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没几天,金龙奖颁奖典礼召开了。
“你干嘛老欺负人家老冯。”张航笑着对张榆说道,“他都一把年纪了,你也不知道尊老爱幼一下。”
张榆走进会成就与张航相遇,然后闲聊了起来。
没聊两句,张航却打趣起了张榆。
“张十三欺负冯永清”的话题,如今都还在热搜上了。
只是排名在不断下滑而已。
网上不少人调侃张榆不知尊老爱幼,老欺负人家冯永清。
人家冯永清一把年纪了,而且对华语电影走向国际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冯永清对华语电影有贡献,这没什么争议。
可对走向华语电影走向国际有贡献么?
没有!
那话显然就是在调侃他刺激张十三,才有了《卧虎藏龙》。
“媒体断章取义而已。”张榆摇头苦笑,道,“何况,冯导什么人,我这个后辈有什么资格欺负他?他不欺负我就不错了。”
张航撇嘴。
如今虽还敢小看张十三这个后辈?
不只是能力上面。
张十三年轻,可他的成就如今可并不比他们这些老家伙低。
何况,他还是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板。
他是圈内资本。
娱乐圈之中,话语权最重的是什么?
那就是资本。
最具影响的是什么?
那也是资本。
张榆不但的资本,而且还资本雄厚。
“他欺负你?”
张航笑了笑,没再继续这话题。
如今谁还能欺负他张十三?
谁又能欺负他张十三?
他不欺负人就不错了。
而他为何“欺负”冯永清?
无非是当初冯永清“欺负”过他而已。
张航现在都不得不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欺负”他,反而还有所维护。
谁能想到自己当初的无意之举,竟然让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
虽然《霸王别姬》无缘奥斯卡,但入围了,就已经值得骄傲了。
何况,今年的金龙奖,或许就是《霸王别姬》的个人秀。
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这次算是走向顶峰了。
张榆的《唐伯虎点秋香》虽然也入围了两个奖项,不过也就打个酱油,陪跑而已。
相比起冯永清的《都市男女》来说,无疑好上许多。
至少还有奖项入围。
冯永清那部《都市男女》是一个提名没捞到。
不少人还调侃说着是明年金龙奖的预示。
颁奖典礼很快开始,如张榆猜测的那般,《唐伯虎点秋香》未拿一奖。
最佳动作执导被《战狼2》摘走。
而最佳配乐则被《霸王别姬》拿走了。
张榆虽然也做了《霸王别姬》的配乐,不过只是少部分。
所以并没有上台领奖。
领奖之人到提及了张榆。
获奖之人的名单之中也有张榆,只是排在另一人之后。
这个奖绕不开张十三这个名字的。
不过,张榆还是登台领奖了。
他再度拿下金龙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谢谢!感谢。。。。。。”
张榆上台,获奖感言一如既往的没有水准,好似敷衍一般,让人难以想象他竟然被圈内之中称之为才子。
不过,他最后的那句话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希望明年还能有机会登台。”张榆笑着说道,“最好是能多登几次。”
明年凭什么?
那自然就是他那部《卧虎藏龙》了。
这部影片在国外可不仅仅票房惊人,口碑也极为惊人。
不少影评人直言,明年奥斯卡必有《卧虎藏龙》的影子。
连奥斯卡都可能入围,那么入围金龙奖,就显得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张十三他有傲气的资本。
这一届金龙奖,《霸王别姬》毫无意外的成为最大的赢家。
影片包揽了四个最具分量的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霸王别姬》成为这一届金龙奖的最大赢家。
那么万盛影视就成为众多影视公司中的最大赢家。
十三影视都比之不上。
不管是《霸王别姬》,还是《战狼2》,万盛影视才是拍摄制作公司。
张榆拥有版权,也只是参与编剧投资而已。
说白了,与十三影视没多大关系。
“张导,再次获得金龙奖最佳原创剧本奖。你也成为获得这个奖项最多的电影人,并且同年拿下金凤奖和金龙奖最佳编剧,对此有什么感想呢?”
