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8岁,五篇论文影响因子合计280+,而且还有两篇s打底。这个水平,绝对不只是一个破格博士学位就能体现得了的。事实上,破格博士学位本身就意味着一名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即将诞生。而且一旦出现,就必然会在整个学术圈里引起惊天动地的反应。
而这样的新星,如果诞生在985院校里,还算正常。可宁远医学院连211都不是,这种新星的诞生对于宁远医学院而言,就如同闹市之中幼儿持金。不招人惦记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内所有排的上号的重点院校都会疯了一样的向孙立恩递来橄榄枝,并且他们将会不计成本,不计得失的争夺孙立恩。
这不是推测,是必然发生的情况。
如果宁远医学院不打算松手,眼看着孙立恩变成其他学校的“麒麟宝马”,那就必须得配给足够的重视。
授予破格博士学位之后,孙立恩至少还有一个正处级的行政职务和一个副高级别的职称职务。并且学院里还得配相应的研究室和研究经费。
在沈息眼里,这位平时和自己非常亲近的大哥已经不光是大哥了。他是一棵足够粗的大树,足够自己使劲抱一抱的那种。
虽然沈息平时醉心于科研,并不怎么擅长搞拉关系的事儿。但是孙立恩和他关系密切,同时还能有足够强大的潜力。因此,沈息决定干一干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
比如,先替孙立恩分忧解难一下。
“实验的方案孙哥你给我就行。”沈息非常热心的说道,“你要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我一趟都给你搞定。”
第943章 平静生活
实验有人代劳,这让孙立恩非常满意且开心。为了感激小沈,孙立恩决定自己多少得出点血——只要小沈在帮自己做实验,那一日三餐他全包,按照每天五百块的标准给补贴。
一天五百块,一个月下来孙立恩得自掏腰包一万五。但他觉着,这个钱花的应该而且理所应当。
人家沈夕自己还有实验项目呢。而孙立恩自己很清楚,在MRI检测下搞一个治疗前后得花多长时间。沈夕帮自己做实验的这段期间,恐怕自己的实验是得全部放下不管。
请别人用职业技能给自己帮忙,那就必须要给与足够的补偿。这是孙立恩工作几年以来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搞实验本来就是个劳心劳力的活计,而这次的实验文章已经发在了CELL上……就算孙立恩再怎么自大,也不至于觉得补充实验的内容还可以再发一次。所以,沈夕帮忙,这纯粹是义务劳动。
一万五,请沈夕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义务劳动一个月。这笔钱其实还是有些少。孙立恩一开始开出的价格是每天一千。可沈夕却死活不肯答应。甚至佯装生气的表示,“你要是开这个价格,那不如去找其他博士来帮忙做实验算了。”
卖好处,就一定要卖到人家记得你才行。等孙哥摇身一变成了孙教授,再想卖好处人家都不一定愿意要。所以,要做就得把事情做到前面去。
沈夕在高校里混了这么久,学术圈里的事情他也见识过不少。别的不说,他对孙立恩至少有一个信心——孙哥不至于和其他的学术“大佬”们一样,他是个会念旧情的人。
·
·
·
“科研经费的事儿你不用操心。”孙立恩今天特意到帕斯卡尔博士的实验室里,询问了一下自己这边可以支配的科研经费具体能有多少。
沈夕已经决定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全力帮自己搞项目了。要是自己连科研经费都给他搞不定,那这个人情可就欠大发了。
“医院那边给你批下来的费用一共是200万。”在得知孙立恩的来意后,帕斯卡尔博士特意把孙立恩带到了办公室里,并且拿出了一份又一份的通知,“学院这边按照1:1的比例,同样配了200万的研究经费。然后市里同样是按照1:1的比例配发的研究经费,省里额外给你再批了120万经费。你现在能够动用的研究经费一共有720万。”
“这个是公务卡,你把卡直接交给实验员就行了。”帕斯卡尔博士从一旁的保险柜里取了张卡片出来,然后感慨道,“我一直没搞明白,你之前一次实验都没做过,怎么就能一篇又一篇的发论文呢?”
