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命!不过,能收回挞订(恒隆计1。5亿港币),已经让恒隆银行不至于元气大伤;说起来,我还真得感谢吴光耀先生的‘救命’之恩。”
“金钟二段九个站上发展权,第一个站上的发展物业,到现在还没有销售多少出去;我们要真是在哪个时候得到贷款,也未必就能大赚。此时看似地产形势开始止住跌势,但也未见涨势。也只有真正有财力的财团,才能坚持到地产黎明吧!”
陈曾熙很快又想通了,心情好受了一点。
两年前,也就是1981年,恒隆集团各项投资逐渐回收,业务也进入了高峰期;
陈曾熙雄心万丈,于是以恒隆为首的三大财团联手参与竞拍了港岛地铁沿线的9个地铁站上的物业发展权,全部发展计划包括8栋商业大厦以及8000个住宅物业,总楼宇面积高达700万尺(70万平方米)。
这些物业的位置皆是商业中的黄金位置,再加上地铁相助,可以说是当时香江最大的项目,只是建筑成本就高达70亿港元,按照当时的房价,总楼盘价值高达180亿港元,如果开发顺利,恒隆可获益40亿港元(占股38%)。
历史上(前世),如果这个项目成功,那么其规模及收益,都将超过几年后老李同志的黄埔花园。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82年9月,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摔了一跤,拉开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江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香江地产市场急跌,恒隆地产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恒隆所得的9个地铁站业务,82年已经投入巨资开发了第一期(分期进行,发展一期交付一期的补地费);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出售楼花套现资金之时(香港的预售规则是整个项目完工前的9个月,才能开始预售),地价急速下跌,大量的新房无人问津,一瞬间就套住了恒隆组成的财团接近十亿港元的资金。
而第二期的开发却迫在眉睫,当初拿下整个项目时,恒隆集团与港府及地铁公司都签署了协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什么样的事,二期开发的时间即将到来,在开发之前也必须向港府支付18。2亿港元的地价。
一期资金被困住,恒隆再也无力支付这第二批的地价18。2亿港元,只能硬着头皮向港府建议,将地价改为14亿。
港府当然不会同意,地价跌了你要求减价?
那以前那么多地皮拍卖完成后地价又涨了,也没见哪家地产公司出来给港府补钱吧?
而更为打击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已经签约准备向恒隆贷款15亿港元的日资银行强行违约赔了几千万,撤回了贷款计划,这彻底断了恒隆财团的资金链。
如果不是吴光耀,光第二期项目的挞订,恒隆组成的财团就要损失4亿港币;按照恒隆地产的持股38%,恒隆就要损失1。5港币的资金;
而吴光耀接下这个项目,不止支付了4亿港币,而是4。5亿港币,可谓是‘做好人’;
更何况,吴光耀事前还给他们支招,利用股市泵水,以及多家银行组合贷;
只能怪他们没有决心,才导致了这次的‘失利’。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就算这个财团当初凑齐补地费,但地产需要两年多才能转旺;
这期间他们不能回收资金,还得支付大量的利息,对他们未必有好处。
“叮铃铃!”
电话声打扰了陈曾熙的思绪,陈曾熙拿起电话!
“喂,陈生,我是吴光耀!”
“吴先生你好!”
“这样的,金钟二段后面的七个站项目,你还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大家就坐下来聊聊!”
“有有!你给我个时间和地点!”
放下电话,陈曾熙大喜!
