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人向她第一个投去石子
那便根本不配存在于世……”
在深情不叫舔狗的时代,整个剧场内都被陶醉了。
没有掌声,没有口哨,没有叫喊,全都如饥似渴的倾听着这沙哑的天籁之音。
舒缓而深沉的唱腔,带着法语的那种天然浪漫。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出悲剧,却也忍不住被吸引。
这时候“卡西莫多”外形越是丑陋,他的灵魂就越显得像金子般珍贵。
外面整个巴士底广场上也鸦雀无声,无论街道、咖啡馆、阳台、窗户,到处的人都停下手里的事儿,仰头看着超大屏幕,甚至哪怕看不到,也能闭上眼去倾听,感受名著里的深情和美丽。
荆小强其实一直在角落,就像那个驼背独眼的丑八怪从来都是被世人唾弃见不得光那样,把整个舞台的光芒交给了汪茜。
独舞的优势就在于不需要太多排练,她自己能掌控好这种情绪投入,就能保证整个演出的效果。
差不多就是把那段《春光》融入进来。
还更加契合剧情了。
不谙世事的吉普赛女郎看到了“英俊潇洒”的卫兵队长,倾心不已,翩翩起舞的走在去约会的路上。
舞蹈其实跟武学差不多,都是无数个技巧动作串联起来的套路。
哪怕到荆小强这种水准地步,那也是把无数个动作前后衔接起来成为一套表演动作。
准确的说和跳水那个5052B之类的编号组合一样。
但真正的大师,把所有招数融会贯通以后,就不受这种串联组合的套路影响,信手拈来也行云流水。
完全忘记了所有动作应该怎么衔接,有感而发的尽情施展,这就是无招胜有招。
到了这个地步哪怕是同一套动作,不同使出来也有完全不一样的气质变化。
已经形成了真正的个人特色。
就好比无论什么武术招式在杰哥比划出来就是飘逸潇洒,而龙哥怎么打都让人忍俊不禁。
汪茜经过这五六年脱胎换骨的淬炼,特别是眼下这种赶鸭子上架,甚至都没什么排演时间的表演,就像突然遇见个势均力敌的高手生死搏杀,反而点燃了她的潜能。
《巴黎圣母院》啊。
在跟外界交流极为贫乏的八九十年代,这跟《悲惨世界》一起,是极少数可以允许在国内正常流转带有爱情色彩的外国文学经典。
无数那个年代的恋人里,男生被女朋友叫成卡西莫多,就是希望被保护,被钟爱,更有点俏皮的骂你个丑八怪。
尤其以汪茜她们这种沪海文艺女青年,对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滚瓜烂熟。
理解极其深刻。
现在有孩子爹扮演的卡西莫多,她轻而易举的就能代入感情,哪怕在整部作品里,女主角从未表现出对这个钟楼怪人有爱意,但善良、愚蠢、对生命充满了热爱的内心喷薄而出。
所以她舞蹈起来,完全没有编排过的那种一招一式,就是随性而为,沉迷爱情,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
把吉普赛女郎那种为了爱,命都可以不要的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妃玛索她们坐在侧面包厢上,面面相觑:“她……排练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吧?”
须藤纱希已经看出来:“不需要排练,她这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说不定下次跳出来就不是这样,完全把情绪绑定到角色上了。”
陈薇羽敬佩的点头:“真是看不出来汪老师这么深厚的功底,平时她都不怎么吭声。”
莫塞娅只觉得,你跳得还怪好嘞,要不去咱皇宫跳给父王母后看看吧,她就没这么高的欣赏水平。
现场普遍具有很高艺术修养的法西兰观众就过瘾了。
简直如痴如醉!
这种带着弗拉明戈舞特征,却又似是而非,柔美的肢体语言却带着刚强肯定的节奏感,让他们非常着迷。
这已经是自成一派的舞蹈大师!
辅以荆小强那毋庸置疑的歌王水准。
太过瘾了!
啊,就像当年第一次,汪茜被荆小强的歌声带动,如同在弄堂里袅袅青烟中追忆似水年华的浸淫其中,现在她也完全放飞自己。
根本不在乎这是在什么舞台上,尽情展现吧!
