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间,罗老中医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把牛羊内脏扔到河里弃之不用,觉得很是可惜。
  于是他把牛杂捡回来洗净后,放在有中草药的汤锅中烹煮。结果发现熬出来的汤甚是鲜香。
  于是便拿这牛肉汤供给穷人,因为味好汤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所以,特意来喝汤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开门不久之后就爆满。
  因为是专为穷人所设,所以罗老中医的这个堂子非常简陋,几个凳子坐完后,再有来人也没有席位了,因此只能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多数就直接坐在码头的石台阶上跷着二郎腿端着碗吃。
  旅客们一下船,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个个跷着脚边吃边聊的食客,久而久之,大家便形象地给这道菜起了一个“跷脚牛肉”的别称,一直流传至今。
  最早的跷脚牛肉,是一个二碗盛装。先将包包白菜也就是卷心菜去掉叶脉,叶子不能切,只能手撕成块,丢在小竹篓里边,放入牛肉汤中烫熟后垫到碗底;之后再随食客之意,或是牛血,或是牛杂,或是牛肉,或是牛丸,也可每样来一些弄个大杂烩,又装上一个小竹篓,烫熟后铺到白菜的上面,再淋上一瓢肉汤,洒上芹菜末,香菜末和葱花,配上白菜叶脉红皮萝卜制作的泡菜和白米饭,两碗就能满足宽大的食肠。
  再到后来,嘉州出了一个姓杨的大厨,对跷脚牛肉汤头进行了多次对比调配后,研制出了汤味更加浓郁的“精汤”。
  “精汤”用牛骨、牛油、牛杂、牛肠、牛鞭等熬制而成,在原来汤味十九味中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药枣、枸己、当归,除了滋味更增浓郁外,还更加的趋向科学营养。
  一百年来,跷脚牛肉早已传出嘉州,成为名满蜀州的地方名食。
  烹调方式也由小碗盛装变成了大汤锅形式,荤菜还是那些,可素菜却已经由最早的单纯的白菜变化为萝卜,棒菜,生菜,蘑菇等各色菜蔬。
  它防病治病的药膳功能。“以脏补脏”的中医原理,大大提升了这道地方名食的品位和档次。
  如果非要找一个直观的形容的话,大概就类似于将兰州拉面的牛肉汤,盛入汤锅烫煮牛杂牛肉,吃完最后再下素菜去腻一样。
  蜀州人喜欢吃辣,这跷脚牛肉是清淡的白锅,因此肯定还要配上椒盐芝麻花生碎调制的干蘸碟子才能吃得过瘾。
  天气转凉了,蜀州人开始进补,跷脚牛肉店生意好得一塌糊涂。
  李君阁好不容易抢到一张桌子,招呼大家坐下说道:“来来来,这天气吃这个正好!散寒止咳,滋补养生,美容养颜,保管一个个吃完脸蛋粉嘟嘟嘴唇红艳艳的。”
  朱朝安直嚷嚷道:“妈蛋不管什么砂锅火锅吃完,谁不是脸蛋粉嘟嘟嘴唇红艳艳的!别穷酸了赶紧上菜!这都饿了!”
  这就是不讲理了,锅子一上来李君阁立马恨恨地给他煮了拳头大一块萝卜放碗里:“没文化,只配吃萝卜!”
  都吃饱了,三对情侣这才各自散开,李君阁对阿音说道:“阿音,我们去哪里溜达一会儿?”
  阿音说道:“要不我们沿着滨江路走一会儿吧,听说上游修了一个荔乡广场,这都还没有去看过呢。”
  李君阁一点意见没有,两人便手牵手沿着滨江路闲逛。
  滨江路修在高高的江堤上,九二三年的大洪水,淹了小半个夹川城,夹川县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将河堤加高,于是对开发商承诺,谁来修建河堤,那么河堤后面相应地段填平后就归谁开发。
  此举直接将夹川县的临江的老河街埋入地下,整体将河堤提高了几十米,夹川县治沿长江江岸向后推了上百米,重新在上面修建了滨江路一幢幢江景房,防洪水平从抗二十年一遇一下子上升到了抗百年一遇。
  不过古色古香历史上千年的老河街,就跟发生在它身上的那些老故事一样,从此堙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李君阁一边陪着阿音散步,一边跟她讲述这滨江路下老河街的故事。
  阿音停下脚步,指着几十米下的长江说道:“二皮,我觉得政府的做法是正确的,你看看现在的江堤,全是石条水泥加固的,再大的洪水也漫不到滨江路上来了,夹川的老百姓受洪灾影响了上千年,如今再没有这方面的担忧,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啊!”
