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山药汁虽然已经搅打完毕,但还不能喝,还差最后一步——过滤。
  尽管料理机能够把山药打得足够细腻,稳妥起见,还得用密漏将打好的这些乳色热饮过滤一下。
  这样不仅可以过滤掉残渣,同时也能让口感更顺滑。
  过滤后,拿几个洗净的酸梅汤壶,把这些山药汁全都装进去。
  忙完这些,林旭给自己倒了一杯,还没喝,就能闻到杯子里那淡淡的奶香味和山药的香气。
  端起杯子轻轻啜一口。
  山药汁特有的丝滑便涌入了口腔中。
  山药汁的质感粘稠,配上丝滑的口感和香味,一口下去,感觉浑身都暖和了不少。
  今天做的山药汁挺多的,差不多有一锅,但放糖的量却不多,喝起来只有淡淡的甜味,细品之下甚至可以品尝出山药特有的那种香和糯。
  这样的搭配,让人完全不会有腻的感觉。
  好喝!
  这要在店里上新了,不管大人小孩肯定都会喜欢上这个味道和口感的。
  “都尝尝,看看咋样。”
  林旭拿着几个玻璃杯,提着一个饮料壶依次倒上。
  正在摆弄鱼头的谢保民尝了一口,当即笑着说道:
  “这才是男人该喝的东西,今晚不喝酒了,就喝这个了。”
  戴建利笑着说道:
  “老谢你这是立志要当好丈夫好爸爸还是觉得山药壮腰,想多喝点振夫纲啊?”
  他尝了一口,也喜欢上了这种口感和味道:
  “我觉得偶尔来个养生局没啥不好的,今晚的酒取消了,就喝这山药汁,这味儿真是……兄弟你这能开饮品店了都。”
  其他人尝了尝,也觉得味道超级好。
  甚至比店里的南瓜羹更美味。
  这也不怪他们做对比,店里的南瓜羹只有优秀级,是耿乐乐吵着喝,林旭直接兑换了优秀级做法就仓皇上新的。
  而山药汁则是墩墩帮着抽到的完美级。
  中间隔着个卓越级呢,差别挺明显。
  这款山药汁有淡淡的奶味,淡淡的甜味,以及淡淡的山药香味,配上那丝滑的口感,感觉就像甜甜的校园爱情一样。
  一切都完美得恰到好处。
  “哇,好喝好喝,老板这些山药汁今晚卖不卖?”
  “不卖,晚饭时让大家全都喝完!”
  “好的好的,我从现在就不喝水了。”
  “我也不喝了,就等着喝这山药汁了。”
  大家品尝后,林旭将一壶壶的山药汁摆放在保温柜中,等晚饭时候再拿出来,一直在外面晾着的话,温度很快就会降下来。
  忙完这款热饮,小龙虾也已经收拾妥当。
  林旭架上炒锅,准备给小龙虾过油,开始做麻辣小龙虾。
  而收拾完鲢鱼头的谢保民,则开始做拆烩鲢鱼头。
  这是淮扬菜中的一道大菜,也是扬州三头宴上的头牌。
  不管什么什么级别的宴会上,只要有拆烩鲢鱼头,那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道菜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高,除了味道好、口感好让人难忘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整道菜在上桌前,会有个拆鱼骨的过程。
  将鱼头上的所有骨头全都拆下来,同时还要保持鱼头的完整。
  拆完后还不算完,还要用高汤、金华火腿、香菇、冬笋等食材放到锅里重新烩一下,这样的烹制方法,对厨师的厨艺有着巨大的考验。
  一般的厨师别说烩和拆骨了,甚至连鱼头煮到哪一步都不知道。
  谢保民正忙活着,冲戴建利说道:
  “老戴,你替我师弟做小龙虾,让他来学拆烩鲢鱼头。”
  “好的,林老弟赶紧学吧,这可是一道大菜,过去后厨做这道菜是需要在小厨房烹制的,外人不能看。”
  林旭好奇的问道:
  “自己店里的人也不能看吗?”
