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沈玫觉得自己这次做得有些过分,以后再有家庭矛盾,她肯定会念着这次的事给陈景明留几分余地的。
最主要的是,小辣椒来哄人,这是多难得的事啊而且这么够呛够辣的方式,可能很多男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吧
陈景明不用亲自送走大堂姐,最后还里子面子都占全了,怎么说这事都是他占足了便宜的。
真是只狡猾的狐狸
不过从沈阅海一句话里就能想明白这些弯弯绕绕的周小安也足够聪明就是了。
沈阅海有时候看着周小安,不知不觉就能看痴过去,她怎么会这么聪明灵透呢她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的实在是太奇妙了
造物的神奇好像都集中到她身上了一样,让他经常看着看着就要把她拉到怀里抱住,那种太过珍视甚至到了患得患失的感觉,真的是心都会跟着疼起来。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真的就不能用聪明来形容周小安了,她几乎成了所有知情者心目中的天才。
事情还得从厂里正在安装的炼钢设备说起。
张工带着所有技术人员跟着外国工程师一起安装设备,当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习进步,把技术自主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现在国家已经跟苏联老大哥不那么友好了,很多技术上完全依赖人家的大型项目被迫停产,痛定思痛,只有自己学会了才有底气
这是周小安鼓动了刘厂长又鼓动张工,全厂技术人员最终达成的共识。
前世就是太过依赖美国工程师,以至于美国人带着技术和图纸离开,几百万美元的设备就这样废弃,让沛钢成为全行业的笑柄和耻辱。
周小安不知道前世是什么情况,反正现在大家都紧跟外国工程师的脚步,一步不落地研究着着新设备安装,日以继夜如火如荼地学习着新知识,热火朝天干劲儿十足。
张工是厂技术科的带头人,自身素质过硬又平易近人,脾气极好,是全厂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受到大家一致的爱戴和尊敬。
可在新设备安装的关键阶段,张工身上却出了重大事故。
他把新设备的核心图纸弄丢了。
新设备的核心图纸一共有五大张,都是最大型号的4a英文原版图纸。
张工为了拿到图纸跟外国工程师交涉了很久,一直都没有拿到手。
布朗先生走后,新来的英国工程师总负责人纳什先生是一位特别古板难以通融的人,不允许工程师们对中方人员传授任何跟技术有关的知识,甚至跟他说话,他都全程英文,傲慢得完全不把中国技术人员放在眼里。
周小安甚至听到他直接当着中方技术人员的面叫大家fies苍蝇,嫌弃中方派技术人员跟着学习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进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笑行为”
他是不认为中方的技术人员能学会他们的先进技术的。
所以张工跟他要核心图纸,他也一直傲慢地不予理会,甚至连翻译都不带,完全拒绝跟中方沟通。
张工是建国初期莫斯科大学的留学生,技术水平很高,英语却一句不会。
这个年代俄语才是第一外语,厂里的其他大学生学得也都是俄语,竟然没人能听懂纳什先生的话。
所以纳什先生就更加看不起这群连“fuck”都听不懂的文盲了。
他越是这样傲慢,中方技术人员攻克难关的劲头越足。
张工为了看到核心图纸,甚至请刘厂长给外交部打了报告,一层一层请示批准,最后外交部派人拿着合同跟纳什先生交涉谈判了好几天,他才气呼呼地把图纸交给张工。
五大章全英文图纸,却只给张工一天时间,一天之后不管看没看明白,必须马上归还。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这已经是能为张工争取到的最长时间了。
拿到图纸,大家都紧张极了,在所有人都在质疑和忐忑的时候,周小安抱着一本英文大字典和英文工程大辞典,一声不吭地去给张工打下手。
这事儿一看就是得罪人又担责任的事,很多人都退缩了,最后只剩下张工、技术科的刘科长和邵大姐留了下来,当然,还有一个早就一头扎进术语翻译中去的周小安。
