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妈?”
“是李栋啊,那我就放心了。”
“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晚上。”
正说话,张大爷喊着了一声。“没啥事情吧?”
“没事,李栋这孩子回来了。”
“那就好,还当上贼了呢。”
张大妈说了一声就回了,李栋刚忙把带过来一些上海特产拿了一些塞给张大妈。“这次跟着老师去了一趟上海,正好带了点特产,张大妈你拿回去尝尝。”
“这怎么好意思。”
“你太客气了。”
“那我可就拿着了,上海特产可是稀罕物,谢谢你啊。”
送走张大妈,李栋笑笑继续整理,这次带回来东西不少,光是菜籽油就有两大桶,一百来斤,这家伙豪横的很,二千斤的携带量,李栋能不豪横嘛。
几个孩子棉袄,棉鞋,甚至连棉被都带了几床。“这些带回去南京的。”录音机两台,卡带机五台,再有一个相机两台,电子表,太阳能感应灯两套,太阳能板五块。
还有一台一次性筷子制作设备核心,其他部分可以找南京机械厂加工,再有就是一箱子文具送人,还有一箱子书籍和一箱子上海特产。
另一边是带回韩家庄的,东西同样不少,儿童三轮车两辆车,四件套四套,暖水瓶和上海牌手表四只,再有就是菜籽油,牛肉干,还有巧克力糖果一箱,调料一箱,衣服鞋子之类的。
东西不少,李栋收拾好打包睡了一会,早上和黄胜男一起吃了个饭。“上午,县里领导要过来,我不能陪你回去了。”
“这样啊,那下午我来接你,晚上我们吃火锅。”
现在是79年,十二月底,正是适合吃火锅的时候,李栋带了一箱子火锅料子和丸子,牛羊肉。
“好啊。”
“要我买些菜吗?”
“豆制品和豆芽,有的话买点。”
“要是有鲜鱼也买两条。”
“那我回头让小林去买。”
黄胜男笑说道,这边李栋想起自己给黄胜男带了一件风衣,还有皮靴,皮裤,那啥绝对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着皮裤保暖。“对了,我在上海给你买了套衣服,你试试。”
“上海买的,我怎么不知道?”
“你来之前买的。”
李栋笑笑。“本来打算做新年礼物的。”
“哦。”
“好漂亮。”
风衣的设计在2019年只能算一般可放在现在肯定时尚的很,至于皮靴和皮裤,黄胜男见着有些愣神。“呵呵呵,这个别人推荐的,我觉着挺保暖。”
“我试试吧。”
“那我先走了。”
李栋还真有点小尴尬,主要淘宝模特穿皮裤实在好看,没忍住买了。
“栋子。”
回到里山公社,李栋去公社找了一下高为民。
“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恭喜啊,大胖小子,回头我去看看大侄子。”
“谢谢。”
“当时没在家,这次正好路过上海看着三轮车挺好的。”说话李栋把儿童三轮车递给高为民。“也不知道大侄子喜不喜欢。”
“栋子,这太贵重了。”
现在儿童三轮子,至少四五十块钱,这家伙供销社正式销售员一个月不过二十四块钱,这家伙二个月的工资。“为民,你跟我客气啥,快收着,我还得回家呢。”
“这,这不行,我给你拿钱去。”
“别,再客气,我可生气了。”
李栋自摆手。“这样吧,回头请我喝顿酒。”
“那好,你这几天都在家吧?”
“要过了元旦再回学校。”
“那好,那后天我请你。”
“行。”
说好了,李栋挥挥手上了车子,高为民提着儿童三轮车回到办公室。“为民,好家伙,买了大件。”
“一朋友送的。”
“了不得,这东西不便宜吧。”
“上海带过来的。”
“难怪这么好看呢。”
高为民颇为高兴,回去给高敏看看她肯定喜欢。
“路修的还不错。”
这一路不是太颠簸,到着路口,庄子里一些小娃子已经围了过来。“来小轿车了。”
“慢点。”
这群小娃子,一点不怕车,李栋哭笑不得,摇下车窗,伸出脑袋喊了一嗓子,大家见着是李栋,欢呼一声。“是栋叔。”
“慢点。”
一个个全爬进车里了,李栋哭笑不得,等着挤的跟罐头一样,总算小娃子全进来了,关好车门,慢悠悠回到庄子里。
“栋叔回来了。”
“栋哥?”