颁奖典礼结束,媒体记者问及张榆。
“你都叫我张导了。”张榆说道,“我最想拿的自然是最佳导演了。当然,能拿最佳编剧奖,我也是很高兴的。”
“张导有信心明年凭借《卧虎藏龙》拿下金龙奖最佳导演么?”
记者紧接着问道。
《唐伯虎点秋香》没入围最佳导演,这没什么可说的。
那部影片能拿两个提名就不错了。
张榆如此说,并非是对金龙奖质疑,而是表示自己想拿最佳导演。
如何拿?
那自然就是《卧虎藏龙》了。
难道还想凭借《唐伯虎点秋香》不成?
另外,张榆的新片摆明了就是一部商业大片。
这类影片,拿奖的几率很低的。
“信心?有用么?”张榆笑着问道。
有用么?
有个屁的用啊!
若是有信心就有用的话,那有信心的人多了去了。
不过,张榆这话的潜在意思,无疑是对《卧虎藏龙》极有信心。
这也没什么意外的。
毕竟国外口碑那么好。
他有信心也就不奇怪了。
“那张导有信心在明年金龙奖上战胜冯永清导演的作品么?”
这事儿被提及,再正常不过。
不被提及,那才是怪事儿。
两人约战金龙奖,话题度一直很高的。
“此时谈这个为时过早。”张榆说道,“不管《卧虎藏龙》也好,冯导的那部作品也罢,至少得先拿到提名再说啊!”
没有奖项提名,自然谈不上什么约战金龙奖。
若都没入围,那估计两人都得沦为笑话。
或许,只是一个提名就已经分出胜负了呢?
一个入围,一个没入围。
谁胜谁负,不是一目了然么?
众记者听张榆之言,也是哑然。
不过,《卧虎藏龙》入围的可能性极大。
至于冯永清那部电影,如今还不好说。
只是传闻冯永清今年会带着他的作品前往戛纳。
想来也不会太差。
金龙奖之后,张榆一边筹备新片,一边着手《卧虎藏龙》国内上映之事。
不过,如今离五一还有一个多月,宣传力度还不大。
估计也不会太大。
而影片在国外频频传回好消息。
北美更是蝉联半个月的单日票房冠军。
已拿下两周单日票房冠军。
这无疑是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纪录。
这根本就不需要怎么宣传。
国内影迷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值已经很惊人了。
《卧虎藏龙》火得一塌糊涂,相关的演员自然也大火特火。
李华的演技因为这部影片,备受好莱坞电影人的肯定。
邀约不断,其中不乏许多大制作。
詹紫自然也是如此。
两人在好莱坞的发展尽皆更进一步。
而叶青芝也凭借这部影片打开了国际知名度,一只脚迈出了国门。
影片虽然还没在国内上映,但相关演员的话题却是极多。
相对而言,赵辰就要弱上一些。
不过,收获也是不小。
只是相对于叶青芝三人所受到的关注要小一些。
而他比以前,算是彻底翻红了。
张十三捧人之能,算是彻底出名了。
之前捧红了谢谦,刘博等人。
他们两人,一个半死不活的动作演员,一个龙套演员。
如今呢?
又捧红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动作演员。
在捧人这上面,张榆的确有独到之处。
另外,袁翔这个长相极其平庸的歌手,不也是被张榆给捧红的么?
《卧虎藏龙》在国外大火,在国内上映前的宣传自然无需投入太多。
不过,声势却并不低。
这部影片的关注度已经很惊人了。
五月一日,影片国内上映。
而国外已经陆续下画,累计票房直接破了《战狼2》的全球票房。
北美票房近三亿九千万美元,差点破了四亿大关。
全球累计票房已经近八亿美元票房了。
这部影片已然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了。
而国内票房如何,将决定这部影片的上线!
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机捧新人?