  李君阁点头道:“确实是好事啊,只不过老河街上多姿多彩的市井故事,北门口,南关上,马街子,大盐仓这些老名字,以后就只能在县志中读到了。今后的孩子们,可就只晓得夹川有个滨江路喽!”
  阿音笑道:“其实这问题也好解决,你赶紧成为人大代表吧,到时候你给政府提议,在这些地方的原址上刻石为记,写上曾经发生的故事,让大家在滨江路上散步的时候就可以读到,这样多好?”
  李君阁摇头道:“可别,一个李家沟我都还操心不过来呢,我就是说上一嘴而已。”
  两人继续向上游前行,深秋的江水清澈宁静,水流不宽,江滩广阔。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很多人在江滩上散步,拍照,娃子们在江边扔石头,垒沙堡,做游戏,一派欢乐悠闲的景象。
  偶尔一位钓鱼人,被娃子们扔水里的石头惊跑了他的鱼,一通怒吼,吓得娃子们尖叫着四散奔逃。
  娃子们的尖叫又惊起了几只白鹭,轻盈的飞起来,向上游远处飞去。
  来到荔乡广场,这里是类似古希腊阶梯剧场一样的设计,每一个阶梯同时又是座位,可以供人坐下休息。
  四角摆着几个石雕,分别是飞骑上京,宫女回望,黄门献果,贵妃含笑。
  李君阁来到贵妃的雕像前面,对阿音说道:“大家都知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记录的是唐代天宝年间,涪州进贡荔枝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早在汉代永元年间,就有皇家要求交州进贡荔枝的故事,而之后的清末年间,又有广州为了让慈禧太后吃到新鲜荔枝,直接将整棵挂果的荔枝树移到大瓷瓮里发送京师的故事。还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阿音说道:“我知道夹川古称符阳,怎么变成涪州进贡荔枝了?”
  李君阁说道:“涪州就是现在产榨菜的那个地方,那个时候蜀州出路艰难,因此只能从我们这里发运,趁洪水沿长江东下涪州,然后从涪州经达州取道西乡,最后走子午道入长安,全长一千多公里,耗时七天,这就是史书中记录的‘荔枝古道’了。”
  “这条古道上有个平昌县,荔枝古道在这里要经过一条山沟叫‘竹筒沟’,听这名字你就知道有多险,史籍记载当年运送荔枝的队伍经常在这里被抢劫,还因为剿匪发生过恶战。人们在那里修了个荔枝菩萨庙,保佑荔枝平安运出竹筒沟,当地还有一首童谣:‘上了鸡公寨,荔枝在不在;进了竹筒沟,荔枝就要丢;过了化米梁,荔枝才稳当’。”
  阿音怒道:“那这唐玄宗也太过分了,为了讨好自己老婆,花这么大代价修了一千多公里的道路,沿途还这么凶险,这荔枝那杨贵妃怎么就吃得下去!”


第190章 儒与法
  李君阁哈哈大笑:“阿音啊,这史籍上的东西,可不能别人说啥就信啥啊!尤其是古人笔记,很多都是作者道听途说来的野史。当时这条道路是沟通川西和长安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地方,互通有无,繁荣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后人为了夸大唐玄宗的昏庸才这么写的,再蠢的皇帝都不可能这么干。”
  “就好比唐人污蔑隋炀帝开大运河是为了去扬州欣赏琼花一样,这事情用脚趾头想也是不可信的!”
  阿音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也是,汉娃子心眼多,汉娃子中的文人心眼就更多!”
  李君阁把脑袋凑过去,低声说道:“我对阿音一心一意,心眼一点都不多。”
  阿音满脸通红,轻轻给了李君阁一胳膊肘:“说着说着又开始不正经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感谢现在的物流发达了,要不然放在史书上,搞不好我们就是助纣为虐残民以逞的可耻商人了。”
  阿音说道:“就是,前段时间不是还有人查梁姐姐嘛,说她给老乡打白条!有些风言风语不可信。”
  李君阁搂着阿音的腰肢,说道:“玩政治风险太大,梁丫头这是受了她爹的连累。我们还是就躲山沟沟里闷声发财好了,最多干到盘鳌乡乡长,到时候如果有人叫你进县城,咱就辞职不伺候!”
