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好事黄瀚真的没想到,绝对是意外之喜。
这其实才符合当下时代特色,不看结果看态度,紧跟组织的同志才是好同志,只要肯攀高峰迎难而上,哪怕摔死在半山腰劳民伤财,依旧是好同志。
这样的好同志理所应当给予提拔、给予表彰、树立榜样!
黄瀚鼓励道:“爸爸,你用不着有思想包袱,只要把握住了质量关提高生产效率,液压元件厂赚大钱那是早晚的事!”
“我没有思想负担,心里憋着劲儿呢!你大伯说得对,我马上五十岁了一事无成,如果再不拼一回,这辈子就过去了!”
“哈哈,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太对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哈哈哈……,我要让液压元件厂成为三水县效益最好的单位!”
“我相信你能行,乘风破浪会有时,时间就是正月初九!”
“哈哈……,我一定直挂云帆济沧海!”
……
父子俩这一次聊得特别投机,黄道舟开怀大笑的声音引得不少路人回头张望。
这个幸福年过得太滋润,不知不觉中,黄道舟的假期就结束了。
正月初六,已经上班的成胜利亲自带领七辆车跑沪城。
原本是用不着他亲力亲为的,但这一次他说什么也要亲自带队。
因为黄瀚和张芳芬、黄馨、黄颦要跟这趟便车去沪城。
这是在腊月底就约好了的,黄道舟没法去。
因为根据黄瀚的计划,他们要在沪城待一个星期左右。
液压元件厂正月初五就上班了,在这关键时刻哪能请一个星期假?
见黄道舟因为不放心故而纠结要不要请假一起去沪城,黄瀚心里好笑。
他很熟悉此时的沪城,因为九十年代初曾经被单位派驻沪城长达两年。
黄道舟根本没有去过沪城,陪着去了连领路都做不到,有这个必要吗?
黄瀚劝黄道舟安心在家办承包厂子的大事,有成胜利带着七八个徒弟负责接送,去沪城是小事一桩。
如果从沪城回来时,黄道舟顺利承包下液压元件厂,那才是完成了一桩历史性大事呢!
当下的黄道舟热情满满,有点富则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听了儿子的劝告也就安下心来为“图穷匕见”做准备。
年底前成胜利得知黄瀚家要去四口人,还要带上七百多只“双肩包”,他早早地跟战友联系了,定下了战友单位招待所的一间屋子。
成文阁知道黄瀚为什么要去沪城,觉得有那么多“双肩包”要卖,肯定需要人帮忙,坚决要求跟着黄瀚去沪城。
成胜利认为儿子跟着黄瀚能够学到东西,长见识,也举双手赞成。
车队正月初六凌晨一点就上路,一直到了晚上六点多才赶到了招待所停车场。
这是沪城一家联运公司的招待所,有很大的停车场,相当于是汽车旅馆,繁忙得很,如果不是熟人预先定了房间,一个床位都找不着。
来来往往的绝大多数是来沪城送货的货车司机,也有些房间被某个外地单位包了,做了联络处。
成胜利定下的房间有六个床铺,没有卫生间、没有电视机,还好有领导特意关照过,被褥都是新洗过的,味儿不是太大。
这其实就是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初期的现状,住旅馆需要介绍信,房间绝大多数是三个人到八个人共用,被褥根本不可能一客一换。
太多被子上都有臭烘烘的臭脚丫子味,脸盆、脚盆上都有黑乎乎的油泥。
……
……
……
第二个十四天,咱继续为了国家而睡不出门,居委会发的两天出门一次的通行证我家根本不用。书友们再坚持一把,情况貌似好转了!