金钟二段一共九个站,目前才开发了两个站上物业发展权,后面还有足足七个站上发展权,拥有8000个住宅物业及5幢商厦的发展权;
虽然港府是一个站一个站的进行审批,但九个站上的物业发展权,是打包投标的;
所以,还有后面七个站上的发展物业,在吴光耀手上。
“这位果然只对优质地段的商业大厦,有很大的决心;而对于住宅物业,倒没有过多的决心;否则,凭他的实力,在港岛的地产商就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了。”陈曾熙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倒是事实,吴光耀在住宅楼宇的发展水平上,要求也不高,能供应香港20%的市场需求即可,也就是说达到前世李超人的那种地步。
。。。。。。。。
中环,文华酒店。
吴光耀坐在一间包厢里,身边站着的是中环文华东方酒店的总经理爱金森;
趁着等人的期间,吴光耀短暂的听了一下爱金森关于香港文华酒店的汇报。
此时,文华酒店还不叫文华东方酒店,门店更是只有香港和曼谷两家酒店;
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规模——在全世界27个国家运营了45家酒店,其中有19家酒店分布于亚洲,12家在美国,14家分布于欧洲、中东和北非。
前世,文华酒店在1985年被分拆出去,独立发展;同时更名为‘文华东方酒店’,并组建了文华东方酒店管理集团,开启了高速发展的进程。
这一世,吴光耀自然也不会埋没了这个酒店品牌,最近就会分拆出置地集团,并使用‘文华东方’这个品牌;
至于未来的发展,绝不会低于前世的成就;
虽然文华东方酒店会分拆出去,但他依旧属于置地集团系,只是分拆上市、独立发展而已。
前世,香港文华东方酒店位列三大酒店蓝筹股之一(半岛酒店、美丽华酒店),和半岛酒店齐名,可见这家酒店实力之强,在中环更是比希尔顿酒店更为出名。
这一世,香港的酒店中,吴光耀旗下的酒店自然是占据了绝对优势;
哪怕是在海外调查中,帆船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也是香港的绝对第一梯队,世界知名度极高(全球排名前十);
第二梯队才是半岛酒店、文华东方、香格里拉酒店、新世界酒店、丽晶酒店、马可波罗酒店、威斯丁酒店等。
“恩,最近是公司的关键时刻,你要好好的注意一下;待关于置地集团的结构重组方案出来后,文华酒店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你也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听完汇报,吴光耀勉励道。
“老板放心,公司最近职员非常积极,并无任何异常的表现,反而对老板你充满了敬佩!”爱金森恭敬的拍了一个马屁,能将凯瑟克家族都打败的人,自然不是这些英国高管可以反抗的。
而且,吴光耀当年摆平和记黄埔三巨头时,顿时让旗下公司英籍高层明白,今天的华人实力已经远超英人了,所以收起以前的高傲,好好干事才是真的。
第680章 【再取一银行】
包间里,吴光耀、郑裕桐、陈曾熙、廖烈文等人齐聚一堂,正在商讨金钟二段后续合作的问题。
吴光耀首先说道:“后续的8000个住宅单元项目,我愿意和大家共组财团一起合作,而剩下的五幢商厦则继续由我家族企业单独开发,大家以为如何?”
商厦可以长期收租,其中的回报率远高于住宅项目;
当然,在港岛的地产发展中有两个特色:
第一,大家喜欢合作开发一个项目,这样可以分担风险;就是一个项目亏损了,损失也是大家一起分担,好比‘鸡蛋哲学’一样。
第二,在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除了总部大厦外,地产公司一般是不会发展收租物业,商业大厦建完之后,就会向公众出售;货如轮转,快速回笼资金是地产公司的生产之道。
对于吴光耀的合作安排,大家自然无异议,毕竟以吴氏家族的财力,独立完成也是轻轻松松。
但是,大家也有担心,那就是香港的地产形势;
于是,大家纷纷试探吴光耀的口气,想从吴光耀身上找到‘定心丸’。
吴光耀对郑裕桐说道:“裕桐,你的看法呢?你也是访问过大陆好几次的人了,一定有些认识了吧?”
郑裕桐点点头,说道:“我个人十分看好大陆的改革开放,自然也看好香港的未来;大家须知,大陆都已经允许有私人财产,那收回香港之后,怎么会没收大家的私产呢?我还打算去粤省投资呢!”
吴光耀笑着说道:“不错,大陆对于香港各界可谓是非常的诚心,我个人对于‘一国两制’也是非常看好的;可以说,未来的香港更具优势,因为我们背后有一个大国,这个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庞大的市场会让香港的经济更加具备优势;
英国退出香港已经成为定局,我们也不必忧心未来的事情;一些富裕的人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人,但我们的事业、家庭都在香港,你们舍得放弃么?”
