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篾匠叔挑出一根合适的野地瓜藤,刷刷几下剖成细丝,也开始编藤柄,不过眼睛都没在自家柄上,手下不停,眼睛却一直看着池田良子的双手。
池田良子那边似乎发现篾匠叔一直在看着她,逐渐的脸上飞霞,最后连耳朵根子都红了。
后来连小手都开始哆嗦了,只好停手,对篾匠叔翻了一个好看的白眼,嗔道:“黄桑,你这样会干扰我工作的。”
篾匠叔这下闹了一个大红脸,不好意思地说道:“哎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看你这手艺精巧就看入神了,丫头你继续。”
说完将目光收回来,继续自己手上的活路。
藤丝比丝线宽得多,篾匠叔比池田良子收工得早。
闲着没事,篾匠叔又取过一根藤,将上半部分剖成藤丝,顺手编了一个小羊头,然后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
池田良子那边也终于编完了,呼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说道:“好在没丢脸,第一次编这么快。”
转头看见篾匠叔那边早完工了,大家正看着她笑呢。
篾匠叔对池田良子说道:“这手艺我是没法跟你比了,工夫真细致,来,良子丫头,这个送你玩。”
池田良子看着精致的藤编小羊头,高兴地说道:“黄桑,你编的这个羊头真漂亮,这是发簪吗?”
说完随手插到了自己的发鬓上,周围上了年纪的乡民都哈哈大笑。
李君阁赶紧给她取下来,说道:“这个是羊头,又叫‘标’。乡里以前卖东西,就会在东西上插一个羊头表示待售,我们国家人民币的标识也是来源于这个,不过乡民们弄的羊头没有篾匠叔这个编得精致而已。”
“你们日本人爱看三国跟水浒,三国里面关羽视颜良如‘插标卖首’,水浒里杨志卖刀时也在刀上插一个草标,说的就是这玩意儿了。好家伙,你这是要把自己卖给篾匠叔啊?”
池田良子闹了个大红脸,只在那里用小手搓捻着羊头的藤柄,却不说话。
池田正夫下场来,说道:“按道理接下来该我跟黄桑请教制先工艺了,不过这个实在是没法比了。”然后对着篾匠叔一鞠躬,说道:“黄桑,接下来几天,还请你多多指点。”
篾匠叔说道:“您太客气了,这步工艺其实没啥秘诀,就是一个手熟而已。”
说完大家又去李君阁家,参观了屋后那一片渔具,又去后山考察了那片竹林。
李君阁一直偷偷从空间往外移竹子,不知不觉间这片竹林也不小了。
厘竹很细,这片竹林也有千把根了。
试砍了一根竹子后,池田正夫相当满意,选了一百根合用的,系上标签,商定好冬天采收,一行人这才又回到久长居。
陪他们吃过晚饭,相约明天去葫芦溪试钓,李君阁这才告辞回家。
第二天一早,李君阁将小铁皮船开到了农家乐下面,四个日本人,加上司星准,篾匠叔,张立新,自己一共八个人加渔具摄影器材,也将小铁皮船装得满满的。
一路上行,众人都对李家沟的风景赞不绝口。
船进入葫芦溪,来到第二个小湖的边上,在进水口位置找了一个适合的钓点,众人下船。
池田正夫赞叹道:“李桑,这葫芦溪的景色,不输我们家乡附近的琵琶湖啊。”
从自己袋子里取出一支钓竿,竿子不长,只有十尺,池田正夫交给篾匠叔说道:“黄桑,这是我最近比较满意的一根竿子,请多指教!”
篾匠叔接过来一看,也是赞叹不已,一抖竿子,轻劲绵韧,道了一声好。
细看竿子上的铭文,是“孤秀峰”三字。
池田正夫正色说道:“黄桑,我觉得您的工艺人品,完全当得起这三字铭文。”
篾匠叔笑了,取过一支十五尺“五溪蛮”,对池田正夫说道:“池田先生客气了,来,体验一下我们五溪竹的蛮劲,也请您多多指教。”
钓台搭好几人坐下,这就体现出中日之间的区别了。
日本人都是hera钓法,盘腿打坐,钓台上都是坐垫,国人这边钓台上都是钓箱。
钓饵也不一样,日本那边都是很多袋子粉末调出来的粉饵,中国这边都是麦子打窝麦子钓。
为了体验“五溪蛮”的抗力,李君阁直接用了一支十八尺的,挂的玉米豆。
工藤作和山本一郎也使用的十五尺的“五溪蛮”,张立新用的李君阁给他的“入魂”,这让他兴奋异常,说道:“我也可以体验一把顶级中国竿了,福气啊,来,良子,给我们拍几张照片!”
