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者父母心。
马小健看见这孩子浑身疱疹疼痛难忍的模样,心里也很难受,既然送到医馆,那无论如何都要全力以赴的救她:“我试着治一治,通过外用药膏加中药内调的方式,就算不能根治,也应该可以最大程度的缓解病痛。”
孩子的病情严重且复杂,马小健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会尽全力去医治。
而且,他记得很清楚,《玄门医经》上记载着一种皮肤外用膏药,对各种罕见疱疹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只不过,配制这种外用膏药所需用到的十六种药材,有六种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珍稀药材,医馆里没有存货,只能临时去镇上或者城里的药材市场去找。
救人如救火,马小健也不墨迹,先从药柜里取出一瓶治疗“带状疱疹”的药膏,随后又写了个内调方子,一并交给秦仙儿:“先给孩子涂上这种药膏,再按照方子煎制汤药,加少许蜂蜜,放凉后再服用。”
“好的。”秦仙儿点点头,旋即有些纳闷的追问一句:“为什么要加蜂蜜?”
身为中医,秦仙儿深知良药苦口的特性,中医汤药都是不加糖的,因为糖分会稀释药材,甚至与某些成分相斥,起到反作用。
“这副汤药太苦,容易呕吐,患者的情况,一旦呕吐,后果难料,所以要加少许蜂蜜中和苦味。”
马小健耐心解释一句,随后叮嘱秦仙儿道:“我准备配一份更有针对性的膏药,医馆里缺了几分关键药材,必须去趟药材市场,你照看好医馆和患者。”
“好的。”秦仙儿点点头:“师父安心去吧,医馆交给我就行。”
闻言,马小健愣怔一下,仙儿这句话不对劲啊,什么叫“安心去吧?”
但他没时间纠结这些,转身离开,驱车直奔清平镇药材集散市场。
入冬后的药材市场,人气并没有因为天气变冷而显得寂寥,反而在多种应季药材上市的当口,变得格外热闹。
镇上的市场规模虽说不及城里,但这里的药材品类却十分齐全,而且很多散卖区经常有稀罕的野生草药出售,内行的中药商人,最喜欢在散卖区游逛,就像“淘宝”似的,留意着各个摊位上摆着的诸多药材。
马小健这半年多时间里,来这市场的次数比跟林子柒见面的次数都频繁,哪些是固定摊位,哪些是临时散卖,哪个卖家是真正从山里出来的药农,哪些是种植户,心里门清。
马小健兜了一小圈,最终来到一个熟悉的摊位前,俯身捡起一片晒干的草药,笑着问了句:“李叔,这龙骨草怎么卖?”
话音落下,原本坐在摊前翻看着一部厚厚小说的李天河抬起头,瞧了眼马小健,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哟,是小健啊,今儿个怎么自己一个人过来,你那长得天仙似的徒弟呢?”
“徒弟在医馆做事。”
马小健淡淡一笑,手里掂量着龙骨草,目光却不经意的落在旁边的首乌藤上。
他这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脱李天河的目光观察,笑眯眯的说道:“龙骨草不单卖,你要是买首乌藤的话,可以把它送你。”
“您这是捆绑销售啊。”马小健笑了一声,顺嘴问道:“首乌藤怎么卖?”
李天河抬起一只手来,嘿嘿笑道:“这个数。”
“五块,一斤?”马小健眨眨眼道。
李天河瞪他一眼,直接说道:“五十,一两。”
马小健也瞪了瞪眼,顺手摸住心口道:“吓我一跳,还以为您要狮子大开口。”
“五十一两可还行,再贵我就买不起了,最近药价涨得太厉害,再这样下去,我家医馆都得倒闭了。”马小健撇撇嘴继续说道。
“嘿嘿,咱知道你小子是个好中医,开价才这么厚道,刚才有个老板打算花一百五一两打包全收,我都没舍得卖呢。”李天河笑道。
“一百五一两,这可是难得的好价钱啊,干嘛不卖?”
马小健有些诧异,反复看了几眼摊位上的首乌藤,品相和年份确实都是上好的,而且是道地的野生药材,若是100元一两,算是正常价格,去到150元一两,就算溢价购买了,李天河却不卖,不是故意吹牛皮,就是嫌钱烫手。
“价钱虽好,但我看他面相不好,所以就没卖。”李天河笑着嘟囔一句。
“卖药还看面相?”马小健感觉李叔这话说得真有个性,忍不住问了句:“那您看我怎样?”
