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宝从英伦开始-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段时间在印度的挖掘工作自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拍摄对象,按照范猛的说法,回去之后把这玩意儿剪裁剪裁又能出一期不错的视频了。
  当然了,枯燥的发掘工作自然没有搜索藏宝更引人注目一些,所以在意识到这次可能会有重大发现的时候范猛自然也掏出了自己的摄像机开始进行跟拍。
  梁恩曾经在此之前询问过范某,如果自己在寻宝过程中没找到东西该怎么办,而范猛告诉他那会让他的人设显得更加真实一些,整体宣传效果不会比找到宝物差的哪里去。
  所以在镜头之下,梁恩和贞德围着榕树用金属探测器探测了起来,趁着接近榕树树干的时候梁恩微微的把金属探测器一偏,果然听到了探测器中传来了提示的声音。
  从金属探测器的蜂鸣声中,梁恩可以确定这个宝藏里面的确有黄金的存在,可惜记忆之中他也只看见了盒子,并不清楚里面装的是什么。
  不过现在确认了位置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办多了,梁恩他们很快取出了随身工具对准树干一阵猛挖,仅仅十几分钟就在树干上开了一个大洞。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现这个树干并不像外表上看上去那样是实心的,而是里面有着不小的空洞。
  看来之前这棵树原本就是有空洞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变化尤其是树木的成长把这些空洞的外边补上了,所以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而打开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洞后,雨果用一根登山杖拨了拨这个树洞里面堆积的腐殖质,结果果然在底下发现了一些金光闪闪的东西。
  20分钟的清理工作之后,他们从里面一共取出了两样东西,其中是之一是一枚嵌着巨大粉红色宝石的男士项链,而另外一个东西则是一个精美的金色盒子。
  被发现的时候,这条项链是装在金盒子里面的,周围包裹着一层已经彻底碳化了纺织品,而在这个金盒子的外边所以有着已经碳化的木头盒子的痕迹。
  “看来我们的确发现了某个应该很有价值的东西。”看着眼前的项链梁恩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虽然他不懂钻石,但是项链上边的那一枚超过50克拉的粉红色钻石外加上作为底座的精美项链绝对应该在历史上留过名号,所以想要找到这个东西的来历应该不难。


第553章 唐代银盒和丝绸之路
  欣赏一会儿这种非常罕见的粉色钻石之后,梁恩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金盒子上,结果刚一上手就意识到这个盒子应该是个银镀金的盒子。
  毕竟真正的金盒子应该比现在这个盒子重的多,而如果是其他材料盒子的话手感也和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
  不过最吸引梁恩注意力的并不是这个银鎏金盒子的材料,而是盒子上的花纹,没错,这个花纹的确非常精美,能够配得上里面的项链,但是出现在这里就有些奇怪。
  之所以说出现在这里奇怪,是因为这个盒子完全就不是印度本土的风格,而是带有浓浓的华夏唐朝时的风格。
  银盒通体鎏金,身与盖分别为仰覆四出莲瓣组成,盒身下部为喇叭形高圈足。盖面高高隆起,似一朵覆盖的莲花。
  整个盒子上镌刻的凸花以衔草翱翔的双凤为主体纹饰,边缘一周环绕8对相向的飞雁,并间以缠枝莲和鱼子纹地。
  盖口沿錾刻8对奔鹿,均为雌鹿在前奔跑作回首状,雄鹿在后昂首急追,互相呼应,神态生动。
  盒身上腹部亦刻8对奔鹿,与盖口沿纹饰相同,下腹部刻有8朵牡丹团花。高圈足一周刻10只大雁,足边缘刻变体莲瓣纹带。
  盒外底部刻有“金刚”及“壹佰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錾文,标明银具品牌及银盒的重量,也明确地指明了这个盒子来自于唐代的华夏。
  虽然说金刚这个词语作为品牌听上去有些怪怪的,但是在唐朝这属于一个受到佛教影响后非常潮流的词语,类似的还有力士。
  “这个盒子就已经很有价值了。”梁恩用力的抱着这个盒子掂了掂后说道,“据我所知,这类银盒子能到五六十两就已经很大了,像这种超过100两的盒子非常罕见,哪怕华夏国内也没几件。”
  “可这个盒子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呢?”范猛看着盒子上精美的花纹说到,“这个东西应该一直就是那枚项链的盒子,可是那位印度土王到底从哪找到的这个盒子。
  ”“当然是订购的了。”梁恩指了指盒子上的花纹对着贞德,范猛以及开始录像的录像机镜头解释了起来。