他们三位高级工程师抓紧时间研究图纸,周小安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把所有图纸上的注解、图例、尺寸代码都翻译了过来。
在场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都明白一天时间他们三个人看完五张图纸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看不懂英文注解。而完全没接触过一门外语,要只靠词典翻译,这些密密麻麻的术语几天都翻译不完
可周小安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帮他们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来不及震惊,更没时间夸奖她,大家继续埋头苦干。
周小安学得那点东西,平时看个简单的机械图还可以,这么复杂高端的东西一时就看不明白了。
给他们打了一天的下手,端茶倒水打饭递工具,到了晚上,她在也是白白陪着熬夜,看没什么能帮忙的周小安就走了。
可第二天上班,技术科已经被公安人员围了起来,五大张英文原版图纸一张不剩,都丢了
第764章 调查
周小安一进厂门就被保卫科的人截住了,他们正打算带着公安同志去家里找她。
周小安是昨天给张工他们打下手的唯一一位助手,公安当然要重点询问她。
保卫科的人一边急急地带她去公安人员在厂里的临时现场办公室,一边简单地给她介绍情况。
按理说她是重要证人,这个时候不应该跟她透露任何跟案情有关的内容。但保卫科的人心急如焚,跟周小安介绍情况,心理上不是在泄露案情,更像家里出了大事,在跟亲近的家人商量对策。
跟着过来的两位公安也知道周小安,更知道她昨天很早就走了,跟图纸丢失肯定没直接关系,关键是保卫科的人跟她说得也不是机密,也就默许了他们的交流。
图纸是今天早上六点到六点半之间丢的,九点就要把图纸交回去,张工他们三位连轴转了一天一夜,六点的时候邵大姐用脑过度,忽然支撑不住,头晕得厉害,不得不去隔壁休息一下。
刘科长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眼看也要支撑不住,张工把他也扶了出去。两人在休息室喝了一杯浓茶,张工去门口拿了食堂专门给他们做的白面条。
把饭给邵大姐和刘科长送去,张工自己顾不上吃一口就接着去研究图纸,可再去绘图室,图纸就不见了
这简直太诡异了
从昨天图纸交到中方人员手里,技术科就成了全厂重地。
技术科并不在厂部办公楼里,是独立成一排的工房,为了保险起见,昨天图纸一到,这排工房周围就戒严了,连技术科的人都被禁止靠近。
屋里只进去过三位工程师和周小安,厂保卫科的人在周围二十四小时巡逻,连送饭都由保卫科的人转交,怎么他们三位只离开绘图室十几分钟,图纸就这么诡异地丢了
保卫科的王干事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急出了一嘴火泡,他跟周小安很熟悉,这种时候跟她说话更是没有客套。
“小安,你说这可怎么办啊大鼻子本来就看不起咱们,这些天找了多少茬这图纸要是找不着了,咱们厂这不是成了国家的罪人了嘛那么多外汇就打了水漂了外国人这回更看不起咱们了咱们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呐
你说说,那么重要的的东西,张工他们怎么就放心离开了呢那得一直不错眼珠地盯着呀”
最后这句真没责怪张工他们的意思,只是太着急的感慨而已。当然,王干事更自责,“我们保卫科怎么就这么熊那么多人怎么就看不住那五张纸呢唉我们对不起大家啊”
周小安闷声不吭地跟着他们走,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找是肯定得努力找,但更重要的是怎么跟纳什先生他们这些外国工程师交涉。
如果图纸真找不着,那这几百万英镑的设备,可能就真的又一次废弃了
虽然跟前世的情况不一样,可殊途同归,最后这批设备还是不能投产。
来到公安局在沛钢的临时办公室,在走廊里就听到纳什先生带着浓重鼻音的英语,一个词一个词说得很缓慢,带着股不可一世的傲慢和轻蔑。
