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光耀真的没有后招吗?
晚上,光大证券的会议室里,一群人正在组织会议!
这些人都是吴光耀的高管,但是却有一个特别年轻的面孔。
“显朔,别紧张!老板不是给你了个锦囊么!”荣本生和蔼的说道。
一众高管纷纷和尚的看着吴显朔,老板去美国参加活动,却悄悄的把大公子叫了回来;
老板临走的时候,这样和大家说道:“其实,哪怕我不再感到,你们也会取得成功。但是,我还是希望我的儿子,跟着你们一起,见识见识这种场景。”
第476章 【轻取九龙仓 完!】
吴显朔闻言,拿出随身的一个锦囊,然后打开;
只见上面写着:跟着叔叔们多看,多听,多学!还有,不管怡和出什么价格,我们都要比他高3港币每股,还必须全部是现金。
吴显朔把纸条传递给大家,大家看完之后,信心十足!
怡和报价50港币每股,却全部不是现金,是股票和债券;
哪怕是吴光耀一方出45港币一股的现金,也大概率会赢!
这也是吴光耀担心这个团队的地方,那就是不舍得花钱;
只有吴光耀知道,多花个上亿港币又何妨,九龙仓的价值无可衡量!
至于把还在读书的吴显朔叫回来顶替自己,吴光耀也是想让他和这些高层有一定的接触;
毕竟,意外随时可以发生!
。。。。。。。。。
3月1日,星期六的下午。
吴显朔代表吴氏家族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以家族的名义,动用9亿港币的现金,作价每股53港币收购1700万股九龙仓股票,将家族所持股份提至49%;
收购期限只有星期一和星期二,另外不买入怡和洋行及置地手上的九龙仓股份。
“吴公子,请问你还在读书吗?”发布会结尾,吴显朔显然已经成为了记者们的焦点。
吴光耀的产业之大,产业之光,众人都清楚,谁能接班这个庞大的财团呢?
这是港岛所有人都好奇的事情,这次收购战算是港岛开埠以来资金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个收购;
但吴光耀却让自己的儿子来顶替自己,这不就是一个答案吗?
吴显朔温和的说道:“叫我吴显朔先生就行,也可以叫我小吴;我确实在读书,正在哈佛读大四,即将毕业!这次回港,也是因为此次收购案是家族收购,父亲希望有个家族代表和叔叔们一起参与。”
“那么这次将收购价定在53港币每股,是谁的主意?”一名记者快速问道,生怕被人抢先。
“是这次收购团队经过商量出来的结果,父亲不在港岛,而我只是来学习的!”
接着,记者们纷纷轮番上阵,甚至有人问出尖锐的问题:“小吴先生,这次收购案可谓是华人首次收购英资大型公司,大涨我们华人士气,你对这怎么看?”
这个记者显然不讲究,有意挑起华资和英资的对抗。
吴显朔总算没有让在美国的吴光耀失望,继续温和的说道:“我们没有你想的那么多,这些年来,我父亲收购过太多的各国公司,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都有;说实话,我个人认为这些都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的表现,我们的初衷也是扩大公司经营,从未想过其它。。。。。。。”
一群记者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吴显朔如此有礼有节,纷纷感叹吴光耀后继有人了!
一众吴光耀的参谋也纷纷送了一口气,刚才坐在吴显朔旁边的荣本生本想把这个问题接过来,没想到吴显朔给了他一个眼神,表示自己不会乱来。
。。。。。。
怡和洋行会议室
“可恶!”亨利·凯瑟克没想到最终还是没有希望取得成功。
一众高管沉默,在绝对实力面前,真的很难有所作为!
良久,亨利·凯瑟克仿佛做了很大的决心一样,人也放轻松了很多。
“纽壁坚经理,你马上安排职员连夜加班,把股票分成小数额的多份,然后暂存在我们交好的经纪行和代理公司,立马进行套现!卖多少是多少,越多约好!”
“是,大班!不过吴氏家族一共只收购1700万股,恐怕很快就会收齐。”
亨利·凯瑟克点点头,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持股九龙仓的多是华人,本身就对怡和不利!