良子拿着山本一郎的相机,在那里咔嚓咔嚓拍照,司星准也驾着机器直拍。
粉饵招鱼比麦子快,很快几位日本人那里就上鱼了。
第110章 五溪蛮
“五溪蛮”的表现太霸道,四两以下的小鱼根本体会不到手感。
直到工藤作上了一尾两斤多的鲤鱼,才在那里咋咋忽忽:“好!手感一级棒!现在感觉才出来!太棒了!‘五溪蛮’真是对付大鱼用的!”
接着池田正夫也上了一尾三斤多的武昌,这位更爽,直接闭上了眼睛,全凭手感操作,直到鱼没劲了才抄起来,说道:“黄桑!这信号的传递实在是太过瘾了!很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
说完又叹息道:“我曾经有一根十一尺‘绝水’,勉强能达到这个效果,可惜作为国礼送给德国总理了,明珠暗投,身不由己啊!”
篾匠叔也称赞池田正夫的‘孤秀峰’,说道:“你这竿子,对付两斤以下的,手感也非常地道。您这是大行家的手艺啊。”
接着又说道:“你这么大老远的来一趟就为了看看我的手艺,我也没啥拿得出手的,你手上那根‘五溪蛮’,就当做见面礼吧。”
池田正夫高兴得见眉不见眼,说道:“黄桑您真是太慷慨了,这样,我拿那支‘孤秀峰’跟您交换,我觉得所有制竿的匠人里,只有您配得上这个名字。”
两人聊得开心,李君阁却在旁边咂舌,池田正夫的竿子那是七万一尺有价无市啊,看来篾匠叔的竿子也能达到这个水准。
这次过来就是试竿的,所以大家也没有留鱼,都随钓随放,每人都钓了不老少。
张志新觉得钓鲫鱼不过瘾,也跟李君阁一样换上了玉米豆。
钓玉米豆得有耐心,李君阁拿着打窝勺,一边跟张志新聊天,一边往两人窝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抛麦粒。
几乎同时,两人的浮漂轻轻点动了两下,接着都来了一个大黑漂。
两人同时抬竿,都喊了一声“中!”
赶紧往两侧引开避免缠线,然后吃着劲后退几步,留出和鱼博斗的空间。
所有人都停止了作钓围了上来,欣赏“入魂”和“五溪蛮”的表现。
“入魂”比“五溪蛮”短上三尺,强度也不如“五溪蛮”,同样大小的鱼,溜鱼难度更高。
李君阁见张立新有点吃不住大鱼的劲,赶紧跟他互换,让他来操控“五溪蛮”,自己去操控“入魂”。
张立新松了口气,接过“五溪蛮”,也顾不上体会手感了,直接将竿柄顶在小腹上,双手半张虚握在手柄上方一尺的位置,任竿子弯成一个巨大的弧度,直接跟大鱼硬扛。
李君阁这边单手持竿,左倒右倒,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顺着大鱼的劲走,用虚劲化解着鱼的力道。
不一会两人的鱼都溜出了水面,李君阁这边是一条九斤多的鲤鱼,张立新那边是一条十七八斤的大青鱼。
张立新一脸的幸福:“这就创了我的大鱼记录了,还是用竹竿上的,哈哈哈,良子,都拍下来没有?”
山本一郎比张立新还兴奋:“‘五溪蛮’太棒了!仅靠竿子自身的弹力,就活活溜翻了这么大的鱼!这个‘蛮’字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啊!”
李君阁还在那里假谦虚:“哪里哪里,还是你们的钓法优雅,不粘一丝烟火气,不像我们这边,完全是在博斗。”
池田正夫哈哈大笑,说道:“能有这样博斗的机会,钓鱼人谁不想挑战一下,李桑你的手法很地道,很有章法。”
说完对篾匠叔说道:“黄桑,不知道您这几支竿子是否有意向出售?我们工场可以给您代销。”
篾匠叔笑道:“这次一共做了五支竿子,这小子一把要走了三支一套的,剩下两支十五尺,刚刚跟您换了一支,就剩一支了,要是方便,那就麻烦您帮我处理了呗。”
池田正夫笑道:“那行,那我就将剩下那支带回日本,您放心,价格绝对让您满意!”
