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重返人生-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棠梨八中的教学质量是显而易见的不好。
    而申城高校的招生门槛比较高,两相比较下,就算分数线达到了申城一些公立学校的标准,也不会选择申城。
    …………
    接下来方年先后联系了刘惜跟林语淙。
    好在明天是周六,两人都没课,时间上也没问题。
    确定好行程后,最后方年给温叶拨了个电话。
    “温秘,得麻烦你一趟,今天晚上把车停到我住的小区楼下。”
    那边厢温叶连忙应了下来:“好的。”
    接着感慨了一句:“方总您的电话真及时,我刚巧下楼都还没离开公司,省了坐公交车的时间。”
    方年略有意外:“今天下班这么晚。”
    “刚好有点事情还没处理完,因为秋计划第三个周期马上也要结束了。”温叶简单解释了一句。
    身为方年的专职秘书,且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方年的人,温叶平时在公司里也是有工作的。
    这很正常,毕竟很多事情她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以在方年问起的时候回答上来。
    也仅仅只是基本工作要求而已。
    二十分钟后,方年下楼从温叶手上拿了钥匙。
    接着跟陆薇语发了qq消息。
    “明天周末,我跟高中同学去郊游,到时候我会拍点照片发发说说什么的。”
    喂鱼:“'/再见表情'”
    方年:“这么早就睡了吗?”
    喂鱼:“你就是故意的,哼~”
    方年:“工作别太累了,周末适当休息休息,抽空出去走走,别忘了下周末过来请我吃饭。”
    喂鱼:“忘不了。”
    末了又补充发了条消息:“路上小心点。”
    从陆薇语下了决定后,就再也没跟方年谈过工作上的事情。
    方年也没主动问起,更没有主动做些什么。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万事开头难。
    所以在最开始的这个时间段里,方年什么都不做,才是对陆薇语最大的支持与肯定。
    …………
    …………
    11月21日,周六。
    结束早上的日常锻炼,吃了早餐,时间刚刚好是早上8点。
    方年收拾收拾,下楼开车出门,绕道先去复旦正门。
    远远的看到站在校门旁低着头形单影只的刘惜。
    方年弹下副驾驶位的车窗,缓缓将车停在刘惜的脚边,她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拉开车门上车。
    “啊,我没注意。”
    上车后,刘惜声音清弱的解释了一句。
    方年笑了下表示没事,接着道:“你右手边有安全带,系一下。”
    虽然这可能是刘惜第一次坐小车——在棠梨时没可能坐小车,在申城就算要出门,她也不可能坐出租车。
    但她依旧很好的系上了安全带。
    不像方年上辈子第一次坐前排,被要求系安全带时,是从咯吱窝下穿过的。
    当时方年也不是没坐过小车,只是从来没坐过前排,也就从来没系过安全带;
    偏偏当天是任职公司的副总开车,要去参加技术会,他还迟到了,等他赶到的时候,副总在车上等十分钟了,所以他着急忙慌的上车,结果一上车就被要求系安全带,然后就系错了……
    一路从复旦直接去了佘山森林公园——
    距离很近的李安南跟林语淙各自搭了公交车过去。
    …………
    在东佘山停车场停了车。
    方年跟刘惜去了约定好的公园南大门,也没几步路。
    很快就看到了李安南跟林语淙。
    李安南穿着上变化还挺大,穿了修身款的薄款外套,多少有点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意思。
    要知道今天才10c。
    反而林语淙只穿了简单的棉服外套,不像在八中时期那么的洋气,且鹤立鸡群。
    碰上头后,李安南当先笑着喳喳道:“大一第一学期都过了大半,我们几个在申城上学的,才第一次聚齐。”
    方年附和一句:“确实,有空多聚聚。”
    林语淙挑着眉,装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就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空了。”
    就算是李安南也听得出林语淙这是针对方年的。
    他才不会在这个时候插嘴。
    方年笑着打了个哈哈:“提前约,应该能凑上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吧。”
    说起来还真谈不上有空没空。
    而是方年压根没想过这事情。
    李安南找方年玩时,方年没想过要找林语淙跟刘惜,在复旦门口偶遇林语淙时,方年没想过要喊李安南。
    得有个四五十公里的距离,要聚一起真还就比较折腾。
    除非说是郊游什么的。
    要不然方年也不喜欢当车夫。
    李安南适时插嘴,转过话头:“先在东园还是西园。”
    方年率先道:“我都行。”
    林语淙跟着表示:“我没意见。”
    最后是低着头的刘惜,小声道:“我也没。”
    终于轮到自己做决定的李安南不多犹豫,大手一挥,直接定下从南大门进东佘山。
    “……”
    东佘山海拔只有七十来米,爬起来并不累。
    秋冬季节,也有它的风味。
    路上,方年主动挑起话题:“大学第一个学期眨眼就过了一大半,上大学感觉怎么样?”