所以,一旦吴氏家族发起同样的条件,这些持股的人也会选择吴氏家族,不会选择怡和。
“无妨!股市正热,我们一定可以找机会抛出高价的;如果我们不选择抛掉,那么市道一旦遇冷,吴光耀恐怕就得私有化九龙仓了,到时候我们手中的股票贬值不知道要什么程度。所以,趁着一些股民还在做发财梦,我们要清空我们手中的九龙仓股票,然后拿这笔钱去重建中区的几幢大厦。”亨利已经冷静下来,既然败局已定,那么该给怡和退路了。
此时,怡和一众高层对亨利·凯瑟克可以说不仅没有看低,反而觉得亨利·凯瑟克做的很好!
换做是谁,都不一定有亨利做的好!
奈何敌人实在强大!
。。。。。。。。。。
星期一,上午股票开市,但是由于九龙仓集团的股票在上个星期五已经停牌,无法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所以,吴氏家族的团队决定在通过股票经纪人负责交易。
其实,怡和洋行比吴氏家族早发一天通告,如果位置互换,是吴氏家族首先发出公告,恐怕第二天一早,就可以通过股票经纪人完成收购,宣布成功了;
但是,怡和洋行刚发布收购消息,就有证券专家发出忠告:在吴氏家族没有做出反应之前,最好是持股静观;
而且,持股的多为华人,他们早就对怡和管理九龙仓的方法不满,自然期盼吴氏家族能胜出这场较量。
事实就是这样,上午8点,吴氏家族开始宣布收购;
到了上午9点,吴氏家族宣布港岛最大的一次收购战结束,吴氏家族获得了胜利,持股九龙仓集团的49%股份。
同时,怡和洋行宣布认输败北。
。。。。。。。
九龙仓一役,吴氏家族可以说是一开始就是稳赢的局面,赢的甚至可以说轻松!
不似前世包宇刚那样,还经历了一些波折:
比如向汇丰银行借钱,汇丰银行借给了包宇刚20亿港币;
比如置地宣布收购后的好几天,包宇刚家族还没有拿出收购方案,他们都在等包宇刚回港。
吴光耀此时在光大银行的存款就有将近30多亿港币,所以,汇丰那层关系根本没有动用!
汇丰银行甚至主动找上吴显朔,言辞凿凿,随时可以调动15亿港币借给吴氏家族;
汇丰银行如此做,自然是担心和吴光耀的关系生疏!
此役,本身不是很精彩,整个过程怡和洋行被吴氏家族压着打;
但是媒体不同意‘不精彩’这个观点,所以纷纷将这个收购案扩大效果!
当然,并不全是夸奖吴氏家族的,也有‘反面’的:
有媒体就这样说,怡和洋行趁着吴光耀出访,发动突然袭击,年轻的吴显朔虽然能力不俗,但是依旧上当了;
为何这样说呢?
原来,这家媒体指出,怡和洋行暗中将1000万股九龙仓的股份,以53港币的高价售出,获利起码3亿港币以上;
而吴氏家族本不需要用53港币的现金收购,哪怕是45港币的现金,港岛市民也愿意卖给吴氏家族,奈何吴显朔实在年轻,让吴氏家族白白损失1。3亿港币。
所以,这家媒体就用了‘船王家族负创取胜,怡和洋行含笑断腕’这个标题!
“简直是哗众取宠!显朔,这些都是记者的把戏,不要在意!”荣本生怕吴显朔年纪轻轻就成了背锅人,所以安慰道。
吴显朔笑着说道:“荣叔叔过滤了!我本来就是个学生,媒体说的再过分,我也只会认真接受。再说不是还有媒体说,怡和洋行输在了一个‘孩子’手上么!”
“哈哈!都不要理会,这媒体需要读者,自然可以顺便乱说!走,今天我带你去九龙仓集团见见。”
第477章 【九龙仓的光明前景!】
航班缓缓的降落在启德机场,吴光耀走下飞机,忍不住心里感叹,做个‘港岛王’也不错,何苦要满世界奔波呢?
不过,很快吴光耀挥去了这想法,‘港岛王’那有世界顶级家族,来得有成就感!
“夫君!”林月如老远就向吴光耀招手。
吴光耀微笑的迎了上去,把林月如拥入怀里!