  “那肯定的,这种傍身大菜学会了一辈子饿不着,哪怕徒弟也得够年限才能学。”
  林旭正等着炸小龙虾呢,闻言将灶头让给了戴建利。
  他来到谢保民面前,认真看着拆烩鲢鱼头的做法。
  这会儿鱼头已经收拾干净,鱼牙黑膜等也已经去掉,就等着下锅烹制了。
  “师弟你看清楚了,一般做鲢鱼头不是从鱼头后面砍断,而要带一截鱼身,具体带多少鱼身,那也不是瞎砍的。”
  谢保民没有直接说鱼头的砍法,而是指着鱼肚子的鱼鳍说道:
  “鱼身上有三对鳍,分别是胸鳍、腹鳍、尾鳍,胸鳍和腹鳍挨得比较近,做鱼头下刀时,就从这两者中间下刀,不过随着鱼头越来越贵,鱼贩子为了多卖钱,基本上都会顶着胸鳍的根部下刀。”
  他指了指鱼头上带着的胸鳍,又指了指鱼身上的留下的腹鳍。
  “不管什么类型的鱼头,都要把胸鳍带上,这玩意儿展开了跟一对儿小翅膀一样,是鱼头菜品中很重要的装饰品。”
  林旭默默点头,这些基本知识平时没人教,得认真学习。
  “这道菜跟剁椒鱼头不一样,剁椒鱼头从脑门劈开,中间肉少,两侧肉多,方便蒸熟,拆烩鲢鱼头从下面劈开,鱼脑袋是完整的。”
  介绍完这些,谢保民又讲了一下清洗的要领。
  除了要将鱼牙和黑膜清洗干净之外,鱼鳃的根也要尽可能的拽出来,否则等拆的时候,会给拆解造成很大障碍。
  讲解完这些,谢保民开始教林旭煮鱼头。
  另一边,收完家具家电的沈国富开着他的宾利,准备回店里吃饭。
  坐在副驾上的韩淑珍忍不住又交代一句:
  “要是其他人都喝酒的话,你可以少喝点,但不能喝多。”
  沈国富心里一喜,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放心老婆,我绝对不会喝多,但一点不喝也不行,我看乐乐发朋友说谢总厨和对小旭不错的戴总厨都在店里帮忙呢,我要不陪着喝点说不过去。”
  说完他不由得加快了车速。
  既然谢总厨和戴总厨都在,再加上可能来店里吃饭的黄老板崔教授……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怎么也得喝点儿成年人该喝的饮品吧?
  哈哈,又是一个微醺的周末啊!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拆就毁的拆烩鲢鱼头!又是被系统套路的一天啊!
  店里,谢保民开始教林旭煮鱼头。
  今天的鱼头比较大,所以他特意用最大号的双耳炒锅接大半锅水,大火开始烧。
  但他没有立即把鱼头放进去,而是将那个硕大的鱼头摆在一个筐里,鱼皮朝上,然后舀着大概七八十度的热水往鱼皮上面淋。
  林旭看得有些诧异:
  “煮鱼也需要烫皮吗师兄?”
  “直接煮容易破皮,先烫一下再煮,鱼皮能更加完整一些,这步骤跟白斩鸡很像的,甚至所有要求皮相完整的菜品,都需要提前烫皮。”
  谢保民一边忙活一边讲解着。
  他将鱼头烫了好几次,然后鱼皮向下放进了锅里。
  放进去后往锅里放入切成大片的生姜和大块的葱段,再淋入一炒勺黄酒。
  当锅边有密集小泡产生时,把火调小,让锅里的水保持七八十度左右。
  这样的水温能够尽可能的保持鱼肉的完整,鱼皮也不会破相。
  旁边正在炸小龙虾的戴建利说道:
  “这道菜主要是用热水把鱼浸熟,跟白斩鸡、白灼虾等菜品都一样,水不能烧开,甚至不能达到九十度,慢慢浸透,这样鱼肉完整,骨头也好拆。”
  淮扬菜是有名的文人菜,讲究雅致,这道拆烩鲢鱼头最雅致的一点就是将骨头拆干净的同时,还要保持鱼皮完整。
  这种情况,用热水浸就成了唯一选择。
  庄一舟是燕京饭店出身,接触这道菜的机会比较多。
  他好奇的问道:
  “我过去当学徒时,有师傅说不想煮还可以蒸,用蒸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皮肉不烂而鱼骨分离的效果。”
  他话音刚落戴建利就说道:
  “那你可以大耳刮子扇他了,这不是误人子弟嘛!为什么用浸熟法?就是让热水顺着骨头缝渗入进去,蒸的方式温度高,非但没热水进去,反而会让鱼肉的水分流失,肉全贴骨头上了,那还拆个屁啊,淋上一勺剁椒成剁椒鱼头了。”
  谢保民也说道:
  “蒸的方式做不出完整的鱼头,我们这群总厨曾经试过,几十个鱼头摆在那里,蒸煮煎炸全都试了一遍,还是浸熟法能行。”
  钓鱼台的总厨们聚在一起也不光内斗,偶尔也会为了菜品做各种尝试。
  对此,膳食部的廖主任是乐见其成的,反正这种食材也不贵,而且练完还会当成员工餐吃掉,绝不会造成一丝一毫的浪费。
  很多普通人看来遥不可及的名菜,对他们来说,早已经吃腻。
  见两位总厨没有藏私的意思,其他人也凑了过来。
  魏乾问道:
  “谢总厨,鱼头的水温最高上限是多少啊?”