    李安南赶紧接过话头:“高中时老师们说得都有一定道理,大学学习很宽松,多数时候都没课,比如我周四就只有一节课。
    我有个室友课程更少,只有一三五有课,周二周四的课程他都是逃掉的。
    讲师也不点名,蛮舒服的。”
    闻言,方年斜乜了眼李安南:“你逃课吗?”
    李安南有些挠头的回答道:“少,没有学分的我打算下期不选修了。”
    末了又补充了一句:“主要是我选的课太多了……”
    他也属于那种觉得自己牛逼的,什么课看课程名字觉得好像蛮有意思的,就立马去选了。
    而且又是读的软件工程,容易懵逼。
    这只是第一点,另外的原因是,李安南还在学习怎么写‘自制力’三个字。
    “小林同学。”方年看向林语淙,调侃道,“你呢,有没有后悔选择了法学专业。”
    林语淙会选择法学,是方年一直不大理解的。
    就算是选医学,方年都能理解是为了自己的奶奶。
    但法学……
    说真的,方年曾经怀疑过,林语淙家里是不是有亲戚在法律界。
    林语淙丢给方年一个白眼,不过还是解释道:“一开始在高中时我其实不大确定自己要读什么专业,后来看了那么多专业后,觉得还是法学更适合我。”
    顿了顿,林语淙挑着眉望向方年,朗声道:“所以你给我小心着点,将来别落我手上,我一定告到你破产!”
    接着谈了谈自己在大学的情况。
    出于对法学的兴趣,即便是大一阶段,林语淙也有在很用心的学。
    最后轮到刘惜时,她只小声说了句:“还,还好。”
    林间,几个年轻的少年步履从容,大气清脆声不时响起,里面夹着偶尔响起的独特清弱声。
    不同大学虽然分割了空间上的距离,但来自同一所高中,同一片出生土地所衍生的情感并没有被分割。
    从东佘山走到西佘山,最后登顶佘山之巅。
    李安南莫名就生出了万丈豪气,忽然就有了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意味。
    “老方,我跟你说,现在我可懂电脑了,将来我肯定会是牛逼的编程大师,分分钟就能写个软件……”
    话还没说完,就被方年给故意打断了:“会用d敲命令了?”
    李安南挥挥手:“你先听我说完,你都不懂编程,我现在会的可多了……”
    方年微笑打断:“汇编?”
    李安南:“我……”
    方年继续问:“还是c、c++、c、python?”
    李安南懵懂的问道:“c煞p是什么?派森又是什么?”
    方年没回答,又问:“操作系统坏了会修吗?”
    李安南眨了下眼睛:“……”
    方年拍了拍李安南的肩膀,平静道:“咱们这些刚上大学的,其实连菜鸟都算不上,领袖说得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呐。”
    听着方年的话,李安南冷静了下来。
    他也就学了个大学计算机基础,懂得真不多,连汇编都不太懂。
    他也明白方年表达的意思,用老话讲说是:别没学会走就先去学跑。
    意识到方年意思的李安南很光棍,嘿嘿一笑:“我就是想吹个牛,没吹起来。”
    “少打游戏少看片,多学习。”方年一本正经道。
    李安南老脸一红:“我……我就。”
    接着才反应过来,叹息道:“唉……服,我服。”
    其实方年是特地三连问打击李安南的,因为他也有过这样的时候。
    当初方年去培训机构,才刚开始学也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就会用几个快捷键。
    想好好的敲个‘hello,world’都得费劲。
    要不是自己半工半读,心里调整快,估计最后啥也没学会。
    因为学习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就跟码字一样,今天码了,明天还得码!