第二百四十章:小瘪三
张芳芬和黄馨都晕车,来到旅馆后就如同散了架般,连去食堂吃饭都没有力气。
黄瀚安排她们休息,自己带着成文革和小丫头去吃饭,然后买点馒头带回来,等张芳芬和黄馨缓过来时就着开水充饥。
晕车的人不会有胃口,吃点没油水的馒头最好不过。
成胜利要连夜把货卸掉呢,他不可能陪着黄瀚,这里有女眷也不太方便,因此把人安顿好后就走了。
临走时约好了五六天后,他依旧会带队来沪城送货,那时再接人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在招待所食堂吃过早饭后,黄瀚就带着四个人找去姑妈家。
张芳芬虽然没见过小姑子几回面,但是一直记着她的好呢!准备了太多礼物,如香肠、风鸡、腌肉、咸鱼等等都是她亲手做的。
用不着担心找不着地方,黄瀚在沪城工作生活过两年,而且是在九一、九二年,那时的沪城还没有开始大拆大建,基本上跟十年前没啥大区别。
黄瀚已经做了准备,昨天晚上找服务员问了公共汽车站台的位置和附近的线路。
五个人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倒了两趟车后找到了姑妈家。
亲人见面都流出了幸福的泪,张芳芬和姑妈黄锦兰眼泪都松,俩人一边抹眼泪一边谈一起笑,聊得春暖花开。
姑父徐允下班回来时,张芳芬立刻拿出一条牡丹和一条大前门香烟。
印象中三哥家穷得叮当响啊!他们来就来了怎就送这么大的礼呢?徐允有些懵。
“自家人干嘛呀?我哪能要这么贵重的礼?”
“知道你抽烟不怎么喝酒,给你拿了两条,你别嫌差呀!”
“我是嫌好,平时抽“飞马”就不简单了,还要被景兰数落浪费钱,哪有命抽“牡丹”、“大前门”啊!”
黄锦兰擦干眼泪笑着道:“嫂子都带来了,你就留着抽吧!
我三哥家彻底翻身了,三哥不仅仅补发了工资还入党提干当上了厂长。
三嫂更加了不得,开了一家饭店呢,那个饭店的房子是三哥家买的哟!”
“真的吗?太好了,我真替三哥三嫂高兴!”
“还有更加高兴的事呢!”
“啥子事啊?”
“爸爸带着四兄弟翻建祖宅,过不了几天就该动工,我们以后回家就有楼房住,有抽水马桶用了。”
“啊!我们沪城也没多少人家用上抽水马桶啊!太不简单了,老家咋就好成这样了呢?”
“待会儿我慢慢的说给你听!”
中午吃饭,姑妈家的五朵金花和两个女婿一个准女婿都回来了,他们听到三伯家由最穷的变成了最富的都觉得如同天方夜谭般。
但是他们从张芳芬几个的穿着都能看得出变化,都替三伯高兴。
张芳芬这时拿出五个“双肩包”送给五姐妹,问道:“你们看看这个包,喜不喜欢呀?”
四丫头最是灵巧,看了看,夸张道:“太好看、太时髦了,阿拉沪城都没见着这样的包!”
张芳芬道:“家里不仅仅开了饭店,还在做这种‘双肩包’,我们这一次来不仅仅是来看看你们,也是准备把做出来的‘双肩包’买了。”
五朵金花和另外几个都没有做过生意,真不知道这事儿该咋办,面面相觑。
黄瀚笑道:“下午我就去南京路上的第一去百货商店附近卖‘双肩包’,四姐、五姐,你俩都没有工作,想不想跟着我去看看呀?”
“你去卖?你认识路吗?万一遇到小瘪三欺负乡下人怎么办?”
黄瀚开始替成文阁吹牛皮,道:“放心吧,我们不惹事,有小瘪三找麻烦也不会跟他们客气,我这位同学叫做成文阁,是个会家子,厉害着呢,一个人打三个小瘪三不成问题!”
黄瀚在来的时候就跟成文阁说好了,让他要有信心,只要有人找麻烦直接下手揍,万万不能被小流氓吓住。
街面上的小流氓都是欺软怕硬的,一上来就讨不了好,绝大多数会歇菜。
黄瀚为此还做了准备,随身带了一根短擀面杖,万一遭遇突发情况就准备下死手。
他这段时间身体发育良好,又长期坚持跑步、打拳,劲儿大多了。
反正才十二岁,不怕把闹事的小流氓打伤、打死了,可以直接挥舞擀面杖下死手。
估摸着在成文阁跟人家打架正面冲突时,黄瀚抽冷子上,专门用足力气拿擀面杖敲混混们的小腿正面,一定会起到大作用。
其实这些都是多虑,南京路上哪有可能出现群殴事件?至多有一两个找麻烦的小瘪三,打跑他们应该不成问题!