《卧虎藏龙》在国内直接全面上映,没举办什么首映。
影片早在北美首映,国外都基本上下画了。
如今再来个什么首映,算什么事儿?
影片在国内宣传投入不大,但声势却很猛。
国外票房那么高,想不猛都难。
五一档上映影片之中,《卧虎藏龙》拿到的排片无疑最多。
影片上映,别说期待已久的影迷纷纷走进影院,哪怕是影视圈的人也纷纷进入影院。
他们想要弄个明白。
这么一部武侠片,在国外为何取得那么惊人的票房!
其中就包括冯永清。
“这上座率!”
冯永清看着影厅之中座无虚席,顿时心中发酸。
上座率高?
其实早有预料,毕竟他自己都忍不住来看了。
可真看到了,心里也不是滋味。
影片很快开始。
仅仅是开头的一个镜头,冯永清面色都有些严肃了。
他是导演,对镜头的运用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
尤其是配合配乐。
《唐伯虎点秋香》还看不出多少,可这部影片,将张榆的导演水平凸显了出来。
“这对白?”
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对白,让冯永清眉头一皱。
这给人一种莎士比亚的味道。
而且古韵味十足。
国外影迷或许听得云里雾里,可冯永清却听了个明白。
另外,细节把控上面,也让冯永清惊讶。
影片画面不用说了,东方风格美轮美奂。
不说每一个镜头都可以做电脑壁纸,但恐怕也差不多了。
剧情展开,矛盾凸显。
夜下追逐的戏份,在鼓点的配乐之下,给人一种紧张且畅快淋漓之感。
影片最后,和碧眼狐狸的交手之中,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身中毒针而死。
玉娇龙在俞秀莲的指点下来到武当山,却无法面对罗小虎,在和罗小虎一夕缠绵之后,投身万丈绝壑。
影片结束,冯永清扫了一眼影厅之中影迷的反应。
似乎并没有多么激烈。
甚至还有几分疑惑。
为何看了之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呢?
这电影与他们想象的武侠片有些不一样。
没有大侠的行侠仗义,也没有江湖的快意恩仇,有的只压抑和束缚。。。。。。
情绪波动不大,却总感觉有些触动,只是摸不着。
一些影迷直接开口:“没看懂!”
不少影迷没看懂,可作为电影导演的冯永清又岂会没看懂?
只是这部影片没有以往武侠片的那种热血。
这部影片讲的不是什么行侠仗义,而是在讲:江湖规矩。
冯永清有些几分明白,张十三为何会先在国外上映了。
他不看好国内票房。
这部影片太过冷静,没给影迷一个代入感,好似旁观之人一般将影片看完。
这类影片在给国内是不讨喜的。
他这是要借国外票房刺激国内票房。
鸡贼!
《卧虎藏龙》国内的票房会如何,冯永清不知道。
但口碑肯定不会差。
或许有些影迷看不懂,或许出乎许多影迷的意料。
可没人会否认这是一部好作品。
只是喜欢与否而已。
这部影片恐怕真会在明年金龙奖上大放异彩啊!
冯永清自然也难以否认这部影片的优秀。
不过,他却不认为自己的电影就比这部电影差。
可为何这部《卧虎藏龙》在国外的票房会那么惊人呢?
影片上映之后,国内自然少不了许多“后事诸葛”跳出来。
网络上,相关话题很多。
为何在国外票房惊人?
分析的人很多,缘由也是五花八门。
其中,影片画面、配乐、打斗,甚至是服装道具都极具东方风格,狠狠的满足了国外影迷对华国的好奇。
另外,自然也少不了内容。
影片故事很符合国外影迷的胃口。
而影片并没有带入个人情感,没有左右影迷的情绪。
这或许让国内影迷不适应,似乎少了几分观影感受。
可恰好给了不怎么了解武侠文化的国外影迷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分析很多,让人似乎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可然后呢?
然后就没然后了。
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