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市井田园-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氏攒的钱也基本花光,景枫已经不去伴读也没有钱拿,高氏又不想让他辍笔,还要买笔墨纸砚、时不时地去拜访先生,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现在柳无暇的孝期已满,高氏寻思他肯定去童试,只要他去哪怕并不管自家的景枫至少柳家不会再反感。,那么他们自己想想办法,给景枫请保人,筹钱让他去考试,怎么说中个秀才,就算不中也是童生,以后在县府乃至省府也能挂了名,以后再考也熟门熟路,保人也好找一些。
  
  这就需要钱,可她又没了钱,有时候狠狠心去借镇上地主家的高利贷,等以后收成了卖掉粮食,也就还上了。如今景枫已经十六岁,也不能再拖,一拖就要三年。
  
  可她觉得男人不会同意,毕竟一大家子人吃饭,如果借了高利贷……这事情她很自然地排除了出去,以后也断然不会再想。除了钱的事情她还考虑保人的问题。
  
  陈先生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是他几次表示愿意为景枫作保,孩子大姑父虽然是私塾先生,但也不过是个落第秀才,根本做不来保人,仝芳吧,她又不想总麻烦人家,每年给自己家那么多东西,况且童试这是男人的事情,仝芳说了也不算,她们萧家虽然是富户,可也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人家,至今也没有出过什么秀才之类,不过是靠着祖产坐享其成罢了。如果仝芳帮忙找人,这就是让仝芳欠了人家人情,是整个萧家的人情,只怕不是很好办。
  
  她犯愁的时候就喜欢对着唐妙说,以为唐妙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她不但懂,还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难处。
  唐妙这个时候就会假装听不懂,咿咿呀呀地像婴儿一样编故事,然后滚进母亲怀里让她抱,逗她开心。
  
  景枫这两年也去过柳家,夫人的头七、三七坟他都去祭拜了。虽然柳无暇是庶子,但死的是大夫人,他与亲子一样戴孝,景枫作为柳无暇的伴读,亦被柳家人看做是柳无暇的一部分,他能去,而其他几个少爷的伴读既不如他这般优秀,也没有这样懂礼,柳家对他还算满意。只不过也并未有其他的表露,而景枫也从没提过再通过柳家来童试科考或者伴读之类的话题,只当做朋友一样去拜祭。
  
  只是如今大夫人去了,本来柳老爷想要扶正柳无暇的母亲,后来却不知道为何,又娶了济州府一赵姓大户的老姑娘做续弦。
  
  新夫人进门,比从前那位大夫人强势的多,从前大夫人宅心仁厚,对柳无暇等庶子也是极为关照,如今却大不一样。
  
  知道这层,景枫对柳家便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39  萧家一行 。。。
  唐妙因为跟着老唐头久了,对农活津津乐道,都说她是个神通小把式,虽然才是个孩子可说起道理来比老唐家几个儿子还强很多。
  
  老四因为自己没孩子,特稀罕大哥家的几个,尤其是唐妙。他把唐妙抱起来往肩头上一放,“桃花,来,你给大家安排一下农活。”
  
  唐妙嘿嘿笑了笑,黑亮的眼珠子骨碌一圈,挥舞着粉嫩的小手大声道:“爷爷说了,现在其他的地都不能动,我们去耕北沟崖那片荒地吧!”
  老三听见了逗她:“你也知道荒地,耕了有什么用?去年种的蜀黍和棒子几乎就没结实,都做牲口草了!小棒子都被你吃掉了!”
  唐妙笑弯了眼睛,说起来到了古代也有古代的方便,到处是野菜粗粮,绿色天然没有任何污染,吃起来纤嫩可口,是她从没吃过的美味。
  如今她深深地热爱着这样的生活。
  去年荒地的玉米没结多少,小小的,刚入秋她就开始缠着要吃,高氏寻思一个孩子也吃不了多少,每天去砍几棵回来,棒子煮煮给孩子们吃,玉米秸就喂牛,结果一来二去,吃了接近小半亩地。
  
  老四媳妇从正屋出来,摘下围裙,拢了拢头发,朝唐妙伸手:“桃花,过来四婶抱!”
  唐妙又乖巧地伸手给她抱,然后瞅着当门口出来的爷爷,“爷爷,去耕地啦!”
  老唐头看了看天,前几天刚下雨夹雪,地还冻着,那片地贫瘠地很,反正早晚要耕,现在去也行。因为有差不多十亩地,老唐头让老三牵两头牛去地里,又让老四套马车放上犁和耙子等农具。
  唐妙一直觉得这个耙地的耙子不实用,虽然也是利用牲畜,但短短的效果不够。
  只是现在自己小没有权力做主,如果太过于表现又怕大家会觉得奇怪,她也直犯愁。
  
