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模拟器-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拇指的肌腱,总共有八条,拇长屈肌、拇短屈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拇短展肌、拇收肌和拇对掌肌。”
  “但是这八条肌肉里面,只有拇长屈肌与拇长伸肌过了第一掌指关节,到了远节指节。”
  “所以,我们要处理的,其实就是这两块肌肉。”
  “我们都知道,手指没有肌肉组织,来自前臂和手掌的肌肉至手指都已成为肌腱。依其功能主要分为2组:掌侧为屈指肌腱,背侧为伸指肌腱。”
  “伸指肌腱越过掌关节后,在近侧指骨背侧向两侧扩展,形成强有力的指背腱膜。”
  “指背腱膜分为3部分:中央腱条止于中间指骨基底部。两侧腱条承受蚓状肌及部分骨间肌以后,在中节指骨背面合并,而后止于远侧指骨的基底。各束都有肌腱加强。”
  “指伸肌腱断裂时各指关节呈屈曲状态,中间束断裂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伸直,而两条侧束断裂,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伸直。”
  “这是外伤状态下,这个患者,是指间关节因为早年的外伤,导致了指间关节出现了畸形融合,所以,他的肌腱发育,也是不正常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拇长伸肌腱,肯定是过长的,而且拇长屈肌腱,肯定是过短的。”
  “所以,我打算,通过解剖定位,看看他能不能把两条肌腱,进行糅合一下,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只能取其他地方次位功能肌腱,完成肌腱的移植术了。”
  周成慢慢地科普着解剖学知识,其实是说给张正权说的,这里面,可能张正权的基础最差。
  周成这么详细的解释,还有参照物,所以张正权也能听懂。
  “因为我们,不需要处理血管和神经,现在是属于屈曲状态,所以血管和神经其实是过长的,因此术后不必考虑。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操作,就大抵可以分成两步。”
  “第一步,截骨,重新塑造关节面。”
  “第二步,肌腱的处理,自体移植、或者重排!”
  “第三步就是,皮肤的处理,比如说植皮术。”
  “第四步,就是固定。”
  “这不难吧?”周成问。
  然后看向张正权,张正权点了点头。
  这的确不难啊。
  周成又继续科普:“指间关节,由上一节指骨滑车与下一节指骨底构成。现在融合了,我们所以要再造一个滑车结构,然后在打磨成骨底。”
  “我们先找合适的地方,切开皮肤。之前我们是切开了侧面,这时候,我们就要从近节指骨处,把皮肤切断。”
  “然后,我们暴露……”这一步一步,周成的动作干净利落,而且大家都能听懂。
  可是,当周成把融合的骨头暴露出来后,截断了融合骨面后,周成就直接用了骨挫,竟然在很快的时间里,打磨出来了一个滑车的结构。
  是的,周成自己打磨出来了一个滑车结构,然后还语气平淡的问:“你看,这和正常的滑车结构,是不是差不多相当?我们拇指的近节指骨滑车,差不多是成圆锥桶状,直径差不多是……”
  “然后指骨底,是一个盆地状,它的直径大概是……”周成一边说,一边做到这里的时候。
  然后看向张正权,张正权摇摇头,眼睛眯了起来。意思是,这个我真的不知道。
  秦明也同样如此,吞了一口唾沫,很认真地回:“周医生,你说的这些数据,一般都没在意,也没去记住它。”
  “而且记住了也没用啊,这种指骨底和指骨滑车的再造?”
  秦明的话只说一半,我要是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我还至于现在只是个副主任医师?
  大哥,你这是再造指骨底和指骨滑车啊,这几乎是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在理论上,暂时都还没有啊?
  秦明的语气酸涩,表情和眼神古怪。
  而秦明的这种古怪,则是张正权等人都无法体会到的,因为他们压根都不知道这到底有多难,只是觉得震撼。
  杨韬还在说:“欸,你看,和正常滑车好像……”
  郭晓兵点头:“嗯,差不多一模一样。”
  如同聊天吃饭喝水……


第三百三十章 重点和重点!
