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漂亮的字。”
稿子写的工工整整,字迹漂亮极了,十几年语文老师当下来李栋字还是写的不错,参加几次硬笔书法比赛,得到过一些钢笔之类的奖品。
“这是。”
“这篇名字好有意思。”
胡丽新和戴莹琮小心翼翼把稿子给整理好,分好了,,诗歌,散文,顺手两人又给李栋整理一下书桌,没敢太改动,只是简单整理一下,怕打乱了李栋东西。
“热爱生命?”
这样名字诗歌还挺少见的,戴莹琮忍不住看了下去,这首诗算是李栋学生时代比较喜欢一首现代诗歌了。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戴莹琮一下愣住了,写的太好了,边上胡丽新也看了过来,其实胡丽新对诗歌并不是太喜欢的,平时更喜欢类似第二次牵手这一类伤痕文学。
“这是表叔写的?”
“应该说吧。”
“走吧,我们出去。”
好,两人拿着稿子出来,见着正在清洗排骨的李栋,怎么都想不到写出这么好的诗歌的人竟然是一个好厨师,果然不会写诗的人不是一个好厨师。
“稿子拿到了?”
李栋笑说道。
“拿到了。”
“表叔,你很厉害嘛。”
“啊?”
那是自己体力多好,不过这个是秘密,难道被发现了,李栋看着手里排骨,不能吧,大手稿的事,除了卫生纸,没有人知道了啊。
“快,给我瞅瞅,这小子的诗歌怎么样?”
胡丽新想说姨爷你还是安心搞你的物理吧,诗歌放心交给别人吧。
“我平时不太写诗歌,只是偶尔写写,其实一般般。”
李栋倒是说的真心话,当然不包括抄的一些诗歌,那家伙有点不一般的。
“咦,热爱生命,这名字可不怎么样?”
“这篇,其实这篇是不太好。”
李栋苦笑说道。“投了几次稿都给拒绝了,这一次还没有音讯。”
热爱生命,这是汪国真的一篇诗歌,原作者就投稿三次才过稿,发表上不算专业的诗歌杂志上,实在太过浅白了,跟着现在朦胧诗思潮不太一样。
冯端读了起来“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冯端读完有些意外,不是写的不好,是写的太好了,这样诗歌都被稿,那什么诗歌才能登上星星诗刊这些诗歌杂志。“虽然文字一般,内容还是挺积极地。”
陈廉方白了一眼自己家冯先生,笑说道。“冯先生这话,我倒是不太赞成了,虽说这篇诗歌直白些,可表达感情真挚,富有层次算是不错的诗歌。”
“栋子,你别气馁,多试试投几家杂志。”
“婶子说的事,回头我再投几家试试,总不能白写多少换顿肉饺子吃。”
排骨洗好了,还有鱼要处理,冯教授买了一条不错大鱼,李栋打算搞一个一鱼三吃,家里带的调料还有不少,最近基本没有做过饭。
“咦,表叔,你散文写得好有意思。”
“是一些吃的感悟。”
李栋笑说道。“总不能白吃饭吧。”
“啊。”
好吧胡丽新觉着自己就不该说话,又打击人,表叔真是,吃个饭都能吃出文章来了,那自己天天吃饭,白吃了,饭桶嘛。
戴莹琮整个不说话,完全沉浸这片类似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伤痕文学,凄美的爱情故事,结合伤痕文学最重要几条元素,糅合出来一片文章,比第二次牵手更唯美。
当然细节处理更好,这是一篇后世仿写升华的第二次牵手,李栋借鉴了一些,这不投的中国青年报,没敢投人民文学,怕过不了稿子毕竟新笔名。
这篇文章算是李栋实验性质,没曾想还给出版了,稿费还不少,这算意外之喜。
“写的真好。”
李栋正收拾鱼呢,有些疑惑,戴莹琮说啥呢。“学姐,你喜欢什么口味,麻辣,香辣,还是甜辣?”
“啊?”