  他当然不太害怕在这方面讲错,因为在使用了一张【鉴定(N)】卡牌之后,他已经可以确定这个盒子的来历。
  而对于掌握了充足基础知识的梁恩来说,在知道这个东西正确的历史后,想要从蛛丝马迹中倒推出理由的难度并不算大。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盒子要比正常的盒子都大,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大概率应该是特别订造的,而不是那个年代常见的货色。”梁恩对着摄像机的镜头侃侃而谈。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上边的文字得知这个东西并不是当时的官办作坊制作出来的,而是来自于某个商业金银铺。”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银鎏金的盒子上边风格上,看出这个盒子应该是一个唐朝中后期产自扬州的盒子。”
  “没错,应该是这样。”看着自己手机上的几个唐代金银器图案,范猛点了点头,多亏了附近正在进行挖掘工作,所以他的手机现在还有一定的信号。
  虽然说传送视频基本上不可能,但是仅仅只是看几张图片还是能够做到的,而和手机上的图片进行比对之后,范猛立刻确定了这个盒子就像梁恩所说来自中晚唐时期的扬州。
  “但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个地方出现的是来自于扬州的银盒子呢,我知道扬州的确是那个年代唐朝的金银器加工中心,不过为什么是扬州而不是别的地方。”
  “这主要是因为丝绸之路。”梁恩笑了笑说到,“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就是陆上丝绸之路从汉代到唐代,而宋朝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
  “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如此,或者说真实的历史之中这些不同的丝绸之路并不是那么的泾渭分明,至少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开始繁荣了起来——”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所以对外交流数量也是不少,比如说延续了从汉代开始的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洲,北非等地区进行贸易。
  不过随着安史之乱爆发,无论是当时唐朝内部巨大的混乱还是吐蕃崛起并占领了陇右都使得之前繁荣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几乎彻底的中断了。
  虽然中间也有一段时间从北方回鹘的领地上穿过的丝绸之路北线维持过一段时间,但是当时华夏北方的混乱以及不断变动的国际局势还是让这条丝绸之路没维持多久。
  好在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荣了起来,当时杭州,广州,扬州等等都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的港口。
  这种情况下,来自于这些地方的特产逐渐替代了原来北方的特产成为了丝绸之路出口的主力,毕竟以古代的交通运输环境,很多东西并不适合长途陆路运输。
  像上次梁恩他们在一条大概是元朝的沉船上找到了大量龙泉窑瓷器就是对于这一点的重要佐证,而金银器也是如此。
  尤其是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导致内陆地区混乱不断,同时到处都有收税的关卡存在,那个时候长途运输货物绝对是一种自讨苦吃的行为。
  根据梁恩知道的资料,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出口的金银器还是以北方生产的为主,比如说日本收藏的一些遣唐使带回的唐朝早期金银器器就带有明显的波斯金银器风格。
  但是安史之乱之后,那些金银器很快就变成了南方的那种融合了中原和西域之后特有的制作风格,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变化,而那些前往日本的人所乘坐船只就是从扬州出海的。
  考虑到一直到非洲的东海岸甚至是波斯湾沿岸都找到了不少来自于唐朝的文物,这种情况下在印度找到一个对方定制的金银器自然也就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至于金银器上露出的那种佛教风格放在那个年代也是非常合适的,毕竟那个年代印度这边佛教仍然属于主流,所以这些人拥有佛教风格的金银器也很正常。
  “所以说,虽然这个银鎏金盒子看上去没有那块粉红色的钻石钱,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价值一点都不亚于那一枚钻石。”
