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模拟器-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弋风就来了包厢里面。
  进来后,大家一看杨弋风,倒是点了点头,比较成熟,而且有点学术风,应该不是那种走关系的,而且还可能是学生。
  但是,再多看了几眼之后,和协医院的刘志斌教授就扒开了一个教授,走上前了,接着偏头看了看周成,问:“小周你所说的朋友,就是小杨吗?”
  “我早该想到的啊,你是湘省来的,小杨也是湘省的,你们互相认识,意料之外,但也在意料之中。”
  刘志斌教授代表的是和协医院,他的话,不禁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视,就纷纷好奇地打量起杨弋风起来。然后很快,徐达山也反应过来了杨弋风这个有点耳熟的名字。
  不过他与杨弋风不特别熟悉,就问:“刘教授,不是听说小杨,才二十三四么?”
  这个问题的声音很小,但是实际上,包厢里面并不大。
  杨弋风就非常尊敬地喊人:“刘教授,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杨弋风,来自湘省。目前是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生,我老师是丁长乐教授。”
  不卑不亢,而且处理得也颇为随意,并不紧张,显然不是第一次处理这样的局面了。
  杨弋风进来之后,刘志斌教授就非常热情地领着杨弋风各自见识了一圈。这场面稍微有点与之前大家都不认识周成,而陈吉武教授认识周成的时候,一个样。
  这让众人内心深处,冒起来了一个微妙的念头,这个杨弋风,不会也是个厉害角色吧?
  见识完,杨弋风就乖乖地坐在了一个角落,默默不做声。他知道,他的问题啊,还应该是在这次交流会议的最后面,而不应该喧宾夺主。
  现在的周成,正在获得他该获得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也是周成比较需要的。
  周成也没多说什么,也不再卖关子,把提前准备好的课件,一一拿了出来,然后就开始平铺直叙的讲。
  因为都是教授啊,基础知识和基本功都不需要做铺垫,直接拿来就用,节奏很快,但大家肯定都跟得上。
  不过,在周成讲到手法复位这一块时,大家才稍微露出来了一丝丝的疑惑之色,因为这是目前还没有被普及的东西。
  很快就有教授直接打断开口问了:“小周,你这个……”
  这样的场面,让坐在角落里的古忠良副教授以及申德主治医师等人,满心的感慨。这个小周啊,比他们在这个年少轻狂的年纪,可要‘狂了’很多啊。
  不是狂妄的狂,也不是轻狂的狂。
  陈胜武的目光稍稍有些凝滞,看着周成,差点以为自己应该卑微到骨子里。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如今在薛修德的组里,在自己的同学之中,也是上游存在,轻易地拿到了博士学位。
  没有必要与周成这样的变态比,然后再看了看与自己看起来同龄,却比自己小了很多的杨弋风,看着他的波澜不惊,陈胜武的内心越发凌乱起来……


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匹夫、无耻之尤!
  “胡教授,您要问的问题,其实是另外一个板块了,详细地述说,可能颇为复杂,我这里有一个PPT的总结文案。”
  “我们大概过一遍吧,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还是小切口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胡教授,您觉得呢?”周成大大方方地回道。
  胡线和愣了愣,说:“好的啊。做事要找重点。学术交流有一个要点和主题点,是我耽搁大家的时间了。”
  胡线和本没想过周成能够拿出系统性的骨折手法复位的纲要和总结的,只是随口一问,竟然就炸出来了这么爆炸性的东西。
  周成也就打开了U盘里面的另外一个PPT,然后走马观花似的给大家简述了一下,他所理解的骨折分型之下,哪些分型可以进行手法复位,哪些是不能的,还是需要通过手术来处理。
  这话听起来,看似随意,但实际上,它所直接针对的,就是对骨折指南的修正。
  外科的第一条:适应征与禁忌症。
  任何手术都有其适应征与禁忌症。
  周成翻完后,就要回到骨折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时,就看到,陈吉武教授等人的面色也都纷纷凝重了起来。
  骨折的手术适应征与禁忌症,骨折的治疗原则,就是华国医学会骨科分会的创伤外科学组编撰的。
  编撰指南,是需要各个顶级的专家坐在一起,详细的商讨,然后做出来的标准化的治疗建议。在座的这些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可他们一向都认为,指南的编撰必须要有全面、细致、安全这几个原则,同样,也要先进。
  而指南的存在,是需要进行修正的,修正之后,印发到学术网站或者是分发,并且印刷装订成册,供给全国的同行们学习。而且,很多的医疗事故的评判,也都是根据指南来的。
  事关重大。
  刘志斌教授又抬起了手来:“小周,你先慢一会儿。你这个骨折的手法复位,有系统的理论纲了,有做过临床课题嘛?有相应的客观数据吗?”