李天河眯着眼瞅瞅马小健,啧啧嘴道:“红鸾星聚,面带桃花,女人缘极好,命中注定有很多好女人围在你身边,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福运,财运和气运。”
“卧槽。”
马小健故作惊讶,道:“这么说来,我可以什么都不干,专门吃软饭?”
“就你这长相,去对面的一条龙休闲中心玩,估计姐儿们愿意倒贴钱给你。”
“哈哈,一条龙服务中心的老板跟我挺熟,免费有可能,倒贴怕是难哟。”
马小健爽朗一笑,不再多说:“得了,不跟您扯了,我要紧急患者要治疗,给我来一斤首乌藤,还有这龙骨草,全要了。”
“行。”
李天河也爽快,嘴上答应一声,动作麻利地拿药上称。
就在李天河称药之际,马小健目光闪烁,瞧见他凳子下放着一团黑乎乎的像酱肉又像膏石的东西,仔细打量几下,不禁诧异道:“李叔,您凳子下面的东西看着稀奇啊,卖不卖?”
“非卖品,甭惦记,我留着拿回去泡酒的。”李天河瞟他一眼,态度相较之前来了个九十度转折,有些漠然。
“别啊,这东西泡酒可惜了。”
马小健对李天河这漠然的口吻恍若未觉,厚着脸皮笑嘻嘻的,态度很诚恳的说道:“我正准备配一副药膏,有了它,效果能增加三成,您多少匀我一点,价格好商量。”
“其他都好商量,这东西没商量。”李天河摇摇头。
马小健还是笑笑,继续说道:“李叔,这东西药性偏阳,你是潮热体质,泡酒喝了,容易上火,得不偿失啊,真不如给我拿来救人,顺便我也教你个方法,把这东西的药效最大化,怎么样?”
“哦?”李天河有些意动,琢磨了几秒点点头道:“行吧,也就你面子大,换了其他人绝对免谈。
说完,李天河下意识的问了句:“你要多少?”
“来个一斤吧。”马小健大手一挥,很豪气的说道。
“一斤?”李天河眼皮一跳,极为肉疼道:“我这宝贝总共也就一斤五两,你拿走一大半,我心痛,不行。”
“李叔,我是赶着配药救人的,一斤刚好够用,少了效果要打折扣。”马小健义正言辞,苦口婆心道。
“我支持你救人。但我舍不得给你这么多,这玩意有价无市,我是撞了大运才弄到这一小块,割肉也不能直接拿大砍刀割啊。”李天河咋舌道。
“那……给我九两吧,再少我都没法配药了。”马小健终于退了一步。
闻言,李天河伸手拿出凳子下面的东西,宝贝似的放在手里摸了摸,随后又藏起来:“九两也不行,顶多给你二两。””
马小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玩意,越看越眼热,但脸上却丝毫不表现出来,眨眨眼,委屈巴巴的说道:“李叔,二两都不够塞牙缝,我那患者可是全身都要用药,不用药只能等死了啊。”
“这么严重?”李天河听着这话,动了恻隐之心:“那我给你五两吧,别想再多了哈,再多一厘我都给不了你。”
“各退一步,六两!”马小健还是顺着杆子往上爬了一段,见李天河面露难色,他笑着说道:“这东西市面价三千元一两,我出三千三,六两刚好凑个整,两万,行吧?”
李天河没说话,沉默着犹豫片刻,最终再次拿出凳子下的“宝贝”,咬咬牙,忍痛割爱道:“行吧,也就看在你是拿去制药救人的份上了。”
ps:二合一。晚上还有,比较晚,明天看。
第704章 一两太岁一两金
“真是不虚此行啊。”
当马小健走出药材市场,坐在驾驶座上端详着手里这块六两重的“珍药”时,心里喜滋滋的。
“有这味中药添加进膏药里,那小女孩的病,治愈率至少提高了三成。”
这味药材,马小健不仅花了3300一两的“高价”,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跟李天河磨嘴皮子才弄到六两,足见其珍贵之处。
药名,“太岁”,俗称“肉灵芝”,在药材市场上属于极为罕见的一味中药材,因其药用价值极高,是药农眼中的宝贝疙瘩,更是传统中医的心头好,所以价格十分高昂,甚至在市面上流传着“一两太岁一两金”的说法,马小健花两万买了六两,那是赚大便宜了。
马小健把东西包好,正准备驱车返回桃花村,却听见药材市场内部传来一阵激烈的叫骂声。
“什么情况,里面打起来了?”