“主要还是运气好。”孙立恩想了想,然后总结道,“论文基本都是徐有容和袁平安在搞,他们用的数据和图表之类的基本都是临床上面的检查内容。我也没想到,这样的论文它就能通过啊……”
“确实,你运气不错。”帕斯卡尔博士沉吟了片刻后点了点头。他作为第一作者,而孙立恩作为共一的那篇发表在新英格兰上的免疫学研究文章,确实也没有搞太多的实验内容。主要靠的还是孙立恩碰见的奇怪病例,以及对病例本身的研究。“而且我的运气也不错。”
入职第一年就发了一篇新英格兰,帕斯卡尔博士的研究地位在医学院里非常稳固。在这边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支持后,帕斯卡尔博士甚至还拒绝了好几个其他著名院校发来的就职邀请。
老帕自己很清楚,他的研究需要长久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持续投入。对基础医学的研究,很少能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里完成。谁都不知道一项研究究竟需要多少年,消耗多少名博士硕士的青春年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需要时间,但要长期获得资助,就必须得时不时的有些成就拿来“交差”。换言之,他需要孙立恩这条自带论文产出的“锦鲤”。
其他的大学或者能够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或者能够给出更好的研究资助。但这些地方都不可能有一个孙立恩似的人物,每年坐在门诊里就能搞出这么多优质论文。而且还能非常大方的,把一些已经搞定了一半甚至更多的研究项目,分给自己去跟进。
布鲁恩博士的这些心里动态孙立恩当然无从得知,就算是开着状态栏,他也就只能看到一个“感慨”的说明而已。孙立恩想了想,估摸着这大概是老帕看着自己也踏入学术领域所以有些念头波动。
拿着公务卡,孙立恩和老帕又闲聊了两句。在得知老帕以前的那个学生,现在人已经到了日本之后,他有些担心的问道,“这人现在在日本,要怎么来国内啊?偷渡之类的肯定不行,中国的边防卡的很严的。”
“我之前和他谈了一下。”老帕看上去也有些无奈,他揉着自己的额角说道,“莱纳斯的意思是,他准备放弃美国国籍。”
“这事儿……有点大吧?”美国虽然是个移民国家,但对国籍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再加上这个国家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科技领先地位,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做梦都想在这片新大陆上取得一个合法身份。莱纳斯是二代移民,他从出生起就是美国公民。要放弃国籍……这个事情至少在孙立恩看来是件很严肃的大事。
“我也这么劝过他。”老帕叹了口气说道,“不过,他的态度很坚决——美国政府的这些操作已经让他对自己的国家彻底失去了信心。反正只要能继续从事自己的职业,他倒是真的不太在乎自己究竟是哪个国家的居民。”
·
·
·
“哟,你终于来了?”第二天,孙立恩终于出现在了综合诊断中心里。袁平安等人都非常热情的朝着他打起了招呼,这两年时间里,他们还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没见过孙立恩。这个感觉的确比较稀奇。
“最近辛苦大家了。”在忙活着论文和考试准备的这几天里,综合诊断中心的同事们连一条微信都没给孙立恩发过,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他们为了让自己好好复习而共同作出的“决定”。孙立恩有些感激的看着众人,然后认真道,“我请大家吃饭!”
“你欠了布鲁恩好多顿烧鸭饭了。”袁平安笑眯眯的说道,“老布这几天吃的可都是外卖快餐,就等着你回来补欠账呢。”
“补,肯定补。”孙立恩哈哈大笑道,“我记着他平时不是老做吃播么,现在吃外卖快餐,这直播工作咋办?”
