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个神秘的系统居然真的有用,他的心情如同坐上了宇宙飞船,荡漾的不行。
因为他的真实目的可不是让自己练级,他的心里有一个更大更宏伟的计划……
第十二章 计划开始
入夜。
李宁早已经洗完澡,又简单吃了点晚饭。
此时他正坐在书桌前,打开了平板电脑,熟练的找到一个文件夹,双击打开。
原来,这个文件夹里储存的是他目前任教的小学球队里所有小队员的资料,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技术特点、场上位置……一应俱全。
这二十多个孩子都是他一手挑选出来的,如同花园中娇嫩的花朵,而他就是那个辛勤的园丁,给每一棵幼苗浇水、施肥。
而此刻,李宁看着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却以手托腮,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猛的从沉思中用力的醒转过来。苦笑了一下,然后又打开了另外一个文件夹。
这里面保存的都是一张张照片,照片中的人都穿着球衣,看起来好像是某只球队的定妆照。他一张张的翻看着,嘴角情不自禁的荡漾起一丝微笑。
突然,他停住了鼠标,定格在一张照片上。照片中的人英姿勃发,精神抖擞,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正是李宁本人,只不过是十几年前的他。
原来,这张照片正是十几年前他效力的那家职业球队给他拍的入队定妆照,其他的那些都是他当时的队友。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刚刚从二线队被选拔进入一线队,从照片上就能看得出来,正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的时候。
在他的思想里,今后他只要认真训练比赛,就能沿着康庄大道开启自己绚丽多彩的职业生涯。
谁能想到,他之后的职业道路会如此崎岖坎坷,始终无法摆脱伤病的纠缠,不得不早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想到这里,李宁不禁又唏嘘一番。
不过他没有让这种消极的情绪停留太久,就又开始移动鼠标继续翻看那些旧照片。终于,他的手在另外一张照片上再次停了下来。这才是他要找的。
这是一张合影,正是当时球队预备队的全家福。李宁出神的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心里默念着他们的名字。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绿茵厮杀的青春岁月。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分开多年的老队友,今天居然还会派上别的用处。
他反复将自己当年的那批老队友们和如今的这批小队员们做着比对,还拿出纸笔认真的圈划着,在不同的姓名中间划着连线……
终于,他长出了一口气,似乎做了最后的决定。
他调动意念,将脑海中的那个神秘程序调了出来……
「能力输出球员姓名:周洋」,「能力输入人姓名:王欢」……
「能力输出球员姓名:李小军」,「能力输入人姓名:刘旭」……
「能力输出球员姓名:马帅」,「能力输入人姓名:曹阳」……
一个半小时之后,李宁终于将所有的小队员全部和自己曾经的老队友们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能力转移关系。
他放下电脑,从书桌旁站了起来,一边伸着懒腰,一边缓缓走到窗前。
窗外是繁华的夜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而李宁心中的那个宏伟的计划,也如同夜色中的那绚烂光芒,正在将他心中曾经的冷却的梦想点燃……
第十三章 训练
“李林,你是队长,跑在最前面,要注意压一下速度,别跑的太快……”
“全体注意,慢跑热身的时候要注意呼吸,不要让心率升的太高,摆臂幅度小一点……”
“徐乐天,别左顾右盼,认真点……”
“马小军,刘畅,你们俩要是再交头接耳,我就罚你们俩单独跑圈,不许合练……”……
周一下午四点半,城南路小学的足球队开始了例行训练。
国家现在积极提倡给学生减负,小学是最明显的受益者,每天下午四点都是准时放学,而足球队的训练都是四点半准时开始。
孩子们先是在队长李林的带领下围着球场进行慢跑热身,李宁则站在场地中央进行监督指导。
他的身体随着孩子们的跑动不断变换着位置,眼睛一刻也不离开队伍,随时纠正出现的不规范动作。
跑圈结束之后,孩子们两人一组,开始了局部拉伸。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腹股沟、腰腹……
足球运动对抗性很强,也非常激烈,如果拉伸活动不到位,一旦进入激烈对抗阶段很容易出现伤病。
热身结束之后是有球练习。
大家先是进行传接训练。孩子们分成两人一组,面对面相隔十五米站着,互相进行皮球的传接练习。
