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九八一年-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第一百三十八章:洗脑
    当下三水县还没有包产到户,经济还没有搞活,挣到大钱的人家少之甚少。
    私人建房的不太多,开始出现大转折是从明年开始,那是今年有一两万农民建筑工去建设大庆赚到钱十月份回家过年。
    即便私人建新房也不可能用旧小楼砖,都是用三水土话中的“洋砖”也就是红砖、青砖。
    率先建房的都是当下有点本事的,盖新房子用旧料,他们心理上接受不了,也担心被邻居们笑话。
    因此“砖瓦组”的小楼砖、小瓦越堆越多,根本卖不上价。
    黄瀚有三次造房子的经历,也有点懂建筑材料的优劣,他图实惠不在意面子,只要质量不会打折扣,用旧料完全可以。
    小楼砖其实比红砖结实多了,甚至于比青砖还要好,现在青砖卖一分钱一块,而砖瓦组那些老房子上拆下的小楼砖一分钱可以买七八块。
    小楼砖虽然比青砖的尺寸小,但是三四块足以顶一块青砖,只不过砌墙时要多费工钱。
    现在的瓦工不比两千年后,工钱便宜。
    二零一六年开始,三水城装修的瓦工要价已经超过四百块钱一天,要知道此时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才一百块出头一天。
    瓦匠的工资水平居然达到了平均工资的三倍以上,即便如此三水还是很少有年轻人肯做瓦匠。
    而七八十年代,三水县跟着师傅学瓦匠、木匠、漆匠的农村孩子多不胜数。
    一般情况下都是主家管一顿午饭,给一包一毛六分的“丰收牌”香烟,一个大工一天一块二毛。
    青壮年男性小工一天才挣八毛钱,但是能够吃饱肚子、混一包香烟,算算账一天其实也相当于挣到一块二毛多钱。
    妇女小工还要便宜一些,一般情况下得不到香烟,拿六七毛钱一天,其他待遇都一样。
    做建筑的大多数是农村人,很少有街上人肯做瓦匠、木匠和小工。
    当下农村的组织架构是公社、大队、生产队,其实就是一两年后一直沿用至今的乡镇、村、村民小组。
    在土地联产承包前,农村人上街做木匠、瓦匠、小工,挣到手的钱要交一部分给大队,大概是一个月十块钱左右。
    不交钱是不行的,大队分粮食时会拒绝这些没有挣到工分的社员领口粮。
    粮食在此时不是敞开供应的商品,要粮票呢!得不到口粮怎么过日子啊!
    因此社员不得不服从管理,哪怕有手艺能够去城里挣钱也要得到大队同意开具介绍信。
    这时代的介绍信相当重要,在外地遭遇检查时拿不出介绍信,就会当做盲流遣返。
    即便要给大队上交份子钱,农村人到城里做活儿也比种田挣工分强多了。
    物以稀为贵,愿意出来干脏活儿、累活儿的农村人多,他们没有任何保障,干一天活儿拿一天报酬。
    他们的工钱当然不可能超过城里普通工人的月工资。
    黄道舟在煤球厂管着在厂里干活儿的瓦工、木工、小工,又是负责发放材料,算造房子的用度比黄瀚在行多了。
    他量了尺寸,拆掉院子里的那间不足十个平方米的厨房,可以盖占地四米乘十二米的新房子,两层就是九十六个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钢材可以去局里批计划,去金属公司买官价。水泥、黄沙、石子、玻璃可以去建材公司买官价。
    租借模板也应该不难,估计花钱也不会很多,那东西建材公司有不少呢!