众人听了吴光耀和郑裕桐的话,觉得很有说服力,也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闲聊之间,吴光耀笑着说道:“听说裕桐最近在和发展局接触,莫非是看上湾仔那块宝地了?”
说起来,早在简悦强任职发展贸易局主席的时候,简悦强就多次敦促港府兴建一幢永久性的会展场所,以适应日益发展的香港对外贸易;简悦强和麦理浩关系匪浅,所以麦理浩就在湾仔拨出一块地皮,供发展贸易局发展会展场所。
最初,发展局手握优质地皮,待价而沽;
但自从中英谈判开始,原来有兴趣的地产商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一时间这个项目无人问津。
据吴光耀猜测,郑裕桐应该在最近已经开始接触发展贸易局,可能最近就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一旦中英谈判结束,大家纷涌而至发展贸易局的时候,就会发现郑裕桐已经和发展贸易局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
前世,中英谈判一结束,大家蜂拥而至发展贸易局,并呼吁公开招标;但是发展贸易局的主席邓茹莲却说郑裕桐最有诚意,直接开始正式签订合同。
郑裕桐神色惊慌一闪而过,瞬间又镇定下来,说道:“光耀有兴趣这个项目?”
这一世,郑裕桐虽然没有开发成大项目(新世界中心),但不代表他不喜欢大项目;
这种喜欢大项目的性格,并不会因为吴光耀的出现,而消失殆尽。
所以,他恐怕已经盯上发展贸易局会展中心这个项目了!
以郑裕桐目前的实力,独自开发这个项目,并无什么难度;
恐怕,他从心底不愿意和别人合作。
湾仔本来就是港岛的商业中心,再加上这块地皮足足35万平方尺,还是濒海地段;
如此靓地,自然就可以建出优质项目,从而让地产商增加一个资历。
吴光耀笑着说道:“没兴趣,就是问问!”
郑裕桐内心送了一口气,不过也发现自己有些过度‘小气’了;
今天这么多朋友在,顿时感觉有些尴尬。
“我也是最近开始派人去发展贸易局问问,大家也知道,以前发展贸易局手握主地,合作条件颇为苛刻;现在正好市场遇冷,我想去碰碰运气,具体还没有谈出什么。大家有兴趣,可以合作啦!”郑裕桐知道,吴光耀在港府到处都是眼线,自己还真瞒不住他,所以故作大方的说道。
吴光耀率先摆摆手,说道:“我不参与了,这么多项目下来,旗下公司也没有精力了!裕桐,以后要真谈拢了,可别忘了想我们的银行贷款啦!”
郑裕桐一直以来是恒生银行的大主顾,不过在金钟二段项目上,利国伟拒绝了郑裕桐的贷款请求;当然,这合情合理,那个时候别说老主顾了,就是自己老子贷如此大的款项,也不能同意。
郑裕桐连忙说道:“这是自然,我和恒生银行合作的很愉快!”
没人会得罪银行,否则会失去很多机会!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没有兴趣发展贸易局的项目,毕竟现在香港前途未明,谁敢真的大笔投资;
大家可以抄底,但也会做第二手的准备!
。。。。。。。。。。
光大大厦
吴光耀的办公室里,冯景禧正坐在沙发上。
冯景禧是新鸿基银行的创始人,也是香港证券业的巨擘;
在1970年,冯景禧创办了新鸿基财务公司,这家财务公司在1982年获得了银行牌照,改名为新鸿基银行,是目前香港唯一一间由财务公司升格为银行的本地银行。
但是好景不长,新鸿基银行刚成立不久,就遭遇中英谈判,地产暴跌;
其后一年更是遭遇了港元危机、挤提事件;
顿时,让新鸿基银行陷入财务危机。
纵观冯景禧这一世,运气似乎不怎么好,在一众商人之中;
在四十年代末,冯景禧将全部家产投资了去台湾批发鱼苗,结果在海上遇上风暴,所有资产付之一炬;
前段时间,新鸿基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后,由港府、汇丰、渣打、光大等数家银团,支持陷入困境的新鸿基银行;
不过,新鸿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