  “好吧,这两位也是神仙!不过也不能怪他们,境界不够,就没办法去发现别人的厉害。”秦明心里暗忖一声,并未多言。
  在平时,在周成来之前,卢彬就不止一次地在科室里提醒过,千万不要因为周成的年纪小,就有轻视。
  但是科室里的人,还是因周成年轻且不干下级医师的活,埋怨纷纷。
  后来看到了周成的手术后,这样的说辞,才慢慢消失。不过,也不能怪杨韬等人,他们都只是住院医师,还没升主治,还没有自己单独主刀。
  还不知道,在真正主刀的时候,要面临多少的难处,需要注意多少的细节,这个时候,你想要再学习的时候,学习的机会有多珍贵,之前的浪费时间,跟着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学习的时光,有多么来之不易。
  不过大家都是同事,有些话也就只能点到为止,或许这两个,家里有矿,或者梦想就不是往上升,混吃等死心态,你也不能说别人错。
  毕竟,医生,真的就只是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度日子而已。
  周成继续手术,秦明则是继续在看,过了一会儿,卢彬主任才姗姗来迟,一边洗手穿衣服上台,一边说着不好意思。
  话是对周成说的,语气与表情,完全看不出之前刚刚才被张正权威胁过。而对周成道歉,主要是为了真的道歉。
  自己上手术的时候,周成一路旁观,保驾护航,现在周成才开始开展自己的手术,给自己的门诊病人做手术,自己就迟到和缺席,得给周成解释。
  周成的心思,完全都没放在卢彬身上,只是在继续处理着关节这一块。
  这个手术,可容易可困难,容易是只要把畸形掰正,长好即可,达到病人的住院时目的,把畸形恢复成正常结构,然后有一部分功能。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截骨就是了,恢复正常形态后,功能自然会恢复一部分,根本不需要做指骨底及滑车的重建。
  不过,周成并不想这么轻易地就对待这台手术,就这么打发了。
  尽自己所能,他希望能够把手术后的患者功能康复,做得更好一些。
  专业的康复指导是一部分,原本的解剖结构的重建,是功能康复的基础,基础没搭建好,康复指导就算是做得再好,终究上限太低。
  基础的解剖结构的重建度,就是提升手术质量下限的办法,康复指导为辅助,这样才能够把下限提升的同时,再提升上限。
  畸形截骨矫形手术,并不罕见,卢彬平时也有开展,不过,当卢彬到手术台旁的时候,双眼的目光就全都被手术吸引住了。
  然后微微偏头看到秦明双眼认真,就再次细细打量起来,偏头看了一下阅片器上的平片显示。
  “嘶!”卢彬狠狠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外行看热闹,杨韬和郭晓兵两人,还在门槛附近晃悠着,但卢彬,却是明白这里面的工夫。
  “周医生,你这指骨底和滑车的重建,做得好啊?这么好的关节结构,可惜了,没有关节囊和相应的腱膜结构啊。”卢彬当即表示惋惜起来。
  之前,在畸形状态下,患者的腱膜结构和关节囊结构,都是病态的,恢复成正常结构后,自然就废用了,必须切除。
  四十码的脚,非要穿三十五码的鞋子,这双鞋不扔掉,脚早晚也要废掉。
  卢彬这么一说,杨韬和郭晓兵两人才停止了私下里的谈话与漫不经心,认真地看了过来,大概能明白卢彬话里面的意思,但要真正看透彻,却是还差了基本功。
  遇到了懂的人,周成就继续开口了:“卢主任,我是这么想的,关节囊和腱膜结构,虽然难以重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肌腱的重新定位,来尝试做一个类似的结构。增加关节的功能活动性。”
  这些话,之前与秦明等人都没说。
  因为这段时间,不管是通过模拟器里面的模拟,还是通过现实中的一些教导经验,周成也都知道,有时候,过而不及是不好的。
  秦明等人压根就没回应,代表着这超出了他们的知识体系。
  外科简单吗?