    做门窗的木料肯定是去木材公司,砖瓦、椽子、桁条就去“砖瓦组”购买,虽然是旧货,算下来要比新货便宜一大半。
    黄道舟用了一天时间打听具体价格,账算出来后吓了一跳。
    因为建房子连工钱加上瓦工、木工、小工的饭钱、烟钱最起码要一千三百块。
    造房子是大事,肯定会有算不到的钱,最后是不是要花一千四百快甚至于更多,就得看运气好不好了。
    找瓦工、木工容易得很,黄道舟这几年跟不少瓦工、木工头子打过交道,知道好几个班子的底细。
    这年头的瓦工、木工头子基本上是徒弟、师兄弟多的大师傅,往往这种关系又夹杂了姻亲关系,队伍是团结的,也有些凝聚力。
    当下是活儿少,匠人多,当然存在着竞争,每个大队的瓦匠、木匠都希望多揽活儿。
    这年头没有满天飞的虚假广告,也没有装修公司。
    建筑公司是公家的,他们不可能接砌几间私房这样的小活儿,干这种活儿的都是农民工。
    匠人是否接到私人家的活儿完全靠口口相传。
    口碑做坏了,就约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因此匠人们都会尽可能做得让主家满意。
    他们在某家活儿干得好,主家会帮着说好话,肯定会有左邻右舍来打听、来亲眼看看,有可能做完了这一家,下一家就是这家的邻居。
    黄道舟选的建筑班子里的成员绝大多是数住在离三水县城七八里的夏家庄大队,他们当然都是农民。
    瓦工、木工头子都姓夏,他家弟兄六个,四个学了瓦匠、两个做了木匠。
    加上徒弟、姻亲和他们的叔叔、叔伯兄弟,能够拉七八十人的队伍,一大半都是夏家庄的乡里乡亲。
    黄瀚家要盖的房子不足一百平方米,来个二三十人足够了,木工、瓦工、小工总用工应该在五百至六百之间。
    意味着仅仅是工钱将要达到五六百块。
    夏家庄的班子里一直有七八个人在煤球厂干活儿,黄道舟接触下来认为这帮人更加实在,因此决定把活儿给他们做。
    黄道舟很有分寸,他认为造房子马虎不得,用料、用工都不能省。
    因此他完全接受黄瀚的建议,不用预制楼板,二层的地面采取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屋顶采用砖木结构盖小瓦。
    如果用建材公司的预制楼板算下来造价少说能够省一百块,但是楼板房的质量太差了。
    黄瀚知道这房子建成至少要用十二年,在这期间还不知道要装修多少次,以后少不了要打眼。
    冲击钻在预制楼板上打眼,万一打掉了承重钢筋,保不准楼板就会断裂,运气不好掉下来砸死人都大有可能。
    黄瀚当然不能为了省钱留下安全隐患。因此他为了省钱建议用“砖瓦组”的旧砖瓦、现成的旧木料,却宁可多花钱也要浇筑二层地面。
    一有时间黄瀚就跟父母预测以后西大街上的房子多么值钱,简直是寸土寸金,每天唠叨这件事,如同洗脑般。
    黄道舟早弄明白了以后拆迁赔偿基本上是以建筑面积拆一还一,他当然意识到盖楼房的巨大好处,已经开始积极办手续。
    ……
    ……
    ……
    ……
    ……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第一百三十九章:办手续
    钱国栋不仅仅在南大街居委会有熟人,在三水镇也有两个同学和拜把子的三哥,他当然愿意帮忙。
    他带上黄道舟拿着刚刚到手的营业执照和建房申请报告帮着批手续。
    跟着转了一个下午,黄道舟基本上弄明白了流程,也知道该找那几个人。
    由于跟北边的人家隔了一条超过二十米宽的西大街,又是在自家的三间正屋前砌楼房,不可能影响到别人家的阳光。
    钱国栋还跟居委会的熟人打听清楚了,正对着黄道舟家新买房子的几间买农机配件的商店是农业局的。
    这就意味着房子是公家的,那会有私人跳出来吵架?
    说实话,因为造房子闹矛盾吵架的十有,发展为群殴的也屡见不鲜。
    刚开始黄瀚提议建楼房时,黄道舟还真的难下决心,他也是个老实人,害怕跟人家口角。
    后来听了黄瀚的建议,先试试办建房手续,如果拿到批准建楼房的手续就用不着担心有人找麻烦。
    出现有人跳出来找茬,以忍让为主,如果对方敢打人、砸东西就坚决不客气,直接报警处理,并且索要赔偿,让闹事的人得不偿失。
    有了建房手续,就是合理合法,不怕谁蛮不讲理!派出所又不是摆设!
    犄角旮旯偏远的乡村有可能发生群殴现象,县城中心地段哪有可能打得起来?还有没有王法了?