  到了地里老四把大黑花和马套上一起拉犁耕地,两个来回之后用大黄牛换掉马继续,如此继续两个来回再把先前的牛换下来。
  景枫在前面牵牲口,老大和老唐头换着扶犁,这里土地贫瘠,大块的土坷垃翻出来,并不是那种肥沃地黑土,也没有那种特有腐殖土的气息。
  唐妙和景椿几个在地头的沟里挖了一会儿野菜,然后跑上来看三叔耙地。他牵着大黑花拖着小耙子走,这样可以打碎大块的土坷垃,小块的四叔便用长柄的耙子在后面一下下敲碎。
  因为下过雨,现在土质松软,并不难敲。
  唐妙看了看,寻思:这耙子太短,如果做成一个长方形的框子,钉一圈耙齿,然后中间两根横梁可以让人站在上面或者放重物上去,估计会比现在好用。
  
  她开玩笑一样跟四叔道:“我要坐小车!”
  老四笑了笑;把耙子翻过来,“来,坐吧!”
  唐妙笑嘻嘻地指着刚过去的大黑花,“我要坐那个,”然后她学着家里景森他们玩骑马大战游戏的样子,假装拽着绳子吆喝牲口,扭着小腰喊道“驾!”
  平日里老四也是个机灵人,在家里喜欢捣鼓些小东西,给孩子做个小木车。农具上也喜欢动脑子家里很多农具就是他跟老唐头商量改过的,听唐妙这么一说,他心中一动,觉得那耙似乎真的可以踩个人上去。
  
  他比量了一下,叉开腿迈出普通的一步宽,然后平抬手牵根绳子,如果人上去还能用腿的力量控制一下耙的力道和方向。
  实际他们用的这耙之前是单杠,要人按住,后来老四去邻县服役跟人学了双杠,让它躺平这样拖着走,只不过就是小点,一次只能耙两尺宽。
  老四一想通高兴地去跟正被唐文清换下来歇息的老唐头说,他一说,老唐头寻思了一下也对。但是要合计一下怎么做,多少钱。
  
  唐妙倒腾着小腿朝他们跑过去,老四忙喊:“慢点,”结果就看着唐妙被土坷垃绊了一跟头倒在地里,忙过去给她抱起来。
  唐妙尴尬地很,自己是一高兴就得意,一得意就忘形!
  
  把地都耕耙耱完了,便等着下雨以后种庄稼。这地因为太贫瘠,所以唐文清也没寻思着能收多少,家里的粪也不够用,不可能在贫地里消耗太多。
  
  清闲里唐妙喜欢让景椿领着她四处走,熟悉一下唐家堡的地形和环境,在村前村后玩的时候发现离村远点的地方有片树林,里面的草叶子厚厚的一层,没人去收。她寻思可能去年雨水多,淋湿后腐烂孩子们便不喜欢来这里搂草,所以才攒下这么好的肥料。
  
  她心里窃喜,夜里睡觉的时候便跑去父母的炕上。如今天又暖和起来,大家分炕睡,主要是唐妙不想打扰父母亲热,再说自己也特别不好意思,如今大了觉没那么多,总觉得尴尬,所以很早就跟大梅杏儿小玉一炕睡了。
  
  唐文清见她如今大了却瘦起来,只蹿个头,胳膊腿都细细的,心疼她吃得不好,对高氏道:“以后割点肥肉,煮煮夹在饽饽里给桃花吃。”
  唐妙一听吓得忙摆小手,虽然小孩子肯定爱吃,可她有大人的思维和触感,那肥腻腻的大油她可不吃,再说她不知道有多满意自己现在的苗条身段!
  高氏瞅了女儿一样,手里依然飞针走线,给唐文清缝补满是补丁的短褐,“这丫头心眼儿多着呢,现在只喜欢吃菜,一点肉都不吃,谁知道她想什么。”女儿大了,高氏觉得自己不能理解她,跟从前的几个孩子都不一样,这小家伙脑子里不知道装着什么。
  
  唐妙便滚进父亲怀里撒娇,小脚踢踢打打地,“爹,我看南头有一片树林子,里面好多淋烂了的树叶子,我们去搂回来吧!”
  唐文清笑了笑,“烂叶子烧火也不顶事儿,要了作甚?”
  唐妙瞪起黑亮的大眼,兴奋地道:“爹,可以沤肥,北沟崖的地就能种了!”
  唐文清虽然一直知道女儿对种地感兴趣,经常跟爷爷提出些奇奇怪怪的意见,每日嘀哩咕噜或者趴在家里鬼画符,可今日觉得她太不可思议了。
  