但是李宁把这种练习划分的非常具体,有右传右的练习,就是传球人用右脚传,接球人也用右脚接;
有左传左练习,就是传球人用左脚传,接球人也用左脚接;
还有右传左以及左传右的练习。总之,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开始接触足球训练就树立左右脚均衡发展的理念。
同时,李宁在进行传接训练的时候还非常注意孩子们脚法的练习。
除了常规的脚弓推球和正脚背传球之外,他还特意加入了外脚背传球的训练。
之前他在观看成年队比赛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感慨,我们的队员传球脚法实在太单调了:短传就是脚弓推,长传就是正脚背,别的什么也不会了。
他记得克鲁伊夫曾经说过,他能用一只脚的八个不同的部位传出弧线旋转完全不同的球。
李宁认为,八种要求太高了,人家毕竟是克圣,凡人没法比,但是至少应该学会外脚背的传球,因为这种脚法在正式比赛当中经常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传接球训练持续了三十分钟,然后是带球过障碍的训练。
球场上摆放了十个大小和形状类似海碗的塑料障碍物,孩子们依次用脚控球绕过这些隔离,要求有两个。
第一,一去一回为一组,时间越短越好,李宁负责掐表;
第二,去的时候用右脚控球,回的时候用左脚控球。
很显然,李宁在所有的有球练习中都加入了左右脚均衡发展的思路。
他曾经多次说过,看国家队的比赛自己经常扼腕叹息,明明是好不容易出现了很好的传球或者射门机会,可就是因为我们的球员逆足太差,只能再多调整一步,将球倒到顺足上,可就是这多出来的一个调整,就贻误了战机,错过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所以,他才会要求自己的小队员,要两只脚均衡发展,包括必须掌握外脚背传球的脚法也是一个意思。
有时候,传球线路就那么一闪而过,瞬间就会被对手封堵住,如果你只会脚弓推球,有时候身体的姿态不允许,如果还要调整,那机会早就没有了。
所有的有球训练全部结束之后,大家坐在球场上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喜欢的环节:对抗赛。
人往往都是这样,如果是单纯的训练,就会觉得枯燥,索然无味,而一旦加入了对抗、竞争的涵义,那感觉就会立刻不一样了。
孩子们被分成两组,没有主力和替补的区别,完全按照场上位置混编。
输球的一方会受到惩罚,不过不是罚款,是罚他们收拾球场,将各种训练器材、球包放回仓库。
“嘟……”随着裁判员李宁的一声哨响,比赛开始。
“徐乐天,你是后腰,接球别等,迎上去接,注意观察……”
“何冲,我怎么要求的,传球宁大勿小,你没听见吗……”
“纪传林,边路防守的时候多封内切的线路……”
“赵寰宇,你还犹豫什么,怎么不直接打门……”
“李林,你是中后卫,组织防线要喊起来……”
李宁这样的裁判员恐怕也不多见,不听他吹哨,只听见他不停的吆喝着指导队员的错误动作。
李宁原本对训练赛的要求就非常高,以赛代练一直就是他的思路。
他认为,小队员们只有平时的比赛踢的多,才能真正积累比赛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为了让这种对抗赛质量更高,他还鼓励大家在比赛中增进身体对抗,不要怕受伤。毕竟,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对手是绝对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就是这个意思。
而从今天开始,他对队内对抗赛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比赛质量和比赛当中的投入度,是会影响到能力传送和球员升级的快慢的。
李宁对比赛全情的投入显然影响到了小队员们。孩子嘛,原本就很外向,很活泼,情绪容易受到感染。
如今看到教练都这么热情澎湃,他们自然也变得格外积极和投入起来。一时间,大家的喊叫声呼应声响彻了整个球场。
四十分钟的对抗赛结束,比分定格在4:3。
比赛质量非常高,孩子们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怎么,没过瘾是吧?别着急,我还给你们准备了加餐。”看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李宁笑眯眯的大声喊道。
“加餐,什么好吃的?”孩子终究是孩子,什么都能联系到吃。
“每人十组25米冲刺跑,谁跑完谁才可以回家。”李宁说道。
「啊??教练,你让我去死吧……」……
以前,这个项目是没有的,因为在李宁的思路里,孩子们最重要的是对球性和球感的训练,没必要专门加入体能的训练。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在他的计划里,体能变的比以为任何时候都重要,因为没有体能的保证,是赢不了比赛的。
第十四章 加赛
“喂,老七,在哪儿呢?”
