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是主歌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副歌只是辅佐。
玛丽亚的演唱方式,却让主歌和副歌的位置颠倒,主次不分。而且,过于强调高音,反而让音乐的其他部分都黯然失色。音乐为什么能够打动人心,不是那些宽阔的音域,而是蕴含在旋律之中的情感和共鸣。
听众会为一首歌副歌部分的高音而喝彩,但只会因为一首歌其中打动自己的情感而落泪。
正如雨果所说,如果一首歌只剩下了飙高音的部分,其实这是音乐制作人的悲哀,因为他所制作的歌曲没有任何值得共鸣的精髓,只剩下歌手的炫技。真正出色的歌手,肯定用炫技的能力,处理高音绝对不是问题,但他们却不会强调炫技的部分,而是用真正的音乐去打动听众,炫技的部分只是诸多辅助手段之一而已。
玛丽亚的才华和唱功毋庸置疑是极其出色的,她的活跃几乎贯穿了整个九十年代,是整整一代人的回忆,但是论起在音乐历史长河的地位,主流观点是认为惠特尼是一代天后,玛丽亚虽然与其齐名,但历史地位是比不上惠特尼的。为什么?就是因为玛丽亚只会炫技,她为歌曲注入的情感远远逊色于惠特尼,甚至比不上席琳·迪翁(Celine。Dion)。
雨果前前后后只说了三句话,对玛丽亚的嘲讽和讥笑就已经是排山倒海了,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冲击,几乎让记者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了。
要知道,这是1996年,玛丽亚事业如日中天的1996年,这可不是十年之后改朝换代的时刻,此时主流乐坛对玛丽亚的追捧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玛丽亚和惠特尼的演唱技巧和诠释方式已经成为了主流歌唱训练技巧的模板。雨果的嘲讽,几乎可以说是与整个主流社会的感观相悖。
当然,记者们其实也不应该意外,因为荣耀至死出现的时候,他们其实就是在与整个主流对抗——最终他们成功了,如今新金属摇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了开来,此时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跟风乐队,整个新金属摇滚的声势一如当初的垃圾摇滚。现在,雨果又一次挑战主流,只是他所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对手:玛丽亚所代表的节奏蓝调和流行。
可以想象,整个北美音乐市场将会掀起怎么样的风暴。
荣耀至死的回应第一时间就由记者传送到了绿洲乐队的加拉格尔两兄弟的耳朵里,诺尔的情绪直接就失去了控制,他回去着拳头抓住了其中一名记者的领口,“你过去告诉那根本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垃圾,我要杀了他,我会亲手杀了他!”
这名倒霉蛋记者恰恰是来自于“纽约邮报”的,“纽约邮报”本来是幸灾乐祸来看热闹的,不想就遭遇了飞来横祸,他只能是不断挥舞着双手,试图摆脱束缚,但此时诺尔已经是失去了理智,哪里肯轻易放松,只是用力摇晃着眼前这个倒霉鬼。
“荣耀至死除了雨果之外,还有其他人吗?我以为其他都是木偶,没有想到他还有资格站出来说话,还是说背后牵着线的人也就是雨果?”诺尔满脸的狠戾,说出口的嘲讽就犹如惊涛骇浪一般,对着倒霉蛋宣泄而下,“他最好给我闭嘴,在我打死他之前,我会让他知道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男人!”