小轿车太显眼的,没一会儿大家都知道李栋回来了。“慢点,这群小家伙。”
“达达。”
小娟一头扎进李栋怀里。“又长高了?”
“嘻嘻。”
“好了,好了,去拿糖给大家吃。”
李栋带回来一箱子巧克力糖果打开,让小娟散给这群小娃子们吃。
“栋子,带这么多东西啊?”
后备箱一打开,里边塞满了东西,两桶油是最显眼的。“这是?”
“两桶菜籽油。”
“好家伙,这得有百来斤吧?”
“差不多了。”
第652章 韩小浩赚钱,韩国富发愁
“栋子,这油能匀点给俺嘛。”
传花婶子见着这两大桶菜籽油动心了,今年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想着年底炸点粑粑供奉祖宗。
“成啊,我家人少也用不了这么些,传花婶子你要多少。”
“十斤够不?”
“太多了,太多了,三四斤就成。”
“俺回家去拿油罐子来。”
这边听着一众人里也有几家动了些心思问着李栋能匀点给他们不。“我留一桶,这桶油大家要的话那就匀匀,分分好了。”
“那太好了。”
平常买油要油票,这东西要用粮食换,多半都不舍得,平常买肉的时候弄些肥肉搞点猪油,平时烧菜挑一点,谁家能像李栋一下搞两大桶子菜籽油。
“谁家要,拿罐子来装。”
说话,李栋把其中一桶油给提到屋里放着自己家用,另外一桶就放在门口了,其他的吃的,用的,李栋都给收拾好了,拆开一盒子带回来点心招呼大家伙。
“小娟,庄子里咋没几个人在啊?”
“国富爷带大家进山挖冬笋了。”
难怪了韩卫国几个都不在,只有几个娃子和几个妇女在家。“小娟,你素素姐怎么也没在家?”
“去竹编厂了。”
小娟本来收拾好家里也要过去的,没曾想李栋回来了。
“栋哥。”
正说话,高小琴抱着孩子和传花婶子一起过来了。“这小子胖乎,来笑一个。”
戴着虎头帽,穿着花袄子,穿着虎头鞋,虎头虎脑的,还挺可爱,李栋一逗咯咯笑。
这三四个月小胖子还挺好玩,李栋接过来抱了一会,直到大家拿着油罐子过来这才把小家伙交还给高小琴。
称量好罐子,倒油,一家一两斤,二三斤,还别说现在韩庄富裕了,这一桶油没一会功夫就匀出去半桶了。
“栋子,给俺打半斤油。”
“好嘞。”
说话李栋就给油倒上了,五奶一看。“太多了,太多了,半斤就成。”
“这可不就是半斤。”
李栋笑呵呵接过五毛钱,找了一毛回去。
“这孩子,这不成,俺回家拿钱给你。”好说歹说,五奶端着油罐子回去没说钱的事,没一会又端着钵子回来了。“俺腌了些萝卜,还有做的柿子饼,你娃尝尝。”
“好东西啊,那我可不客气了,这好东西在外边可吃不到。”
乐颠颠接过来递给小娟,放家里去,再把钵子还给五奶。
“哥。”
送着五奶出门遇到赶着回来的张宝素。“不是说好好学习,咋又跑去竹编厂。”
“嘻嘻。”
“怎么还穿这件袄子?”