  一点都不简单,每一个地方,天生爹妈给来的,那就是最好的,再如何修复,也达不到天生的那种程度,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就算是拇指里面的这些结构,也是无法完全恢复的,想要彻底搞明白和通透,灵活应用下来,就已然是颇为不易的事情了。
  卢彬闻言,略有些咂舌,问说:“周医生,你的意思是?通过肌腱的转位或者移植,来达到代替关节囊和腱鞘的缺失?这很难啊?”
  周成则继续说:“是不容易,事在人为,我们的拇指,还有一个掌指关节,我等会儿打算探一探那里面的腱膜结构,到底如何,看看能不能再多穿一根肌腱过去。”
  “不能无中生有,那就只能物尽其用了。”周成一边继续观察着剩余的结构,一边在思考应变的策略。
  卢彬若有所思,默默地在一旁帮忙,然后接过了秦明手里的镊子,小心地辅助着周成,语气里,充斥着兴奋之色:“这又是一台不平凡的手术啊,秦明,杨韬,你们要多看看,多思考。”
  这肯定又是好东西,拇指畸形,其实对患者的影响有多么严重,那也不至于,但如果能够通过手术,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本身功能,这手术,就不简单了。
  张正权看着卢彬和周成相互配合,并没有把他卖掉的意思,也是松了一口气。
  卢彬能明事理,代表他少去给周成解释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卢彬说了也没事,张正权,也有另外的考虑。
  十几分钟后。
  卢彬就问:“周医生,你是打算做肌腱移植呢?还是打算做转位呢?”
  在这个时候,两种方式都能选,也都能达到效果,但是哪一种更好,则是不好特别说明了,其实患者在功能提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做一下转位,更好。
  术后,患者失去了一部分的其他功能,但是能够替补更多方向的功能,能够完成手的基本操作,就是极好了。
  “我们拇指的活动度是最高的,在这根手指上,进行转位,那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我想了一下,我们还是做移植吧,这多出来的拇长伸肌肌腱,还能用。”
  “实在不行,我们再看看能不能从其他部分取。”周成继续低头,慢慢地休整着暴露在面前的拇长伸肌腱及拇长屈肌腱,然后稍微犹豫之后。
  周成就选择了把拇长屈肌腱的近端给切了,而是把远端的止点处,给留了下来。
  卢彬很快就看出来了周成的意思,头皮一紧,问:“周医生,这拇长屈肌,长度非常有限,你这把近端给切掉了后续不是有两处缝合,还是在中间段,这在术后,很容易产生断裂的风险啊。”
  卢彬疑惑。
  一般而言,肌腱移植,大多都是切止点处,在止点处,通过肌腱与骨的固定,来完成一端固定,然后整个走形,就只需要单处缝合了,这样风险就会降低很多。
  磨合一台手术,术前讨论即便是再精妙,术中的细节,也无法尽善尽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主刀自己的水平临时决定。
  符合基础理论,还要随机应变,这才是正理。而不是认死规矩。
  “也还行吧,只要把肌腱缝合好点,断裂的风险并不高。而且,天然的肌肉止点,会更加有利于活动度,反而是中途的走形,只是一个借力结构。”周成说着内心的考虑。
  卢彬的话,自然没错,风险高。
  但是周成的话,也没错啊,收益高啊。
  而且风险,一定程度上,通过缝合的技术和术后的康复指导,可予以弥补的!
  卢彬就不再多逼逼,而是偏头对秦明说:“秦明,你有空去查一查相应文献,我觉得,这个病人,写一个case,可能不错。”
  case就是病例报道。
  秦明马上点头:“卢主任,我也是这么想的。”
  周成看了卢彬和秦明一眼,笑笑没说话,就这么一点,卢彬在科研上的敏锐点,就比蔡东凡要更加高一些。
  以前周成在蔡东凡那里的时候,蔡东凡就没想过要写文章这些,而卢彬,却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点,还是挺有思考和分享的思维的。
  这也是科研思维的一种,虽然是简单的思维,但也是一种意识。
  而之所以卢彬会重视case,之前在魔都九院的时候,没人提这件事,是因为在魔都九院,几篇case完全没意思,这种文章,他们都懒得去发,也懒得去写,没必要。
  直接做课题,发RCT的论著文章,这才是关键的。
  case,是个人的手术秀,随机对照试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