站在一旁的利亚姆把诺尔拉开,但不是劝架,而是直接把诺尔丢到了一边,正当那倒霉蛋以为自己可以松一口气时,不想利亚姆却是冲了上来,他没有抓住倒霉蛋的衣领,而是整个人逼近到倒霉蛋的面前,凶狠地说到,“不要自以为你们做了什么好音乐,之前两张专辑就已经是一坨屎了,现在第三张专辑还难产了,看来你们就连垃圾都没有办法拼凑出来了,真是可怜,你们先管好自己再说吧,不然第三张专辑即使推出来了,也没有人购买,那才是真正的丢人现眼。”
“纽约邮报”的倒霉蛋被吓到了,没有站稳,直接就摔倒在了地上,但是加拉格尔兄弟却依旧不愿意放过他,弯下腰恶狠狠地威胁着那倒霉蛋,就好像他就是雨果或者福金一般。
最后诺尔朝旁边吐了一口唾沫,絮絮叨叨地咒骂到,“看在见鬼的上帝份上,雨果和福金最好感染艾滋病,早点离开这个世界。”
在1996年的现在,艾滋病不仅仅是不治之症,同时还是一个具有强烈歧视的词语,三年前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费城故事”就折射了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去年诺尔就口出狂言,如此咒骂了污点乐队的两名队员,结果引起了全社会的轩然大波,以至于诺尔被迫道歉,可现在,他显然还是死不悔改。
从这个小细节也可以看得出来,诺尔的愤怒已经失去理智了,如果刚才在他面前的不是记者,而是荣耀至死的任何一名成员,只怕一场斗殴就在所难免了。面对福金正中要害的挑衅,诺尔根本无法进行辩白,只能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回应,而这种无力感也让诺尔越发耻辱越发羞愧,情绪也就越发失控。
可以看得出来,绿洲乐队与荣耀至死是彻底势不两立了。
目睹了刚才这一场精彩好戏的记者足足有四十多名,等加拉格尔兄弟离开之后,记者们都纷纷朝“纽约邮报”的倒霉蛋竖起了大拇指,“看来这次你要立功了!”被加拉格尔兄弟进行人身威胁,这件事本身就是重大话题了,可以想象,“纽约邮报”这一次又要狠狠地火一把了。
对于其他记者们来说,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加油添柴,让这场对决更加激烈起来,然后就静待着绿洲乐队和荣耀至死的撕逼大战。
比起绿洲乐队有加拉格尔兄弟这两个足球流氓来说,玛丽亚的回应就显得温和了许久,她显然不可能想诺尔或者利亚姆那样没有形象地破口大骂,她还是要顾忌形象的,但这一次她也是被雨果彻底激怒了,情况有些失控。
从记者口中听到了雨果的回应时,玛丽亚脸色根本无法控制地变了,整个人都阴沉了下来,她前后三次试图露出笑容,想要轻描淡写地做出回应,但结果都失败了,她只能是僵硬着脸部肌肉,就好像雕刻失败的蜡像一般,“我不想要和一个没有任何歌唱技巧的人来讨论我的歌唱水平,这对于我的专业来说是一种侮辱。我不知道摇滚除了嘶吼之外还有什么,但我很确定的是,不是每一个摇滚歌手都可以演唱我的歌,而且雨果更是一个糟糕的歌手,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业余出身的路边歌手居然被称赞为唱功出色。”
玛丽亚努力装作平静的姿态,结果还是失败了,她的声音显得尖锐而急促,虽然没有像诺尔、利亚姆那样彻底失控,但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反而是她拙劣的演技反而是让这个回应显得越发滑稽可笑来。
更为重要的是,和雨果一样,玛丽亚也干脆就向整个摇滚发起了挑战,一句话就打翻了一艘船,把所有摇滚乐队的主唱都掀翻了。这下好了,流行和摇滚站在了对立面,要陷入大混战了。
看得出来,玛丽亚和荣耀至死也早就势不两立了。绿洲乐队加上玛丽亚,对阵荣耀至死,这场对决又将会走向何方呢?