    黄瀚在黄道舟去世后翻建过祖宅,知道砌房子容易引起邻里纠纷。
    但是事在人为,只要前期工作做扎实了,肯定能够杜绝意外情况。
    反正黄瀚是赶上了三水县老城区最后的翻建房屋审批,拿到了建房手续,居然在老城区盖起了楼房,没有需要跟人家吵架、打架。
    这房子住了十四年后才被拆迁,许多邻居可惨了,因为那时已经有明文规定老城区不再批准修建房子,有传言“黄陈居委会”辖区有七百户一两年就会拆迁。
    三四百家住着解放前旧屋的居民苦等拆迁,过了一两年没动静,一打听还要等一两年,于是乎,年复一年,这一等就是十四年,真有不少老人没等着!
    黄瀚谈不上等拆迁,因为家里居住条件很好,阳光充足没有那个需求。
    祖宅翻建了楼房后建筑面积有一百平方米,这一百个平方比商品房的一百个平方大至少百分之十五。
    家里修了卫生间,跟商品房相比仅仅缺了管道煤气而已,但是使用液化气罐无伤大雅,生活质量跟在老旧房子里苦挨的人家当然有天壤之别。
    人生能有几个十四年?黄瀚有过这样的经历哪能让别人来掌握命运?
    况且他明知道翻建了西大街的房子能够使用至少十二年,当然要早早下手。
    这样做了,不仅仅提高了父母的生活质量,还能获得更多赔偿,何乐不为?
    书友们别误会,特别强调一下,这不是占国家的便宜,而是从肥得流油的开发商嘴里抢一丁点肉而已!不昧良心。
    黄瀚很关心这件大事,仔细观察过新买的房子周围,也打听清楚了,左右邻居都不是私人。
    东隔壁是“酱业商店”,房子隶属于房产公司,西边是巷道,隔着巷子的那个大院子是外贸公司的。
    南边也是巷道,前面的邻居大部分是私房,但是在这些人家北边砌房子,对人家没有丝毫影响。
    事实证明难度不大,黄道舟一一登门找左邻右舍签字时跟人家说得客气,又送上两瓶“洋河大曲”,人家也就选择了成人之美。
    北边房子是农机公司的,钱国栋认识门市部主任,跟人家打过招呼后,签字盖章更加容易。
    其实建造楼房最容易出面制止的就是北面的邻居,钱国栋出面后得到了人家的签字,这事儿就算成了一大半。
    此时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城市规划还没有完善,县里确实没有下达冻结老城区现有房屋的红头文件。
    因此翻建、新建房屋的审批还在进行,黄道舟按照上面的要求办手续,钱国栋又找了熟人帮忙说话,相信没几天就能拿到建房手续。
    西大街这段时间有不少附近生产队的农民工在开挖路面,一打听,原来是埋设自来水主管道、重修下水道。
    居委会已经张贴了通知,自来水公司的管道将要接通西大街居委会的所有的主巷道,需要接自来水的居民主动到居委会登记。
    届时居委会的干部和水厂的同志会上门核算出每家每户接通自来水需要缴纳多少钱,交钱后就会有人上门安装自来水。
    建成投产接近一年的三水县自来水厂在城区西郊,西大街居委会成为率先安装自来水的社区顺理成章。
    家里要开饭店自来水哪能少得了?黄道舟看到告示后立刻跑去西大街居委会登记。
    负责登记的是钱国栋的熟人,姓江,是个小干部,黄道舟和钱国栋都知道他不是居委会主任,但是都客客气气喊他“江主任”。
    黄道舟买房子、批建房报告时都有找他帮点小忙。
    现在应该也算得上是黄道舟的熟人,他接过黄道舟递上的香烟道:
    “老黄啊!你家的房子临街,可以直接从主管道接通自来水,明天我们就带着水厂的人去你家算材料费,你家把钱交了两三天就会有人上门装自来水!”
    黄道舟疑惑道:“算材料费?不算工钱啊?”
    “水厂是国家的,通自来水是份内事,当然不应该要工钱!”
    “江主任啊!这里恐怕会有矛盾呢!”
    “啥意思?”
    “很简单,有的人家装一个水龙头就够了,有的人家说不定要装五六个,用工不一样啊!”
    “咦!这倒是事实!也不知道自来水公司有没有个说法!”
    黄道舟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他知道家里就要装五六个水龙头。
    见江主任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心里有数了,准备几包烟,跟来装自来水的人客气客气,多装几个水龙头应该不难办。
    ……
    ……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