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几个老美代表,虽然还没公开挑衅他这个ceo的权威,但当面置疑却少不了。
现在被沈老板给赶出去,只觉心头大快。
沈老板过来亮一下肌肉,以后工作就好干多了。
至少那几个并购过来的股东方代表再想阳奉阴违就得考虑一下了,那几个白种的家伙估计也会老实一些,这对推进后续的调整计划很有力。
刘世光很快汇报完,末了说:“请沈总给大家讲几句。”
说罢带头鼓掌,其他人也跟着鼓掌。
沈辉放下茶杯,说:“星海证券是星海投资第一家非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一家企业必定要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才是常态,这是一次尝试,也是星海投资与各位合作伙伴共谋发展的最大包容,但包容不是纵容,我希望你们能多一点公心,少一点私心。”
“在其位谋其政,我们的目标是把星海证券做大做强,最终实现造福员工、回报股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希望所有的股东方多讲一点大局,少想一些小我,回去告诉你们的东家,之前谈好的条件不变,想刷存在感,到星海投资去找我,我让他刷个够,敢拖后腿的趁早走人,既然跟星海投资合作,就得遵守谈判时定下的规矩,不管是并购过来的股东还是华尔街的注资方,都要遵守规矩,星海证券公司不需要害群之马。”
“最后强调一下,只要你是为了公心,什么都好说,如果有人为了私心拖后腿,不管你是谁的代表,星海证券都会请你离开,回头把我说的话转告你们东家。”
依旧没人说话,继续保持沉默。
就连几位有官方背景的,也乖的跟鸿鹄一样,不敢触沈老板霉头。
唯有吴宁宁眼睛亮晶晶,盯着沈老板眨也不眨。
以前在星海投资时,跟沈老板接触不多。
中高层开会时是个什么样子,普通员工也无从得知。
偶尔开大会,沈老板从来都是员工心目中的好老板。
第一次参加中高层的会,才发现跟开大会时完全不一样,看着一群年龄全都比沈辉大的中高层被沈老板训的大气不敢出,这才知道上层的会议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
沈老板真的好霸气。
之前刘世光组织开会时,各种杂音,可没这么老实。
可沈老板大驾亲临,稍微有点问题,就把米勒大卫那个总喜欢把无知当正直的家伙赶了出去,还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吴宁宁瞬间觉的沈老板更帅了。
比马老板还要帅气。
沈辉讲完就起身准备离开了,一群人哗哗起身相送。
刚到门口,出去打电话的米勒大卫回来了。
“沈先生,我已经请示了美林证券总部!”
米勒大卫连忙说道:“资金三天后就可以到账。”
沈辉嗯了一声,还不忘敲打:“我希望星海投资的合作盟友都要有契约精神,星海投资不会跟无赖和流氓合作,把我的话转告给泰勒马丁,再有下次,星海投资会考虑有没有继续跟摩根合作的必要,毕竟花旗集团也很有诚意与星海投资合作。”
“好的,我一定将您的话转达给泰勒马丁总裁。”
米勒大卫连连点头,心里问候着总部那帮人的老婆和女儿。
该死的混蛋,非得拿捏一下。
现在可好了,害得自己被这位东方的恐怖掠食者当孙子训。
几位并购过来的股东代表则心思各异,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沈老板的权威,这些华尔街的代表可不是普通人,后面都是有爹甚至爷爷的,全都是超级寡头。
现在却被沈老板当二孙子训,屁都不敢放一个,可见牛b。
自己虽然也有爸爸,但想想还是算了。
自己爸爸虽然牛逼,但在姓沈的这里估计也没多大的脸面。
真要拒不配合,被沈老板打了板子,估计爸爸也不会给自己出头。
何苦来哉,还是听话一点吧!