  阿音嘻嘻笑道:“到时候我就回苗寨当寨主,顺便抓个汉娃子上山伺候女大王!”
  李君阁没皮没脸地说道:“哪里需要抓,你们不是会下蛊吗,到时候给我来一份情蛊就得了。”
  阿音皱眉道:“净瞎扯!你这是武侠看多了。”
  李君阁说道:“可不是看武侠啊,我看的是古人的笔记,上面说你们苗家可厉害,一般的能够通过媒介下蛊,比如米饭,衣物啥的,厉害的只需要看你一眼,你就中招了。”
  阿音笑道:“你刚刚还说了古人的笔记不能全信,怎么现在又陷进去了?我只相信越强大的武器,需要的成本就越高,真要有那东西,从弄出来到对人使用肯定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哪里可能看一眼就害人。”
  李君阁说道:“哎呀原来连你也不知道真假啊?我还想着啥时候你能给我来一份套餐,这样我就可以永远守在你身边了。”
  阿音捂着嘴就笑,说道:“要说类似的东西也不是没有,那就是舆论,你要是对我不好,到时候你在李家沟,在网站论坛,在苗寨都没法见人,‘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不比蛊还厉害?”
  李君阁摇着头说道:“你要是真能做到让李家沟人帮理不帮亲,那你这村长就了不得了,将会是李家沟开天辟地第一人!”
  阿音翻了个漂亮的白眼球:“李家沟的乡亲们淳朴可爱,就是一点不好,太乡愿,连你都是这样。自己村子里的狗屎都是香的,遇到事情不论对错先论亲疏,看似谦恭有礼,其实法制意识淡漠,你看看药师叔跟猎户叔那瓶酒,就这样你还惯着!”
  李君阁说道:“姐姐你要讲道理,我们不能只看这几十年,再把历史线拉长一些,你就能理解这样的民风是怎样形成的了。”
  “李家沟是什么地方?上千年来就是几省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匪患深重军阀肆掠,历朝历代的法律,从来就不能保护这里的乡亲。那乡亲们该如何自保?只能靠自己宗族的凝聚力,抱成团和他们对抗。”
  “‘要得公道,打个颠倒’,既然法律从未为他们提供过保护,那他们凭什么要守那些法律?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要我遵守你,你先得保护我,你说是不?”
  “然后再转回来看,既然法守不住了,那行事标准该如何判定呢?于是祖宗们从儒家的礼制中找到了依凭,靠礼制规范大家的行为,这样不但增加了家族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自己对外的抵抗力,正是这套东西,保护了我李家沟上千年。”
  “跟四爷爷读了这么些年的书,我认为不管是儒还是法,都是用来约束一个人的行为的,通过这两样,我们都能判断一个人。”
  “法判断的是人的对错,儒判断的是人的好坏。”
  “礼和法,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只要你遵纪守法,那你大概率是一个好人。但是两者总会在一些时候出现冲突和矛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贪污,儿女是否应该检举揭发;子报父仇,孝子是否应该受到严惩。在这一点上,儒家跟法家的判定是完全相反的。就拿你爷爷来说吧,要是当年公社真上山来抓他,他逃入碧峰山里了,换你在,是去给他送饭呢?还是给公安带路呢?”
  果然,一番话让阿音眉头纠结起来。
  李君阁让阿音思索消化了一会,继续说道:“所以啊,李家沟千年以降,在法律无效的情况下,从儒家礼教中找出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形成这样的民风,一点都不奇怪。加上地理环境过于封闭,这样的传统得以保留到了今天。其中有精华,有糟粕,既不能一口断定它好,也不能一口就断定它坏。”
  “但是跟现在外部大环境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这一点是肯定的。”
  “那要怎么改变这个现状呢?直接怼过去只会是制造紧张氛围,让他们更封闭更抵触,所以还是得用春风化雨的形式慢慢来。”
  “比如我们在祠堂建了机房,让大家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比如我们制定李家沟钓鱼规定的时候,广泛吸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其中,逐渐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比如跟他们签署荔枝包树的协定,以文书形式落实,逐渐增强他们的契约精神,这是法律的基础……”
  “对于猎户叔药师叔还有你爷爷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