“有热心网友帮忙点快餐。而且还有不少人往院里寄快递的。”周策从自己的座位上拿起了一袋塑封好了的周庄蹄髈朝着孙立恩扬了扬,“量太大了,老帕自己都吃不完。我们分着了不少呢。”
第944章 新的挑战
粉丝寄来的东西分三类——吃的,用的和自制的。
自制这一类尤其需要注意,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存在的。而这些人偶尔会在寄过来的东西里添加一些……不怎么有利于健康的东西。
最简单的夹带就是往自制的各种糕点里添加刀片铁钉之类的东西。这种行为就是奔着让人受伤去的——情结严重且令人发指。
这样的产品布鲁恩收到了大概两三件,好在老布并没有因此受伤。这些快递在过安检的时候,就被医院的安检员们挑了出来。
更麻烦的夹带布鲁恩还没见过,不过他自己也因为添加刀片铁钉的快递而提高了警惕。凡是自制的食品,老布一律不收。
这些周庄蹄髈都是某家商店的“赞助产品”。他们本来想请粉丝超过四百万的布鲁恩帮忙拍几部推销店内产品的视频,并且还答应给一笔不小的推广费。
布鲁恩没有收店家的推广费,他在尝过了这家店铺的大蹄髈之后换了一个要求,“把你们剩下的钱都换成蹄髈吧,有多少我要多少。”
·
·
··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这点蹄髈可能要的有点多?”孙立恩看着堆满了整整一间空休息室的纸箱子,对布鲁恩认真道,“我记着……咱们的休息室可能得有三十平米大吧?”
“主要是我估计错了他们蹄髈的具体价格。”布鲁恩咽了口口水,然后叹气道,“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没问清楚推广费一共有多少。”
好不夸张的说,这笔推广费绝对是六位数起步。要不然三十平米的休息室也不可能被堆到连天花板都看不见的地步。孙立恩看着这山一样多的蹄髈,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这要都吃完,血脂得高到什么地步去?”
“你自己想个办法处理吧。”孙立恩拍了拍布鲁恩的肩膀,然后说道,“这种塑封产品一般保质期也就是一年。我可不觉得你能在一年内吃完所有的蹄髈。”
“我也这么想。”布鲁恩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你说……宁远有食物银行么?”
“那种东西还是西方世界比较多,中国没有那么多流浪汉。”孙立恩来了精神,“不过,我觉得你的这个想法很有意义——吃不完也不能浪费嘛,捐掉!”
“我去问问刘院长。”布鲁恩想了想,然后非常快速的作出了决定。这种事情问其他人肯定没啥意义,果然还是得去问地头蛇刘堂春才行。
孙立恩看着布鲁恩快速离开的身影,心里盘算着要不要从老布这儿买一箱——回头直接送给刘主任,大概就能免了之前自己偷吃老刘同志巧克力的罪过吧?
一帮穿着手术服,因为手术时间过长而半虚脱的医生,围着刘堂春的柜子。手里捏着骨头,直接上嘴扯肉……好像感觉还挺刺激的?
虽然离开了差不多一周时间,不过等着孙立恩来处理的问题并不多。二组那边收治了两位白塞症的患者,这个不需要孙立恩处理。而一组本身则收了一位以蓝色巩膜、肢体扭曲和多发骨折入院的小朋友。这名病人由袁平安主治,其余医生辅助。
“诊断很明确,是成骨不全症。”对于这个病人,袁平安个人还是比较同情的,“患者今年11岁,入院前两天有四处自发性骨折。我们给她做了X光,发现有五处陈旧性畸形愈合。”
“分类是第几型?”对于卫健委公布的121种罕见病,孙立恩自己反正是翻来覆去的研究了很多遍。他对这些疾病已经熟悉到了可以马上回忆起分型的地步,“有蓝色巩膜,今年十一岁……第一型?”
“是三型。”袁平安答道,“二型患儿基本活不出新生儿期,但三型这个分型也不太好。”
成骨不全症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瓷娃娃病。
人体内的骨骼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而其中I型胶原蛋白是骨骼有机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一般能够占到骨有机质的90%以上。这种物质对于维持骨结构的完整性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至关重要。而成骨不全症的致病因素就出在这里——患者负责生成I型胶原蛋白的常染色体基因致病,导致I型胶原蛋白含量不足或结构异常。
目前,已报道的成骨不全症致病基因有21种,而根据临床表现,这些患者大概被分为五类。I型患者症状最轻,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而II型最严重,一般患儿在围生期阶段就会死亡。III类,则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