  “八十五,超过八十五度鱼皮的胶质就会溶解,鱼肉的肌肉组织和纹理也会断裂,肉变得烂烂乎乎的,没法拆解。要是有时间,最好全程八十度以下,这样鱼肉的完整度才是最高的。”
  趁着浸鱼的功夫,谢保民开始准备辅料,有泡发好的香菇,泡发好的瑶柱,以及新鲜的冬笋,以及一块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用清水煮一下,香菇冬笋切片。
  一切就绪后,在旁边的灶上另起一锅,锅里加入猪骨高汤,将冬笋、香菇放进去焯一下水,将香菇和冬笋的涩味焯出去。
  火腿煮好后切片,同样放进去焯一下水,尽可能的将火腿中的鲜味物质唤醒。
  朱勇看着这几样配料,惊讶的说道:
  “香菇是草中鲜,瑶柱是海中鲜,火腿是陆中鲜,冬笋是地中鲜,鱼头是河中鲜……这道菜居然是五鲜合一啊。”
  谢保民擦擦手,摇头说道:
  “不对,不是五鲜合一,应该是六鲜或者七鲜才对。”
  林旭越来越听不懂师兄的话了。
  这道菜不就是五种食材吗?
  难道还有别的配料?
  想到师兄提着鱼上来时,说邱总厨很过意不去,还给了一罐蟹膏。
  这话其实很有疑点的。
  你都坑了人家两条鱼了,还说人家过意不去。
  邱总厨又不是个M,怎么可能过意不去?他当时应该在跳着脚骂娘吧?
  那师兄拼着被邱总厨骂也要带来的这罐蟹膏,难道是做拆烩鲢鱼头要用的配料吗?
  想到这里,林旭问道:
  “这罐蟹膏是不是也是配料之一?”
  戴建利冲林旭竖起了大拇指:
  “对喽,不光有河中鲜,还得再加一个湖中鲜,公蟹的膏能让汤色丰腴,同时还能增加汤底的厚重感。”
  好吃的拆烩鲢鱼头,吃起来肉质软烂入味,鱼汤丰腴厚实,鱼的胶质和汤的鲜美完美融合在一起。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光放猪油是不行的,因为猪油放多了会油腻,得放蟹膏,这样才有那种丰腴厚实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那师兄刚刚说的第七种鲜味是什么?”
  “是蟹油,就是把蟹肉剔下来的蟹壳熬成的油脂,这种油不是必须要放的,主要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对师弟的问题,谢保民是知无不言。
  趁着这个机会,庄一舟又问了几个平时无处寻找答案的问题:
  “谢总厨,浸鱼头的时候,下面能垫竹篾网吗?”
  “可以,但不建议,因为鱼头浸好后非常黏,也非常软,用竹篾网一抻,很容易烂。”
  浸鱼头的时间很长。
  趁着这个功夫,林旭把切掉鱼头的花鲢鱼身上的肉片下来,分别做了水煮鱼片、干炸鱼片、糖醋鱼丁。
  至于鱼尾和鱼骨,则跟萝卜做成了鱼尾萝卜汤。
  老吃豆腐汤吃腻了,今天就换个花样。
  厨房外面,沈宝宝正在看陈燕三人买的鞋子和衣服,沈国富则跟提了两瓶珍藏版国窖1573的老黄和崔清远在聊天。
  至于韩淑珍,根本就没上来,在下面抱着墩墩看那条大花鲢呢。
  厨房里,林旭忙完自己要做的菜品,鱼头也浸得差不多了。
  谢保民先转动一下炒锅,让锅里的鱼头稍稍活动一下,随即将锅端离灶头,将锅里的水缓缓倒出来。
  等只剩下一点点水的时候,端着锅凑到一个大盘子上,倾斜锅口,让鱼慢慢滑落到盘子里。
  将多余的汤滗出来后,开始拆鱼骨。
  拆鱼头有原则,就是内侧从下往上,外侧从上到下。
  内侧就是鱼肉这一侧,拆的时候先从鱼身开始,拆完鱼身再拆鱼头。
  “拆鱼头的手法很讲究,不能盲目,就拿鱼身这段来说,要先将几根比较大的肋刺拆出来,再拆脊骨。”
  鱼头改刀时,会把鱼头的骨头砍断,只有外面一层薄薄的皮相连。
  此时拆的时候要万分小心,否则鱼头就破了相。
  谢保民对这道菜很有经验,拆得很快,一些有筋膜组织的骨头,还会事先把筋膜切断,防止带出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