  这特别重要,什么样的骨折,要进行手法复位,什么样的骨折,必须要做手术,这个原则性的东西,如果可以探讨得更加清楚的话。
  是华国整体医疗质量的提升,也同样可以节约很大的医疗资源。
  (注解:作者的接触面,大概就只是在骨科,拜谢恩师及师爷的恩惠,因此接触过一些常人没接触过的东西,因此本书中的内容,可能局面会铺开得稍微细致一些。)
  (期待各位书友鉴赏,每一种东西,其实都有更加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学术因素及经济因素在,小刀不才,愿意将这些一一剖析给大家听,尽量以大家喜欢看的方式,如有同道、老师观看本文,有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数据有,但是不是在现实中,所以周成并不能拿出来,但也实事求是地讲:“刘老师,这个非常抱歉,之前我在做手法复位的时候,只是在八医院做过一些病人。”
  “病例的数量不多,而且还在追踪之中,数据也正在收集。”
  周成继续不卑不亢地说:“用更加谨慎地角度来讲,我接触的一些病人,在此分型之列的,手法复位后的短期疗效,都颇为不错。最早的一批病人,已经是脱下了石膏,开始正常的功能锻炼了。”
  周成现在非常拧得清层次,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
  他在八医院进行手法复位是在十月末十一月初,现在的时间是三月初,的确是效果很好,周成也知道效果很好,但是那是在模拟世界里面。
  真实世界的数据,就相当有限,周成更知道,刘志斌等人感兴趣的肯定是周成现在列举出来的,在原本指南手法复位适应征之外,周成个人列举出来的手法复位适应征之内的这些疾病分型。
  周成的话,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包厢里面,可谓是落针可闻。
  刘志斌左顾右盼了一会儿。然后表情极其严肃地问:“徐院长,您怎么看?”
  徐达山,积水潭创伤外科的行政主任,副院长,也是华国医学会下京都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外科学组的组长,主要负责人,比刘志斌的掌握的资源,相对要多那么一丢丢。
  徐达山本是看在周成与陈吉武教授认识的份上,对周成有颇多的看重和关注,不过就现在而言,似乎,周成自己通过他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得让他稍微改观了。
  越是基础性的东西,关系越大。
  如果是说,连手术的适应征都改了,他们还在研究本可以不做手术的骨折分型,怎么去把手术做得更好,你研究个der?
  这就好比,你想着怎么把青菜炒得和肉一样好吃的时候,他妈的肉价已经是青菜价格了,只是单纯从好吃和营养学的角度讲,吃肉不好吗?