“哟,老五呀。哎,我还能在哪儿呀,喝着呢。你在哪儿呢,没事儿过来凑一桌,咱哥俩可是有日子没喝了。”
“算了吧,我可不敢跟你递招。我问你个事儿。”
“什么事,说。”
“我记得你那个队以前不是每周三晚上租的市体育场灯光球场的夜场吗,现在还租吗?”
“租呀,一直租着呢,每周三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怎么了,你们队想和我们约一场呀?”
“不是球队的事儿,是我自己的事儿。”
“你自己什么事儿呀?”
“哎,我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瘾特别大,我们队每周六下午有一场球,可是我觉得不过瘾,所以就想问问你,你们队还能挤进去人不,要是能的话我就去你们队再踢一场。”
“没问题呀,别人不能你老五还不能呀。再说了,我们队的中后卫早就在考验我的忍耐能力了,我就快受不了他了,你来了正好踢你的老本行,中后卫,让他给你打替补。”
“你自己说了算吗,要不要跟你们队长商量一下?”
“哈哈哈,你看来还不知道,我们的老队长骨折了,彻底退役了,现在你哥哥我已经是队长了。”
“原来如此,恭喜恭喜。那你们的费用是怎么算的,是按年收还是按季度收。”
“靠,自己兄弟还说什么费用,你只管过来踢就是了。”
“那可不行,我知道,市体育场的租金可不低。这样吧,我一会儿先给你转五百块钱,先踢着再说。”
“行,随你。哦对了,你的个人问题是不是还没解决呀。”
“哎,是呀,你也知道,咱没权没势,工作一般还是二婚,可以说是既没面儿也没理儿,现在的姑娘多现实呀,谁愿意跟着咱呀,难哟……”
“看看,让我猜对了吧?你知道你最近为什么精力充沛,有用不完的劲儿?那就是有劲儿没地方使,憋的了,要不怎么会想起一周双赛了。这样吧,我给你扯一个,绝对水灵……”
“得得得,这事儿用不着你费心,我自己会找。”
“嗨,怎么着,你信不过我的眼光啊,我告诉你,干别的我不敢说,看姑娘那我可是一瞅一个准儿,这你应该是知道的呀……”……
老七的名字叫赵景瑜,是李宁当年在职业球队的预备队队友,因为当时身穿7号球衣,所以大家都喊他老七。他喊李宁老五也是这个原因。
当年在预备队的时候,老七可是大名鼎鼎,是公认的他们那一批队员里最有天赋的。
当年他的位置是左边锋,绝对速度极快,脚下的频率也很快,技术细腻,非常有灵气,大家都说,他一定会是最有希望被提拔到一线队的。
可惜,他的自律性太差,而且自视有点才华,沾沾自喜,沾染上了一些坏毛病。
特别是贪恋杯中之物,多次因为酗酒违反队规而受到队内处罚,要不是球队领导觉得他年轻,也确实有点才气,所以一直没有痛下重手。
无奈他不思悔改,依然我行我素。终于有一天,他又一次偷偷溜出训练基地和几个社会上的狐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