直到目送沈老板的车队离开,一干管理层才暗暗松了口气。
太特么强势了。
不过,换了自己有这个本事,估计会比沈老板还强势。
人同此心,谁还没点驾乘九霄抚弄万物的野心。
“走吧,我们继续开会研究一下机构优化的具体方案。”
刘世光招呼了一声,领着管理层回到会议室,继续开会研究工作,这个时候不狐假虎威乘胜追击更待何时,怎么也得利用沈老板的余威通过几个有争议的提议才行。
果然。
几个之前有争议的方案提出来之后,原本跳的最欢,意见最多的几个华尔街代表都没了意见,几个不阴不阳但就是一直不表态的代表也勉强表示了同意。
机构优化,就要涉及到调整。
只要调整,就会有人上或者有人下。
谁都不想让自己的蛋糕被动,所以才会有争议。
沈老板来了一趟,散发了一下虎威,把这些争议都压了下去,算是给毫无根基的刘世光送了一把斧头,至于能不能用好这把斧头掌控全局,还得看刘世光的能耐。
从星海证券出来,已经过了十一点。
沈辉看了下时间,没有回滨江花园,又去了沪星机床。
正值上下班高峰,赶到沪星机床时,已经十二点半了,杨姗还没吃饭,带着一众高管在食堂门口等候,肚子早就饿的呱呱叫了,却不敢抱怨。
等的望眼欲穿时,三辆劳斯莱斯和两台奔驰终于到了。
众人松口气,心想再不来可真顶不住了。
车停下,沈辉下车打量迎上来的管理层。
有阵子没见,换了不少新面孔,最前面的几个全都换成了岁数小点的,精神面貌跟上次来时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暮气沉沉,反而有点斗志昂扬。
沈辉就露出笑容,跟管理层一一握下手。
杨姗则趁机问梁超明:“去星海资本和星海证券怎么样?”
“还好吧!”
梁超明不敢怠慢,可比对刘世光热情的多了,毕竟是老上司,更是沈老板信任和看中的心腹,哪能不热情点,道:“在星海资本还好,勉励了几句,提了几点要求,到星海证券训人了,还把美林证券的代表赶了出去,这边是亲子,应该问题不大。”
杨姗满意的点头,说:“你车正的事有消息没?”
梁超明苦笑:“还没消息,可能我工作做的还不够好吧!”
杨姗安慰道:“你工作没问题,既然这么长时间了沈总还没从别处找人,应该对你的工作没意见,你就安心等着,我估计年底应该差不多了。”
梁超明点了点头,有点心里没底。
第424章 股权激励
等沈老板和管理层握完手,杨姗上前招呼:“十二点半了,先吃饭再说?”
“好!”
沈辉点点头,很给老部下面子。
当下一伙人拥着他上楼,在二楼最大的包厢坐了一桌,能有二十多人,剩下坐不下的就去了下面,沈老板坐的很正,左边依次是杨姗和沪星机床的管理层。
右边是林祥、梁超明和跟着沈辉过来的人。
沈辉看着有点兴奋的管理层,对杨姗的工作就挺满意。
一支队伍能不能干成事,先看精气神。
管理层有精气神,就会影响到下面的员工,这样才能统一目标,共同发力,干成事的机率就大一些,要是管理层都暮气沉沉,这样的企业不死都没有天理。
沪星机床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管理上的问题。
不解决机制和管理上的问题,就不可能焕发新生。
看来杨姗这段时间的整顿还是有些效果的。
服务员倒上茶水,菜就端了上来。
速度够快的,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后厨效率还挺高。
沈辉一边吃,一边听着杨姗汇报,时不是问几句,很随意。
其他管理层闷头吃饭,耳朵却竖的高高的,听到沈老板发话就忙放下筷子,做洗出耳恭听状,被问到就回答几句,不敢主动插话,唯恐言多必失。
“有些老员工只想混日子,根本没有干事的激情,本来我觉得只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就能解决积极性的问题,后来发现没用,习惯这种东西改变太难了。”
杨姗道:“特别是那些四十多岁五十岁的老员工,以前混日子习惯了,大多数人都想着再熬上几年等退休,根本就不想做事,这样的人留着非但不会有半点用处,反而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想把这股风气扭转过来,必须要大换血才行。”
沈辉点了点头,他也是从里面出来的,自然知道某些弊病,老员工企业的财富,这话也没错,但人到了一定岁数,激情消退,斗志不再也是常态。