  “沤肥?你听谁说的!”
  唐妙鼓起腮帮子,掰着小手指头,嘿嘿笑道:“书上!”
  唐文清不识字,所以对于书上到底有什么没什么他是不知道的,但是景枫看得书多,也没听他把这些种地的东西挂在嘴边啊!
  唐妙又开始叽里呱啦地告诉他腐殖土、酸性土之类的东西,她早就认准父亲不识字,什么东西都往书上推准没错,而且她一直跟萧朗念书,学什么他也并不知道,所以这么说就等于神婆子装神弄鬼,大家深信不疑。
  
  唐文清对高氏道:“我看丫头说的头头是道,没准还真是书上说的。”
  高氏笑道:“等晚上你带孩子去搂两车拉回来,”又看着唐妙道:“丫头,这书上原来真不止是诗词歌赋呀,竟然还有种地,真是了不起!”
  唐妙嘿嘿地笑着,这里农书颇少,柳无暇能背不过是他家藏书丰富,一般人家,就算是萧朗家也不见得肯定有,况且种地是农民的事情,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士子们是断然不会关心的,更遑论著书立说?
  
  有几个齐民要术?唐妙心中一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也编一本农书出来,至少以后可以留给自己的子孙,除了经验,还有科学,丰富他们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粮食产量,不会饿肚子!
  
  唐文清去父亲东里间问了问景枫,他说自己虽然没看过这种书,但是听先生说过,士农工商,三教九流,都是有书的。唐文清便信了。
  
  既然做了决定,唐文清也勤快,第二日傍晚从父亲那里要了地排车,套上牛,叫上几个孩子,老四知道哥哥家草不够烧,以为去搂草也跟着去。
  
  草太松软,车盘里也只有那些,便把所有的筐子、麻袋都装满,然后压在上面。
  老四诧异道:“大哥,这些都烂了,回头也没法烧呀!”
  唐妙坐在草的上头哈哈大笑,“就是烂了没法烧,才没人和我们抢呢,”然后她朝四叔挥手,“快,回家来,再回来拉一次!”
  往家走的时候路过村南头,碰见了唐文汕家的,她问道:“你们这是干嘛呢?去哪里搂这么多草?”
  唐文清刚要说话,杏儿抢着道:“大娘,我们去东边大爷家买的。”
  唐文汕家的不相信地看着他们,笑道:“你这个小杏子,就知道骗人,买这点草能干什么!”
  杏儿道:“烧呀,去年的草要烧光了。”
  她这样说,唐文清也没法再说什么,笑了笑说是的。
  老四连正眼都没看她,和景枫几个在前面先走了。
  
  到了家里把烂草卸载院子里,唐文清又和老四还有景枫几个去拉草,让杏儿几个小孩子在家里呆着,毕竟林子里黑漆漆的,虽然有月亮也难保有虫子之类的。
  
  唐妙便让高氏把烂草都扔进圈里,里面本来就有猪粪、土、水、尿等等再清理了圈沿上的粪土,这样盖下去沤上个月,本来就烂的叶子就彻底化成肥了。
  
  如果每年都这样沤肥,起码比牲口和猪能多攒好几圈,到时候也可以在地里挖坑沤肥,那样更加便利。
  
  唐文清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便把早先撇出去的粪也拉到地里,围成一个粪圈底下填土,浇水,然后把从河底烂叶子一些烧也不顶事的草糠扔进去,上面再用粪土盖了,隔几日就去浇水,等到种地的时候再去扬粪。
  
  唐妙又缠着说绿豆好,绿豆浑身都是宝,让父亲在北沟崖种绿豆、黑豆、小豆、大豆等。唐文清逗她:“种了这些,然后再种什么?”
  唐妙一本正经地道:“摘了豆子,把硬的割回家当柴火,软的就让它们在地里淋雨,快烂的时候耕下去,等到时候可以种麦子啊!”
  唐文清捏着她的小鼻子,左看右看,“书上说的?”
  唐妙“唔……嗯……”地点头,“这叫绿肥!”
  沤肥、绿肥这些东西古代都有的,甚至齐民要术上都说得清楚,唐妙奇怪为什么唐家堡这里会没有,她没出过门,不知道别的地方什么样,难不成自己掉进了史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