这袄子是去年张宝素带过来,补丁多倒不是啥问题,现在农村穿补丁衣服十个有九个,一百个里有九十九个,唯一一个还是干部。补丁在农村不是啥稀奇事,不穿才稀奇,只是这件袄子早就不保暖了。
“今天天气好,不冷了。”
张宝素说道。
“家里不是没新袄子。”
“干活可不能穿新衣服。”
张宝素连着临时工都算不上,没的工作服,编竹编,要是穿新衣服一不小心挂着,拉着新衣服,可是要懊恼死了。“回头我给你弄些厚实布料回来给你做一套工作服,这以后新袄子穿工作服里边。”
这旧袄子穿着能不冷,嘴唇都冻青了,现在可不是四十年代前冬天特别冷。
“快进屋把衣服给换了。”
“嗯。”
等着张宝素换好衣服,李栋问了一下最近她和小娟学习情况,还挺好都有进步。“我带了些书回来,平时有空闲可以读读。”
一些世界名著,这些书还是不错的,再有就是民国一些大师书籍,还有一些英汉对照的书籍,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学习英语。
聊着聊着就忘记时间,直到乌梅回来,这午饭还没做呢。“哥,你休息,我们来做。”
三个女娃抢着做饭,李栋一看得吃现成的吧。“我带了腊肉回来,正好炒冬笋,还有牛肉炖土豆。“
“牛肉炖土豆赶不上了。”
“那打个鸡蛋汤吧,炒个腊肉冬笋,再来个小菜就行了,回头晚上我来弄火锅,这次带了不少牛羊肉和肉丸子。”李栋笑说道。
几个女娃点点头,去忙活烧饭,李栋倒了杯茶刚坐下来,韩卫国,韩卫东,韩卫朝这些年轻人就来了。
“栋哥。”
“回来了,咋样,今天冬笋挖了多少。”
“还成。”
最近里山公社好一些庄子都组织了进山挖冬笋送竹笋厂赚些钱,趁着上河工之前多赚些钱。“下午还进山不?”
“进山。”
“再过几天就要去上河工,趁着这几天多挖点。”
“咋今年河工这么晚啊。”
“今年下了几场雨,这不等着河水干枯了才能上工。”
“这倒是。”
李栋想着自己家也要上河工,自己的户口没有迁走,河工活还是的去的,当然出些钱抵着工也行。“这次上河工,咱们庄子去的人多不?”
“大家本来不想去,可下了规定至少要去九成。”
没办法,现在韩庄这边还真有一些家不想去,无论竹编厂,还是竹笋厂,这工钱可都不低,比上河工舒坦的多。“国富叔找了梁书记,说厂子离不开这么多人,这才争取了一些名额。”
“那还好。”
“你们谁去?”
“我和卫朝过去。”
韩卫东说道,韩卫国这次没去,家里有小娃子,这不要了一名额。
“这样挖到甲鱼,黄鳝你们帮我收些。”
这事三人一直在干,李栋一般给一斤五分的提成,这要挖的多,收个二三百斤,这算下来也能挣个十几二十块钱的。“行。”
聊了一会,李栋想起一事情来。
“正好,你们上次说的手表,我给带回来了。”
韩卫朝和韩卫东打算腊月结婚,上次就说起手表来,李栋这次给带回来。
“谢谢栋哥。”
两人喜滋滋,这钱说好了,等着竹编厂分红的时候再给李栋。
两只一般手表,价格比较便宜,两人分红肯定够,不定还能剩下一些钱。
其实一开始,李栋不打算要钱,当贺礼算了,可一想这表再便宜,两块一两百啊,太吓人了,还是四件套作为贺礼比较好。
韩卫朝和韩卫东接过手表,屁股就坐不住了。“行,先把手表送回去吧。”
“那,栋哥,回头我们再来。”
两人蹬蹬出了门,韩卫国这边准备回去,李栋把儿童三轮车给拿出来递给他。“栋哥,这太贵重了。”
“贵重啥,二三十块钱东西。”
韩卫国说啥都不能白要,李栋一听得。“那回头国盛叔打到野味,送我条腿子,行了,就这么说定了。”
“那好吧。”
一条野味腿子哪里值二三十块钱,野鹿,野麂子啥的肉没有油水,价格比猪肉便宜的多,一条腿子七八斤最多三四块钱。
回到家里,高小琴见着儿童三轮车喜欢的不行,这一问是李栋特意从上海买着带回来的。“多少钱?”
“栋哥没要钱。”
“这挺贵的吧。”
“三十多块钱。”
“这咋行啊。”
“栋哥不要,俺没办法。”
国盛叔和传花婶子回来听说这事,三十多块钱东西还是从上海带回来的,不要钱,咋能。“你说栋子要条腿子,这样啊,回头俺们爷俩去山里下几个套子,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捉只野鹿。”
“成。”
李栋可不知道,自己一句话,韩国盛开始了自己猎人生活,这会李栋正吃着炒腊肉,看着韩小浩。“叔,俺跟你说个事。”
“说吧,上次的小猫,你叔我还没谢谢你呢。”
“嘻嘻。”
这小子不知道打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