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瀚此时根本不藏拙,反正连沈建华夫妇都误认为自己是天才了,说得前瞻一点应该也无妨,有“天才”光环做挡箭牌呢!
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国家执行土地搞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条路完全正确,但是接下来就会面临一个大问题,农民少了管束还用不着上工挣工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何去何从?”
“对呀!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县里已经在苦思对策。各乡镇组建建筑队去东北是个不错的办法。”
“沈叔叔说得没错,我们县的就业岗位有限,保守估计以后几年会有十几二十万农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找工作。
搞建筑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确实能够消化许多没有技能只有体能的农村劳动力。”
“嗯!你的分析大有道理,农村年轻人中只有体能没有技能的超过一半,以后这些人的就业很成问题。”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所以我们三水县要先走一步。”
沈建华很严肃道:“别卖关子,一口气说完!”
“东北有三水县建筑工在建设大庆,这远远不够,我们县还应该牵头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可以在京城、沪城、深圳、广州建立据点以点带面。
名称叫做办事处、联络处、或者叫做三水县同乡会,反正不管叫什么名字,最好能够做到提供一二百人临时落脚。
县里可以委派一位副县长参与接洽业务,有了处长这个级别跟相关单位谈判,受到重视的程度截然不同,只要能够率先进军大城市的建筑市场,这碗饭至少足够吃三十年。”
“吃三十年?你的估计太乐观了吧?只要能够吃年,我就要烧高香了。”
“沈叔叔,你有没有出过国?”
“没有!”
“建议你有机会要去国外看看,最好是去美国,实在不行去日本、南朝鲜,要是这些地方也去不了,你就去香港看看。”
黄道舟见沈建华貌似不高兴了,干咳一声,道:“黄瀚,说话注意分寸,不要太‘老卵’。”
“没事、没事,我爱听,而且听得很认真。黄瀚你接着说,怎么难听你就怎么说,越难听越好,我一点点都不生气。”
“我们国家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将要创造奇迹,现在我们的城市拿西方国家的城市相比破败不堪,差距超过五十年。
但是你我都要相信,勤劳的中国人民会用汗水重新建造出一座座雄城,最后反超欧美列强。
我可以预见,国家需要上千万的建筑工,我们三水县的农民总共也就五六十万,早一日布局去各大城市抢占建筑市场,解决十几万劳动力就业真的不难。
这时三水县能够先行一步,劳工输出形成规模,有部门进行管理,就能够减少三水县农民成为‘盲流’的数量,这肯定是万家生佛的好事。”
在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去很重要,走得越早越好立足,黄瀚这番话真的是掏心掏肺了。
沉默,沈建华、秦局长等等都在皱眉思考,一时间鸦雀无声,只有屋外的蝉鸣声刺耳。
秦淑珍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她道:
“建华,黄瀚这孩子真是雄心勃勃,他恐怕根本不知道我们跟西方国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唉!花五十年赶上都不容易,谈超越恐怕……”
她说着还不住摇头,她应该是听在海外留学的妹妹和旅居海外的亲戚谈起过中国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没什么自信。
沈建华道:“事在人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坚信中国能够迎头赶上。”
秦局长立刻附和道:“沈书记说得对,我们县才执行‘大包干’一年多,经济增长就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只要沿着正确的路线持之以恒走下去,肯定能够创造奇迹。”
第三百三十五章:蛊惑
“呵呵!”黄瀚干笑两声,再次开口,道:
“谈未来、谈十年后有些空洞,咱们还是讨论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可以断言发展中的中国一定会大搞基础建设,需要海量的建材,肯定需要大量运力。”
“嗯!我认同你的观点,仅仅我们县提上日程的建筑项目就不少。因此我认为向船厂倾斜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办船厂建造载重八十吨左右的内河运输船可行!”