马小健从车窗探出头来,往市场方向瞧了瞧,他本没有心思多管闲事,但是听着里面的吵闹分明夹着李天河的声音,貌似他遇到了麻烦。
马小健前脚刚从李天河这收到了好东西,后脚他遭遇麻烦,要是直接开车走人,显得太不仗义,所以他打算下车看看情况。
下车回到药材市场,还没走到李天河的摊位,就见一群人围着,里面传出拳打脚踢和哀嚎惨叫声。
“多大点事啊,至于下这么狠的手?!”
“还能是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呗。”
“照这么打下去,要出人命啊,这老李真够倒霉的。”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却没人上前阻止,马小健强行从人堆里挤出一条路来,大喝一声:“住手!”
正对着李天河拳打脚踢的几个年轻人听到这声大喝,扭头看了眼出现在身后的马小健,犹豫着停了下来。
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面相却很阴沉的中年男子走向马小健,冷冷的问了句:“你是哪个,也敢管我们薛氏的闲事?”
“薛氏?”马小健眨了下眼,瞧着这人长得跟薛氏中药的薛广元有三分面像,却明知故问一句:“哪个薛氏?”
“整个临安城,喊得出名的薛氏,除了四大中药世家之一的薛氏中药,还有哪个?”中年人一脸傲然,呵呵冷笑道。
“哦,原来是薛氏中药。”
马小健露出恍然之色,嘴角却也浮现出不屑和讥嘲:“就一个破卖药的,集市里聚众闹事,仗势欺人,你们怎么就这么牛批呢?”
“你知道个屁!”
中年人爆了句粗口,指着躺在地上的李天河骂道:“这狗东西摆摊卖药,我们薛氏出高价收购,他不卖也就算了,还说我印堂发黑有血光之灾,存心找打!”
马小健听了这话觉得可笑,想来李天河这顿打挨得不算冤枉,谁让他卖药还看面相,看了不好的还非得说出来,殊不知相由心生,祸从口出啊。
但看李天河被人打得趴在地上哀嚎,马小健心里不是滋味,眉头一挑,盯着中年人道:“那你确实印堂发黑,有血光之灾,还不让人说实话?!”
中年人瞪了马小健一眼:“你小子嘴这么臭,还敢跳出来多管闲事,看来也是欠教训啊?爹妈不教你低调做人,出来社会是要遭毒打的!”
话音落下,中年人打了个手势,刚才殴打李天河的那几个年轻人,气势汹汹的朝马小健走来。
结果,他们还没靠近,马小健就如一道黑影似的往前蹿出,双手像雄鹰展翅,直接撞飞跟前几人,瞬即伸手擒住不远处中年人的咽喉,一巴掌扇过去:“说你有血光之灾,你还不信是吧?”
“啪”的一声脆响,中年人半边脸都被扇歪了,口鼻飚出血来。
“薛氏中药净出一些渣滓、败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还有脸打着中药世家的名头招摇过市?横竖都是卖中药的,你们比别人高贵到哪里去了?”
马小健一边骂着,一边狠扇耳光,接连扇了七八下,打得这中年人的脸颊肿得不成人样,鲜血淋漓,心里的一口恶气全出了,这才作罢。
“大家作证,是他们先动的手,我被逼无奈才反抗的。”
马小健打完后甩了甩手,朝着围观群众喊了一声,反正跟薛氏中药的梁子早就结下了,出手打人也没什么心理负担,甚至连这中年人是薛氏中药里的哪号人物都没问清楚,教训一顿后,拍拍屁股就走。
回到桃花村,马小健权当什么都没发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膏药配制工作中。
这次制药,过程比熬制妇科药繁琐得多,难度也更大,而且药材数量有限,容不得半点差错。
最为关键的是,马小健本次配制膏药的过程中,还要额外加入“太岁”这味药材,珍稀的药材,往往需要更严苛的制作工艺,它需要极为精准的用量和非常精细的研磨,以及恰到好处的时间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