  讲解到最后,梁恩对着摄像机的镜头开始做最后的总结,同时内心的喜悦也在脸上绽放开了笑容。
  “所以我要说,我们这次实际上找到了两件异常珍贵的文物,也算是为这次的探索工作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第554章 检查
  如果说这个银鎏金盒子还能看出来头的话,那个宝石项链想要搞明白来历难度就太大了点,毕竟印度历史本身就是一团糟。
  我们都知道,历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历史,我们才知道我们以前是什么样子,但印度虽然是一个文明古国基本没有历史记录。
  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在漫长历史中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这片土地上的国度很多都用了自己特有的文字和语言来描写历史,甚至有自己的纪年方式。
  所以即使有些历史记载地很真实,但是在这种不同版本,没有充足的文物记录的情况下也难以充分证明这一历史事件是否发生过。
  另一方面则是印度的历史和神话混在一起,唯一两本被认为是印度史书的《大史》和《诸王世系》充斥着大量神话内容,让人根本搞不清历史和神话之间的界限。
  结果就导致现在想要搞明白这个宝石项链的情况难度巨大,好在梁恩在使用卡牌之前发现这枚主石是可以卸下来的,而在这个宝石后部的金属托下方刻着文字。
  “这个文字应该是印度本地文字,但我不认识。”仔细看了看这个宝石项链之后,梁恩摇了摇头说道。“印度这边语言文字太多了,可能印度人都认不全这些文字。”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需要我把这些文字描摹下来后删除这些摄影资料么?”范猛听梁恩这么一说后问道。
  “不,当然不用,我可比这个钻石项链值钱。”梁恩笑着摇了摇手说道,“你告诉外边的仆人,就说我们找到了好东西,让他把瓦尔玛先生叫来。”
  之前进来的时候陪他们一起过来的四个仆人都被留在了外围,这对于这群印度仆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事,毕竟他们的身份也的确不适合在很多的现场出现。
  不过这并不代表对方能够清闲一段时间,因为哪怕他们不在现在正在服务对象的身边,也要随时做好准备受到召唤后提供服务。
  比如说现在范猛只是走出去喊了一声,很快就有一位仆人小跑着走了进来,然后利用随身携带的一个手机第一时间通知了瓦尔玛先生。
  梁恩他们本来以为瓦尔玛先生过来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于是干脆清理干净了几块石头坐在了那里讨论起了有关于这枚钻石的各种猜测。
  只不过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一个人提出有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只有梁恩从那个东西样式上大概猜出这应该属于某个比较富有的印度土王的财富。
  有些出乎梁恩预料的是瓦尔玛先生来的很快,仅仅半个小时之后,瓦尔玛先生就风尘仆仆的走了过来,从他身上落满灰尘的衣服来看,对方很有可能也是坐着摩托车过来的。
  对于瓦尔玛先生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因为对平时非常讲究自己身份的他来说很少使用摩托车这种看上去非常不体面的交通工具。
  对于对方的信任梁恩觉得非常满意,因为这种情况就代表对方丝毫没有怀疑梁恩所说的话,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这是我们找到的东西。”梁恩把金盒子先放在地上,然后把项链放在了金盒子上。“从这枚粉色钻石的尺寸上来看这枚钻石不可能没人听说过,但我们认不出。”
  “让我看看。”作为一名钻石方面的专业人士,瓦尔玛先生一脸自信的接过了这枚钻石,但是看了半天仍然没有看出这枚钻石的跟脚究竟是什么。
  “这些文字应该记录了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但这种文字有一点点偏门,可能需要去找那些祭司才能看出来。”看见梁恩指了指项链背后的文字,瓦尔玛点了点头说道。
  “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个东西就是来自于印度南部,甚至就来自这片土地的周围,因为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很像,应该是一路传承下来的。”
  于是大家一群人又回到了之前的神庙,接着在神庙外边的一间房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