沈建华很重视黄瀚提出的几条建议,不但拿出笔记本记录,还和秦局长、钱国栋几人探讨、议论。
但是他们不理解黄瀚“租什么东西都行,千万别租房子。”的理论。
奇怪黄瀚为何竭力要求县里去沪城、京城、深圳等等大城市办联络处时一定要咬咬牙买房子,或者征用地皮自己盖房子。
黄瀚是一番好意,很坦诚地告诉大家,大城市的房子、地皮会越来越值钱,涨价的速度无法想象。
联络处的房产属于三水县,才能够确保不会因为房租高得难堪重负逼迫一次次往郊区搬迁。
沈建华是具备经济头脑的,他认同了黄瀚的观点,表态尽可能采取征用、购买的方法在大城市建立三水县联络处。
聊着聊着,黄瀚还以半开玩笑的口吻提醒在座的每一位,如果有积蓄最好别存银行,在城市中心买房子是最好的选择。
并且特意问秦淑珍杭城的房价,建议秦淑珍有时间去庆春路、解放路、南山路附近打听打听,发现可以过户的房子,完全可以考虑买下。
沈建华一心扑在事业上,家里有没有钱、有多少钱根本不知道,秦淑珍听了黄瀚的蛊惑,不由得动了心。
以秦家和沈家的人脉,买房子还真不是难事,房价能涨多少,她不知道,但是她能够意识到降不了多少,完全可以买几间试试看。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好处体现了,到了下半场,没有一个人拘谨,都畅所欲言,从谈三水县发展到议论房子为什么会暴涨,又回到了如何尽快发展水路运输。
今年三水县的农副产品计划完成状况肯定会好于去年,可以用来串换计划的农副产品更多。
秦局长主动请缨用农副产品计划去省城、沪城搞回四、五毫米厚度的船舶用钢板,保证三水县造船的需要。
他把省里、沪城的关系主动跟沈建华汇报了,沈建华得知秦局长的老上级在这两个大型钢铁厂担任党委高官,当场同意把组织足够船用钢板的任务交给物资局。
黄瀚趁机当着沈书记的面提醒秦局长,物资局下属的煤球厂在老通扬河边拥有很大的场地,完全可以造船。
国家开始提倡多种经营,以煤球厂的技术能力造不了船根本不是个事。
用不着小造船厂设计,采用统一图纸建造即可,招募技术合格的焊工干活儿,请专业的船厂技术员按照工序流程进行验收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煤球厂西边的近邻就是三水县造船厂,煤球厂沿河的地盘开发出五个造船泊位绰绰有余,至于两个厂子怎么合作黄瀚用不着操心,想来这件事肯定会给祝厂长增加机会。
黄瀚一开口,秦局长就大呼“英雄所见略同”,他心里已经盘算着把船厂办起来,而且保证速度比联运公司船厂上马快。
联运公司隶属于交通局,即便沈书记出面护持成胜利上马,也得过五关斩六将,秦局长是物资局一把手,他说了就能算,效率截然不同。
煤球厂有地方有点钱,物资局又有钱有材料,真的想干明天就可以开始。
以秦局长的面子跑去三水县船厂要技术员协助,人家根本不敢拒绝,开玩笑,船厂的计划钢材都在人家手里捏着呢。
秦局长原本胆子就不小,今天得了沈书记准话,他当然要大干快上,争取拔得头筹。
酒好、菜香、环境好、话投机,这顿酒不知不觉一直喝到下午三点多钟。
接下来秀儿亲自带着张玉兰、俞勤来收拾桌子。
沈建华和秦局长几人来到院子里葡萄架下喝着茶继续聊,沈建华的心情很好,他甚至没感觉到谈话的人中说得最多,他记录得最多的那个人只是个准五年级小学生。
沈建华又有了新的改革方向,心里一直在盘算着用什么办法争取今年多造几十条运输船。
他如此急迫也是有原因的,三水县水资源丰富,因此跟北方的公社不同,多了“渔业社”。
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渔业社”成为了“老大难”,因为“渔业社”没有土地,以前靠捕鱼捉虾捞螺蛳挣公分,绝大多数渔民穷得底儿掉。
因为渔船少渔民多,渔业资源不足以养活“渔业社”的群众,在“渔业社”搞承包出现了难度。
今年如果能够多几十条运输船下水,就能够从“渔业社”招收一百多农民合同工跑船,还能够招两三百人做装卸工,“渔业社”肯定能够安定下来。
谈天说地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夕阳红。
黄道舟当然要挽留沈建华吃晚饭,没想到沈建华相当给面子,只叮嘱了一句“简单点,随茶便饭就行了。”就同意留下再喝点。
沈晓蓉和黄馨、黄颦中午一起出去逛了一趟街,去钢琴教室练了一个小时琴一直到四点左右才回来。
她没想到爸爸妈妈居然在黄瀚家聊了这么久还答应晚上继续留下吃饭。
晚宴的气氛更加好,沈晓蓉水汪汪的大眼睛不住瞧向侃侃而谈的黄瀚,她发现只要是黄瀚开口,包括她的父母所有人都认真听,没人把他当做小孩子。
心情大好的沈建华居然很想喝点酒,主动站起来敬了一圈,让沈晓蓉惊讶不已!