成文阁见黄瀚在替他吹嘘,立刻坐直了身子昂起头,瞧上去蛮威武。
徐允看了看身高已经接近一米八的成文阁,又瞧瞧他的块头,笑了,道:
“你们看来是有备而来呀!连保镖师父都请好了。那些瘪三一个个瘦得跟豆芽菜似的,还真的不敢惹这样的。
四儿、五儿你们待会儿陪着三舅母和黄瀚他们去吧,记住了,有人闹事最好别打架,跑去找民警。”
两个小姑娘一头道:“晓得了!”她俩觉得卖东西是个新鲜事,很好奇,其实都想去看看。
下午一点半钟,沪城第一百货商店附近人来人往,这里恐怕是当下国内最繁华的商业街。
这条街很出名,黄瀚至今都记得小时候看过不少于三遍的一部电影叫做《南京路上好八连》。
估摸着看过这部电影的中国人应该有个亿。
这不是吹牛皮,当下的中国是贫穷落后,但是看电影的人要比开始腾飞后的国人多多了。
国家鼓励个体户发展,出现了不少没有营业执照,却在街头倒腾服装的待业青年。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职权都分不清,工商所能有几个人,哪里管得过来那么多无照经营的小商小贩。
居委会的小脚老太侦缉队管管随地吐痰弄些罚款还行,没权不肯人家卖东西。
一路走来,黄瀚就看到了不少沿街叫卖和摆地摊的。
还瞧见了一个挑着担子卖针头线脑、鞋垫、袜子的中年妇女,没瞧见有谁追得小商贩满街逃。
……
……
……
第二个十四天,咱继续为了国家而睡不出门,居委会发的两天出门一次的通行证我家根本不用。书友们再坚持一把,情况貌似好转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出口转内销
黄瀚、成文阁、黄馨身上都背着“双肩包”,里面都装了两三只“双肩包”。
第一天,情况不明,小心为妙。
为了避免被谁抓了“双肩包”被没收造成大损失,黄瀚让张芳芬在一个巷子口远远的瞧着,绝大多数“双肩包”都在她带着的编织袋里装着。
黄瀚不怕谁,身上只带了三只“双肩包”,不对,应该是四只,因为那只花花绿绿准备装钱的包此时放在背着的“双肩包”内。
机灵点,又没有摆摊设点,发现摆地摊的小商贩开始骚动撒腿就跑,被抓到的可能性太小了。
万一运气不好,真被工商所抓了,黄瀚肯定死不承认做买卖或者投机倒把,难道谁还牛逼到有录像取证?
真有谁来抓人,黄瀚还要看看来的人究竟是不是有管辖权,要工作证看看那是必须的。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期,管理有些混乱,是猫是狗都敢套个“红袖箍”上街执法、村子里的联防队员都敢把自己当警察。
而被欺负的人大多数不敢询问、质疑对方的合法性。
真要是有人较真,往往这些欺软怕硬的假洋鬼子就会选择识相。
因为他们罚没东西、搞到罚款都是进了他们的或者他们那个群体的腰包。
这些人类似于在坑蒙拐骗,当然害怕被揭穿,一般情况下都是挑老实人欺负,谁敢撕扯他们去派出所,谁就能赢。
张芳芬是个胆大心细的,她小时候就曾经跟着家里人做生意。
那时是解放前夕更加乱,三水县做生意的要躲共、国两党收税、纳捐呢!更加不容易。
张芳芬知道只要自己手里的货不被扣了,就没啥损失,黄瀚那一边的东西少,算不了多少金额,被抓了估摸着也没法按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纯属为了“小心驶得万年船”,事实证明有些多虑了,根本没有人在抓投机倒把,公然在路边练摊儿的有不少呢。
想来应该是国家鼓励个体户发展,此时对于小商小贩采取容忍态度,只要不过分,基本上是睁一眼闭一眼。
大摇大摆走在记忆中的那条街上,从容淡定的黄瀚手上拿着一只用旧报纸撑满的“双肩包”,一边走还一边吆喝:
“出口转内销的牛仔布‘双肩包’,质量领先欧美,现在便宜卖了,一只十五块钱!”
跟在后面的四儿和五儿捂着嘴直乐,她们知道黄瀚是在胡扯呢!
因为昨天晚上张芳芬就说过了,“双肩包”就是自己家做的。
然这样吆喝真的是立竿见影,因为此时的中国人极度不自信,绝大多数人都崇洋媚外,认为出口货肯定不赖,进口货肯定好。
黄瀚的吆喝吸引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