“等了很久了吧!”松开林月如,吴光耀问询道。
“还好!在这边办公室坐了一会,也不觉得!”林月如说道。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港岛航空是自家的产业,机场也有吴光耀的办公室,可比机场的vip厅舒服多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坐上汽车,朝着家里行驶。
回到家里,和家人开心的聊了起来;
至于这次表现不错的吴显朔,已经回到了美国,准备毕业的一些事情了。
。。。。。。。。。
九龙仓集团
吴光耀坐在原来的大班办公室,翻阅着一沓关于九龙仓集团的详细资料。
九龙仓集团被吴氏家族收购已经有一个礼拜了,在这一个礼拜的时间里,史俊、荣本生只是带领了少数的几个管理人员进驻九龙仓集团;
他们主要的职责是看住怡和洋行的人,稳住怡和洋行,以免造成财产损失,其余再无任何动作。
虽然吴光耀的团队足以管理好九龙仓集团,但是大家依旧会等待‘王’的归来,享受这一胜利的果实。
吴光耀看着手中的九龙仓集团具体资料,越发觉得自己捡到了一个宝藏!
九龙仓是一个集团公司,全称就叫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上市的也正是母公司。
在九龙仓集团下面,撇开投资入股的关联公司不算,大一点的子公司有三个,分别是九龙仓(码头、货仓业务)、海港企业有限公司(海运大厦、在建的海港城)、天星小轮(九龙到本岛唯一的交通工具)。
九龙仓从一开始的码头仓库,发展成了现今港岛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是香江妥妥的大地主。
而且最重要的是,九龙仓位于尖沙咀、港岛、新界的码头货仓地盘,都是黄金地段,价值连城,香江的一众地产大鳄别提多眼馋,但是慑于怡和财团的威势,根本不敢动心思。
尖沙咀的九龙仓地皮高达1100万平方尺,租期为1000年,仅凭这两个数据,就足以让吴光耀荣登港岛的‘大地主’。
当然,尖沙咀的九龙仓地皮虽然高达1100万尺,但是考虑到容积率的问题,可建设商业面积大概在300万平方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目前海港城规划的总面积才45万平方尺,也就是还有200多万的土地可供吴光耀发展商业楼宇。
难怪在收购九龙仓的时候,吴光耀的团队告诉自己,九龙仓的地皮价值就在40亿港币以上;
那么吴光耀恨不得告诉这些人,这些地皮再过二三十年,总价值就是上千亿港币。
地皮大也就算了,重要的是九龙仓的地皮租金是1000年;
要知道港岛的地皮一些只有50年、70年、99年,这些地皮到期后,会每年交一笔费用,才能继续续租下去;
但是尖沙咀的九龙仓地皮,俨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又来说经营问题,在怡和财团执掌下,九龙仓集团已经建有海运大厦,还有正在建设的海港城(一年的时间,还处于地基施工阶段。);
但是,怡和的经营方式相当保守,比如说海港城,建设的工期居然为10年;
工期长意味着建筑成本高,所以海港城的建筑总预算居然在20亿港币,简直是夸张之极!
而且,原九龙仓集团那种固守自有资金建楼理念,只租不售,资金回流慢,集团资金链紧张;
甚至为解燃眉,大量发债,又使得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价值长期被低估;
1966年开业的海运大厦,至今还没有还清债务。
这是因为如此,可以说是便宜了吴光耀!
在前世,船王包宇刚入主九龙仓集团之后,立马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就对海港城动手。
修缮最先建好的海运大厦,重装马哥孛罗香港酒店,新建海洋中心大厦,陆续建设港威大厦,星光城、各种写字楼、高端商场等,充分利用九龙仓码头的偌大地盘,打造成了香江最大面积的购物中心;
可以说,海港城是一个典型的商业综合体的代表。
到了后世,光是海港城的资产价值,就达到了几千亿港币;
刨除酒店的年租金收入就达到了一百多亿港币,海港城的所有租户总零售额达到了五百多亿港币,占到了香江总零售额的7%以上,位列全港第一!
妥妥的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之后,九龙仓集团又充分利用手中的地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