怎么回事,还走神了,刚自己都问了两遍了,李栋嘀咕,胡丽新喜欢吃鱼头泡饭,冯教授两口子喜欢吃红烧鱼划水,这剩下李栋打算弄个水煮鱼片。
这不问着戴莹琮喜欢什么口味,谁知道走神了。
“没事。”
李栋哭笑不得,胡丽新瞅着过来。“学姐,这篇写的很好嘛?”
“很好的,你看吧。”
一会功夫,胡丽新抹眼泪了。“表叔,你把男主角写的太惨了。”
“惨?”
还行吧,全家还剩下他和妹,不算太惨了,李栋笑说道。“一些虚构情节而已,别太在意。”
陈廉方也拿过看了看,心说,这孩子写的东西还真不错,难怪能过稿子。“不算虚构,一些事情是真的发生过,比这个还惨的大有人在。”
“过去了,还说什么。”
冯端拍拍陈廉方的手。
“你看我说这些做什么,栋子,你教教我咋能把排骨烧的这么好吃,你二叔念叨几次你烧的排骨了。”
“其实挺简单的。”李栋笑说道。“一会,我做给你看。”
“我也学学。”
胡丽新笑说道。“不定,我也能学出一篇好文章来呢。”
“哈哈哈。”
戴莹琮虽然没说话跟着进了厨房,打算跟着学习一下,冯端翻看几篇文章,心说这孩子还真挺有天赋,再看看信封地址。“这不是自己家地址,二号门?”
只是多了二号门,冯端出门一看果然李栋门上挂着一大大二号。
“南大北门口三十号。”
这个地址,南大教授可是十分熟悉的,不光光教授还包括物理系学生。
第523章 大侄子,中文系,羡慕了,云飞啊,别想在李哥面前装逼,报应来了
“真好吃。”
一鱼三吃,那家伙麻辣味,胡丽新喜欢的不得行,加上鱼头泡饭大米饭吃了二碗半。
李栋怀疑这么吃下去,会不会变成黄瓜变葫芦,现在穷胸鸡饿的这以后吃多了,别是熊超棚拍,那咋整?
李栋不知道胡丽新一直偷瞄几人呢,姨奶和姨爷不用说,胃口不算大,可也吃了两碗米饭,自己吃二碗半不算什么,至于表叔五碗米饭似乎正常操作。
学姐戴莹琮本来不打算在这边吃,准备回家吃,还是李栋好不容易留下,戴莹琮家里情况李栋还是知道,第一天开学时候见过讣告。
“学姐,要不再来点?”
“不了,不了。”
戴莹琮没想到自己竟然吃了两大碗米饭,实在这菜真的和胡丽新说的一样,味道太好了,平时不是太爱吃鱼的她吃这水煮鱼片都停不下来,真好吃。
鱼头汤泡米饭更美味了,简直停不下来,味蕾要怀孕了。
“别客气,下午我们还有得忙活呢,多吃点不饿。”
没办法,还有几位教授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没有安装了,洗澡小组搞的太阳能可算出了名,这不大家见着好,问了价格三百八百八,对于一些教授来说真不算多,二三个月工资就够了。
“不要耽误学习。”
冯端见着李栋几人最近忙的不可开交,不忘嘱咐一句,太阳能热水器主要还是锻炼锻炼,可不能当成主业,读书学问才是正经。
“姨爷,你放心吧,我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做这些的。”
接下来几天,洗澡小组又组装了十多套太阳能,一套一百三左右的毛利润,露出其他,一套一百二左右,两个多星期弄了二十多套,二三千块钱。
这事李栋打算结束了,不能再搞了,已经有人反映了,闹的挺大。
好在李栋早让张丽把集热板挂壁太阳能热水器设计申请了专利,国际专利,现在还看不出作用,可等着这种太阳能普及了,那就发财了。
“最近大家都辛苦了。”
李栋笑说道。“明天是周末,我们出去玩玩,轻松一下。”
“学姐。”
“给大家说说一下最近我们成绩。”
戴莹琮点点头。“我们一共装了二十二台热水器,扣除材料成本,购买工具,吃饭等成本,剩余劳动所得一共二千六百八十元。”
“这么多?”
