,海东青的战斗力猛是猛,但绝对没有猛到吊打一切飞禽猛兽的地步。
  海东青在影视中是神兽,是图腾,但在现实中,它们几乎都快要绝迹了,就看哪座地形开阔岩石众多的海岛上看还有没有。
  “没有。”方友群立即道:“我是在电视上看的。”
  陈宇教授顿时失望无比,随即他就洒然一笑,“也对,就算真有海东青,那它也只会出现在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在这里,怎么可能出现海东青。”
  陈庆生倒是一愣,“陈教授,这世上真有海东青?我航行这么多年了,也去过北部海域,可从来没见着过什么海东青。”
  “当然是有的。”项阳笑着道:“在《本草纲目·禽部》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属于大型猛禽,体重健壮,一般雌性比雄性稍大。最重可达6公斤,体长身高1米左右,两翅展开有接近三米长,喙爪像铁钩一样硬,飞得又快又高,能捕天鹅、野鸭、兔、狍,甚至是鹰等禽兽,辽代的皇帝每年春天在鸭子河(今松花江)附近放海东青捕天鹅,捕到的第一只天鹅要摆宴庆贺,名曰“头鹅宴”。金、元时期女真族和蒙古族的贵族也有用海东青捕猎的习俗,但虎头海雕也不弱,要是虎头海雕真跟海东青干起来了,鹿死谁手真不一定。”
  “战斗力不好说,但论野外生存的能力,虎头海雕比海东青差远了,海东青捕食犹如闪电,扑扑凌凌人,煞是威严,它的食量很大,耐饱饿力非常强,吃饱一次可以20天不进食,可以粒米不进穿行沙漠,甚至还吃腐肉,这点虎头海雕是绝对做不到的。”一个年轻的生物学家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的。”项阳摇头否定道:“海东青与虎头海雕的生存环境不同,这所谓的野外生存能力根本就没办法比较。”


第475章 海东青传说(下)
  虎头海雕一般生活在海域内。
  海洋被称为是生命的摇篮,实物充足,整片海域上到处都是海鱼,它要那么耐饿干什么?
  饿二十天?
  别说二十天了,一只虎头海雕要是在到处都是海鱼的海上连续三天连一条鱼都捕不到,那它活该饿死,蠢死的。
  而海东青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北部寒冷地带,要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要么寸草不生的沙漠,要么冰雪覆盖的雪山。
  春夏秋还好,野兔、鼠类等中小型兽类不少,水面上也没有结冰,可以抓两条鱼吃吃。
  冬天呢?
  冬天沙漠里啥都没有,水面上也结了冰,草原上动物都储备了过冬的粮食在过冬,海东青除了捕食村里的小猫和小狗小鸡,并吃些腐尸肉外,它哪还有食物来源?
  别说耐饿二十天了,真要是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它不能冬眠都只能算它进化不够彻底。
  不管怎么说,时至今日,在南方沿海地区人们偶尔还可以看到虎头海雕的身影,但海东青的身影,很多草原上生活了一辈子的人都见不到了。
  当然,项阳知道海东青数量的急剧减少跟它的适应自然能力没关系,海东青不是被自然法则给淘汰的,海东青数量的急剧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捕捉。
  一只活的海东青能卖多少钱项阳不知道,因为他压根就没听说过活着的海东青交易。
  别说看见了,听都没听过。
  但死的海东青大概值多少钱项阳听说过。
  2017年,在西西伯利亚,有一伙偷盗者捕杀了一只海东青,那只海东青在黑市上卖出了一千九百万卢布,折合成国内的货币,大概是一百八十万元。
  后来那伙偷猎者被抓住了,西西伯利亚的警察自然是顺藤摸瓜追渣那只海东青下落,结果发现那只海东青早就已经被转手数次,卖到了北美洲那边,而追查到的最后一次交易价格是四百四十万美元,折合国内货币大概是三千万元。
  这个价格很逆天吧?
  事实上一点都不逆天,跟海东青历史上的身价来比,这点价格连九牛一毛都不到。
  在现代,海东青的别名叫牢底坐穿青。
  而在清代,海东青又叫免死青。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一只海东青,就是一块免死金牌。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
  在清代,如果一个刑徒捕捉到一只海东青并进献给朝廷,可免除谋反以外的一切死罪。
  而在清代以前的辽、金、元、明时期,各代均设有类似鹰坊的机构,专司捕取和饲养海东青。
  海东青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深远,甚至曾经被上升到图腾的高度。
  海东青不仅是勇悍的猎鹰,同时也融化在我国古代的文化之中。
  金代一位诗人把海东青扑击天鹅的场面描写为“搏风玉爪凌霄汉,瞥日风毛堕雪霜“,表现了对海东青以小制大、坚毅勇猛的赞誉。
  现代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兴凯湖地e发掘出骨雕海东青头,距今约六千余年。
  在上京古城东女真墓群中,发现了以海东青捕捉一只飞翔的天鹅为纹饰的鎏金铜带挎。
  另外,在我国现存的古乐谱中,有“海东青拿天鹅“的琵琶曲谱。
  民间儿童游戏中有“老鹞子叼小鸡“活动。
  在吉林敦化一带现如今都流传着《阿玛有只小甲昏》的童谣。
  那首歌项阳没听过,但曾经在看海东青的知识时看过其歌词,“阿玛有只小角鹰。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它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懵。佐领见了睁大眼,管它叫做海东青。拴上绸子系上铃,吹吹打打送进京。皇上赏个黄马褂,阿玛要张大铁弓。铁弓铁箭射得远,再抓天鹅不用鹰。“
  这首歌谣生动的显现了海东青在古代的珍贵程度。
  谁要是抓到了海东青,那是要一路锁啦吹起来,锣鼓敲起来,跟送新娘子一样把它给送到紫荆城的,期间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就不说了,看看皇帝给的奖励是啥。
  黄马褂!!!
  在古代,每年的10~12月,朝廷就派人前往鸭子江两岸的抚远县捕海东青。
  捕海东青时,先在山坡向阳处,用三块石头搭个“n”形支架,象征着鹰神九重天上的金楼神堂,内放一块山石,代表鹰神居住的神山。
  然后插草为香,用酒祭奠后,便张网捕鹰。
  捕捉海东青的网一般长3米,宽1米,在网上拴一只鸽子或死鸡当做诱饵,捕鹰人自己则躲进用树枝伪装的“窝棚”里,静候鹰的到来。
  有时,捕鹰人要蹲上几个月才能蹲到一只海东青,称谓“蹲草”,这也是蹲草这个词的最初由来。
  要是有海东青从高空潘盘旋而下,扑食诱饵,落网被擒。
  捕鹰人首先要非常隆重的拜谢鹰神格格,然后才能去抓鹰。
  捕到的鹰如果要是海东青的话,必须得要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