最后半斤酒下肚的沈建华还做了一个总结,表扬了黄瀚。
打蛇随棍上那是必须的,老脸皮厚的黄瀚要求能够经常得到跟沈建华谈话的机会,建议以后还要安排这样的饭局。
被酒精刺激,有些兴奋的沈建华没有拒绝黄瀚的提议,当场表态,过几个月还是这么多人还在这里,大家再痛痛快快喝杯庆功酒。
其他人能说什么?他们也用不着说什么!热烈鼓掌呗!
第三百三十六章:西湖附近的房子
晚上回家时,酒意阑珊的沈建华感叹不虚此行,本来有些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肯定会迎刃而解,三水县又能够挖掘出几个经济增长点。
因为考虑到被别人看到不方便,所以黄道舟、秦局长几个只把沈书记送出门就回了屋。
黄瀚只是个孩子,用不着顾忌被谁看见,陪着沈建华一家三口走上了东大街。
沈晓蓉故意和父母落在后面一步,她看了看身边的黄瀚,悄悄道:“你今天的表现太好了,我妈妈刚才还夸你来着。”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臭美!”
“你没几天要回杭城了对不对?”
“嗯!我寒暑假都会回去的,我妈妈也是挑这段时间休探亲假。”
“你妈妈准备在杭城买房子,如果她忘了你记着提醒她。”
“买房子?干嘛要买房子?我家在杭城有房子,不比三水县的小。”
“别呀!西湖多美?在离西湖不远的地方买几间房子多好呀?”
沈晓蓉笑道:“我们家本来就住得离西湖不远啊!”
这丫头是个高智商,看来不说实话她不可能就范。黄瀚道:
“杭城是省会,以后会有几百万人涌入,房子根本不够住,因此房子会连续不断涨价,如果现在两千块钱能够买三间一厨,过个一二十年,二十万块都买不着。”
“啊?一百倍!这么涨价有可能吗?”
“不要用疑问句,应该用肯定句,以后杭城的房子会涨得让你根本无法想象,而且临近西湖的房子根本买不着。”
“可是我家好像不应该有很多钱,不一定买得起房子。”
“我现在手里就有一千三百多块稿费,要不我都借给你家?”
“去去去,我家怎么可能借人家的钱。再说你暑假不是准备去广东做生意吗?做生意肯定需要本钱啊!”
“要不这样,我暑假拿着钱去做生意,如果能赚不少,你愿不愿意请你妈妈或者请你外公、外婆帮我在杭城靠近西湖的地方买下一个大院子,实在没有独门独院,买几间房也行啊!”
“你买杭城的房子?还要离我家不远?”这一刻小姑娘脸不由得红了。
“谁知道以后呢?说不定我大学毕业后会被分配到杭城工作,那儿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家该有多好。”
“是这样啊!我一定记住了帮你问问看,成不成我可不知道。”
“肯定能成啊!拿钱买东西天经地义,你们家都是本地人,这事儿又不犯法。”
“我知道了。”
“记住了,单门独院越大越好,我不怕花钱,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想不想听?”
“当然想听,你快说呀!”
“《今古传奇》给我的稿费涨到四十块钱一千字了。”
“四十块钱?你的第二部书稿是十三万多字对不对?”
“嗯啊!”
“我算算,呀!我的天,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