篾匠叔无可无不可地挥挥手,说道:“行,能换两钱儿,也不算耽误这两个月的工夫。”
池田良子又在旁边一脸粉丝相冒星星了,低声对李君阁说道:“巨匠就是巨匠,您看田桑,视金钱如粪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甘守清贫,达致工艺的巅峰。”
李君阁也没有点破,心里暗自好笑:“然而并不是,他只是还不知道能劳动您家代售的竿子,是个什么价位而已。”
一群人有说有笑地收拾家伙,准备打道回府。司星准不满意,缠着大家又钓了一阵,自己拉着李君阁跑船上去,从湖面的角度补拍了一些镜头。
弄完这些,一行人才往李家沟回。
记者已经在农家乐等着了,来的居然是蜀都日报的汪雪。
“咦?汪丫头你怎么来了?你不是跟时政新闻的吗?”
汪雪就是上次水上派出所送锦旗时遇到的那记者丫头,后来李君阁还在医院接受了她的采访。
汪雪翻着白眼说道:“那次我是实习记者,跟着大记打下手的好不好,转正后单独跑新闻,时政那摊子能有我什么事情?”
李君阁说道:“没关系,来我们李家沟就对了,不过晚了点,我们刚刚已经在葫芦溪试钓过了,但是图像素材都收集好了,这个你不用担心。”
汪雪看了看司星准手里的摄像机,咂舌道:“那是哪家媒体的同行?这么阔气电影设备用上了啊?”
李君阁笑道:“那就是一玩票的公子哥,你不用担心有人抢头条。”
汪雪又是白眼一翻说道:“这个我真不担心,因为压根就不可能上头条。现在还有多少人关心手工艺的?”
李君阁说道:“那行,你就用这种心态跟篾匠叔采访吧,要是真的咋咋呼呼的,我还怕把篾匠叔吓着。”
“对了,关于日方人士你可能也不了解,你可以百度一下池田正夫这个名字,哦不行,说不定这个名字在中国还没有他大徒弟工藤作出名,要不你都试试看吧。”
不一会汪雪就满眼困惑的回来了:“死二皮你吓人!你啥意思?意思是黄师傅的手艺可以跟日本的工藤作或者池田正夫媲美?”
李君阁说道:“汪丫头我可真没吓你啊,你看那边,围着蘑菇看稀奇的那几位,那老头就是池田正夫,旁边那个恭恭敬敬的就是工藤作,那个女孩是池田的女儿池田良子,还有小弟子山本一郎。”
这时池田正夫正抓这一个见手青玩,见到自己的指印在蘑菇上变成蓝绿色,一边大惊小怪一边哈哈大笑。
汪雪一看吓了一跳,说道:“哎哟真是大师啊!糟糕来得太急,都还没来得及看背景资料,不行我得好好准备一下,梳理一个采访大纲出来。”
李君阁说道:“那倒不用,篾匠叔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几人的身份呢,我就跟他说是日本的篾匠来着,你到时候采访也不要吓着他啊,最好分开采访。”
然后又说道:“对了,日本人的大师是指佛门高僧,手艺人中的大师称为‘巨匠’,这个你待会采访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他女儿池田良子懂中文。”
说着将汪雪拉到一旁,给她讲了篾匠叔的身世和开发中国钓竿的经历,以及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才说道:“事情大致就是这样,其实并不复杂,怎么写你自己把握得了,不过不会让丫头你白跑一趟,待会一起吃个饭,回去时带点我们李家沟的特产。”
丫头去采访去了,李君阁去厨房安排午饭。
吃完饭,池田正夫又拜托李君阁去篾匠叔家将刮制竿稍的刀片和一些竹材取来,准备跟篾匠叔好好地交流交流竿稍制作方法。
弄完这些,将一群人丢农家乐里,去交代李东升艾玉莲刘三娃三人好好搞好接待,自家那面还一大堆的事情呢。
搭着五溪一号去县城,先去公司里看了一会硌豆跟二狗,新买的别克已经开回来了,不过俩小子驾照还没到手,除了天天把车擦得里外里的干净,就只能眼馋。
取回自己的重潜装备,开着别克去船厂灌氧。
船厂经常用到乙炔切割,氧气设备是少不了的。
唐老头跟他也算是一来二去的老交情了,结果一问工业用氧和医用氧还不是一回事。
然后又去医院打听,充氧站夹川居然没有,得去蛮州。
一脚油踩到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