峰少风几个听着一愣,二千多块钱,好些人没见过这么多钱的。
平时一月不过十多块补助,峰少风还能剩下几块钱来,要知道第一年吃大锅饭,一月的彩金才八块钱呢,还有峰少风当时被南大伙食惊到了,太好了。
只可惜只搞了一年,现在菜金提高不说,菜也减少不少,最近改革了,小窗口打菜了。
“我是这么想的,大家这两个多星期累的不轻,身体消耗不小,这样一人补助营养费一百五十块,剩下的作为咱们活动基金存着。”李栋这一说,众人齐齐吸了一口冷气。
即使一些城里学生,一月家里给的钱也不是太多,二十块钱顶天了,一般十块左右,一下一百五十块钱,这简直是巨款。,
“学姐,你算一下,咱们一共十三个人,多少钱。”
“啊,我不要。”
戴莹琮一听还有自己,连连摆手,自己没做什么事情。
“这可不行,学姐你忙前忙后,消耗多大,得好好补补营养。”
“大家说是不是。”
“对,得好好补补。”
别说戴莹琮,连着胡丽新都有钱,毕竟学生大家没说谁贡献大,毕竟谁的贡献没有李栋大,要不是李栋,一分钱说不定都没的。“先把营养费给大家。”
“明天一早集合,咱们拿了营养费,正好玩好了也买点补品。”
说好明天六点半,广州路集合,南园南门集合,到时候集体行动去新街口逛逛,再去玄武湖公园划船,中午下馆子,安排的妥妥的。
“早。”
戴莹琮最近的精神好多了,先前因为父亲去世,精神一直不怎么好,加入李栋他们洗澡团队,人都开朗不少。
“早啊,学姐。”
很快队伍就集合完毕了,
沿着街道一路到新街口有很多老式店铺,李栋还挺好奇,走走听听,见感兴趣小东西会停下来看一会,大家见着李栋啥都好奇,笑笑。
毕竟李栋是新生,说不定第一次出来逛呢。
一路李栋真买了不少小玩意,胡丽新没想到李栋一二十多岁了,还玩笑东西,吃的东西也买了一些。点心,还有糖果之类,水果买的时候,好家伙峰少风劝这水果太贵了。
“出来玩,多买点。”
一路走走停停,大家并不觉的累,毕竟坐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奢侈的,平时走的路多,加上天天早上跑步,大家体力都是很好的。
上午在玄武湖划船,中午下了馆子,回来路上众人还去了一趟新华书店,至于人民商场,多半人是不去的,东西太贵了,77,78两界的学生要说有啥不一样。
那就是多半都是经历过生活磨练的,工作,当兵,甚至结婚生子,好一些下过乡村的知青,这些人懂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刻苦钻研学问劲头是一般的应届生比不了的。
李栋甚至被吓到了,一分一秒都不愿意放过,爱学习,爱读书,不是为了所谓考试,真正的喜爱,国家给予最好条件,没有就业压力,学习师资力量超乎寻常。
不说北大清华人大,南大不过排名前五左右,李栋就知道化学系77级招聘了一百多人,可整个化学系老师就超过一百人几乎一个学生配备一个老师,其中还有多位大师级教授,院士,这些本校师资不说了,好一些课程还会请一些其他学校老师来上,不光光如此经常请一些知名的学者来讲课。
学习氛围不要太好了,学生们更是刻苦,几乎每时每刻都不在汲取着知识,不得不说,经过十年,国家拿出最好条件,最好岗位等着这些大学生。
这些学生没让社会,国家失望,李栋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以后有人会说,高考前三年和之后高考不是一个层次被称为金高考,这些人之后成就十分突出。
这不出来玩,路过新华书店,一群人全都跑进去了,这时候学生几乎没有乱花钱多半钱花在买书上。
买营养品开玩笑,没一个,除却李栋买了一些水果,点心之外,其他人几乎没有买。
“咦。”
“表叔。”
胡丽新挥挥手手里杂志,李栋走近一看,人民文学最新一期的。
“买一本吧。”
“星星诗刊。”
两本都出来,这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