  徐达山稍稍有点坐立不安,左右看了一圈,对门口的一个人说:“辛苦把门关一下。”
  显然,他是打算说一些,不便被外人听到的东西,而且还很深刻。
  陈胜武马上就去把门给反锁了。
  徐达山就稍稍敲了敲桌子,说:“不好意思啊,各位教授,打扰了,稍微借用你们的一点宝贵时间。”
  “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一直都在探讨如何提升我们医疗质量,如何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的问题。”
  “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而且永远不会停止。本人不是领导层,所以普及面不多,因此只是说一些我们骨科方面的问题啊。今天所说的内容,出了这个门嘞,大家就都忘记,不要再传出去。”
  徐达山的话,让其他人都笑了笑,没回话,打断徐达山。而申德主治医师就在这时候给周成接了一杯水,然后示意周成先坐下,听徐达山教授怎么说。
  “每个医院的层次不一样,所以接触的面也不一样。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正在不断的下沉。我们所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我们现在创伤外科的骨折病人,就更少了。”
  “更多的是一些复杂骨折或者手外科的病人。这是好事,这在一定程度上,敦促我们必须要更加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和专业能力,如果拿不下下面医院解决不了的病例和难题。”
  “我们这些老家伙啊,就该去改行或者多做副业,都吃不了饭了。创伤外科,目前的圈子就这么大,病人的体量也就这个样子。”
  “手法复位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之所以碰的人不多,是因为做了它吃力不讨好,具体的原因,我就不细说了啊,大家懂得都懂。”
  “但其实,不管它怎么样,其实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就没有单纯的骨折病人,每年几个,如果就靠着这个吃饭的话,那我们就早就饿死了。”
  徐达山的话,非常伤人。但也非常真实。
  他在的医院是哪里?积水潭啊,骨科明面上排名全国第一的地方,他缺病源么?缺也不缺,好的病源基本没有,差的一堆。
  所以,如果要把病源进行分流的话,那么,积水潭、和协这些国家的顶级医院,必须就要专精于解决复杂的问题,然后把骨折、清创等急诊病例,放给下级医院去做。
  这是个正在进行的问题。
  但是,如果说,现在把周成的这个课题,一旦做成功之后,下发了下去,全国都统一这么搞,对病人是够好,够优惠的,另外一个问题来了。
  那下级医院的医生怎么办?还吃不吃饭呢?
  骨折、创伤,就是他们的病源所在,一个医院的病源,就是他们的根本。要他们陡然之间地去更加深入地学习更加困难的术式,处理更加复杂的病人。
  那病人为何不直接去更好的医院呢?
  医生也是人啊,人就该有七情六欲,需要吃饭,需要赚钱养家,但凡在国家没有实行兜底制度,能够保证医生的合理合法收入之前,如何吃饭这个问题,就是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个月的工资,两千多,四千多,然后京都是五千多,能吃饭,吃屁都没你的份儿!
  不过,徐达山看问题,肯定没有这么浅显:“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个东西好,就得去做,但是放在什么地方做,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你说把骨折的手法复位,放在我们医院做,那一年都压根儿碰不到几例骨折病人,怎么办?”
  “就连急救中心,120指挥中心都知道,咱们积水潭不做骨折,不是因为我们不做,而是我们在处理复杂病人的时候,就已经把床位占满了。”
  “也不能不做,所以我的建议啊,是把这样的一个临床课题,放在地级市医院里面去做,那里病人多,而且也有县医院送一些复杂病例过去,正好可以同时满足开展临床课题的条件。”
  “也不会伤及到同道们的根本性利益。”
  说到这,徐达山又挠了挠头:“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课题的所有权属于谁?谁去主持,谁去开展,然后还吃力不怎么讨好。”
  “但它的上限高啊,做出来之后,对创伤外科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个我们还需要特别细致地研究一下。”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其他教授,你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没有?”
  周成听到徐达山的话,稍微有点感动。他思考问题的深度,非常深刻。
  华国是一个大国,十几亿的人口,不是开玩笑的,而且每一个想法和决定,都是会影响着一大批的人的。
  更好的经济因素下,越来越讲究以人为本,但是这个以人为本,不能单纯地以百姓为本,而是要以所有人为本,把所有人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只是单纯地考虑底层的因素,把中层全都杀掉?
  现在的医生处境有多尴尬,就知道这样的想法,到底有多么可笑了。一个正统的博士,毕业后的工资与其他专业的硕士相差无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