特别是长子里的好多老员工,越老就越油,混日子的想法很普遍,甚至有部分人自觉奋斗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混日子混的是理所当然,非但没有年轻人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反而产生了不小的负作用。
隆兴就有不少这样的老员工,让人不是一般的头疼。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要顾虑太多。”
沈辉全力支持,沪星机床遗留的问题太多,也是星海旗下最不好理顺的一家企业,新盖一栋大楼,比对一栋有质量问题的大楼进行修补要简单的多。
这种有问题的老企业,要想理顺相当麻烦。
新组建的企业,人都是新招的,不合格的可以不要。
可这种老企业,要想刮骨疗毒,既要有魄力和手段,还得有耐心才行。
好在沈辉没指望沪星机床挣钱,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既然杨姗想要换血,他自然全力支持。
不把这些毒瘤割掉,怎么能让沪星机床焕发新生。
吃过午饭,又去了会议室。
本来中午要午休的,现在自然休提了。
好在牺牲一次午休对管理层来说不算大事,自不会有人在心里叨嘀。
沈辉没有再听汇报,发表了一番讲话,重点肯定了杨姗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这个是应有之义,既然过来视察,满不满意得有个态度,结果自然不用说。
当然要肯定下杨姗的工作,不能更有干劲。
在会议室坐了半个多小时,又去了杨姗的办公室。
单独汇报的东西可比集体汇报上更加详尽的多了,还有一些只能私下汇报的,比如一些落马高管和中层的问题,国资委的问题等,这些只能私下给沈老板汇的。
“那边不满意,觉得我不给面子。”
杨姗道:“还想留个代表,可那些人没一个能做事的,全是想钻营的,就算能做点事的思想也很大的问题,本位主义特严重,留着都是祸害,不大换血是不行的。”
沈辉问:“怎么样,压力不小吧?”
杨姗道:“确实有压力,不过还好吧,以前在办公室的时候,觉得工作压力大,到了这边才发现办公室那点压力根本不算什么,我会把沪星机床整顿好的。”
沈辉嗯了一声,在下属面前要肯定,但该给的压力还是要给的,不能骄傲自满,否则怎么成长,道:“今年就算了,明年一定要出成绩,虽然不指望沪星机床能创造利润,但至少要能活下来,或者产品和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也可以,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杨姗虽然没有把握,但还是表决心表的很干脆。
能不能出成绩现在还不好说,但该有的态度和决心要有。
知道沈老板最看重的做事的态度和决心,最看不上的是没有信心和勇气,杨姗自然知道该怎么表态,只要踏踏实实做事,确实努力过了,就算最后没能出成绩,沈老板也最多骂两句完事,该给的支持还是会给的,但如果连态度和决心都没有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沈辉点了点头,没再说这个,转移话题:“不要光顾着工作,个人问题也得解决好。”
杨姗有点尴尬,总觉得跟老板探讨这个问题有障碍。
主要原因还是沈老板太年轻。
自己都没结婚,也好意思说自己。
杨姗腹诽了下,也不好说啥,只能点头。
沈辉随即转移话题,这种事情他也就提醒一下,不好多说。
坐了一阵,又去了车间参观。
沪星机床厂子不大,不过三千多职工的厂子委实也不算小,因为是老厂,厂子绿化的还不算,污染是不存在的,之前的管理层虽然把一家优质企业给玩死了,但也不是一点功劳都没有,至少厂子环境建设的相当不错,到处都是绿树成荫。
说是一座花园式的工厂也不为过。
没有坐车,沈辉在杨姗和几个管理层的陪同下步行去车间。
路上还碰到上班的员工,穿着蓝色工作服,多数是四十岁以上的,年轻的没见个,想想也就释然,这种厂子又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厂子,而且是国字头,不会经常招人,没点门路估计想进来都难,看不到几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