他好像已经说了好半天了,最后中方翻译人员挫败的声音响起,连纳什先生的话都不翻译了,直接跟焦急等待的中方人员说出结论,“还是不行,他坚持要回国,而且要马上联系英国使馆人员,要告我们扣留图纸,恶意毁约。”
无论是屋里的人还是门外走廊上的人,大家的脸色都非常难看,如果外国工程师现在回国,那就真的一点补救的余地都没有了。
巨大的外汇损失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经他们这样一宣扬,大到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小到沛州在全省全国的城市地位,沛钢以后的前途,那将都是非常大的打击。
气氛压抑得人简直喘不过气来。
公安人员有些心不在焉地带着周小安走到旁边的屋子,两名公安刚跟昨天晚上负责最后一班岗的保卫干事谈完,马上轮到周小安。
周小安详细介绍了昨天白天她跟三位工程师一起研究图纸的情况,回答了很多具体问题,又把她下班后的行踪仔细汇报一遍,每个时间段的活动都要找出证人。
特别是今天早上六点到七点的行踪。
这个很好交代,六点到七点她跟往常一样在和沈阅海跑步吃早饭。
自从她出院,每天这个时候都是全家一起锻炼身体的时间。
小全、小土豆和建新几个一起去军分区跟部队出早操打军体拳,沈阅海带着周小安去跑步,然后去找一家有好吃的饭店吃早饭。
自从周爸爸来以后他们就去尚家花园吃早饭,不过因为关系还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都是从饭店后门进去的。
公安人员做完记录并没有让周小安走,而是又如上次一样,把她单独关到了档案室。
全厂都被异常紧张的气氛包围着,周小安一路走过去,每个人脸上都一片焦急,谁都知道,这是关系到沛钢生死存亡的大事。
进入厂部小楼,周小安被两名公安带着往档案室走,跟每一位熟悉的同事擦肩而过,大家连苦笑的力气都没有,眼里一片惶惑。
在厂部办公室门口迎面碰上刘厂长,他清瘦的脸上严肃坚韧,看到周小安目光一暖,竟然对她鼓励地笑了一下,“小安,辛苦你了。”
然后看了档案室一眼,好像她不是被看押起来,而是去执行一项艰巨的工作,“去吧大家都在努力挽回,你只要尽力做你该做的”
周小安的眼睛一热,看看跟随在刘厂长身边的两名严肃的公安人员,心脏骤然紧缩,刘厂长作为这场事故的主要负责人,也被监控起来了。
现在他的压力一定比任何人都大,可他还在努力安慰着她,从容坚韧,努力给她传递着力量。
可前世,就是因为这次事件,刘厂长受了严重处分,被降职到厂后勤科打杂,最后被敌特杀死在了废弃的设备旁边。
周小安看着他瘦得青筋突起的额头和永远都直不起来的胳膊,努力把眼里的泪光隐去,“刘厂长,您放心,咱们全厂都没放弃就是图纸真找不回来了,有您在我们心里就有底最糟不过您带着我们再从头开始”
第765章 惊人
沛钢本就是刘厂长带着大家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再重新来一次又如何
他们能在几年时间里创造一个沛钢奇迹,只要人在,只要上下齐心,再来一次他们照样还能再创造一个甚至更多的奇迹
周小安目光亮亮地看着刘厂长,一改刚才的忐忑惶惑,身上都是不服输的干劲儿
她眼前这位清瘦睿智的中年人,是新中国最值得尊敬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更是她敬重的长者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他还在本能地鼓励着她,爱护着她,她也要努力把信念和力量传递给他
刘厂长看着眼前小树般清新挺拔的小姑娘,心里蓦然升起一股豪情。
一样的话,从这个小姑娘嘴里说出来跟别人就不一样她不是在安慰他,她能说出这样的话,她也早就用实际努力证明了她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心气和干劲儿
周小安朝气蓬勃地站在刘厂长面前,眼里的光比窗外初升的朝阳还要耀眼,不用再多说任何话,她灿烂的笑容已经是最能直达心底的语言了。
刘厂长消瘦的脊背挺得笔直,也冲周小安笑了出来。
不是刚才长者对后辈的鼓励,好像短短的几秒,他们已经成为忘年莫逆,已经能一起冲向战场,然后放心地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