第1548章 暑气来袭
六月份的北美因为荣耀至死、绿洲乐队、玛丽亚·凯莉的争论而变得轰轰烈烈起来,这三组歌手之间的斗争更是演变成为了一场大混战,美国摇滚和英国摇滚,新金属摇滚和传统摇滚,摇滚和流行,主流音乐和另类音乐……所有情况都变成了一团糟,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人也都在选择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混战短时间之内恐怕是无法平复了,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期待结果:荣耀至死正在筹备第三张专辑、绿洲乐队正在筹备第三张专辑、玛丽亚正在筹备第五张专辑,如果他们的专辑都撞期在了一起?这场混战才将是最精彩的,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觉得热血沸腾。
不管口才如何,是骡子是马,最终还是要拿出来溜溜,当事人自己的观点不算数,专业乐评人的观点不算数,资深歌迷的看法也不算数,市场会用销量数字这样冰冷却客观的数据给出最直接的答案——很简单,谁的专辑、单曲销量最出色,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就好像体育比赛一样,终场时定格的比分就决定了成王败寇,即使不服气,也无法改变事实。
所以,这也让北美早早地就开始酝酿风暴了,也许这一场混战终究会得出一个结果,只是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却没有人能够预测。
荣耀至死、绿洲乐队和玛丽亚等人,大家都知道现实的残酷,虽然娱乐圈在台前光鲜亮丽,但是一旦人气消失、利益不再,他们消失的速度会比蹿红的速度快上无数倍,因为娱乐圈里从来都不缺乏新人。他们也都清楚地知道,这一场混战势必要决出一场胜负,不管他们嘴巴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听众的认可来证明自己。
艺术再伟大,没有人们的认可,那么也就是一堆废纸而已。从文森特·梵高到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从披头士到迈克尔·杰克逊,从伍迪·艾伦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任何一个艺术创作者都是如此,曲高和寡的艺术再美妙,依旧需要伯乐的慧眼,依旧需要人们的追捧。
音乐也不例外。
即使艺术家们鄙夷商业的虚荣和物质,但却依旧不能忽略市场的重要性。这也是金球奖、格莱美、奥斯卡这些顶尖颁奖典礼始终在寻求艺术和商业之间平衡点的原因。对于荣耀至死、绿洲乐队和玛丽亚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音乐再特别、再艺术、再美好,还是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
所以,这一股轩然大波沸沸扬扬地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逐渐重新恢复了平静——暂时的平静,大家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新专辑的制作之中,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整个北美音乐市场缓缓沉寂了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暴风雨什么时候才会来临,无人能够知晓,因为荣耀至死、绿洲乐队和玛丽亚都没有宣布新专辑的发行时间,他们所处的唱片公司百代唱片、创造唱片(Creation。Records)、哥伦比亚唱片也都三缄其口,没有任何消息泄露出来,这种沉默让暴风雨的酝酿又增添了几分压抑和汹涌。
人们没有办法探听到这场混战究竟什么时候到来,甚至不知道这场混战究竟是否能够顺利到来——万一有人避开风头错开了专辑的发行时间,那么混战就无法成行了。不过,人们却清楚地知道,今年暑期档最大的重头戏什么时候来临:七月四日,独立日!
独立日是美国最主要的法定节日之一,每年的七月四日,为了纪念1776年七月四日在费城通过的“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脱离了英国而宣告独立,于是这一天就成为了美国的国庆节。
每一年的独立日,美国都会放假一天,不过比起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这样家人团聚的假日来说,位于夏天的独立日更像是繁忙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放松,庆祝国家的成立。而且由于此时正值暑期档的喧闹,所以好莱坞一直都没有将这一天单独拿出来区别对待。
独立日档期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91年,当时“终结者2”准备进行首映。独立日的那一周是从七月一日开始的,这也就意味着独立日在周四,而周五才是一般好莱坞电影举行首映的日子。
考虑到独立日有一天假期,假期就是电影院人潮的高峰期,于是“终结者2”就提前到了七月三日周三举行首映,并且在七月四日迎来了第一个观众进场的高峰,仅仅是独立日当天,“终结者2”就收入了两千万美元的超高票房,并且在紧随而来的周末拿下三千一百万美元票房,首周就狂收五千两百万美元票房。
虽然当时“终结者2”投资一亿美元,是影史第一部投资过亿的作品,但是首周票房的巨大成功却证明了詹姆斯·卡梅隆的能力。当然,独立日的吸金能力也第一次进入了好莱坞的视线。
不过,接下来四年时间里,1992年的“偷心情圣(Boomerang)”,1993年的“糖衣陷阱”,1994年的“魅影奇侠(The。Shadow)”,1995年的“阿波罗13号”等几部作品,虽然表现都尚可,但都没有体现出独立日这一个假期的附加力量,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没有超出预期。
所以,独立日档期的概念虽然出现了,却没有得到好莱坞的重视。不过,这样的情况似乎就要因为“独立日”这部电影的出现而发生改变了!
今年的独立日和1991年一样,这一周是从七月一日开始,独立日在周四,“独立日”和“终结者2”一样,选择在七月三日为电影举行了首映,希望利用随后的一天假期,冲刺票房,并且再紧接而来的周末,爆发出无穷的能量,真正地将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