荆小强就还得照应她的情绪,跟那什么似的,时刻关注对手的潮起潮落,精准把握余烬消散的褪去,才缓缓唱完。
汪茜也大汗淋漓的伏在舞台上,剧烈的胸腔起伏,狠狠的过了瘾。
悄悄抬起点眼,瞥着孩子爹丑八怪的模样,心里无限安乐平静。
荆小强还用独眼跟她传情呢。
只苦了乐池里的指挥,一直躲在观众看不到的角落,跟随荆小强演唱的节奏调整整个乐团的伴奏跟随。
观众们起码过了好几秒,才如梦方醒的纷纷激烈鼓掌!
天啊,这是什么样的艺术享受。
歌者舞者共同演绎的神仙场景。
虽然是舔狗躲在角落远望女神,女神又是去找个海王千里送的绿帽情节,但表现力太强了,强到仿佛是男女主角在双向奔赴。
如果真能是这样就好了。
好像就是为了吊胃口,立刻又奏响的曲目,竟然是卡西莫多自己的独唱,站在圣母院屋顶,唱起《以我的住所为你家》。
这就是没按照故事发展主线,直接跳到了当女主角即将被处以绞刑,却被疯狂的卡西莫多劫了法场藏回圣母院。
可以说是整部作品里最温馨的一小段。
“我的朋友石像们会守着你
他们会让你免受侵扰
当你需要保护的时候
就来这里找我寻求保护
巴黎圣母院
是我的家,我的巢穴
我的的城堡,我的生命……”
中森换了身女主角的裙装,陪着唱对手戏
“你的朋友石像们也是我的朋友……”
观众们顿时陷入整场整场的姨妈笑。
哦,对嘛,这才是爱情打开的正确方式……
可又在心里压着沉甸甸的巨石,最后女主角还是要被绞死,卡西莫多只能如文学作品里那样,悄悄的殉死陪葬,被人发现时候是两具化为灰烬不分彼此的骸骨吗?
荆小强讨厌的地方就在这里,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演唱,十多首歌曲,却在这里戛然而止了!
这是我们还没有创作完成的音乐歌舞剧,今天也只是在巴士底歌剧院做实验演出,请大家未完待续吧。
整个剧院内外差点没重新发起暴动,把掀翻巴士底狱的历史事件重演一遍!
没想到罗伯特你个浓眉大眼的,居然玩这种卖关子、且听下回分说的没皮燕子事情。
还敢断章!
但是对整个巴黎歌剧发展的名头,却绝对的火上浇油。
火透了!
第1531章、我们就是神仙家族
荆小强当然不是故意卖关子。
对这部没在百老汇上演多少场次的优秀作品,他能记得主要就是这几首重点曲目,就这他也拼拼凑凑的糊弄了下。
四五天时间而已,他主要目的是为了烘托汪茜。
能凑出这十来首曲目,有些还是中森、米高拉动自己团队帮他补齐的内容。
已经算是很让人惊艳了。
主要还是这个题材选得太符合法西兰人的心意,恰恰就在十年年前刚翻新了《悲惨世界》的歌舞剧,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评,是巴士底歌剧院建院的初衷之一。
可能四面八方正在想积聚力量把另一座巅峰也矗立起来。
结果荆小强就横空出世的做出来个半成品。
别以为照着小说改编创作电影、戏剧是个容易的事情。
因为阅读是种充满想象力的再创作过程,每个读者看书的感受都不一样,而电影、戏剧基本上就是单方面输出。
要考虑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要怎么浓缩到100分钟左右电影,两小时内的戏剧,还要保证舞台背景足够转换。
当初荆小强为大都会歌剧院把《了不起的盖茨比》定格成两幕剧,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删减调整,表演重心。
后面要做的事情,都是在这个架构里面调整。
基本奠定了他在花旗戏剧史上的地位,九十年代版本《了不起的盖茨比》公演之后,可以说抓住了互联网之前的戏剧余晖,叫好又叫座。
让荆小强在林肯中心的话语权都上涨许多,包括艾利克斯对他示好,都有歌剧院官方对指挥家的授意。
而现在他看似只拿出来十多首歌曲,却也清晰的勾勒出了对这部名著改编的架构。
歌曲风格、展示角度、表现手法,这些都等于是划了重点,沿着这些既定的方向再完善整部剧。
那就比各抒己见、万马奔腾的创意尝试要明确得多。
所以当全场掌声中夹杂各种“不满”“抱怨”的起哄时,荆小强完全端得住表情。
和汪茜、米高、中森带着所有的演员站在舞台上谢幕,观众们又不得不要求返场,要求再听一遍刚才那些最让人浑身战栗的歌曲!