    1:气象记载,2009年11月19日早上,申城多地飘了小雪粒。

第241章 大学生活里的第一次光彩
    下午四点多,一行四人回到了东佘山停车场。
    李安南打了个招呼,飞快的溜了。
    接着刘惜忽然找了个去厕所的借口,头也没回的走了。
    反而把方年跟林语淙都搞得一愣。
    “你说说你,都有女朋友了,也不带出来,让老同学们都误会了吧!呵!”林语淙面露微笑,抢先说道。
    方年看了眼林语淙,无语道:“你跟刘惜不都见过了,我还见天把她栓腰上啊?”
    也就是李安南这货,不应该多想的时候多想,净瞎搞。
    刘惜纯粹属于被带偏的。
    她的想法跟李安南肯定是有区别的。
    林语淙也不着恼,看了眼方年,目光看向别处,故作轻松的说道:“哲学难不难,你光问我们了,自己一句话没提。”
    方年语气认真的回答:“大一的内容看起来难度不高,往后就不知道了。”
    哲学这门学科,他懂得并不多。
    之所以一门心思去修,是因为相较于历史、数学、汉语言文学这三个较为熟悉的大类,方年当然会选择最陌生的哲学。
    既然老天爷给了机会,浪费多可耻。
    林语淙想了想,又想了想,再想了想,最后才开口:“能跟我说说,你的事情吗?”
    “你生日时,才发现我好像没主动了解过你。”
    接着林语淙认真的补充一句:“我没别的意思。”
    方年目光微顿,他其实看出来林语淙最开始想问的并不是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网络作者,是一家公司的大股东,个人资产八百万,公司资产两亿。”
    林语淙眼睛眨动一下:“……这就完了?”
    “再具体一点的,说下来有七八十万字了。”方年开了个玩笑,“简单来说就这些,我比较懒,不会自己经营什么东西。”
    顿了顿,方年认真说:“其实能好好生活比什么都好。”
    林语淙蹙了下眉:“我一直不懂这四个字的意思,生活不一直都是好好的吗?”
    方年神色中有些怀旧的道:“说实话,我也不懂,我个人的见解,在当代社会,除了‘平安’二字,也就只有‘好好生活’四个字最值得推敲。”
    因为从上辈子到这辈子,他都没活明白这四个字。
    林语淙笑了下道:“还好这四个字简单,我能记下来。”
    “希望……”
    刚说了两个字,林语淙便顿住了,接着双手揣在兜里目光四处打望,没再多说。
    “……”
    不多时刘惜走了回来,方年便道:“也算顺路,捎带你一程吧。”
    林语淙没拒绝,主动上了后排。
    无意中让方年老实的当了回司机。
    …………
    返程路上,方年才开口问刘惜:“有没有找机会去请教请教温叶?”
    刘惜飞快的看了眼方年,声音清弱的回答道:“请,请教了。”
    接着一五一十的说道:“学校有提供很多我不知道的学习资源,温学姐一一告诉了我。”
    “我并没有选太多的财政学专业课程,现在能抽出时间偶尔旁听经济学的课程……”
    “……”
    从十月底到现在,过去的这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刘惜几乎是全方位的将时间利用了起来。
    在知道复旦大多数学生常有蹭课经历,多数讲师管理上较为宽松之后,刘惜蹭课比方年更凶残。
    除此之外,刘惜是文理科图书馆的常客。
    因为曾经说英语的机会很少,她也会去周末英语角旁听,以及小意的互动。
    除了兼职依旧只是不带任何附加价值的普通劳动外,刘惜在温叶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几乎将复旦大学对学生开放的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