这就是艺术家的魅力。
为什么说艺术家就是装逼的典范,因为他们确实拿捏住了观众的热爱,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让人惊叹的美妙瞬间。
在全新的巴士底乐团期待目光下,荆小强和米高,中森,把总领的《巴黎圣母院》,最温柔的《以我家为你家》,重新演唱一遍。
这回是整个剧场,整个广场,又充满了珍惜的心情,屏息凝神的专注倾听,好听!
和初听第一次的惊艳不同,现在聚精会神的倾注情感去应和大概知晓的曲目,感受又不相同。
这么说吧,所谓高雅音乐,和被古典乐派嗤之以鼻的流行音乐的区别,大家都是那几个音符组成的曲目,最大的分水岭就在于复杂的感情跟内容。
李逵那样简单粗暴的家伙,只有哈哈大笑、怒而劈人两半,所以从头至尾不过是个被人支配的工具。
宋江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起码在他能掌控的范围,也是大哥,是及时雨,有各种喜怒哀乐跟运筹帷幄的复杂算计。
古典声乐,就是需要带点脑子去听,要琢磨,要感受,这段旋律表现了什么,不一定非要顺着作者、演奏家的思路去,起码要有自己的感受。
当失恋的时候听见哀伤的曲子能更加悲痛欲绝,来首光明浩荡的歌曲也许就振奋精神走出低谷了。
所以说玩古典的,容易瞧不起流行音乐甚至最新潮的嘻哈说唱呢,那板凳又宽又长的唱词能有什么内涵,迎合同样无脑失去了思考能力的广大受众罢了。
《巴黎圣母院》的序曲就是流行音乐调子,却带着声乐的气派,娓娓道来讲述这个故事的起头。
起码能让听众很容易接受的优美旋律下,没看过这本书的都会想去找来看看。
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宗教、阶层、族裔这些深入骨髓的差异,早就超越了所谓人生而平等的口号,原来这才叫现实主义。
一下就从流行歌曲的层面跃升到了艺术作品高度。
听似流行悦耳,却立意深远。
所以协同荆小强演唱的米高,借由这首歌,直接飞升!
不是说他的名气还能怎么再提高,而是他一直都在那个边缘徘徊。
个人情感,对情绪的愤怒,社会的不公,希望世界和平,帮非裔发声等等元素已经频繁出现在他的作品里。
却一直没有突破这种境界,就是能够用作品让听者不由自主的去思考,感受更深层次的东西。
现在做到了。
当他唱起:“眼看越升越高的建筑
人类亲手把它们建造
……
许诺要带给全人类
一个更好的明天
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
世界进入了
一个新纪元
……”时候,荆小强都悄悄站开点,让全情投入的米高站在中央。
这部剧里最大的反派不就是道貌岸然的主教么。
这是讽刺?还是抨击?又或者是暗喻?
宗教本来的意义的确是信仰的支撑,提供了精神支柱。
可时代不同了,再回头看百年前的作品,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是不是也有新的感受呢?
那就需要听者自己去思考了,艺术家只是用优美的唱腔把主题带到这里。
一下就深邃了。
再看台上的米高,所有观众的眼光都不同了。
他已经是可以登堂入室的音乐大师。
真就全体起立,本来鼓掌的手,全都变成了无声的轻轻打拍子,感受那深沉浩大的音乐影响:
“人类企图攀及星星
镂刻下自己的事迹
在彩色玻璃或者石块上
信仰的时代已成云烟
……”
或许连米高自己都没有这样的理解力,但他有艺术表现力,更能倾尽全力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那就魅力无穷,直接成神。
以至于最后荆小强跟中森合唱《以我家为你家》就纯粹的舒缓放松许多,才有了神仙下凡的亲近感。
全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